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46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5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乳腺癌保乳手术与改良根治术的临床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Ⅰ、Ⅱ期乳腺癌保乳根治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4例同期行乳腺癌手术的病人,根据手术方式分为保留乳房根治术组(36例)和改良根治术组(58例),两组手术后均给予常规放疗和化疗,定期随访.比较两组之间的局部复发、远处转移和3、5年生存率情况.结果:局部复发率和远处转移率保乳组分别为5.55%、5.55%;改良根治组分别为8.33%、8.62%;两组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均没有显著性差异.3、5年生存率保留乳房组分别为96.43%、90.48%,改良根治组分别为95.24%、85.29%,两组3、5年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保乳根治术使病人获得了良好的体态和心理优势,在辅助放化疗的情况下,可以获得与改良根治术同样的远期效果.在临床应用过程当中,要严格掌握其适应证.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平阳霉素加碘化油乳剂超选择性肝动脉栓塞治疗肝血管瘤的临床效果。方法对介入治疗的16例肝血管瘤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全部患者肝血管瘤供血动脉超选择性插管操作成功,栓塞后12例见周边碘油呈棉团状沉积,4例显示环状碘油沉积。其中显效9例,有效6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3.75%,未出现严重的并发症。结论经肝动脉导管栓塞治疗肝血管瘤疗效肯定,创伤小,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电刺激迷走神经对急性胰腺炎大鼠血清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健康Wistar大鼠108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对照组及迷走神经刺激组,分别测定3组不同时段血清中TNF-a、IL-6、IL-10的含量变化。结果:假手术组各细胞因子均处于较低水平;对照组较假手术组各个时段细胞因子水平都明显升高,而迷走神经刺激组细胞因子TNF-a、IL-6在1h、12h、24h、36h、48h、72h明显较假手术组升高,但是其与对照组相比明显降低,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迷走神经刺激组保护性细胞因子IL-10在发病初1h升高,与对照组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12~72h,IL-10升高明显与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刺激迷走神经能够降低胰腺炎大鼠血清损伤性细胞因子TNFa、IL-6的释放,升高保护性细胞因子IL-10。  相似文献   
4.
肝血管瘤是常见的肝脏良性肿瘤,发病率较高,传统治疗方法以手术切除治疗为主。近年来,随着医学影像学的发展,经皮穿刺肝动脉栓塞介入治疗为该病有效可行的治疗方法,已成为其首选的治疗手段,与外科手术比较具有损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适应证广、费用低、疗效显著等优点。自2001年以来我院对28例肝血管瘤患者用超液化碘化油乳剂、平阳霉素作为栓塞剂进行栓塞介入治疗后,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将其临床治疗护理经验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胃十二指肠穿孔修补术的疗效。方法对27例胃十二指肠穿孔采用完全腹腔镜下丝线缝合浆肌层,加盖大网膜结扎固定,术后进行规范内科治疗。结果11例胃穿孔和16例十二指肠穿孔均顺利完成手术,均无穿孔部位撕裂。手术时间45~96min,平均40min,术中出血量20~35ml,平均20ml,无明显并发症发生。经随访6~24个月,术后6~8个月经胃镜检查无溃疡复发、肠梗阻发生。结论腹腔镜治疗胃肠穿孔创伤小、恢复快、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急性肝功能衰竭的大鼠肾脏内移植异种肝细胞后的生化指标变化,观察异种植肝细胞肾脏移植对急性肝功能衰竭大鼠的防治效果.方法 建立大鼠90%肝切除肝功能衰竭模型.切肝术前1d分别植入豚鼠肝细胞和大鼠肝细胞,建立异种移植组、同种移植组及未移植对照组,观察受试大鼠的切肝术后24 h血液生化指标改变.结果 异种移植组血糖(BG)和凝血酶原时间(PT)改善较明显(P<0.05),同种移植组丙氨酸转氨酶(ALT)、总胆红素(TB)、血糖(BG)、凝血酶原时间PT均有明显改善(P<0.05).结论 异种肝细胞移植对大鼠急性肝功能衰竭有防治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中晚期肝癌凝血及纤溶功能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对41例中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进行凝血及纤溶功能指标的检测,并与42例早期肝癌和36名健康对照组比较.结果 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水平为中晚期肝癌组高于早期肝癌组,早期肝癌组高于对照组(P<0.01);活化的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水平为中晚期肝癌组低于早期肝癌组,早期肝癌组低于对照组(P<0.01);凝血酶时间(TT)水平为中晚期肝癌组与早期肝癌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早期肝癌组高于对照组(P<0.01);纤维蛋白原含量(FIB)水平为肝癌组低于对照组(P<0.01);各组P-选择素(Ps)、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uPA)和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PA1)水平为中晚期肝癌组高于早期肝癌组,早期肝癌组高于对照组(P<0.01或P<0.05);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3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中晚期肝癌患者出现凝血及纤溶功能紊乱现象,可能为评价其预后的一项敏感指标,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8.
手术切除加药盒导管植入治疗肝转移瘤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肝转移瘤手术切除加肝动脉药盒导管植入系统灌注栓塞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 46例肝转移瘤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 ,A组手术切除加药盒导管植入系统 (PCS)综合治疗 ,B组单纯转移瘤手术切除。结果 A组 1、3年肝内复发分别为 3例和 10例 ;B组为 9例和 17例 ;A组 1、3年生存分别为 2 0例和 15例 ;B组为 15例和 8例 ;两组 3年生存率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 (χ2 =4.2 61,P <0 .0 5 ) ;A组平均生存期为 3 4.7月 ,B组平均生存期为 2 0 .1个月 ,两组生存期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t =6.5 ,P <0 .0 5 )。结论 手术切除加肝动脉药盒导管植入系统灌注化疗栓塞治疗方案是肝转移瘤治疗比较有效的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9.
术前肝动脉化疗栓塞对减少原发性肝癌手术癌残存的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减少原发性肝癌手术癌残存的方法。方法分组对照研究199例能一期手术切除的原发性肝癌。研究组68例术前、术后均予肝动脉化疗碘油栓塞(LP-TACE)治疗,对照组131例术后予LP-TACE治疗。分别统计2组常规CT、手术病理的子灶数,以及研究组手术切除前LP-TACE及碘油栓塞后CT扫描(LP-CT)的子灶数,统计2组术后癌残存率及残存癌灶数,予t及χ2检验,研究术前TACE与手术癌残存的关系。结果研究组术前LP-TACE并LP-CT使子灶的发现率较常规CT提高了21.50%,前后相比较,P<0.05,具显著性差异;研究组与对照组相比较常规CT子灶均数及子灶敏感率,t=0.075,χ2=2.545,P>0.05,无显著性差异;手术癌残存率研究组为27.94%,对照组为46.56%,2组相比较,P<0.05,具显著性差异。结论原发性肝癌术前LP-TACE治疗,对发现肝内微小病灶,降低手术癌残存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正> 手术切除仍是目前治疗肝癌的首选方法之一,也是可能治愈肝癌的唯一手段。但部分肝癌病人合并有活动性肝炎,其手术风险大为增加,术后极易出现肝功能衰竭,且肝癌手术切除往往受限制。长时间保肝治疗又易造成肿瘤的发展和转移,故提高肝脏外科技术及围手术期治疗水平尤为重要。1997年1月~2002年12月我科对26例肝癌伴活动性肝炎患者施行手术治疗,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 本组26例中,男21例,女5例,年龄27~68岁,平均45.7岁。均为原发性肝细胞癌,肿瘤直径为3.8~12.50cm,平均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