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8篇
  免费   25篇
  国内免费   7篇
耳鼻咽喉   1篇
基础医学   19篇
口腔科学   3篇
临床医学   42篇
内科学   40篇
皮肤病学   9篇
神经病学   4篇
特种医学   11篇
外科学   15篇
综合类   71篇
预防医学   25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22篇
  2篇
中国医学   70篇
肿瘤学   5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5篇
  1999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急性主动脉夹层(acute aortic dissection,AAD)是指急性的主动脉的内膜和中层弹力膜撕裂,导致高压血流经破裂的内膜口冲入血管壁中层顺行或逆行剥离,并通过一个或数个破口与主动脉真假腔相交通。英国的一项前瞻性研究报道AAD每年约6/10万的发病率~([1]);未经治疗的患者出现症状后,其致死率每小时增加1%~2%~([2]),它是一种少见但危及生命的心血管急危重症。以前人们对该病认识不足导致误诊漏诊,死亡率高,现在对其警惕性增加,  相似文献   
2.
何琦  赵威  张志谦 《解剖学报》2020,51(6):882-887
目的 通过规律间隔成簇短回文重复序列/相关蛋白9(CRISPR/Cas9)系统敲减人肝癌细胞系Hep12中电压依赖性钙离子通道 α2δ1的表达,观察α2δ1敲减后对肝癌细胞干性的影响。方法 设计3对靶向α2δ1的向导 (sgRNA),长度为20 bp,构建到lenti CRISPRv2-puro载体上,然后在体外检测sgRNA切割活性,利用慢病毒包装系统包装含有sgRNA的重组质粒,将包装好的病毒感染Hep-12细胞,2 d后加入嘌呤霉素筛选。利用Western blotting验证α2δ1的敲减效果和干性相关基因的表达。通过成球实验检测其体外自我更新能力的变化。结果 测序结果显示,sgRNA成功插入载体质粒;体外切割实验显示,3条sgRNA均有切割活性;Western blotting结果显示,α2δ1基因的表达显著降低,干性相关基因B细胞特异性莫洛尼白血病病毒插入位点1(BMI1)和Nanog的表达显著被抑制;无血清培养基成球实验结果表明,敲减α2δ1导致Hep-12细胞的体外自我更新能力减弱。结论 利用CRISPR/Cas9技术成功构建敲除α2δ1基因的Hep-12细胞系;敲除α2δ1基因后能抑制Hep-12细胞肿瘤干细胞样特性。  相似文献   
3.
4.
【目的】 探讨10种合成的冰片衍生物对血脑屏障通透性的影响。【方法】 采用多功能酶标仪检测小鼠脑组织中伊文思蓝的含量来评价2-氯苯甲酸冰片酯、3,5-二硝基苯甲酸冰片酯、3-硝基苯甲酸冰片酯、4-硝基苯甲酸冰片酯、1-萘乙酸冰片酯、4-氯苯甲酸冰片酯、苯甲酸冰片酯、3-甲基苯甲酸冰片酯、4-甲基苯甲酸冰片酯、三氯乙酸冰片酯10种冰片衍生物的血脑屏障通透性效果。【结果】 酶标仪法测定结果显示,10种冰片衍生物中只有2-氯苯甲酸冰片酯的血脑屏障通透性效果显著优于右旋冰片组(阳性对照),两者具有显著性差异(P < 0.001)。【结论】 2-氯苯甲酸冰片酯对血脑屏障通透性具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5.
医学进修生教育与管理是医学继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大型综合性医院的教学工作。解放军总医院神经内科依托医院及科室的特色优势,针对来自全国各地进修生的不同特点,探索出了一条教学内容丰富全面、教学设计层次分明、教学方法灵活多样、教学手段与时俱进的医学进修教育之路,同时开创了进修生导师负责制、量化考评制等进修管理新模式。这为进一步提高神经内科进修教育质量、规范进修管理、提升医师个人业务水平及整体行业医疗水平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接受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患者运动后心率恢复与运动耐量的相关性以及其对患者远期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纳入2011年7月至2014年12月就诊于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心内科,直接PCI治疗成功、符合入组标准、资料完整的STEMI患者260例,均于发病后30 d内行心肺运动试验(cardiopulmonary exercise testing,CPET),并计算运动试验终止后1 min心率恢复(heart rate recovery at 1 min,HRR_1),将HRR_1与运动耐量进行相关性分析;记录上述患者随访期间的心血管终点事件。结果所有患者均完成CPET,HRR_1为(26.0±12.2)次。(1)HRR_1与峰值摄氧量(peak oxygen uptake,VO_(2peak))呈正相关(r=0.129,P0.001)。进一步多重线性回归显示VO_(2peak)仍与HRR_1呈正相关。(2)随访期间[中位随访时间为55(42,72)个月]共发生心血管终点事件60例(23.1%)。经过Cox回归模型单因素筛选,HRR_1减低(HRR_1≤12次)与STEMI患者发生心血管终点事件呈显著相关性(P=0.010)。Cox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HRR_1≤12次的患者发生心血管终点事件的风险是HRR_112次者的2.671倍。结论 HRR_1减低与直接PCI成功的STEMI患者心肌梗死恢复期运动耐量降低相关,是STEMI患者远期预后不良的重要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7.
目的:调查我国心内科医生对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临床指南的了解与使用情况,为促进指南执行提出具体建议。方法:采用不记名问卷形式,对我国部分省市310名心内科医生进行调查。结果:绝大多数被访者认为,需要临床指南(99.0%)及中国临床指南(94.5%),参考美国心脏病学会2004年临床指南的人数最多,占58.5%,对其知晓和认可情况在三级甲等医院和其他医院间差异无显著性,14.0%主要参考中国现有指南。知识得分及格率三甲医院为75.0%,其他医院64.4%,其差异与医生的学历有关(β=0.127,s=0.036,sβ=0.201,P=0.001)。被访医生主要(52.4%)使用大开本印刷版形式的临床指南,常用数据库为美国心脏病学会/美国心脏病协会(ACC/AHA)指南库(34.2%)和MEDLINE(32.6%),96.7%希望建立中国指南数据库以便获取指南信息。阻碍指南执行的因素集中于“患者依从性差”(51.8%)、“医生对指南内容不清楚”(49.2%)以及“费用因素”(47.9%),“加强医生教育”(82.1%)、“精简指南使其建议突出”(69.7%)和“加强患者教育”(53.1%)可能有助于促进临床指南的进一步执行。结论:应积极更新中国心肌梗死临床指南,建立中国指南数据库,加强医生与患者教育,促进指南执行。  相似文献   
8.
目的 以进门-球囊扩张时间为主要指标评价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临床指南的执行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4年1月至2005年12月急性STEMI行直接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成功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一般人口学特征、合并冠心病危险因素情况、本次就诊时的多项体检与辅助检查指标以及症状开始、就诊和球囊扩张的精确时间等.结果 符合入选条件的患者219例,中位进门-球囊扩张时间135 min,进入医院90 min内开通冠状动脉患者占24.7%.经logistic回归分析,于非常规工作时间就诊为独立预测因子(P<0.001,OR=3.413,95%CI 1.805~6.452).结论 在对急性STEMI患者进行直接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进门-球囊扩张时间与临床指南的要求仍有较大差距,非常规工作时间就诊是进门-球囊扩张时间不达标的独立预测因子.  相似文献   
9.
目的 评估经口内镜下肌切开术(peroral endoscopic myotomy,POEM)联合部分食管下段肌层“V”型切除术治疗贲门失弛缓症(achalasia,AC)的短期疗效、安全性及建立食管下括约肌全肌层标本取材的方法。 方法 纳入2018年2月—2019年2月在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接受内镜治疗的AC患者,利用随机数字表将其按1∶3的比例随机分为POEM联合部分食管下段肌层“V”型切除术组和POEM组。评估2组患者手术时长、术中出血量和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2组患者治疗后1个月和3个月Eckardt评分、反流症状评分、高分辨率食管测压和食管排空参数;比较2组术中获取组织标本的大小、质量和显微结构。 结果 本研究最终纳入57例患者,其中POEM联合部分食管下段肌层“V”型切除术组16例、POEM组41例。2组患者均成功完成手术,手术时长[(87.81±13.03)min比(82.20±18.10)min,t=1.302,P=0.201]和术中出血量[(6.75±1.44)mL比7.00(2.00)mL,U=-0.903,P=0.348]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中和术后均未发生严重并发症。术后1个月和3个月时分别进行随访,2组患者Eckardt评分[0.00(1.00)分比0.00(1.00)分,U=-0.156,P=0.876;0.00(1.00)分比0.00(1.00)分,U=-0.337,P=0.736]、反流症状评分[0.00(0.00)分比0.00(0.00)分,U=-0.207,P=0.836;0.00(0.00)分比0.00(0.00)分,U=-0.207,P=0.836]、食管下括约肌压力[(16.00±7.00)mmHg比(13.76±6.21)mmHg,t=1.183,P=0.242;(15.06±4.14)mmHg比11.00(7.00) mmHg,U=-1.852,P=0.064](1 mmHg=0.133 kPa)、4 s完整松弛压[(6.57±2.69)mmHg比(6.82±2.22)mmHg,t=-0.364,P=0.717;(5.96±1.84)mmHg比(6.46±1.43)mmHg,t=-1.095,P=0.278]及食管排空检查5 min钡剂高度[(2.16±0.91) cm比(2.13±0.87) cm,t=0.127,P=0.899;(2.22±0.51) cm比(2.10±0.87) cm,t=0.657,P=0.514]等指标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2组患者上述各指标均较术前明显降低(P均<0.05),且同组术后两次随访结果相比,上述各指标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均>0.05)。术后短期随访期间2组分别有1例和2例患者诉偶尔出现反流症状,无需药物干预。POEM联合部分食管下段肌层“V”型切除术组患者术中获取的标本体积大于POEM组术中活检获取的标本[(1.32±0.55) cm×(0.58±0.17) cm×(0.18±0.02) cm比(0.28±0.05) cm×(0.13±0.03) cm×(0.10±0.03) cm,t=5.244,P<0.001],标本质量也较POEM组更重[(0.22±0.09)g比(0.03±0.01)g,t=7.192,P<0.001],且前者可于显微镜下完整观察到环行肌、肌间神经丛和纵行肌结构,而后者仅可观察到环形肌。 结论 POEM联合部分食管下段肌层“V”型切除术治疗AC的安全性及短期疗效与POEM术式相当,并为AC病理学研究提供了良好的组织标本。  相似文献   
10.
背景心室膨胀瘤是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常见且危险的并发症,可增加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发生风险,影响患者预后,但目前国内外鲜有关于AMI患者心室膨胀瘤影响因素的研究报道。目的探讨AMI患者心室膨胀瘤的影响因素及其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7月—2018年7月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AMI患者104例,根据心室膨胀瘤发生情况分为发生组(n=30)和未发生组(n=74)。比较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包括年龄,性别,体质指数(BMI),发病至治疗时间,入院时心率(HR),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发生情况,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分级,前壁梗死情况,病变血管支数,贫血发生情况,冠状动脉溶栓或介入治疗情况,药物使用史〕、白细胞计数(WBC)及心功能指标〔包括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住院期间及出院后1年预后;AMI患者心室膨胀瘤的影响因素分析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以评价AMI患者心室膨胀瘤的影响因素对AMI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1)两组患者男性比例、BMI、入院时HR、高血压发生率、高脂血症发生率、糖尿病发生率、NYHA分级>Ⅱ级及病变血管支数≥3支者所占比例、贫血发生率、行冠状动脉溶栓或介入治疗及有药物使用史者所占比例、LVEDD、LVES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发生组患者年龄大于未发生组,发病至治疗时间长于未发生组,前壁梗死发生率、WBC高于未发生组,LVEF低于未发生组(P<0.05)。(2)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OR=2.849,95%CI(2.157,3.365)〕、发病至治疗时间〔OR=3.019,95%CI(2.053,4.162)〕、前壁梗死〔OR=2.408,95%CI(2.214,2.685)〕、WBC〔OR=2.680,95%CI(1.985,2.931)〕、LVEF〔OR=3.047,95%CI(2.013,4.121)〕是AMI患者心室膨胀瘤的影响因素(P<0.05)。(3)发生组患者住院期间预后不良者所占比例高于未发生组(P<0.05)。绘制ROC曲线发现,年龄、发病至治疗时间、前壁梗死、WBC、LVEF预测AMI患者住院期间预后不良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98、0.745、0.712、0.823、0.861。(4)发生组患者出院后1年预后不良者所占比例高于未发生组(P<0.05)。绘制ROC曲线发现,年龄、发病至治疗时间、前壁梗死、WBC、LVEF预测AMI患者出院后1年预后不良的AUC分别为0.701、0.734、0.796、0.772、0.812。结论高龄、发病至治疗时间延长、前壁梗死、高WBC、低LVEF是AMI患者心室膨胀瘤的危险因素,且上述因素对AMI患者短期预后具有一定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