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1篇
预防医学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探索有效的重点药品合理使用管控措施,为医疗机构重点监控药品的监管提供参考。方法:基于QRTCC模型,围绕目标、规则、培训、考核、文化5个要素,设置年度重点监控药品管控目标,设立处方点评专家组与处方点评工作小组,遴选医院重点监控药品目录,建立重点监控药品管理制度与重点监控药品医嘱点评制度,对重点监控药品采取动态监测、考核、熔断目录与培训等一定的干预措施。结果:采用此模式对重点监控药品合理使用进行了精细化管理,干预后医院重点监控药品收入、住院患者重点监控药品使用费用、重点监控药品使用强度、医师开具医嘱的不合理率均有所下降,改善效果明显(P<0.05),但中成药、特殊使用抗菌药物的医嘱合理率改善效果不佳,仍需后续进一步研究。结论:基于ORTCC模式的重点监控药品管控措施成效显著,重点监控药品的使用强度与费用均显著下降,医嘱合理率得到较大提升,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医院合理用药水平,保障患者用药安全并减轻了就医负担。  相似文献   
2.
3.
随机比较我院急诊科心肺复苏基础生命支持时气管内插管给氧及气囊面罩给氧各 3 5例的氧疗效果 ,报告如下。1 病例与方法1 .1 病例 :3 5例气管内插管给氧患者中男 1 9例 ,女 1 6例 ;年龄 3~ 82岁 ,平均 ( 46.5± 5.5)岁。心脏停搏原因 :急性病毒性心肌炎 1 2例 ,急性心肌梗死9例 ,电击伤 8例 ,异物窒息 4例 ,不明原因 2例。发现心脏停搏至施行心肺复苏的时间约 3~ 2 0分钟。另 3 5例气囊面罩给氧患者中男 2 0例 ,女 1 5例 ;年龄2~ 84岁 ,平均 ( 47.5± 6.0 )岁。心脏停搏原因 :急性病毒性心肌炎 1 0例 ,急性心肌梗死 1 1例 ,电击伤 8例 …  相似文献   
4.
本院收治的320例L型细菌感染患者作常规细菌培养均为阴性,根据临床经验选用抗生素治疗,疗效甚差。后经L型培养并根据药敏结果选择抗生素,才取得了满意的疗效。并对320株细菌L型及其返祖型的药敏试验进行了报道。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江苏省南京市公众自救互救相关知识、技能和态度,探索现场自救互救素养提升的有效途径。 方法2020年1月-2020年4月随机抽取江苏省南京市5个社区528位居民进行不记名问卷调查,包括社区居民自救互救普及现状满意度、获得自救互救技能的途径,自救互救认知情况等,利用SPSS23.0统计分析社区居民对于现场自救互救态度、知识和技能现状的认识。 结果大部分社区居民对我国目前的现场自救互救知识技能普及现状是满意的,仍有11.55%的居民不满意。居民接受现场自救互救知识的途径多样,其中新媒体(微信、微博、互联网、急救科普)途径比例最多,占37.88%。现场自救互救知识普及困难原因调查中,居民学习主动性差比例最大,为33.47%,其次是社会不够重视占28.76%,开展培训方式不吸引人占21.32%,获取途径偏少占16.45%。大部分居民能够掌握心肺复苏基本知识,但自动体外除颤仪的使用、锐器刺中大腿后的处理、脚扭伤的现场处理等其他自救互救基本知识有待提高。心绞痛现场处理、卒中现场处理和抽搐现场处理完全不知道比例较高,分别为41.10%、44.13%、40.53%。62.69%的居民希望接受心肺复苏自救互救培训。 结论社区居民对现场自救互救知识与技能现状较为乐观,除心肺复苏外,其他自救互救知识和现场处理技能有待提高,可采取居民接受途径最多的新媒体方式进行宣传和培训,全面提高公众现场自救互救素养。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使用机械心肺复苏对心脏骤停患者复苏结局的影响。方法系统检索中国知网、维普、万方、PUBMED、Web of Science等数据库中关于机械心肺复苏和徒手心肺复苏的相关文献,提取有效数据后用RevMan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计纳入20项临床研究,包含29 727例患者,其中11 104例患者在复苏过程中使用了机械心肺复苏,18 623例患者在复苏过程中全程使用徒手心肺复苏。Meta分析结果显示,机械心肺复苏相对于徒手心肺复苏不能有效改善心脏骤停患者的自主循环恢复发生率(RR=1.10,95%CI:0.99~1.23,P<0.01)、入院存活率(RR=1.01,95%CI:0.95~1.08,P=0.67)、出院存活率(RR=1.00,95%CI:0.86~1.15,P=0.14)、神经功能预后(RR=0.81,95%CI:0.61~1.06,P=0.69)。结论机械心肺复苏对比徒手心肺复苏,并不能显著改善心脏骤停患者的预后。不推荐机械心肺复苏完全替代徒手胸外按压。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第一目击者在对院前心脏骤停(out-of-hospital cardiac arrest,OHCA)患者进行心肺复苏(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CPR)时是否接受调度员指导(dispatcher-assisted 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DA-CPR)对OHCA患者结局是否有影响。方法通过检索在中文及英文各大数据库公开发表的临床研究,筛选出关于对院前心脏骤停患者心肺复苏时是否进行DA-CPR的文献,按照Cochrane Handbook5.1.0标准,对纳入文献质量进行评价,并提取出相关有效数据,应用Review Manager 5.3软件,对三个结局指标(自主循环恢复、存活至出院、神经功能良好)分别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21项研究,共计349822例患者,其中DA-CPR组182125人,CPR-Only组167697人。分析结果显示:在美国、日本、韩国,DA-CPR相比CPR-Only未能提高OHCA停患者的ROSC率,RR=1.10,95%CI:0.94~1.29,P=0.24;未能提高OHCA患者的出院存活率,RR=1.10,95%CI:0.90~1.34,P=0.34;未能提高OHCA患者的神经功能良好率,RR=1.01,95%CI:0.79~1.28,P=0.97。而在中国,DA-CPR相比CPR-Only,能提高OHCA患者的ROSC率,RR=2.61,95%CI:1.53~4.46,P=0.0005;能提高OHCA患者的出院存活率,RR=6.08,95%CI:1.84~20.04,P=0.003;能提高OHCA患者的神经功能良好率,RR=9.76,95%CI:1.87~51.02,P=0.007。结论DA-CPR在世界总体范围内的效果无统计学意义。但因发现DA-CPR在不同国家的效果差别较大,所以需具体而言:在发达国家,DA-CPR与无调度员指导的BCPR相比,不能明显提高OHCA患者的ROCS率、出院生存率和神经功能良好率。而在提高我国OHCA患者的ROCS率、出院生存率和神经功能良好率方面,DA-CPR优于无调度员指导的BCPR,有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