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547篇
  免费   634篇
  国内免费   296篇
耳鼻咽喉   90篇
儿科学   62篇
妇产科学   26篇
基础医学   454篇
口腔科学   87篇
临床医学   1317篇
内科学   705篇
皮肤病学   186篇
神经病学   217篇
特种医学   437篇
外国民族医学   5篇
外科学   1026篇
综合类   2885篇
预防医学   1371篇
眼科学   114篇
药学   1139篇
  2篇
中国医学   1137篇
肿瘤学   217篇
  2024年   44篇
  2023年   159篇
  2022年   182篇
  2021年   180篇
  2020年   269篇
  2019年   256篇
  2018年   283篇
  2017年   181篇
  2016年   208篇
  2015年   231篇
  2014年   547篇
  2013年   454篇
  2012年   550篇
  2011年   615篇
  2010年   565篇
  2009年   671篇
  2008年   516篇
  2007年   535篇
  2006年   487篇
  2005年   545篇
  2004年   512篇
  2003年   456篇
  2002年   280篇
  2001年   342篇
  2000年   309篇
  1999年   291篇
  1998年   237篇
  1997年   255篇
  1996年   194篇
  1995年   174篇
  1994年   153篇
  1993年   125篇
  1992年   118篇
  1991年   105篇
  1990年   71篇
  1989年   77篇
  1988年   40篇
  1987年   41篇
  1986年   33篇
  1985年   35篇
  1984年   21篇
  1983年   21篇
  1982年   28篇
  1981年   17篇
  1980年   12篇
  1979年   14篇
  1978年   11篇
  1976年   4篇
  1965年   7篇
  1959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究经梨状肌和臀小肌的间隙入路行全髋关节置换对老年髋部骨折的治疗效果及病人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96例老年髋部骨折病人(108髋)为本研究对象,其中50例病人(55髋)行后外侧入路全髋关节置换术为A组,46例病人(53髋)行经梨状肌和臀小肌间隙入路全髋关节置换术为B组,记录对比2组病人围手术期情况(手术时间、切口最大长度、术中出血量、术后下地时间)、并发症情况、术前术后髋关节HHS评分、VAS疼痛评分和下肢功能变化情况、术后6个月病人影像学指标情况(外展角、前倾角、偏心距)和生存质量情况(以SF-36量表表示)。结果A组病人手术时间、切口长度短于B组,术后首次下地时间长于B组(P < 0.05~P < 0.01);A组病人术后1、3、7 d的HISS评分低于B组,VAS评分高于B组(P < 0.05~P < 0.01),2组病人术前、术后14、30、90、180 d的HISS和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病人术后30、90 d“起立-行走”计时测试显著优于A组,术后30 d单腿站立测试时间长于A组,术后90 d的6 min步行测试距离优于A组(P < 0.05),其他时间点2组病人下肢功能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前倾角小于B组,偏心距大于B组(P < 0.05);B组病人SF-36评分量表肢体功能、社会功能、心理健康和总健康程度得分均优于A组(P < 0.05)。结论相比于传统后外侧入路行全髋关节置,经梨状肌与臀小肌间隙入路对老年髋部骨折病人的损伤更小、恢复更快,近期疗效指标显著优于传统术式,符合快速康复理念,但手术时长显著增加,病人术后前倾角偏大,偏心距偏小。  相似文献   
2.
全英文教学模式是高等教育国际化的重要环节,也是深化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以面向预防医学专业本科生开设的营养与食品卫生学课程为基础,探索以学生为中心的全英文教学模式改革策略。  相似文献   
3.
4.
<正>2014年4月~2016年8月,我科对19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在不使用牵引床下行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治疗,取得满意疗效,报道如下。1材料与方法1. 1病例资料本组19例,男15例,女4例,年龄68~87岁。Evans分型:ⅠA型4例,ⅠB型7例,ⅠC型8例。伤后至手术时间:24 h内6例、24~48 h 8例、≤72 h 5例。1. 2治疗方法患者入院后均予以皮  相似文献   
5.
6.
7.
患者男性,42岁,因突发头痛、呕吐后昏迷,于2017年7月收治于贺州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入院时体检: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5分。双侧瞳孔大小不等,左侧直径2.0 mm、右侧直径4.0 mm,对光反射消失。双侧巴宾斯基征(+)、查多克征(+)、奥本海姆征(+)、戈登征(+)。脑膜刺激征阴性。四肢肌力检查不能配合、刺激有回缩反应,肌张力高。头颅CT扫描提示右侧额部团片状低密度影(范围约55 mm×92 mm),颞部周围见团状高密度影(范围约50 mm×44 mm×36 mm),占位效应明显,脑室、脑沟及脑裂明显受压变窄、消失,中线结构向左侧偏移,脑疝形成(图1)。  相似文献   
8.
9.
肝衰竭是由多种因素导致的严重肝损伤,是临床危重症之一,临床表现以身目发黄、腹水、上消化道出血等为主,症状变化多端,并发症累及多个脏腑,加上目前尚无特效药,所以病死率极高。中医药作为祖国传统医学的瑰宝,其阴阳学说、五行相生相克学说、藏象学说、气血津液学说等在肝衰竭的防治和降低病死率等方面具有显著效益。文章基于中医基础理论,从中焦脾胃入手,试述中焦理论的起源与发展及其在肝胆病证中的应用,重点阐述中焦理论与肝衰竭"阳黄-阴阳黄-阴黄"辨证论治的关系,探索肝衰竭从中焦理论辨治的机制,这对临床治疗肝衰竭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Toll样受体4(TLR4) mRNA及其下游炎性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与肝衰竭肠源性内毒素血症(IETM)大鼠肝细胞凋亡的关系,并探索温阳解毒化瘀颗粒对内毒素介导的肝细胞凋亡的调控机制。方法:SPF级雄性SD大鼠85只,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TLR4单克隆抗体组和温阳解毒化瘀颗粒组(8.925 g·kg^-1)。采用D-半乳糖胺(D-Gal)腹腔注射建立肝衰竭IETM模型,TLR4单克隆抗体组和温阳解毒化瘀颗粒组在造模前5 d给予温阳解毒化瘀颗粒溶液灌胃,正常组、模型组以等容积蒸馏水代替,直至处死。各组分别在24,48,72 h随机处死大鼠并采集标本。检测24,48,72 h各组时间点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水平,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肝组织病理变化,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PCR)检测肝组织TLR4 mRNA表达,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检测肝组织TNF-α表达,流式细胞仪检测肝细胞凋亡率。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ALT,AST升高,肝组织病理损伤程度明显加重,TLR4mRNA,TNF-α表达均增高(P<0.05,P<0.01),肝细胞凋亡率明显上升(P<0.05,P<0.01);与模型组比较,温阳解毒化瘀颗粒组ALT,AST显著降低(P<0.01),肝组织病理损伤程度明显减轻(P<0.05),TLR4 mRNA,TNF-α表达显著下降(P<0.01),肝细胞凋亡率亦显著降低(P<0.01)。结论:TLR4 mRNA,TNF-α在肝衰竭时与肝细胞凋亡呈正相关,温阳解毒化瘀颗粒能够改善肝衰竭IETM大鼠肝功能,减轻肝细胞损伤,减少肝细胞凋亡,其机制可能与其下调肝脏TLR4 mRNA表达,抑制TNF-α释放,降低肝细胞凋亡率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