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儿科学   11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2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10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5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5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评价牛奶相关症状评分(CoMiSS)在早期识别婴儿牛奶蛋白过敏(CMPA)中的作用。方法 2016年6月至2017年5月对6家儿科门诊疑似CMPA的210例婴儿进行CoMiSS评分,通过开放性食物激发试验(OFC)明确或排除CMPA诊断。同期选取96例健康体检婴儿为对照组。通过ROC曲线评估CoMiSS识别CMPA的灵敏度和特异度,评价其在早期识别婴儿CMPA中的作用。结果 210例疑似CMPA婴儿中,男114例、女96例,中位年龄4.5个月(1~12个月);其中82例确诊CMPA,中位CoMiSS为7.0分(6.0~8.3分);128例非CMPA婴儿的中位CoMiSS为4.0分(3.0~5.0分)。96例对照组中,男42例、女54例,中位年龄4.1个月(1~12个月);中位CoMiSS为 3.0分(2.0~4.0分)。三组间CoMiS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152.58,P0.01)。CoMiSS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90,最佳诊断界值为5.5,灵敏度为87.8%,特异度为78.1%。结论 CoMiSS评分临床可操作性强,适合儿科推广。建议以CoMiSS≥6分作为早期识别CMPA标准。  相似文献   
2.
目的 比较牛奶蛋白过敏婴儿血清IL-10及TGF-β水平,分析其在婴儿牛奶蛋白过敏中的作用。 方法 选取2018年1-6月在深圳市妇幼保健院住院经回避激发试验确诊为牛奶蛋白过敏患儿20例为牛奶蛋白过敏组,选取同期健康婴儿15例作为对照组,采用ELISA检测两组婴儿血清IL-10、TGF-β及IgG4水平,同时检测食物过敏原总IgE以及牛奶特异性IgE。 结果 牛奶蛋白过敏组总IgE>200者5例,总IgE 100~200者2例,总IgE<100者13例。血清IL-10、TGF-β及IgG4水平均较对照组降低(t=-3.130、-2.811、-3.463,P<0.05)。在牛奶蛋白过敏组中,IgE阳性亚组与IgE阴性亚组IgG4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781,P>0.05)。 结论 IL-10及TGF-β在婴儿牛奶蛋白过敏的发病中起重要作用,IgG4与IgE可能无关。动态观察IL-10及TGF-β水平变化,对尽早了解牛奶蛋白过敏婴儿疾病的转归或耐受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3.
曾永梅 《大家健康》2016,(12):65-65
目的:本文对抗生素序贯联合清金化痰汤治疗肺炎患者的疗效进行观察、评价。方法:在我院中选择患有肺炎病人4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分为23例,均采取西医中常见抗生素对患者进行治疗,其中治疗组在肠内进行营养时,加用药物清金化痰汤,比较对照组和治疗组两组之间的疗效。结果:治疗组抗生素所需疗程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减少,中医证侯所得评分显著下降,明显低于对照组;在进行CPIS评分、以及感染控制窗具体显现时间等方面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住院时间并无明显差别。结论:治疗组抗生素与清金化痰汤序贯联合式治疗对肺炎患者具有显著疗效,对抗生素实际使用疗程进行缩短,降低其暴露时间,减少耐药性细菌的出现。  相似文献   
4.
5.
本文报告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治疗川崎病在防治冠状动脉损害方面的疗效对照.丙种球蛋白治疗组20例,非丙种球蛋白治疗组25例,两组对照,总热程前者(11.4±2.8)天,后者(16.8±6.2)天,前者比后者明显缩短.冠状动脉损害发生率前者为5%,后者27.2%,前者比后者明显降低.冠状动脉损害程度前者呈轻度扩张,后者发生多发性扩张及冠状动脉瘤,前者比后者明显减轻.提示早期使用大剂量静脉用丙种球蛋白治疗川崎病,可预防冠状动脉损害.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小肠淋巴管扩张症的诊断方法及治疗。方法分析1例小肠淋巴管扩张症患儿的病史、临床和病理检查结果,以及随访观察半年后复查的各项相关指标,同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小肠淋巴管扩张症确诊依据病理检查,内镜下典型表现也可以诊断,胶囊胃镜、双气囊小肠镜、胃镜及结肠镜、腹部CT、小肠造影、粪便α1抗胰蛋白酶清除率测定等均有诊断意义。治疗上主张控制饮食,给予低脂、高蛋白、补充中链脂肪酸的饮食。该患儿经控制饮食治疗6个月、1年后临床症状、体征好转,部分实验室检查指标亦好转,但随访6个月时镜下小肠改变不明显。结论双气囊小肠镜并病理检查是诊断小肠淋巴管扩张症的最佳方法,胃镜结合结肠镜或小肠造影在一定程度上对诊断有帮助。可用低脂、高蛋白、补充中链脂肪酸的饮食疗法,其治疗是一个长期连续的过程,可能与小肠黏膜修复慢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双气囊小肠镜在儿童消化道疾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06年12月-2010年12月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收治的8例疑似小肠病变的患儿,其中以排黑便和(或)暗红色便为主要症状7例,以慢性腹泻、生长发育迟缓为主要症状1例。胃肠镜检查,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成像术、胶囊胃镜、全消化道造影、腹腔动脉血管造影等检查,均为阴性。行双气囊小肠镜检查,7例患儿先经口再经肛门进镜检查,1例患儿经口进镜检查。结果分别经口及肛门进镜的7例患儿操作时间为120~150 min,经口进镜的1例患儿操作时间约为60 min。检出毛细血管扩张症2例,小肠淋巴管扩张症、嗜酸性肠病、胃窦溃疡各1例,未见明显病变3例,检出率约为62.5%。均未发生操作相关的严重不良反应和并发症。结论双气囊小肠镜可以弥补胃肠镜或胶囊内镜检查的不足,是一项安全有效的临床诊疗方法。  相似文献   
8.
患儿,女,11岁,因反复上腹痛半年,加重伴呕血、黑便4 d于2011年10月12日入院。患儿近半年来反复出现上腹痛,多为剑突下痛,间有嗳气、反酸,无发热、消瘦,多次在当地按"胃炎"治疗后可好转,但易反复。4 d前患儿腹痛加重,伴呕咖啡渣样物,排黑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探讨二胺氧化酶(DAO)在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新生鼠肠屏障功能中的变化。方法40只7日龄新生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缺氧缺血(HI)组0.5、1.0、3.0、6.0h共5个组,每组8只。HI组采用结扎一侧颈总动脉并吸入80mL/L氧气(O2)和920mL/L氮气(N2)混合气体方法制备HIE模型。各时相点活杀新生鼠,测定其血浆及小肠组织DAO活性,光镜下观察各组小肠组织病理改变,对其损伤进行分级。结果HI0.5h,其血浆DAO活性较正常对照组增高(P<0.05),小肠组织DAO活性较正常对照组显著下降(P<0.01),血浆DAO活性与小肠DAO活性呈高度负相关。HI3.0h组血浆DAO活性较HI0.5h组明显增高,小肠DAO活性明显降低,其小肠病理改变最严重。结论血浆DAO可作为了解HIE新生鼠肠屏障功能状况的敏感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