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12篇
特种医学   12篇
预防医学   7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分析2015-2017年我国部分放射诊疗机构放射工作人员的职业健康监测数据,为职业性放射性疾病的预防和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通过"全国放射卫生信息平台-职业健康监测模块"采集近三年部分放射诊疗机构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监测相关数据,并进行统计与分析。结果 2015-2017年监测医院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监测率分别为98.3%、98.9%、98.7%;职业健康检查率分别是95.5%、94.8%、95.7%。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异常人员比例逐年降低分别为:0.9%、0.7%、0.3%;眼晶状体混浊率逐年降低分别为8.6%、7.7%、7.9%;甲状腺检查异常率逐年增加分别为18.8%、21.1%、22.1%。结论 总体上,我国放射诊疗机构放射工作人员的职业健康监护水平逐年提高,但眼晶状体和甲状腺的检查和防护仍需高度关注。  相似文献   
2.
目的 拟利用241Am-Be中子源设计并建立一套中子辐射照射实验装置。方法 采用蒙特卡洛(Monte Carlo)方法,模拟计算装置内外中子能谱和γ能谱空间分布数据,研究中子注量等随空间分布的变化规律;初步建立镅铍中子装置的数学模型,采用影锥法、平方反比律验证等数据分析方法,对中子输运过程进行研究。结果 模拟获得测量点处归一化快中子注量有效剂量约为72.9 pSv/n,光子约为3.04 pSv/γ,光子注量有效剂量与中子注量有效剂量的比值约为4.17%。结论 利用蒙特卡洛方法,构建了镅铍中子源标准装置模型,优化了影锥设计,初步讨论了将影锥转换法用于建立中子源辐射照射装置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大黄蛰虫胶囊抑制糖尿病大鼠视网膜炎症的作用机制。方法 随机选取10只大鼠作为空白组,其余50只均采用链佐脲菌素(STZ)腹腔注射建立糖尿病大鼠模型,造模成功后随机分为模型组及大黄蛰虫胶囊低、中、高剂量组(0.17、0.34、0.68 g/kg),给予相应药物干预。第1个月每2周记录大鼠体质量及空腹血糖,随后每4周记录1次。给药12周后,HE染色观察视网膜病理学改变,ELISA法检测血清TNF-α、IL-6水平,RT-qPCR法检测视网膜组织VEGF、NF-κB、p38 MAPK mRNA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视网膜组织TLR4、p-p38 MAPK、p38 MAPK、NF-κB p65蛋白表达。结果 空白组大鼠体质量随实验周期延长保持正常增长,空腹血糖维持在正常水平;模型组大鼠体质量增长缓慢,造模4周后,体质量逐渐下降,空腹血糖持续保持在较高水平。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视网膜可观察到明显病理性损伤,血清TNF-α、IL-6水平、视网膜VEGF mRNA表达及TLR4、NF-κB p65、p-p38 MAPK/p38 MAPK蛋白表达升高(P<0.05,P...  相似文献   
4.
全国医用辐射防护监测信息系统构建及应用情况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依托全国放射卫生信息平台,建立全国医用辐射防护监测信息系统,支持国家医用辐射防护监测项目数据上报,全面了解医用辐射防护现状。方法 根据国家医用辐射防护监测方案、法规和标准,前端采用HTML、CSS、JavaScript,后端采用JAVA语言,平台数据库采用SQL server,开发中间件为Tomcat。系统通过B/S的架构建立数据上报和分析系统,并对2017年度的监测数据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 平台的业务组成包括数据采集(通过各业务系统)、数据资源整合(整合业务系统公共数据)、应用和展现4个层次。实现架构灵活、信息集中、操作便捷的全国医用辐射防护监测系统,完成2017年国家医用辐射防护信息的上报,汇总和数据统计分析,2017年度共上报33 565所医院放射防护基本情况和10 624台放射诊疗设备性能及防护信息。共完成统计信息报表95个,分别从时间、行政地理信息、医院级别、设备种类4个维度描述全国医用辐射防护现状。结论 医用辐射防护监测系统达到设计目的,顺利完成2017年数据上报,为了解全国医用辐射防护现状和放射诊疗防护管理政策制定提供了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5.
目的调查2017—2019年我国介入放射学工作人员眼晶状体辐射剂量水平,掌握我国介入放射工作人员眼晶状体剂量水平现状。方法通过国家个人剂量登记系统,采集我国28个省份介入放射学工作人员眼晶状体剂量监测数据,监测部位为左眼、评估指标为个人剂量当量Hp(3)、监测方法为热释光剂量计。分别运用Mann-Whitney U检验和Kruskal-Wallis H检验对各年度及不同医院类别和级别人均年当量剂量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采集2017—2019年介入放射学工作人员眼晶状体剂量监测数据共2981人次,眼晶状体年当量剂量范围为<最低探测水平(MDL)~64.48 mSv,人均年当量剂量为1.38 mSv,93.69%监测对象年剂量集中在0.05);三级医院和二级医院人均年当量剂量分别为1.39和1.16 mSv,三级医院放射工作人员眼晶状体剂量水平高于二级医院(Z=2.894,P<0.05)。结论我国介入放射学工作人员眼晶状体年当量剂量符合国家现行限值标准,但有部分放射工作人员年剂量超出国际新限值标准,提示这类职业人群眼晶状体剂量超出国际新标准的风险较大,建议加强介入放射学工作人员眼晶状体剂量的持续监测工作,提高放射防护意识,采取有效防护措施降低眼晶状体剂量水平。  相似文献   
6.
目的 对2017年全国30个省、直辖市和自治区职业性放射性疾病监测工作考核评分的20项指标进行分析,为进一步优化全国职业性放射性疾病监测项目提供技术支持和参考。方法 依据《职业性放射性疾病监测与职业健康风险评估工作考核评分表》(2017),运用TOPSIS法与秩和比法加权模糊联合分析评价结果并确定各指标的综合排序。结果 TOPSIS法与秩和比法加权模糊联合分析显示制定方案、专人负责、剂量监测率和监测医院数量4项指标并列第一;染色体检查、健康检查系统、创新和亮点以及个人剂量监测机构按时上报数据4项指标排名最后四位。结论 TOPSISI法与秩和比法的模糊联合法客观准确地评价了2017年全国职业性放射性疾病监测工作20项指标的执行情况,明确了监测工作中的薄弱环节,为进一步优化全国职业性放射性疾病监测体系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分析2015—2019年内蒙古地区医学应用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外照射个人剂量水平,为放射工作人员健康管理和辐射防护管理提供数据基础和科学依据。方法通过国家个人剂量登记系统采集内蒙古地区医学应用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监测数据,并进行统计与分析。结果2015—2019年各年度医学应用放射工作人员人均年有效剂量依次为0.72、0.87、0.88、0.71和0.64 mSv。诊断放射学、牙科放射学、核医学、放射治疗、介入放射学和其他应用6种职业类别放射工作人员年有效剂量分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H=466.56,P<0.05),介入放射学工作人员人均年有效剂量与核医学放射工作人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高于其余职业类别(Z=19.95、9.87、10.10、12.76,P<0.05)。结论医学应用放射工作人员人均年有效剂量满足国家标准要求。介入放射学和核医学放射工作人员人均年有效剂量相对较高,特别是介入放射学工作人员和放射性药物操作人员,应持续改进和完善相应辐射防护工作场所防护措施。  相似文献   
8.
目的 基于机器学习方法,提出一种固体核径迹图像的计算机识别算法,实现核径迹的自动、快速和准确识别,提高固体径迹图像分析效率。方法 首先利用形态学方法扫描143张含有径迹的图像,确定疑似径迹位置并截取1 250张素材图。选取素材的50%为训练集、30%为验证集,训练机器学习模型。另选素材的20%为测试集,测试模型识别效果。算法代码基于MATLAB软件编写并训练。结果 建立的固体径迹识别算法识别能力较强,测试集识别准确度可达84.8%。算法构建的机器学习模型程序能跟随训练数据量的投入不断进化,准确度进一步提升。结论 本算法在图像形态学基础上结合机器学习对径迹识别算法进行了研究,较好地实现固体径迹的自动识别。未来将加大模型的数据投入,优化算法,提高识别准确度,以期为图像径迹自动识别提供更精确高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全国放射卫生信息平台的建设与应用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研制建设全国放射卫生信息平台,采集、分析监测与调查数据,为加强放射卫生工作提供科学手段。方法 参考我国放射卫生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分析监测、科研与管理需求,动态设计、开发和运维全国放射卫生信息平台。平台终端用户通过网络直报放射卫生监测数据,开展质量控制、统计分析与数据挖掘。结果 2015年,建立了全国放射卫生信息平台,内构医用辐射防护监测、个人剂量监测、职业健康监测、食品放射性监测和职业性放射性疾病报告5个业务模块。4年来,平台运行正常并建立了5个业务数据库,采集了800余万条监测与调查数据。平台各层级1 400余终端用户体验良好,交互频繁。结论 全国放射卫生信息平台的成功建设不仅促进、规范了放射卫生监测和调查业务数据的网络直报,也为各级放射卫生技术机构/人员提供了分析、利用工具,逐步成为我国放射卫生法规标准制定和管理决策、保障国民健康权益的重要科学依据和数据基础。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并分析2017年我国放射工作人员职业性外照射个人剂量水平与分析,为职业性放射性疾病的预防与控制提供基础数据和科学依据。方法通过国家个人剂量登记系统,采集我国从事医学应用和工业应用放射工作人员职业性外照射个人剂量监测结果等相关数据,运用Kruskal-Wallis H检验、Mann-Whitney U检验和Bonferroni法进行分析。结果收集2017年从事医学应用和工业应用工作人员共361727人,医学应用人数占81.6%,工业应用人数占18.4%。人均年有效剂量分别为0.353和0.270 mSv,从事医学应用的放射工作人员所受到的人均年有效剂量显著高于工业应用(Z=48.547,P<0.05)。医学应用中,不同职业类别间放射工作人员人均年有效剂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1136.217,P<0.05),从事核医学和介入放射学的放射工作人员所受到的人均年有效剂量显著高于其他职业类别(Z=2.877~26.967,P<0.05)。三级医院、二级医院和一级及未定级医院放射工作人员人均年有效剂量分别为0.361、0.397和0.308 mSv。工业应用中,从事工业探伤和测井的放射工作人员的人均年有效剂量显著高于其他5类工业应用职业类别(Z=4.172~36.908,P<0.05)。结论我国放射工作人员人均年有效剂量满足国家法规标准要求。从事核医学、介入放射学、工业探伤和测井的工作人员受照剂量相对偏高,应进一步加强相关辐射防护措施、设施等,以减少职业暴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