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5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4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50篇
内科学   117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23篇
外科学   8篇
综合类   84篇
预防医学   22篇
药学   27篇
中国医学   16篇
肿瘤学   3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40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29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正心力衰竭是指在静息或负荷状态下心脏结构和(或)功能失常导致的心输出量下降和(或)心脏内压力升高引起的临床综合征,临床多表现为气短、足踝部水肿和疲乏等症状以及颈静脉压升高、肺部啰音和外周组织水肿等相关体征。在过去的30年中,基于循证医学证据的结果,改善预后的治疗被广泛地推广和应用,降低了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病死率和住院率,但结果并不令人满意,一项欧洲临床研究显示,在急性心力衰竭患  相似文献   
2.
探讨在国家新医改和支持河南省加快中原经济区建设的大背景下,以及中原经济区建设突出"民生改善"基本原则的指导下,如何实现城市综合医疗机构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分级医疗的实现途径,逐步实现让城镇居民"小病在社区,大病进医院,康复回社区"的分级医疗目标。  相似文献   
3.
正冠状动脉循环系统由三个部分组成:即近端的心外膜冠状动脉,直径从数毫米到500μm,几乎不产生对血流的阻力;中间部分的前小动脉,直径100~500μm,只对血流产生微小的阻力;远端部分的微小动脉,直径100μm,是血流阻力的主要产生部位。后两者共同组成冠状动脉微循环。冠状动脉微循环的一个重要生理特征是冠状动脉血流储备(coronary flow reserve,CFR),这一概念被定义为冠状动脉微循环接近最大程度扩张时,冠状动脉血流量(coronary blood flow,CBF)或心肌血流  相似文献   
4.
急性心肌梗死急诊经皮冠状血管介入(PCI)围术期间,除梗死相关动脉外,另外一支血管突然闭塞,常常引起患者病情突然加重,如何随机应变,选择合理地救治方案,对于临床预后有重大影响。临床上这类患者虽然偶有遭遇,但是由于发病少、合并症多、预后差、或者抢救成功后觉得没有学术价值而少有报道和发表。本期选择2例这类病例,希望能对读者有所帮助。发生这种情况多见于如下几种原因:患者发病时处于应激和高凝状态;多个斑块不稳定;心功能差;抗栓治疗因为时间、呕吐等原因尚未充分起效;以及其他原因。因此,我们推荐以下策略进行防治:应该纠正应激状态和血管痉挛;积极有效的抗栓治疗;改善心功能;迅速开通梗死相关血管来预防这种情况的发生。一旦发生,在采用和加强上述手段,包括应用血小板Ⅱb/Ⅲa受体抑制剂和IABP等辅助措施;优先处理对于血流动力学和心功能影响大的血管。  相似文献   
5.
郭丽君 《护理研究》2004,18(10):1839-1839
食管静脉曲张出血是门脉高压的严重并发症,临床以呕血为主要表现。尽管三腔双气囊管压迫止血仍不失为一种紧急控制出血的措施,但仍不能解决再出血和转手术率问题。近年来,采用内镜下食管曲张静脉套扎和硬化剂注射并联合术后抑酸、抗炎、应用加压素治疗,加强术后观察和护理,取得了较好效果。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系统性护理联合耳穴压豆对晚期胃癌癌性疼痛患者负性情绪、疼痛程度及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0月至2017年10月我院收治的晚期胃癌癌性疼痛患者96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等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系统性护理联合耳穴压豆,均干预2个月。比较干预前后两组抑郁评分(SDS)、焦虑评分(SAS)、疼痛评分(NRS)、生存质量评分(SF-36)。结果干预前两组SDS,SAS,NRS,SF-36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干预后两组SDS,SAS,NRS评分均较干预前降低(P 0. 05),且试验组低于对照组(P 0. 05);两组干预后SF-36评分较干预前提高(P 0. 05),且试验组高于对照组(P 0. 05)。结论应用系统性护理联合耳穴压豆对晚期胃癌癌性疼痛患者进行干预,可显著减轻其疼痛感,缓解负性情绪,提高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7.
为评价冠状动脉内Palmaz-Schatz支架的临床效果,我们回顾性总结分析了70例冠心病患者74支冠状动脉血管80个Palmaz-Schatz支架植入的临床成功率、并发症及远期疗效。结果:DeNovo支架植入63个,Suboptimal支架植入11个,Bail-out支架植入4个,再狭窄病变支架植入2个。左前降支37处病变植入41个支架,左回旋支11处病变植入11个支架,右冠状动脉25处病变植入27个支架,1处病变植入1个支架。支架植入的成功率为98.7%。术中1例SVG支架植入术中近端血管血栓形成。住院期间无亚急性支架血栓形成或严重出血性并发症。术后3~24个月30例患者共33个支架接受冠状动脉造影随访,6例6个支架节段血管有再狭窄,再狭窄率为18.7%。结果提示:冠脉内Palmaz-Schatz支架是一种安全有效的介入性治疗技术,其成功率高,并发症率低,并可能有降低或延缓血管再狭窄发生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评价经冠状动脉内注射自体骨髓单个核细胞治疗前壁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的安全性.方法 15例前壁心肌梗死患者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和药物治疗同时,进行冠状动脉内自体骨髓单个核细胞移植.细胞治疗前后测定血浆及骨髓中CD34+细胞含量;移植前、移植后24 h和随访12个月时分别测定血浆红细胞(RBC)、血红蛋白(Hb)、网织红细胞、D-二聚体(D-Dimer)、N末端B型钠尿肽原(NT-proBNP)、超敏C反应蛋白(high sensitive-C reactive protein,hs-CRP)、肌钙蛋白T(troponin T,TnT)、心肌型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尿素氮(blood urea nitrogen,BUN)、肌酐(creatinine,Cr)及尿酸(uric acid,UA)水平.入组及随访12个月时行动态心电图(Holter)评价心律失常发生情况,观察并记录移植前后及随访过程中发生的不良反应.结果 分离后骨髓单个核细胞数量为(1.48±0.52)×109;CD34+细胞占1.28%±0.17%,数量为(18.57±9.14)×106.移植前循环血中CD34+细胞0.33%±0.12%,术后24 h达峰值1.30%±0.35%,72 h基本恢复至移植前水平0.53%±0.21%.移植后24 h血浆NT-proBNP较移植前无显著性变化(1 864.00±412.60μg/L比1 864.00±369.70μg/L,P0.05),随访12个月时较基线显著降低(701.05±154.60μg/L比1 864.00±369.70μg/L,P<0.05).移植后2、6、14、24 h血浆TnT、CK-MB水平较移植前均无显著变化.与基线相比,移植后24 h、12个月血浆BBC、Hb、网织红细胞、D-Dimer、hs-CRP及肝、肾功能均无显著变化.术后12个月随访未见恶性心律失常发生.结论 经冠状动脉注射骨髓单个核细胞未引起微栓塞、炎症反应及心肌损伤,不诱发或加重心力衰竭,对血液系统、肝、肾功能及凝血功能无影响,长期随访未见与移植相关的严重不良反应.本研究提示经冠状动脉注射自体骨髓单个核细胞治疗方法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心肌梗死溶栓治疗临床试验(TIMI)心肌灌注分级(TMP)、ST段最大偏移(maxSTE)评价急性心肌梗死急诊介入治疗后心肌组织灌注程度与左心室功能状态的关系。 方法:65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介入治疗后即刻采用TMP、maxSTE评价心肌灌注程度,术后用酶联免疫荧光法检测N端脑钠肽水平;住院期间超声心动图测定左心室射血分数值;临床评估Killip分级。 结果:无心肌灌注患者(TMP 0-1级)与心肌再灌注患者(TMP 2-3级)比较:N端脑钠肽水平升高、Killip分级增加,均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左心室射血分数值有降低趋势,但差异无显著性;TMP 0-1级、maxSTE高危为住院期间心力衰竭的独立危险因子。 结沦:TMP、maxSTE评价的心肌组织灌注程度与左心室功能状态有关,TMP、maxSTE能预测住院期间心力衰竭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女性高血压并发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清脂蛋白(a)[Lp(a)]水平的变化。方法:对124例拟诊为不稳定型心绞痛的女性高血压患者分别测定血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Lp(a)水平,并行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明确诊断。结果:冠状动脉造影确诊为冠心病者77例(冠心病组),血清TC、TG、LDL-C、HDL-C和Lp(a)水平分别为(6·11±1·15)、(1·89±1·06)、(3·92±1·31)、(1·04±0·25)mmol/L和(279·84±309·31)mg/L。冠状动脉造影除外冠心病者(对照组)47例,血清TC、TG、LDL-C、HDL-C和Lp(a)水平分别为(5·59±1·02)、(1·85±0·78)、(3·08±0·71)、(1·20±0·59)mmol/L和(187·13±145·42)mg/L。冠心病组血清TC、TG、LDL-C和HDL-C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Lp(a)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Lp(a)水平与TC和LDL-C呈正相关。结论:女性高血压并发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清Lp(a)水平升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