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2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5篇
临床医学   39篇
内科学   22篇
神经病学   14篇
综合类   49篇
预防医学   5篇
药学   13篇
  2篇
中国医学   5篇
肿瘤学   7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索分析手术联合药物治疗青光眼的患者临床疗效。方法对我医院青光眼患者随机抽样200位,对照组只提供手术治疗,实验组在手术诊疗同时使用药物联合方案。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后所有参比指标均显著好于住院前,且治疗后实验组指标明显好于对照组,对比分析(P<0.05)。结论青光眼患者通过手术联合药物治疗具有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Rh血型系统是重要的红细胞血型系统,目前临床输血治疗对于Rh阴性血液的需求仍处于紧张状态.实际临床工作中,通过典型案例分析总结针对Rh阴性血型患者输血的临床经验,建立规范化的血库管理模式,分析Rh阴性血型患者的输血类型,并且积极普及Rh阴性血型的相关知识,尽力减少临床输血过程中导致的输血反应等问题,从而达到安全、合理输血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韩艳秋  曹丽霞  肖镇 《临床荟萃》2008,23(8):569-570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是临床上常见的出血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发病机制迄今未完全阐明。多数学者认为其主要原因是由于血液中存在针对血小板的抗体,致使血小板寿命缩短,破坏加速。幽门螺杆菌(HP)是寄生于人类胃内的革兰阴性杆菌,已公认为是胃及十二指肠溃疡、胃癌等上消化道疾病的主要致病菌。近年来,随着对HP感染引起胃肠等疾病的深入研究,HP感染与自身免疫疾病的关系也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并有报道HP感染与ITP有关。我们对本院的34例HP阳性的ITP患者进行HP根除治疗,观察血小板上升情况,现总结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2015 年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分离细菌对多种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方法: 采用手工
药敏纸片扩散法和法国生物梅里埃全自动鉴定药敏仪器分析了多种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参照了2015 年CLSI 判
定标准,分析了抗菌药物的药敏试验结果,采用WHONE 5.6软件统计分析。结果: 鉴定了全院临床分离的3788
株细菌,其中G- 菌占74.2%( 2809 /3788) ,G+ 菌占25.8%( 979 /3788) 。前五位的临床分离菌株为大肠埃希菌、肺
炎克雷伯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鲍曼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杆菌。肠杆菌科细菌中产超光谱β 内酰胺酶的肺炎克
雷伯菌和大肠埃希菌的检出率为13.5%和51.1%,肠杆菌科细菌对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耐药率较低,为2%。非
发酵革兰氏阴性杆菌所占比列为27.8%( 781 /1975) ,主要为铜绿假单胞杆菌和鲍曼不动杆菌,对亚胺培南的耐
药率分别为27.9%和46.1%。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和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分别为28.6%( 182 /446) 和
80.7%( 213 /265) ,未检出万古霉素和利奈唑胺耐药的葡萄球菌。肠球菌中屎肠球菌的耐药率远高于粪肠球菌,
未发现对万古霉素和利奈唑胺耐药的肠球菌。肺炎链球菌占革兰氏阳性球菌的6.3%( 62 /979) ,其中对红霉素、
四环素和复方新诺明的耐药率均高于90%。流感嗜血杆菌和卡他布兰汉菌产β-内酰胺酶的检出率分别为
48.7%( 19 /40) 和96.1%( 50 /52) 。结论: 细菌的耐药性问题仍然对临床抗感染治疗起着严重威胁,定期进行细菌
的耐药性监测能够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同时有助于了解医院细菌耐药性迁移特征,避免耐药株的扩散
传播。  相似文献   
5.
<正>1病例资料患者,男,46岁,因嗜睡1 d,言语不清伴右侧肢体活动不灵5 h入院。患者因嗜睡到当地医院就诊,无言语障碍及肢体活动障碍,行头部CT及血化验检查后诊断为"脑梗死、糖尿病",给予胰岛素降糖治疗。次日晨起后发现言语不清及右侧肢体活动不灵而转至我院治疗。病程中无发热,无恶心、呕吐,无抽搐。入院时查体:体温:37.0℃,血压:112/78mmHg。听诊双肺呼吸音粗。意识清楚,不完全性混合性失语,右侧肢体肌力3级,双侧腱反射对称存在,双侧病理征阴  相似文献   
6.
7.
目的探究中国年轻骨髓增殖性肿瘤(MPN)患者的临床和基因突变特征。方法通过横断面研究,在全国范围内向MPN患者发放调查问卷,根据诊断时年龄分为年轻组(≤40岁)、中年组(41~60岁)和老年组(>60岁),在各疾病类型中比较三组的差异。结果共收集到1727份可供分析的问卷,其中年轻组453例(26.2%),包括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ET)274例、真性红细胞增多症(PV)80例、骨髓纤维化(MF)99例(原发性MF 45例,PV后MF 20例,ET后MF 34例);男性178例(39.3%),中位年龄31(18~40)岁。与中年、老年MPN受访者相比,年轻MPN受访者中未婚、高学历、无合并症、无合并用药、较低危险度分层占比较高(P<0.001)。年轻MPN受访者中以头痛为首发症状患者占比较高(ET:P<0.001;PV:P=0.007;MF:P=0.001),脾大的比例在初诊(PV:P<0.001)和调研时(ET:P=0.052;PV:P=0.063)最高,而血栓事件的发生率在初诊(ET:P<0.001;PV:P=0.011)和调研时(ET:P<0.001;PV:P=0.003)均最低。年轻MPN受访者JAK2突变比例最低(ET:P<0.001;PV:P<0.001;MF:P=0.013),CALR突变比例最高(ET:P<0.001;MF:P=0.015),非驱动基因突变(ET:P=0.042;PV:P=0.043;MF:P=0.004)和高分子风险(HMR)突变(ET:P=0.024;PV:P=0.023;MF:P=0.001)的检出率均最低。结论与中、老年患者相比,年轻MPN患者有着特有的临床表现和基因突变特征。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氟马替尼与伊马替尼治疗初发慢性髓性白血病(CML)慢性期患者的治疗反应、结局以及严重血液学不良反应发生率。方法回顾性收集来自国内76个中心自2006年1月至2022年11月期间确诊、年龄≥18岁、确诊后6个月内接受氟马替尼或伊马替尼作为一线治疗且临床资料相对完整的CML慢性期病例。通过倾向性评分匹配(PSM)减少一线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药物选择偏倚, 比较两种TKI的治疗反应及结局。结果研究最终纳入4 833例接受伊马替尼(4 380例)和氟马替尼(453例)作为一线治疗的成人CML慢性期患者。伊马替尼治疗组中位随访54(IQR:31~85)个月, 7年完全细胞遗传学反应(CCyR)、主要分子学反应(MMR)、分子学反应4(MR4)和分子学反应4.5(MR4.5)累积获得率分别为95.2%、88.4%、78.3%和63.0%。7年无治疗失败生存(FFS)率、无进展生存(PFS)率和总生存(OS)率分别为71.8%、93.0%和96.9%。氟马替尼治疗组中位随访18(IQR:13~25)个月, 2年CCyR、MMR、MR4和MR4.5累积获得率分别为95.4%、86.5%、...  相似文献   
9.
背景 糖尿病肾病对人类健康的威胁是医疗工作者始终关注的问题,目前临床诊断糖尿病肾病方法较单一,富亮氨酸α-2糖蛋白-1(LRG1)可能成为早期发现糖尿病肾病且准确、简便及风险性更小的生物学标志物,而国内相关的研究较少。目的 研究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LRG1水平及与尿微量白蛋白/肌酐(ACR)的关系,探讨LRG1在糖尿病肾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本研究共纳入2型糖尿病患者290例,根据不同ACR分为正常白蛋白尿组(D1组)、微量白蛋白尿组(D2组)和大量白蛋白尿组(D3组),选取同期年龄、性别与实验组相匹配的健康志愿者128例作为对照组(N组)。收集研究对象的临床资料,检测血清中LRG1、炎性指标、纤维化指标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各组间LRG1 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其中D3组LRG1要高于D2、D1和N组,D2组高于D1和N组,D1组高于N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血清logACR与空腹血糖(r=0.578)、胰岛素抵抗指数(r=0.632)、C反应蛋白(r=0.834)、LRG1(r=0.930)、转化生长因子-β1(r=0.739)、纤维连接蛋白(r=0.920)、血管内皮生长因子(r=0.691)呈线性正相关,而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r=-0.328)呈线性负相关(P<0.01)。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LRG1水平可能成为早期预测糖尿病肾病的新型血清标志物,与2型糖尿病肾脏损伤的炎性反应、纤维化过程及异常血管新生过程有关。  相似文献   
10.
李华  韩艳秋 《医学综述》2015,(4):610-612
低T3综合征即正常甲状腺病态综合征,又称非甲状腺疾病综合征,广泛存在于临床各种重症疾病(如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恶性实体瘤、急性胰腺炎、恶性血液肿瘤,肾功能不全、重症感染等)中。初诊患者血清中T3和T4水平变化与疾病的预后和发展关系密切。该文就低T3综合征的发现历史、研究进展及其在危重症疾病中的预测意义及其替代治疗的可能作用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