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5篇
特种医学   19篇
综合类   1篇
预防医学   10篇
肿瘤学   5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 分析2015-2017年我国部分放射诊疗机构放射工作人员的职业健康监测数据,为职业性放射性疾病的预防和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通过"全国放射卫生信息平台-职业健康监测模块"采集近三年部分放射诊疗机构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监测相关数据,并进行统计与分析。结果 2015-2017年监测医院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监测率分别为98.3%、98.9%、98.7%;职业健康检查率分别是95.5%、94.8%、95.7%。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异常人员比例逐年降低分别为:0.9%、0.7%、0.3%;眼晶状体混浊率逐年降低分别为8.6%、7.7%、7.9%;甲状腺检查异常率逐年增加分别为18.8%、21.1%、22.1%。结论 总体上,我国放射诊疗机构放射工作人员的职业健康监护水平逐年提高,但眼晶状体和甲状腺的检查和防护仍需高度关注。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天然植物提取物清除自由基及抗辐射损伤能力,为筛选有效的电离辐射防护剂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对维生素C(VC)和5种天然植物提取物清除羟自由基和氧自由基的能力进行比较,根据实验结果选择茶多酚(TP)单独和联合VC作用评价抗辐射功能.动物实验设对照组、辐照组、TP组(2.5、25和250mg/kg),TP+VC组(2.5+2.5、25+25、250+75mg/kg);存活实验小鼠以6.0Gyγ射线照射,白细胞计数实验以3.5Gy γ射线照射.结果 VC和5种天然植物提取物清除羟自由基的能力依次为VC、TP、大蒜素、刺五加苷、螺旋藻、枸杞多糖,清除氧自由基的能力依次为VC、TP、大蒜素、螺旋藻、刺五加苷、枸杞多糖.6.0Gy γ射线照射后,存活率由高至低依次为对照组、TP高剂量、TP低剂量、TP中剂量、TP+VC中剂量、辐照组、TP+VC低剂量、TP+VC高剂量;3.5Gy γ射线照射后,各个给药组对照射后小鼠周围血白细胞计数均有明显影响.结论 大剂量γ射线照射后,小鼠的存活率和白细胞数目均下降;一定质量浓度的TP可明显提高小鼠的存活率,TP可能是通过清除自由基来达到抗辐射损伤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调查2017—2019年我国介入放射学工作人员眼晶状体辐射剂量水平,掌握我国介入放射工作人员眼晶状体剂量水平现状。方法通过国家个人剂量登记系统,采集我国28个省份介入放射学工作人员眼晶状体剂量监测数据,监测部位为左眼、评估指标为个人剂量当量Hp(3)、监测方法为热释光剂量计。分别运用Mann-Whitney U检验和Kruskal-Wallis H检验对各年度及不同医院类别和级别人均年当量剂量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采集2017—2019年介入放射学工作人员眼晶状体剂量监测数据共2981人次,眼晶状体年当量剂量范围为<最低探测水平(MDL)~64.48 mSv,人均年当量剂量为1.38 mSv,93.69%监测对象年剂量集中在0.05);三级医院和二级医院人均年当量剂量分别为1.39和1.16 mSv,三级医院放射工作人员眼晶状体剂量水平高于二级医院(Z=2.894,P<0.05)。结论我国介入放射学工作人员眼晶状体年当量剂量符合国家现行限值标准,但有部分放射工作人员年剂量超出国际新限值标准,提示这类职业人群眼晶状体剂量超出国际新标准的风险较大,建议加强介入放射学工作人员眼晶状体剂量的持续监测工作,提高放射防护意识,采取有效防护措施降低眼晶状体剂量水平。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N-乙酰半胱氨酸(NAC)对钚-238(238Pu)α粒子辐射致肺癌细胞模型BERP35T-1细胞内活性氧自由基(ROS)水平以及细胞增殖和迁移的影响.方法 用不同浓度NAC(0 ~ 10 mmol/L)作用BERP35T-1细胞72 h后,以及BERP35T-1细胞经1 mmol/L NAC作用不同时间(0~72 h)后,二苯基溴化四氮唑蓝(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情况;DCFH-DA荧光探针标记结合荧光显微镜观察实验和细胞划痕愈合实验分别检测人支气管上皮细胞BEP2D、BERP35T-1细胞以及1 mmol/L NAC作用BERP35T-1 48 h后细胞内ROS水平和细胞的迁移能力.结果 1~ 10 mmol/LNAC作用BERP35T-1 72 h后,以及1 mmol/L NAC作用BERP35T-1 24 ~72 h后,细胞增殖受到显著抑制(P<0.01).与BEP2D细胞比较,BERP35T-1细胞内ROS水平明显升高(P<0.01),细胞的迁移能力明显增强(P<0.01);1 mmol/LNAC作用BERP35T-1 48 h后,细胞内ROS水平显著降低(P<0.01),细胞的迁移能力显著减弱(P<0.01).结论 抗氧化剂NAC可显著抑制人支气管上皮细胞α粒子辐射致癌模型BERP35T-1的恶性增殖和迁移,作用机制可能与其降低细胞内基础ROS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5.
微波辐射对大鼠细胞因子活力的影响及安多霖的防护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微波辐射对动物免疫功能影响以及安多霖对辐射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雄性SD大鼠铝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12只,即:阴性对照组、辐射组和2个药物实验组(给药Ⅰ组6 g·kg-1·d-1体质量,给药Ⅱ组12 g·kg-1·d-1体质量).药物实验组动物连续灌胃给药30 d,阴性对照组和辐射组给予同体积的蒸馏水.辐射组和2个药物实验组动物经微波全身一次照射,对动物血清白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的活力进行了检测.结果 辐射组动物IL-2的活力明显低于阴性对照组和2个给药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各组问血清中IL-6活力的差异无显著性;给药Ⅱ组大鼠血清TNF-α水平低于辐射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一定剂量的微波辐射可引起大鼠血清IL-2活力明显降低,安多霖对微波辐射引起的IL-2活力降低具有升高作用.  相似文献   
6.
2013-2017年我国职业性放射性疾病诊断情况分析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分析2013-2017年我国职业性放射性疾病的分布变化,了解和掌握我国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风险。方法 根据全国放射卫生信息平台的2013-2017年职业性放射性疾病病例报告,对病例的地区、病种、职业和照射类型等分布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 我国目前共有54家职业性放射性疾病诊断机构,覆盖了除西藏自治区和新疆建设兵团外全部省、自治区和直辖市。2013-2017年,共上报职业性放射性疾病106例,以放射性肿瘤为主,占全部病例的43.40%,其次是外照射慢性放射病和放射性白内障,分别占16.98%和16.04%。全部病例中,从事医学应用的占70.75%,从事工业应用的占13.21%。以照射类型分类,慢性照射最多,占80.19%,而急性照射占5.66%,还有14.15%填报时未注明照射类型。结论 我国职业性放射性疾病发病情况总体呈下降趋势,重点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管理工作应继续加强。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医用X射线诊断设备生产企业的调试机房周围辐射水平进行检测,分析个别点位剂量率水平较高的原因,制定解决方案,以提高调试机房的辐射防护水平。方法:参照国家标准《医用X射线诊断放射防护要求》对北京地区具有代表性的医用X射线诊疗设备生产企业的医用X射线诊断设备调试机房周围辐射水平进行检测,对调试工程师的个人剂量进行监测,掌握调试机房外辐射水平和调试工程师的辐射防护情况。结果:检测的企业医用X射线诊断设备调试机房外辐射水平和调试工程师的个人剂量监测结果均符合国家标准的要求。结论:加强医用X射线诊断设备调试机房辐射防护的企业管理和政府监管,可有效降低调试机房周围辐射水平,并为做好调试工程师的辐射防护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目的 通过对云南非铀矿山矿工血清IL-2、IL-6和TNF-α浓度及基因多态性位点的检测,对氡致非铀矿山矿工机体生物效应进行初步探讨。方法 血清中IL-2、IL-6和TNF-α的浓度测定采用双抗夹心ABC-ELISA法。TNF-α(-308,G→A)检测基因型采用基因体外扩增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方法,IL-2(-330, T→G)基因型检测采用PCR体外扩增后测序的方法。结果 矿工组与对照组比较,年龄(F=1.07,P>0.05),工龄(F=0.40,P>0.05),血清IL-2浓度(F=0.71,P>0.05),血清IL-6浓度(F=1.09,P>0.05),血清TNF-α浓度(F=0.95,P>0.05),IL-2基因型频度(χ2=0.02,P>0.05)和TNF-α基因型频度(χ2=2.21,P>0.05),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云南东川非铀矿山矿工血清IL-2、IL-6和TNF-α平均浓度有下降的趋势, TNF-α(-308,A A)基因型频度有增高的趋势。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环磷酰胺1次染毒或连续染毒对大鼠致畸敏感期的毒性反应.方法 选用SD大鼠,设对照组(生理氯化钠)、7.0、15.0 mg/kg染毒组,每组6只孕鼠.15.0 mg/kg组于孕第12天1次皮下注射染毒;7 mg/kg组于孕第11~13天连续皮下注射染毒3次.观察孕鼠体质量及一般健康状况,于妊娠第20天解剖并记录子宫连仔鼠质量、胎盘质量、仔鼠体质量、黄体数、死仔和活仔鼠数、仔鼠身长和尾长;检查仔鼠外观、骨骼和内脏.结果 ①2个染毒组的孕鼠染毒后均很快出现毒性反应,精神状态明显变差、活动减少、体质量减轻;②7.0和15.0 mg/kg染毒组死仔率分别为60.29%和18.3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69%(P<0.05);子宫连仔质量、胎盘质量、鼠仔体质量、身长、尾长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③染毒组存活仔鼠普遍发生脑膜膨出,骨骼骨化不全,15.0 mg/kg组仔鼠大多数出现并趾、少趾、足外翻、短肋、缺肋等异常.结论 大鼠致畸敏感期1次(15.0 mg/kg)或连续3次(7.0 mg/kg)皮下注射环磷酰胺,均可导致明显的胚胎毒性反应,毒性反应的严重程度与染毒时间和剂量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 通过对暴露于稀土粉尘工作人员外周血细胞的IL-2、IL-6和TNF-α基因多态性位点的检测,对接尘工作人员的肺通气功能进行初步探讨。方法 TNF-α(-308,G→A) 基因多态性检测采用基因体外扩增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方法,IL-2(-330, T→G)和IL-6(-174G→C)基因多态性均采用相对的两条引物聚合酶链反应检测。结果 接尘组与非接尘组相比较,TNF-α基因多态性(χ2=4.03,P>0.05)、IL-2基因多态性(χ2=2.21,P>0.05)和IL-6基因多态性(χ2=1.05,P>0.05)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IL-2基因突变纯合型致肺通气功能障碍的发病风险是野生型的4.29倍(95%可信限1.09~16.9)。结论 IL-2基因突变纯合型更易加重肺部炎症反应。接尘组人员的肺通气功能障碍发生率与非接尘组的相比有增多的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