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4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5篇
外科学   1篇
预防医学   2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7篇
中国医学   3篇
  2022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评价手术视频辅助Wetlab眼睑手术教学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4月至2021年9月在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学员中使用全眼模型开展Wetlab外眼手术教学的情况。对照组(12人)采用传统教学方法,实验组(15人)在传统教学方法的基础上引入手术视频辅助教学,对学员第3、6、9次练习视频进行评分,分析教学效果。结果:2组学员的基线水平与学习曲线相似,练习第3次到第6次之间评分提高快(对照组P3~6=0.0 0 1,实验组P3~6<0.0 0 1),第6次到第9次之间提高速度放缓(对照组P6~9=0.007,实验组P6~9=0.012。对照组学员在练习第3次用时更长[(80.3±16.1) min],随着练习次数增多,用时逐渐缩短并保持稳定(P3~6=0.040,P6~9=0.886,P3~9=0.0 2 0),而实验组学员在练习第3次用时更短[(7 1.7±1 5.0)m i n],练习过程中保持稳定(P3~6=0.568,P3~9=0.519...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外周及延脑内侧网状结构注射大黄素、胃电起搏对新西兰白兔胃电的影响,探讨大黄素对胃肠运动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外周注射及延脑内侧网状结构(P7、P8.5、P9.5、P11)脑立体定位微量注射大黄素、电刺激胃起步点,胃浆膜双极四导联同步记录的方法,分析胃体及胃窦部胃电的平均频率、相位差、负相位比率、波形对应率、幅度等指标.结果:外周注射大黄素胃体1(P=0.031)、胃体2(P=0.047)频率减慢,胃体4(P=0.035)波形对应率降低.胃起搏可有效驱动胃电频率:胃体1(P=0.001)、胃体2(P=0.021)频率明显加快,胃体3相位差减小(P=0.037),胃体2负相位比率升高(P=0.007),胃体3(P=0.001)、胃窦(P=0.046)波形对应率降低.大黄素对于胃起搏引起的效应并无作用,但胃起搏可部分抑制大黄素引起的频率减慢.中枢不同部位微量注射大黄素的作用:P7:胃体2(P=0.026)频率明显减慢;P8.5:胃体1(P=0.045)频率明显减慢,阿托品可"翻转"大黄素引起的频率变慢效应;P9.5:胃窦(P=0.029)频率减慢;而P11:胃体1(P=0.011)频率明显加快.对照组中枢注射生理盐水,P7:胃体2的频率加快(pH8.5),其余部位胃电没有变化.结论:胃起步点起搏对胃电的驱动效应明显.外周注射大黄素对兔胃电主要起抑制作用,而中枢注射大黄素在不同的部位表现出不同的效应.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评价胃肠起搏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FD)的疗效。[方法]治疗105例FD患者,通过临床症状、EGG、胃镜或X线钡餐综合判断临床疗效。[结果]FD患者经胃肠起搏器治疗后,临床症状积分明显改善,EGG各项指标变优,胃镜或钡餐检查有显著改善,且远期疗效良好,而对照组临床症状积分、EGG指标改善情况明显低于治疗组(P0.01)。[结论]胃肠起搏器能够有效改善FD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  相似文献   
4.
本文概述近年来尤其是最近5年,胃肠平滑肌和肠神经细胞离子通道及其与消化道疾病关系研究的最新进展,总结了可能用于新疗法、新药研制的新靶点,提出离子通道调整及修饰,应是今后与离子通道特性改变密切相关的功能性胃肠道疾病的诊治的方向。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磷霉素联用头孢哌酮舒巴坦对ICU病房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泛耐药铜绿假单胞菌体外抗菌效应。方法采用MicrocanWalkaway40全自动微生物鉴定仪,测定两药单用和联用对两种泛耐药菌(各30株)的最低抑菌浓度(MIC50和MIC90),分别计算磷霉素与头孢哌酮舒巴坦的联合药敏指数FIC值并作出药物浓度-累积抑菌率曲线图。结果两药联用对危重监护病房分离的30株PDR.Ab或30株PDR.PA的MIC均有极明显降低(P〈0.01),抗菌作用增强,体外两药联用对PDR-Ab和PDR.PA的抗菌效果均为协同作用,无拮抗作用。结论本研究结果对医院危重监护病房指导泛耐药菌的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锁骨骨折是临床常见损伤,可发生于各年龄段,但以青壮年为多。对锁骨骨折的治疗,以往多采用非手术方法,随着患者对治疗要求的提高,近年来多采用手术复位。我院自2002年5月-2005年5月,采用切开复位克氏针和克氏针加钢丝内固定的方法治疗锁骨骨折30例,疗效满意,现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回盲部肿瘤由于位置靠近阑尾,部分患者常常合并阑尾炎症状,甚至以急性阑尾炎为首发症状[1-2],极易误诊为阑尾炎.现对我院2000 年—2010年收治的13 例,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大黄素对豚鼠离体远端结肠平滑肌收缩活动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急性分离豚鼠远端结肠平滑肌,采用生理记录仪记录不同浓度大黄素对远端结肠收缩的影响;木瓜蛋白酶消化分离豚鼠近端结肠平滑肌细胞,采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记录钾电流。结果不同浓度的大黄素(1~50μmol.L-1)对豚鼠远端结肠具有双向调节作用,且其效应呈剂量依赖的趋势1~10μmol.L-1大黄素可浓度依赖性地增强豚鼠远端结肠平滑肌的收缩10μmol.L-1浓度时,大黄素的作用达到平台期。当大黄素的浓度大于10μmol.L-1时,逐渐呈现明显的抑制作用,且其抑制作用与浓度正相关10μmol.L-1硝苯地平孵育肌条后,大黄素不能增强肌条的收缩。大黄素(1~30μmol.L-1)浓度依赖性地抑制豚鼠近端结肠平滑肌细胞钾电流。结论大黄素增强豚鼠结肠的收缩作用可能与L-型钙通道及钾通道有关。  相似文献   
9.
槲皮素对胃肠运动的影响及其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槲皮素对小鼠离体结肠收缩活动以及胃排空、肠推进的影响, 探讨槲皮素作用于胃肠道的药理学机制.方法:将昆明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槲皮素组(低、中、高剂量)、阿托品组、新斯的明组、阿托品加槲皮素组以及新斯的明加槲皮素组. 采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测量葡聚糖蓝-2000在小鼠胃内色素残留率及小肠各肠段色素残留率, 观察槲皮素对小鼠胃排空及小肠推进功能的影响. 采用TSD125C型张力传感器及MP150放大器测量结肠平滑肌收缩与舒张的幅度.结果:槲皮素能够抑制正常小鼠胃排空及小肠推进, 高剂量槲皮素组胃残留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27.10%±3.25% vs 12.79%±3.30%, P <0.01), 对照组葡聚糖蓝-2000主要集中在小肠后段, 槲皮素组葡聚糖蓝-2000主要集中在小肠前段. 槲皮素可加强阿托品对小肠推进抑制作用, 但对阿托品抑制胃排空的作用没有影响(胃残留量:28.35%±17.36% vs26.64%±14.91%, P >0.05); 他能够拮抗新斯的明引起的胃排空(胃残留量:10.28%±4.84%vs 1.86%±1.01%, P <0.01)及推进小肠亢进. 槲皮素对小鼠离体结肠具有舒张作用, 且随着槲皮素的浓度升高, 槲皮素(0.25-50 μmol/L)舒张作用增强. 槲皮素的舒张作用与NO途径及PKC途径无关.结论:槲皮素具有舒张胃肠平滑肌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低位直肠癌采用全直肠系膜切除(total mesorectal excison,TME)后局部复发原因以及预防.方法 回顾性分析低位直肠癌行全直肠系膜切除式Miles50例,其中术后复发9例.结果 术后复发的9例中DukesC期6例,DukesB期2例,DukesA期1例;病理类型:低分化腺癌4例,中分化腺癌2例,高分化腺癌1例,粘液性腺癌1例,未分化癌1例.肿瘤下缘距肛缘<3cm7例.3~5 cm 2例.结论 病期晚、病理恶性程度高、浸润深、肿瘤下缘距肛缘小于3cm、肿瘤侵及浆膜层或肠壁旁周围组织、手术时肠壁破裂以及会阴部癌旁组织清扫不彻底是低位直肠癌行全直肠系膜切除式Miles术后局部复发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