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6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8篇
基础医学   9篇
临床医学   30篇
内科学   4篇
皮肤病学   4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73篇
外科学   96篇
综合类   80篇
预防医学   7篇
药学   8篇
中国医学   16篇
肿瘤学   6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27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29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26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体质指数与糖尿病交互作用对肛周脓肿术后复发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3月贵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肛周脓肿住院患者790例的临床资料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通过Cox比例风险模型及似然比检验分析体质量指数(BMI)和糖尿病对术后复发的交互作用。结果:合并有糖尿病的脓肿患者,每增加1个1 kg/m~2的BMI,将会增加28%的术后脓肿复发的风险(HR=1.28,95%CI 1.05,1.56,P交互=0.03)。结论:脓肿术后复发风险在患有糖尿病且BMI高的人群中较高,从而有助于早期识别高危患者,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2.
目的采用RNA干扰方法,构建及筛选对肾透明细胞癌ACHN细胞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基因有干扰沉默作用的真核表达质粒。方法 CoCl2缺氧诱导培养ACHN细胞高表达HIF-1α,设计并化学合成4条针对HIF-1α基因的小干扰RNA(siRNA)序列,构建相应真核表达质粒pU6H1-GFP-HIF1α-siRNA-1/2/3/4,经测序分析,质粒构建成功后,分别转染ACHN细胞后培养24h,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绿色荧光蛋白表达,计算转染效率,采用荧光实时定量PCR(real time-PCR)和免疫印记杂交法(Western blot)分别检测HIF-1α的mRNA与蛋白表达水平。结果质粒构建后经测序显示与设计完全一致;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到ACHN细胞表达绿色荧光蛋白,证实重组质粒已转入细胞,转染效率约为78%;实时定量PCR与Western blot结果显示,siRNA-1/2组HIF-1α的mRNA与蛋白表达较对照组均明显下降(P〈0.05),质粒pU6H1-GFP-HIF1α-siRNA-1/2明显干扰抑制ACHN细胞HIF-1α基因表达,其中以质粒pU6H1-GFP-HIF1α-siRNA-1效果最佳。结论本实验成功构建靶向HIF-1α基因的真核表达质粒,并筛选出能有效抑制ACHN细胞HIF-1α基因表达的质粒pU6H1-GFP-HIF1α-siRNA-1/2,这为肾癌的基因治疗提供了新的方法和手段。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应用骨搬移技术治疗严重下肢感染性骨不连的临床疗效。方法按照牵拉组织再生原理,对26例四肢高能量损伤后下肢感染性骨不连患者采取病灶彻底切除+干骺端截骨搬移术。术后7 d以0.25 mm/6 h速度延长,固定延长至骨缺损端会合,于骨缺损处两断端加压并继续维持外同定支架至骨愈合。结果 26例全部获随访,平均随访56(20~92)个月。骨延长2~14 cm,平均5.5 cm,骨性感染全部治愈。带支架时间6~24个月,平均13个月。23例骨缺损处及延长部位骨生长良好,达到了骨性愈合;3例断端骨接触后6个月无明显骨愈合,其中2例行自体髂骨植骨,1例拆除支架后行自体髂骨植骨内固定,4~6个月达到骨性愈合。截骨延长部位及骨缺损对合处对位对线良好。结论骨搬移技术治疗下肢感染性骨不连,术后感染控制良好,骨愈合率高。  相似文献   
4.
为探讨新型肛门镜压迫下内痔注射法治疗Ⅱ、Ⅲ期内痔的临床疗效,本研究采用多中心随机对照方法,选取200例Ⅱ、Ⅲ期内痔患者分为试验组及对照组,各i00例,试验组采用新型肛门镜压迫下内痔注射法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消痔灵注射法治疗,观察两组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显示,试验组治愈84例,好转12例,无效4例,治愈率为84.0%;对照组治愈30例,好转58例,无效12例,治愈率为30.0%。试验组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两组术后第3天出血治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试验组术后痔核脱出、肛门坠胀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果表明,肛门镜压迫下内痔注射法治疗Ⅱ、Ⅲ期内痔疗效确切,与传统消痔灵注射法比较,在治疗内痔脱出方面具有更高的临床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苦参碱抑制雄激素非依赖性前列腺癌细胞株PC-3增殖、诱导细胞凋亡的可能机制,为临床雄激素非依赖性前列腺癌的治疗提供一定的实验基础和理论依据.方法 应用活性Caspase-3检测、Western blot印迹分析不同浓度苦参碱作用PC-3细胞后其Caspase-3表达的差异,并通过荧光免疫细胞化学染色、Western blot印迹分析研究不同浓度苦参碱对PC-3细胞Bax/Bcl-2表达的影响.结果 Caspase-3检测显示不同浓度苦参碱均可上调Caspase-3表达.随着苦参碱浓度的增加,Caspase-3表达的荧光强度升高,Caspase-3/β-actin积分密度值亦升高,呈现剂量依赖性关系(P<0.01).Bax、Bcl-2蛋白表达分析显示不同浓度苦参碱作用PC-3细胞后,Bax蛋白的表达增加,Bcl-2蛋白表达下降.Bax表达的荧光强度及Bax/β-actin积分密度值随着苦参碱浓度的增加而升高,呈现剂量依赖性关系(P<0.01);Bcl-2表达的荧光强度及Bcl-2/β-actin积分密度值随着苦参碱浓度的增加而下降,亦呈现剂量依赖性关系(P<0.01).结论 苦参碱抑制PC-3细胞增殖并诱导细胞凋亡可能涉及到了线粒体.细胞色素C/Caspase-9/Caspase-3途径.  相似文献   
6.
目的 回顾分析骨片钉内固定治疗儿童髁上骨折的手术方法及治疗效果.方法 采用骨片钉治疗Gartland Ⅱb型、Ⅲ型儿童髁上骨折32例.采用前侧入路,复位后交叉骨片钉固定.对开放性骨折及肱动脉受压行急诊清创、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结果 术后获3~18个月随访,平均7.6个月,所有骨折均一期骨愈合.根据Flynn标准评定疗效:优29例,良3例.结论 骨片钉是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一种较为可靠的固定方法,对于开放性骨折或伴有血管神经损伤的骨折行前侧人路损伤小,暴露充分,操作方便.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Punch碎石钳碎石和U100激光碎石治疗膀胱结石的安全性及有效性,并进一步比较两种碎石方法的有效性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82例膀胱结石患者临床资料,其中Punch碎石钳碎石43例,U100激光碎石39例。结果:碎石成功率U100激光组(97.2%)较碎石钳组(62.8%)显著性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直径在2.5cm以上结石,U100激光组较碎石钳组碎石效率及成功率均明显增高,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直径1.5cm以下结石,Punch碎石钳与U-100激光在碎石效果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直径2.5cm以上结石,推荐首选U-100激光。U100激光碎石联合TURP是治疗BPH并膀胱结石的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P53和MDM2基因表达及与膀胱癌生物学行为的关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研究P53基因和MDM2基因表达及与膀胱癌生物学行为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49例膀胱移行细胞癌中P53基因和MDM2基因的表达。结果:P53基因的阳性表达率为51.0%(25/49),其表达率随膀胱癌的分期、分级升高而升高。MDM2基因的阳性表达率为32.7%(14/49),其表达率随膀胱癌的分期、分级降低而升高。单有P53基因阳性表达的膀胱癌几乎均为浸润性和中、低分化癌;而当P53基因并MDM2基因表达时,膀胱癌的侵袭性和恶性度明显降低。2年复发组和未复发组的P53基因和MDM2基因的阳性表达率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结论:联合检测P53和MDM2基因表达可更准确地解释和描述膀胱癌的生物学行为。这两种基因表达与膀胱癌预关系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TUEB剜除电极下经尿道等离子前列腺剜除术(TUEP)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收集2011年5月~2011年9月我院因中、重度下尿路症状诊断为前列腺增生(BPH)具备手术指征,行TUEB剜除电极下的TUEP术的5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监测术前经腹超声前列腺重量,血清前列腺特异抗原(PSA);术中出血量,前列腺切除率,术后血红蛋白,血钠浓度,血葡萄糖浓度;术前、术后1个月及3个月的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生活质量评分(QOL),最大尿流率(Qmax),剩余尿量(RUV)(经腹超声)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等指标。结果:43例患者完成3个月随访,前列腺切除率(64.18±7.54)%,单位时间切除量(0.89±0.36)g,患者无电切综合征及包膜穿孔,血糖、血钠浓度手术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1个月IPSS评分、QOL评分、Qmax及RUV较术前显著好转。术后1个月及术后3个月上述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短暂性尿失禁发生率7.14%,恢复时间(4.50±1.29)d,无永久性尿失禁,术后1个月尿道狭窄发生率16.07%,尿道扩张后均缓解。结论:TUEB剜除电极下TUEP术是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外科手术中大血管意外损伤的救治经验。方法回顾分析34例术中大血管意外损伤的经验,研究其原因、特点、救治方法。结果34例中血管吻合5例(14.7%),自体静脉移植7例(20.6%), 人造血管移植1例(2.9%),血管修补9例(26.5%),血管结扎6例(17.7%),压迫等保守治疗4例(11.8%), 无法处理或未来得及处理术中死亡2例(5.9%)。输血800~15200ml,平均2862ml。结果本组死亡 6例(17.7%),截肢1例(2.9%),手术成功修复27例(79.4%)。结论 (1)手术中大血管意外损伤,可引起严重并发症和造成严重后果。(2)人为因素是主要原因,提高医生的警觉性及手术技巧,规范操作可有效地降低发生率。(31)损伤以单纯的动脉损伤为最多见,单纯静脉损伤次之,因此治疗以修补为主,静脉移植次之。(4)患者常常并发较严重的原发病,为避免顾此失彼,多脏器的兼顾与多科室问的协调在救治中较为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