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口腔科学   7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3篇
外科学   16篇
综合类   11篇
预防医学   10篇
眼科学   4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5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急性重症胰腺炎血液滤过治疗的机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目的:探讨血液滤过减轻急性重症胰腺炎(SAP)全身炎症反应的机制. 方法:逆行性胰管注射50 g/L牛黄胆酸钠/自身胆汁制备犬SAP动物模型,2 h后实施血液滤过2 h,并设立对照组(制模后仅给予深静脉穿刺插管而不血液滤过).记录不同时间段心率,12 h处死动物后通过病理学评分评价肺、肝脏和胰腺组织损伤情况,Westen blotting法检测肺和肝脏组织核转录因子NF-κB的核移位及RT-PCR检测肿瘤坏死因子TNF-αmRNA表达,通过比较血滤组和对照组脏器组织炎性激活和损伤的情况,分析血液滤过的作用机制. 结果:血滤前心率两组之间无显著差异,血滤后各时间点均为对照细显著高于血滤组.病理学评分显示血滤减轻肺脏的损伤,而对肝脏和胰腺损伤作用不明显.NF-κB核移位和TNF-αmRNA表达均为血滤组低于对照组. 结论:血液滤过减轻肺、肝脏等远离病灶器官的炎症激活和损伤,这一作用可能同血液中致炎因子的滤过清除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 比较不同抗菌药物对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PDR-AB)感染的疗效,为临床抗PDR-AB感染治疗提供有效方案和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20例PDR-AB严重感染患者的感染特点、抗菌药物选择及疗效。结果 20例PDR-AB感染患者均接受头孢哌酮-舒巴坦治疗,其中7例为大剂量(9~12 g/d)单独治疗,13例分别联合米诺环素或左氧氟沙星治疗;平均疗程(13.3±5.3)d,临床有效率50.0%,细菌清除率35.0%。10例经上述治疗无效的患者中有5例改为注射硫酸多黏菌素E治疗,平均疗程(16.8±5.0)d,临床有效率80.0%,细菌清除率60.0%。20例患者总临床有效率70.0%,细菌清除率50.0%,病死率30.0%。结论 头孢哌酮-舒巴坦大剂量应用或联合米诺环素对PDR-AB感染有一定疗效,是国内治疗PDR-AB感染的首选;多黏菌素E对PDR-AB感染的疗效也较好,可作为治疗PDR-AB感染的有效选择,但国内尚缺乏上市产品。  相似文献   
3.
4.
目的 探讨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患者细菌和真菌在不同部位的分布情况.方法 前瞻性分析2000年1月至2008年12月收治的符合入选标准的205例SAP患者的一般资料,计算患者发病4周内的胰腺坏死组织、体液和中心静脉导管的细菌、真菌培养感染率.每周对体液、胰腺坏死组织(脓液或腹腔内渗液)进行两次细菌和真菌培养;中心静脉导管留置2周时拔除行细菌和真菌培养;对高热患者(T≥39℃)的血液进行细菌和真菌培养.观察发病28 d内SAP患者细菌、真菌在不同部位以及整体构成比.结果 共检出病原菌937株,革兰阴性菌菌株数量多于革兰阳性菌和真菌(P<0.05),后两者感染率接近.坏死组织(55.2%)、胆汁(55.4%)、血液(68.1%)和中心静脉导管(44.4%)内革兰阴性菌感染率分别高于革兰阳性菌(30.2%、33.9%、23.4%、38.9%)和真菌(14.6%、10.7%、8.5%、16.7%)(P<0.05);尿液内真菌感染率(59.6%)高于革兰阴性菌(24.0%)和革兰阳性菌(16.3%)(P<0.05);痰液内革兰阴性菌感染率(53.2%)高于真菌(27.1%)和革兰阳性菌(19.7%)(P<0.05).坏死组织、胆汁、血液、中心静脉导管和痰液内非发酵菌(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嗜麦芽窄食假单胞菌)的感染率高于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和阴沟肠杆菌(P<0.01);而尿液内发酵菌(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感染率高于非发酵菌(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P<0.01).坏死组织和痰液内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和溶血葡萄球菌感染率高于粪肠球菌和屎肠球菌(P<0.05);而胆汁和尿内屎肠球菌感染率显著高于其他革兰阳性球菌(P<0.05);血液内革兰阳性球菌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中心静脉导管内的表皮葡萄球菌感染率显著升高(P<0.05).坏死组织、胆汁、尿液和痰液内假丝酵母菌感染率显著高于丝状菌(P<0.05).体液微生物培养感染率高峰在发病后2~3周.结论 不同部位革兰阴性菌、革兰阳性菌和真菌以及三者内部的构成比各异,三者感染高峰在发病后2~3周.  相似文献   
5.
耶尔森菌病诊断团体标准解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耶尔森菌病是我国丙类法定报告传染病“其他感染性腹泻”中的一种,是一种较为重要的食源性疾病,但我国在诊断上一直缺乏依据或标准。中华预防医学会组织中国CDC传染病预防控制所等单位撰写《耶尔森菌病诊断(T/CPMA 005-2019)》团体标准,以“合法性、科学性、先进性、可行性”为原则,给出了耶尔森菌病的明确定义,对其诊断依据、原则和主要鉴别诊断等进行了规定,并提供了耶尔森菌病的流行病学和临床表现作为资料性附录,耶尔森菌病的实验室检测作为规范性附录,为我国各级医疗机构和CDC工作人员进行耶尔森菌病的诊断提供准确依据和方法,解决在临床个案和暴发事件中耶尔森菌病无法明确诊断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周英杰  秦帅  田春燕  李星  李竹英 《中国中医急症》2023,(10):1707-1712+1732
目的 对小青龙汤干预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的系统评价/Meta分析进行再评价。方法 计算机检索中英文数据库,时限均自建库起至2022年11月1日,经文献筛选、数据提取后,纳入最终的系统评价/Meta分析。对纳入文献的结果及结论进行描述性分析,采用PRISMA声明对纳入研究的报告质量进行评价,应用AMSTAR 2量表对方法学质量进行评价,运用GRADE系统对所有结局指标进行证据质量分级。结果 共纳入7篇符合的文献,描述分析结果显示,小青龙汤干预组相比西医对照组可有效改善肺功能指标,不良反应发生率小;PRISMA得分为15~24.5分;AMSTAR 2示1篇文献为中等质量,6篇为极低质量;共31项结局指标纳入GRADE系统,其中2项为中级,8项为低级,21项为极低级。结论 当前证据显示小青龙汤干预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确有优势,疗效显著且安全性良好,但文献的报告质量、方法学质量及证据质量均较低。  相似文献   
7.
内蒙古面临着多种类型疫源地鼠疫流行和复燃的风险。蒙古旱獭疫源地虽然暂未在国内发现动物间鼠疫流行,但过去检出过阳性血清,同时蒙古旱獭种群数量持续增加且分布范围不断扩大,毗邻的蒙古国和俄罗斯联邦的蒙古旱獭疫源地动物间鼠疫持续流行;达乌尔黄鼠疫源地动物间鼠疫时隐时现;长爪沙鼠疫源地动物间鼠疫流行猛烈,并频频波及人间。由于蒙古旱獭和达乌尔黄鼠鼠疫耶尔森菌菌株毒力明显高于长爪沙鼠鼠疫耶尔森菌菌株,且在历史上曾给当地带来深重灾难,因此内蒙古自治区鼠疫防控重点应在常规鼠疫监测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蒙古旱獭和达乌尔黄鼠疫源地流行动态的监测,警惕该两个疫源地复燃并波及人间。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我国5岁以下儿童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腹泻病例临床与病原学特征,分析其可能的感染来源,为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病的防控与诊断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收集2010—2020年间来自全国10个省市自治区哨点医院儿童腹泻标本、调查及回访问卷;对标本进行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的分离鉴定;菌株进行生物分型、血清型鉴定;毒力基因检测以及脉冲场凝胶电泳(pulsed field gel electrophoresis,PFGE)分型。 结果 2010—2020年共监测11 377例,分离到致病性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63株,包括61株O:3血清型、2株O:9血清型菌株,5岁以下腹泻儿童感染率0.55%(63/11 377)。不同性别儿童对致病性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的感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5岁感染率高于≤1岁病例(χ2=44.836,P<0.05),感染患儿中1~5岁发热比例高于≤1岁(χ2=11.508 ,P<0.05),随访病例未发现后遗症。我国儿童感染O:3血清型致病性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的PFGE带型存在多样性,优势带型为K6GN11C30021、K6GN11C30012。 结论 我国5岁以下儿童感染致病性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的生物血清型以3/O:3为主,偶有4/O:3与2/O:9。根据患儿感染特点与高发季节推测食源为主要感染来源,需进一步调查研究。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碳青霉烯类耐药基因(blaNDM)和多粘菌素耐药基因(mcr)在中国不同地区不同类型标本中的分布特征,为抗生素耐药的监督与控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2015-2020年在中国不同地区的城村养殖场及人烟稀少的高原牧区共采集人、家畜家禽、禽类屠宰环境和野生动物标本4324份,对标本进blaNDM和mcr基因的检测和...  相似文献   
10.
陈晓  秦帅  符旭东  丁琴 《眼科研究》2011,29(6):501-504
-背景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PVR)是多种细胞参与的损伤修复过程,目前临床尚未常规作为防治PVR的药物,原位微球操作简单,载药最大,药物作用时间长,成为近年来研究的热点。目的评价5-氟尿嘧啶(5-Fu)原位微球眼内缓释药剂防治PVR的效果。方法将45只青紫蓝兔随机分为3组,每组15只,双眼兼用。采集1只青紫蓝兔的淋巴细胞并用完全培养液配成8x10^7/ml的细胞悬液备用。采用玻璃体腔内注射兔淋巴细胞悬液的方法建立PVR动物模型,分别向3组兔玻璃体腔内注射0.1ml生理盐水,质量浓度为10g/L或20g/L的5-Fu原位微球0.1ml,术后1、2、4、8周裂隙灯下采用分级方法评价PVR防治效果;术后8周处死动物并制备视网膜切片进行苏木精一伊红染色,光学显微镜和透射电子显微镜下观察视网膜结构改变,评价药物的安全性。结果术后1、2、4、8周3个组问不同级别的PVR眼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O.05),20g/L的5-Fu组各级PVR的眼数均明显少于生理盐水组和10g/L5-Fu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O.05);术后第8周时,生理盐水组与10g/L5-Fu组、10g/L5.Fu组与20g/L5.Fu组,20g/L5-Fu组与生理盐水组免眼PVR分级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42.891,P〈0.05)。光学显微镜下检查可见,术后8周3个组视网膜表现一致。透射电子显做镜下显示各组视网膜细胞结构均正常。结论5.Fu原位微球眼内缓释药剂具有抑制PVR形成的作用,并且质量浓度为20g/L的5-Fu原位微球比10g/L的5-Fu原位微球防治PVR效果好。5-Fu原位微球植入玻璃体对视网膜无明显的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