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1篇
妇产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3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7篇
中国医学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6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究《中医方剂大辞典精选本》中隋唐及之前,宋元时期与明清及近代的虚劳病组方用药规律。方法:利用R语言数据挖掘软件对《中医方剂大词典精选本》中的方剂药物信息进行描述性分析(药物药类及药物性味与归经)、关联规则分析与聚类分析。结果:3个历史时期使用频率最高的药物分别为甘草、人参与熟地黄,使用药类居前的均包含补虚药、清热药、收涩药、利水渗湿药、温里药,累计频率均高于62.40%,药性以温性居多,药味都以甘、辛、苦为主,药物归经中归肾经药物的使用频率最高。关联规则与聚类分析共得出45个药对与药组,27个聚类方。结论:虚劳病的治疗在隋唐及之前取法经方以调和气血,宋元时期以补阳与补土为特点,明清及近代则重视阴精补益,呈现由气血并治,到倾向阴阳分治的特点。  相似文献   
2.
中西医对血液的化生及其功能的认识具有很高的一致性。造血干细胞的自我更新和多向分化的能力,对维持人体血细胞数量的稳定具有重要的作用。干细胞具有先天之精属性,是先天之精在细胞层次的存在形式。造血干细胞属于先天之精的一部分,其自我更新、多向分化潜能以及微环境的调控作用,维持着精血之间的动态平衡。精血同源,在HSCs的层面上,可理解为促进造血干细胞增殖与分化的协同平衡作用。  相似文献   
3.
由于SARS病是一种新的传染病,其诊断及治疗尚有许多空白,广州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于2003年5月间对3例重症非典型肺炎患者进行骨髓形态学检查,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直接测定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含量(celluarHb,CHb)在贫血诊断中的意义。方法通过全自动血液分析仪检测健康人群及不同类型贫血患者的CHb,并进行ROC曲线分析。结果CHb的正常参考范围是27.74~31.21pg;除了正常细胞均一性贫血患者的CHb与健康人群无显著性差异(P>0.05)外,下述四类贫血患者的CHb与健康人群均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在大细胞均一性贫血诊断时,若以CHb>31.2pg为分界值,其敏感度0.94、特异性0.99、诊断效率0.97;在大细胞不均一性贫血诊断时,以CHb>31.2pg为分界值,其敏感度1.00、特异性0.99、诊断效率0.99;在诊断正常细胞不均一性贫血时,以CHb<29.4pg为分界值:敏感度0.62、特异性0.54、诊断效率0.57;在诊断小细胞性贫血时,以CHb<27.2pg为分界值,诊断敏感度1.00、特异性1.00、诊断效率1.00。结论直接测定能真实反映机体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结合合适的分界值,在各种贫血的诊断与鉴别诊断中,尤其是小细胞性贫血,CHb是一项理想的诊断指标,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精子DNA完整性和诱发顶体反应与夫精宫腔内人工授精(AIH-IUI)临床妊娠率的关系。方法对相同促排方案的151个IUI周期的患者进行精子DNA碎片化指数(DFI)和钙离子载体激发顶体反应(ARIC)检测,分析精子DNA完整性和诱发顶体反应与AIH-IUI临床妊娠率的关系。结果妊娠组DFI%为(20.6±9.5)%,非妊娠组为(31.5±1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将患者分为DFI%≤30%和DFI%30%两组,其临床妊娠率分别为14.0%和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妊娠组ARIC%为(14.1±4.6)%,非妊娠组为(8.2±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将患者分为ARIC%≥10%和ARIC%10%两组,其临床妊娠率分别为18.6%和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精子DFI%和ARIC%与AIH-IUI临床妊娠率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综合应用临床血液学检验指标评估重组人类促红细胞生成素(r Hu-EPO)联合葡萄糖酸亚铁防治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贫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08年10月至2010年12月收治于广东省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科的胎龄<35周、出生体重900~1 500 g的120例早产儿随机分为治疗组(n=60)和对照组(n=60)。治疗组于出生后2周开始使用250 U/(kg·次)的r Hu-EPO,1周2次皮下注射,连用4周,加常规治疗:铁剂6 mg/(kg·d),分3次口服、Vit E 25mg/d,必要时输血治疗;对照组未用r Hu-EPO,仅使用常规治疗。对照组和治疗组的血液标本均行血常规及网织红细胞检测。结果两组早产儿出生后血红蛋白(Hb)水平和红细胞压积(HCT)均逐渐下降,但治疗组下降幅度较对照组缓慢,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患儿于治疗后网织红细胞百分比(Retic%)即明显上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4周内仅有6例患儿需要输血,而对照组患儿需要输血的例数为24例,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早期皮下注射r Hu-EPO联合葡萄糖酸亚铁能有效防治早产儿贫血,减轻贫血程度以及减少输血次数,利于早产儿的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黄精赞育方加味联合前列通瘀胶囊治疗不育患者精浆抗精子抗体异常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63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中药联合组148例采用黄精赞育方加味联合前列通瘀胶囊治疗,对照组115例采用强的松小剂量持续疗法,疗程均为3月。观察2组治疗前后精浆抗精子抗体、精子密度及活动力的改变。结果:精浆抗精子抗体转阴疗效:有效率中药联合组为91.21%,对照组为69.57%,2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学意义(P<0.01)。治疗后中药联合组精子密度、活动力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5);与对照组比较,差异也有显著性意义(P<0.05)。对照组精子密度、活动力治疗前后变化不大(P>0.05)。不良反应率中药联合组为2.70%,对照组为15.65%,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黄精赞育方加味联合前列通瘀胶囊治疗不育患者精浆抗精子抗体异常临床效果显著,副作用小。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精子 DNA 碎片化指数(DFI)与精子正常形态率、诱发顶体反应率等精液参数的相关性,探讨其在评估男性生育力方面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787例男性不育症患者的精液标本,采用计算机辅助精液分析系统(CASA)分析精液常规参数;运用 Diff -Quick 染色法分析精子形态,严格参照《WHO 人类精液检验与处理实验室手册》(第5版)标准;采用钙离子载体 A23187诱导精子发生顶体反应(AR);采用 SCD 法检测精子DNA 碎片化程度。按 DFI 值分为 DFI≤30%和 DFI >30%两组,对 DFI 与各项精液参数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精子总活动率、前向运动率、正常形态率和顶体反应率随 DFI 值的升高逐渐减低,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DFI 与精子总活动率、前向运动率、正常形态率以及诱发顶体反应率均呈显著负相关(P <0.05),与精液量无显著相关。结论精子 DNA 损伤可导致精子前向运动力下降、形态学异常和诱发 AR%降低,精子 DFI 是评估男性生育力的一个较好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冷冻胚胎移植周期(FET)中冻融胚胎移植时间与孕酮作用内膜时间对临床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2013年8月至2016年1月在广东省妇幼保健院生殖中心行FET周期的1609例不孕患者的妊娠结局,按孕酮作用内膜时间(天)-移植第几天胚胎(天)分为3-3组、3-4组、4-3组和4-4组。结果:各组患者的基本特征之间均无统计学差异。孕酮作用内膜时间与移植胚胎时期同步时,4-4组的种植率(37.3%)明显高于3-3组(25.4%)(P<0.05)。孕酮作用内膜4天时,4-3组的种植率与临床妊娠率(23.4%,34.4%)明显低于4-4组(37.3%,53.1%)(P<0.05)。3-3组和3-4组、3-3组和4-3组及3-4组和4-4组的临床妊娠率、种植率和流产率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冻融胚胎移植中,同时延迟孕酮作用时间与胚胎移植时间到第四天有更好的临床结局。移植相同天数胚胎时,孕酮作用内膜3天和4天的临床结局无差异。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精子优化处理后孵育时间对夫精宫腔内人工授精(AIH-IUI)临床妊娠率的影响。方法:相同促排卵方案的191个AIH-IUI周期,男方精液经密度梯度离心优化处理后,将孵育时间分为0~19、20~39、40~59、60~80 min 4组;根据优化处理后前向运动精子总数(TPMC)分为(0~9)×106、(10~20)×106、(21~30)×106、>30×1064组,分析孵育时间和优化处理后TPMC与临床妊娠率的关系,并对患者年龄、不孕年限、孵育时间、优化处理后TPMC与临床妊娠率进行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不同孵育时间临床妊娠率分别为12.7%、18.3%、11.4%、9.1%,孵育20~39 min组显著高于其他3组(P均<0.05);优化处理后4组TPMC临床妊娠率分别为0%、16.7%、11.4%、8.3%,(10~20)×106组显著高于其他3组(P均<0.05);Logistic多因素回归结果显示,女方年龄的增加会导致临床妊娠率显著下降(OR 0.89,95%CI 0.83~0.94),而孵育时间20~39 min(OR 2.11,95%CI 1.34~3.13)和处理后TPMC(10~20)×106(OR 2.06,95%CI 1.32~3.46)均可显著增加临床妊娠率。结论:精子优化处理后的孵育时间是AIH-IUI临床妊娠率的重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