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78篇
  免费   224篇
  国内免费   115篇
耳鼻咽喉   11篇
儿科学   49篇
妇产科学   13篇
基础医学   175篇
口腔科学   26篇
临床医学   616篇
内科学   186篇
皮肤病学   36篇
神经病学   141篇
特种医学   110篇
外国民族医学   4篇
外科学   245篇
综合类   1034篇
预防医学   389篇
眼科学   18篇
药学   444篇
  3篇
中国医学   421篇
肿瘤学   96篇
  2024年   23篇
  2023年   84篇
  2022年   90篇
  2021年   95篇
  2020年   116篇
  2019年   121篇
  2018年   146篇
  2017年   61篇
  2016年   78篇
  2015年   74篇
  2014年   249篇
  2013年   167篇
  2012年   198篇
  2011年   197篇
  2010年   208篇
  2009年   210篇
  2008年   203篇
  2007年   199篇
  2006年   171篇
  2005年   145篇
  2004年   155篇
  2003年   102篇
  2002年   110篇
  2001年   85篇
  2000年   79篇
  1999年   93篇
  1998年   74篇
  1997年   64篇
  1996年   65篇
  1995年   50篇
  1994年   50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39篇
  1991年   39篇
  1990年   25篇
  1989年   27篇
  1988年   24篇
  1987年   14篇
  1986年   17篇
  1985年   13篇
  1984年   11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4篇
  1965年   3篇
  1960年   2篇
  1959年   2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2.
【摘要】目的:探讨耐高压注射型PICC导管在CT增强扫描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行CT增强扫描并已置入耐高压注射型PICC导管和静脉留置针的322例患者,将其中使用耐高压注射型PICC通路行CT增强扫描的242例患者纳入观察组,选择静脉留置针行CT增强扫描的80例患者纳入对照组。结果:观察组护理不良事件的总发生率(4.1%)低于对照组(1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3)。观察组从进入检查室到开展CT检查耗时、CT检查结束后处理通路耗时、合计耗时分别为(3.31±0.66)min、(4.05±0.76)min、(7.36±1.01)min,对照组分别为(5.56±0.86)min、(7.79±0.68)min、(13.35±1.05)min,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应用耐高压注射型PICC导管作为CT增强扫描注射对比剂的静脉通路,可减少反复穿刺给患者带来的痛苦,降低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风险,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介绍国医大师张大宁教授治疗过敏性紫癜性肾炎的经验。张教授认为本病总属本虚标实、虚实夹杂。在临证治疗时,根据病机演变特点,将过敏性紫癜性肾炎分为急性期和慢性期。急性期以邪实为主,治以清热解毒,凉血止血;慢性期邪气渐退,正气亏虚,瘀血、湿热等病理产物形成,故治以调整脏腑阴阳之偏胜,兼活血化瘀、清热利湿。此外,还注重中西医结合治疗与积极的预防调摄,治疗效果显著。附医案1则以佐证。  相似文献   
4.
5.
目的:探究《中医方剂大辞典精选本》中隋唐及之前,宋元时期与明清及近代的虚劳病组方用药规律。方法:利用R语言数据挖掘软件对《中医方剂大词典精选本》中的方剂药物信息进行描述性分析(药物药类及药物性味与归经)、关联规则分析与聚类分析。结果:3个历史时期使用频率最高的药物分别为甘草、人参与熟地黄,使用药类居前的均包含补虚药、清热药、收涩药、利水渗湿药、温里药,累计频率均高于62.40%,药性以温性居多,药味都以甘、辛、苦为主,药物归经中归肾经药物的使用频率最高。关联规则与聚类分析共得出45个药对与药组,27个聚类方。结论:虚劳病的治疗在隋唐及之前取法经方以调和气血,宋元时期以补阳与补土为特点,明清及近代则重视阴精补益,呈现由气血并治,到倾向阴阳分治的特点。  相似文献   
6.
目的全面了解滇西边境山区某县医疗卫生机构应急能力建设现状,分析其存在的问题,为当地有关机构提升应急能力提供相应的对策建议。方法采用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方法,调查分析其应急能力现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结果县医院、妇幼保健院、疾控中心等其它医疗卫生机构分别有53%、53.4%、50%的人认为所在医院重视应急能力建设,不同医疗卫生机构对应急能力建设的重视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县医院医疗卫生人员相较于妇幼保健院更认同"政府投入不足"是影响医疗卫生机构应急能力提升的根本原因(P<0.05);县医院医疗卫生人员相较于妇幼保健院和疾控中心等其他医疗卫生机构更认同"落实各种优惠和支援政策"是提升医疗卫生机构应急能力的根本途径(P<0.05)。结论该县应急能力建设相对较差,应急能力培训时间不长,全县医疗卫生机构约有1/4的人没有接受过应急能力相关培训,缺乏专业应急队伍,应急管理机制需健全。应进一步推进该县医疗卫生机构应急管理机制建设,完善硬件设施配置,加强应急能力相关培训,建立并落实中长期应急规划,全面提升医疗卫生机构应急能力建设水平。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人参皂苷Rg5通过抑制长链非编码RNA-PCAT12(lncRNA-PCAT12)抑制胃癌(GC)细胞增殖与迁移的价值。方法:对数生长期的人胃癌SNU-1 细胞分为四组,A组,B组与C组加入0.03,0.06,0.09 μmol/L Rg5处理,对照组加入5% DMSO进行处理。MTT法检测细胞增殖、双染法检测细胞凋亡、划痕实验检测细胞迁移、实时定量PCR检测lncRNA-PCAT12表达。结果:处理后24、48、72 h,对照组中lncRNA-PCAT12表达水平和癌细胞增殖指数高于各实验组(P<0.05),C组均低于B组与A组(P<0.05)。实验各组细胞凋亡率均比对照组高(P<0.05),C组比B组与A组高(P<0.05)。转染48 h后,实验各组细胞迁移距离都小于对照组(P<0.05),而C组小于其他两个实验组(P<0.05)。结论:人参皂苷Rg5能通过抑制lncRNA-PCAT12的表达,且高浓度的效果更显著,可通过抑制GC细胞增殖与迁移,促进其凋亡,从而发挥抑癌作用。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有关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研究颇多,以中医整体观为纲要,认为该病因脾肾阳虚,阴寒凝滞胞宫,血海蓄溢无常致病。将《黄帝内经》"阳化气,阴成形"理论用于多囊卵巢综合征的证治,以"益火之源以消阴翳"作为理论依据,治疗上采用"病在阳者,扶阳抑阴"之法,以期为临床诊疗工作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心力衰竭(HF)合并房颤(AF)患者应用厄贝沙坦辅助治疗对血浆血管紧张素-Ⅱ(Ang-Ⅱ)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于2019年3月-2021年2月收治的HF合并AF患者94例,采用计算机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47例和研究组47例,两组均进行基础治疗,对照组在基础治疗上加用胺碘酮,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厄贝沙坦辅助。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血流动力学、心功能及血浆神经内分泌相关指标。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95.74%)高于对照组(78.7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舒张压(DBP)、心率(HR)、收缩压(SBP)均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每搏输出量(SV)水平均较对照组高,左室收缩末期有内径(LVESD)、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水平均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Ang-Ⅱ、去甲肾上腺素(NE)、B型脑钠肽(BNP)水平均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厄贝沙坦可通过调节HF合并AF患者的血浆神经内分泌因子水平,稳定血流动力学,进而改善心功能及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报告胃-食管预制机器人胸内手工分层吻合(PRILA)的技术特点。 方法术前活检确诊为食管癌并愿意接受机器人辅助微创食管切除术(RAMIE)的患者为本研究纳入对象。胃食管吻合前预处理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四方面:以胸骨角为标志在体外完成管状胃的预制;吻合前采用冷造口的方法在胃前壁造口;采取保护性胃包裹及传动法拖曳管状胃进入胸腔的方式;采用腔内阻断的方法夹闭食管近端,以减少吻合时食管端出血。术后每半年随访一次以追踪患者转归。 结果2018年9月至2019年7月,12名食管癌患者采用PRILA术式顺利完成了肿瘤切除及消化道重建,均未发生中转开胸。所有患者取得R0切除,术后均未发生吻合口瘘。术后住院时间平均9.9天,出院时所有患者可耐受半流质饮食,术后随访1年均未发生肿瘤复发或转移。 结论胃-食管PRILA在食管癌的外科治疗中安全可行。该术式通过对食管及管状胃的预处理,为术者提供了一个清晰的术野,保证了手术的流畅性和分层吻合的精确性。该方法为胸外科医师应对胃-食管胸内吻合的挑战提供了一条新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