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0篇
  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5篇
内科学   48篇
特种医学   10篇
综合类   17篇
预防医学   11篇
药学   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1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2008年6月青海省地方病预防控制所鼠疫菌专业实验室收到青海省天峻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送交的6份疑似鼠疫样本。为及时判定疫情,同时用胶体金免疫层析法(RGICA)、鼠疫反向间接血凝试验(RIHA)和细菌分离培养法平行检测6株疑似鼠疫样本,结果均为阳性。在细菌分离培养过程中发现4号和6号样本携带鼠疫噬菌体,出现此类情况,  相似文献   
2.
目的 实现荧光定量PCR技术在鼠疫现场和基层的应用。方法 本试验将已建立的基于核酸预混室温储运技术的荧光定量PCR方法应用于我国各鼠疫疫源地野生菌株的检测,进行特异性评价。选取分布于我国境内不同鼠疫疫源地野生鼠疫耶尔森氏菌株、鼠疫减毒菌株、耶尔森菌属近缘菌株假结核菌及小肠结肠炎菌进行荧光定量PCR检测。结果 55株鼠疫耶尔森氏菌及鼠疫减毒菌株扩增阳性,假结核耶尔森氏菌、小肠结肠炎耶尔森氏菌无阳性扩增,冻干试剂在室温25 ℃和37 ℃条件下可保存6个月,敏感性与冷冻保存无差异,核酸扩增诊断可在1 h内完成。结论 应用基于核酸预混室温储运技术的荧光定量PCR方法对我国各鼠疫疫源地55株鼠疫耶尔森氏菌检测呈现高度特异性,本试验冻干试剂具有可室温保存、便于运输、检测结果精准、快速等特点,具有较好的鼠疫现场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
鼠疫耶尔森菌(简称鼠疫菌)的生物学特性是多样的,与地理分布及生物群落密切相关。菌株某些生物学特性的研究,对确定疫源地结构、性质等有重要意义,其流行病学作用对采取综合性防治措施亦有实用价值。本文研究了青海省28个鼠疫疫源县(市)镇,不同宿主分离的690株鼠疫菌,根据分解阿胶糖、鼠李糖、麦芽糖、密二糖、甘油与否及脱氮作用可分为三个生化型。即青藏高原型分布于青海各疫区,占  相似文献   
4.
鼠疫是由鼠疫耶尔森氏菌(简称鼠疫菌)引发的烈性传染病,人类历史上曾发生3次大规模的鼠疫大流行。近年来,考古微生物学得到长足发展,使得研究人员可以对历史上的鼠疫疫情进行探索,为鼠疫的起源、传播以及鼠疫菌的进化等关键问题提供更为深刻的理解。本文就关于考古微生物学方法在古代鼠疫疫情研究领域取得的进展进行简单综述:包括基于PCR、蛋白质分析以及基因组序列测定在内的考古微生物学研究技术方法;基于以上技术确认查士丁尼瘟疫和黑死病的病原体为鼠疫菌;新石器时代晚期至青铜时代就已经存在人类感染鼠疫菌的病例;通过分子钟分析将鼠疫菌的物种形成时间确定为5000-7500年前。考古微生物学方法不仅可以继续推进鼠疫和鼠疫菌的相关研究,也将为其他历史传染病的研究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5.
鼠疫是自然疫源性疾病,也是危害人类最严重的烈性传染病.在对鼠疫菌鉴定和科研工作中,观察鼠疫菌对敏感动物的致病性及病理变化是不可或缺的项目之一,Balb/c小鼠作为鼠疫实验动物的报道至今少见,因此,作者就Balb/c小鼠对鼠疫菌敏感性进行了测定,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野生型鼠疫噬菌体在不同实验培养环境中的生长表型特征,为后续噬菌体的生物学特性鉴定及其与宿主菌相互作用研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利用液体培养法、固体培养法和基于OmniLogTM微生物鉴定系统的微量液体培养法检测3株野生型鼠疫噬菌体的生长情况。结果 基于LB液体培养基的生长结果显示,鼠疫噬菌体476号经28℃和37℃作用20~24 h后生长状况优于37℃培养的鼠疫噬菌体087号和072204号,37℃培养的鼠疫噬菌体087号优于072204号。以鼠疫疫苗株EV76为宿主菌,鼠疫噬菌体476号在双层琼脂培养基上经28℃和37℃培养20~24 h后产生较为清晰的噬菌斑;鼠疫噬菌体087号和072204号经37℃培养20~24 h后在双层琼脂培养基上产生不透明的噬菌斑。基于OmniLog TM系统微量液体培养法的生长结果显示,3株鼠疫噬菌体经33℃裂解鼠疫疫苗株EV76时,通过96孔微量板曲线图显示第1列出现横线,且峰值不超过100,随着噬菌体数量的降低,稀释试验孔依次均出现与鼠疫疫苗株EV76相似的生长曲线,实验孔中四唑类染料颜色随着噬菌体数量的减少和宿主菌数量的增多而逐渐加深。由此...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不同氨基氮含量对鼠疫菌生长的影响观察。方法同批次消化液不同含量(120mg/L、150mg/L、170mg/L、200mg/L、250mg/L、300mg/L)氨基氮作为基础消化液制备的赫氏琼脂培养基(指100mL培养基内所含的氨基氮)进行活菌数实验,寻找出适宜鼠疫菌生长的最佳氨基氮。结果通过反复实验发现6种不同氨基氮含量对鼠疫菌生长影响中170mg/L含量的赫氏培养基优于其它5种氨基氮含量培养基,经统计学分析有差异(P〈0.05)。结论鼠疫菌生长的最佳氨基氮含量为170mg/L。  相似文献   
8.
我国鼠疫菌毒力因子的比较与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研究自不同生态型和不同鼠疫自然疫源地分离的鼠疫菌4种毒力因子的性状特征。方法 常璺方法检查鼠疫菌毒力因子性状并比较在不同疫源地之间、不同生态型之间的差异。结果 1326株鼠疫菌中仅1株缺失FI、6株缺失PstI,Pgm和WW阳性分别为92.99%、76.47%。结论 自我国不同疫源地、平淡同生态型和不同年代分离的野生型鼠疫菌绝大多数能产生FI和PstI,且不同生态型和不同疫源地分离的菌株这两种毒力因子无明显差别,性状稳定,VW^-和Pgm^-菌株与生态型及疫源地有一定的关系。经长期人工培养传代后。4种毒力因子相比,VW因子较易丧失,该毒力因子具有更不稳定特点。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分离自青藏高原改良绵羊体内的鼠疫杆菌的生物学特性,方法:主要包括细菌形态观察,糖醇类发酵实验,毒力因子检测及毒力测定,结果:该被试菌株具备F1,Pst`,Pam及vw4个毒力决定了;其主要生化特性为鼠李糖(一),甘油(+),脱氮(+),麦芽糖(+),阿胶糖(+),密二糖(一),MLD为1000个菌,结论,该菌株毒力较强,其生化型为 青藏高原生物型。  相似文献   
10.
鼠疫耶尔森菌pgm位点及其侧翼序列遗传变异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鼠疫耶尔森菌中国自然分离株pgm位点及其侧翼序列的变异,了解不同疫源地菌株间的毒力差异,为鼠疫防治提供帮助。方法比较分析现有4株菌的pgm位点及其侧翼序列的变异,采用PCR、等位基因特异性PCR扩增260株中国自然分离株和7株假结核耶尔森菌。结果除锡林郭勒高原型和青海田鼠型菌株外,其他菌株均缺失了YPl666的70~87bp之间的18bp碱基。1406bp处T的缺失仅存在于东方型菌株中。北天山东段型及西段A、B型,锡林郭勒高原型,青海田鼠型菌株的pgm位点下游都没有IS100插入;锡林郭勒高原型和青海田鼠型菌株的色素沉着区有1个IS285插入,在其下游3kb区域还有1个IS100插入。冈底斯山型和昆仑山A、B型菌株的pgm位点上游侧翼区与其他菌株不同。36株菌的pgm位点缺失,缺失的菌株主要集中在鄂尔多斯高原型,松辽平原B型,昆仑山A、B型4种生态型菌株中。结论北天山东段型及西段A、B型,锡林郭勒高原型,青海田鼠型菌株是中国鼠疫耶尔森菌中比较古老的菌株。锡林郭勒高原型和青海田鼠型菌株是一个独特的分支,建议归为第4个生物型——田鼠型。北天山东段型及西段A、B型,锡林郭勒高原型,青海田鼠型菌株的pgm位点,由于在其下游没有IS100插入,所以稳定、不易缺失。pgm位点及其侧翼序列的变异与菌株的生物型、自然疫源地和生态型都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