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目的:探讨应用经皮动脉导管药盒系统(PCS)对晚期恶性肿瘤进行介入治疗的临床疗效、并发症及处理方法。方法:经P(CS化疗灌注和化疗栓塞治疗36例晚期恶性肿瘤。其中原发性肿瘤20例,肝转移瘤13例。直肠癌盆腔转移2例,胰腺癌l例。经股动脉植入PCS 33例,左锁骨下动脉植入PCS的3例。术后经药盒灌注化疗和成化疗栓塞2—6个疗程。每疗程为3—6周。结果:36例患者手术植入全部获得成功。3例经左锁骨下动脉植入未出现气、血胸。并发症有导管移位滑脱l例。未出现导管堵塞、感染、出血等并发症。结论:经皮动脉导管药盒系统植入术操作简便、安全,易于患者接受,既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又能按照化疗药物的药代动力学特点对肿瘤进行化疗。是晚期恶性肿瘤的一种良好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2.
目的 评价经皮左锁骨下动脉穿刺导管药盒系统植入术治疗肝转移性肿瘤的作用。方法 22例肝转移性肿瘤,其中来源于胃肠道转移的14例,来源于其它脏器转移8例。行经皮左锁骨下动脉穿刺导管药盒系统植入术。术后经导管药盒系统灌注化疗药物。结果 导管药盒系统植入术技术成功率100%。生存期:6个月生存率79%,1年生存率58%,2年生存率30.4%,3年生存率17%。术后1-3个月CT复查,肿瘤体积缩小 大于50%者占27.27%,无变化者占36.36%,增大者占9.1%。手术并发症有;少量气胸1例,左锁骨下区药盒附近感染,拔除导管药盒1例,导管移位至右肾动脉经再次插管调整导管于靶动脉1例。结论 经皮导管药盒系统植入术适用于肝转移瘤的长期动脉内灌注化疗,疗效满意,并发症少,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肝转移性肿瘤患者在手术切除原发肿瘤的同时常在肝动脉内留置药盒导管 ,以利术后对肝脏转移病灶的化疗灌注和栓塞治疗。但由于使用不当常导致留置导管闭塞或肝动脉闭塞 ,给进一步介入治疗带来了困难。现将本院近年遇到的 3例报道如下 ,并对外科留置导管的利弊及留置导管的使用进行探讨。1 临床资料1.1 病例 男 2例 ,女 1例。年龄 35~ 5 5岁。分别为直肠癌、胰头癌、胃癌并肝转移。均在手术切除原发灶的同时在肝总动脉内留置药盒导管 ,后因留置导管闭塞而停止使用 ,且留置导管无法拔出。1.2 处理结果  3例患者均在Seldinger技…  相似文献   

4.
动脉导管药盒系统植入是在影像引导下,将导管置入肝固有动脉或肝总动脉,经药盒灌注化疗药物,使肿瘤体积缩小。该方法对中晚期肿瘤患的病情控制,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精心的护理是保证药盒植入成功的重要组成部分,帮助患树立信心,战胜疾病,恢复健康,顺利完成治疗的全过程。我院自1998年以来对不能手术切除或不宜动脉栓塞的63例肝癌患,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联合应用肝动脉栓塞及经皮下药盒行腹主动脉持续灌注化疗,探讨结肠癌术后肝转移的介入治疗疗效。方法7例结肠癌肝转移患者,其原发病灶均已作根除术,采用Seldinger法经股动脉穿刺插管后行肝动脉栓塞,同时经股动脉植入导管药盒系统(PCS),导管远端置入腹主动脉腹腔动脉开口上一个椎体水平处,3周后经PCS行灌注化疗。每3~4周经PCS重复灌注化疗1次。所有病例跟踪随访1~12月。结果近期疗效以CT检查作为主要评价依据,其中5例有效(完全+部分缓解),总有效率为71.4%。本组患者主要不良反应不同程度肝功能损害、发热及胃肠道反应等,经相应对症处理后缓解。结论肝动脉栓塞联合腹主动脉持续灌注化疗治疗结肠癌术后肝转移,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大肠癌并肝转移65例诊治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大肠癌并肝转移的诊断与治疗。方法 对 1 0年收治的 6 5例大肠癌并肝转移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①B超检查是诊断大肠癌并肝转移最常见的方法 ;②治疗组与未治疗组 ,根治组与未根治组生存率差异均有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手术切除、肝动脉栓塞化疗均是治疗大肠癌并肝转移的有效方法。大肠癌并肝转移患者经积极治疗 ,能提高生活质量 ,延长生存期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介入化疗并栓塞方法治疗结肠癌肝转移的疗效、并发症及生存期。方法治疗组38例病人采用介入法行肝动脉栓塞化疗(TAE),对照组24例采用行肝动脉灌注化疗(TAI)。结果介入栓塞化疗组有效率为84·2%,介入灌注化疗组有效率为37·5%,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介入栓塞化疗组病人6、12和24个月生存期分别为94·7%、64·5%和41·7%,而介入化疗灌注化疗组分别为58·3%、31·8%和15·0%。结论采用肝动脉栓塞化疗是结肠癌肝转移的一种有效方法,无论是疗效还是生存期,介入化疗并栓塞方法均优于灌注化疗方法。  相似文献   

8.
结肠癌肝转移患者术后治疗的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结肠癌肝转移术后治疗的疗效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总结86例结肠癌肝转移患者在结肠癌根治基础上.对肝转移灶行切除、门静脉插管埋泵化疗、肝动脉插管埋泵化疗等治疗,比较患者生存期,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结肠癌根治术后单纯肝转移灶切除10例、加用门静脉插管埋泵化疗7例,平均生存期分别为33.4.48.0个月,肝转移灶不能切除而单纯肝动脉插管埋泵化疗18例.加用全身化疗22例,加用栓塞7例,单纯门静脉插管埋泵化疗9例,全身化疗13例.平均生存期分别是15.5,18.4.22.2.12.6.11.0个月。结论 结肠癌和肝转移灶均根治切除是有效方法,加用门静脉插管埋泵化疗是更佳的治疗手段。对不能切除肝转移灶的病例植入肝动脉输液泵化疗是可取的。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索胃肠间质瘤术后肝转移的治疗方法。方法4例胃肠间质瘤术后肝转移患者采用TACE(肝动脉化疗栓塞术)3~8次,栓塞剂为超液化碘油加PVA(聚乙烯醇)颗粒加平阳霉素,4例给予口服格列卫(甲磺酸伊马替尼)400mg/日,随访3年,比较两组病例平均生存期和疾病无进展时间(TTP)。结果TACE治疗组中1例患者经过4次TACE获得二次手术机会,生存期已超过3年;另3例患者1年生存率为50%,TTP为9个月,平均生存期为10.7个月;口服甲磺酸伊马替尼治疗组1年生存率为75%,TTP为11.5个月,平均生存期为14个月。结论甲磺酸伊马替尼治疗效果优于肝动脉化疗栓塞术。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双部位介入联合中药治疗中晚期胃肠道肿瘤肝转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不能手术切除的中晚期胃肠道肿瘤肝转移患者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30例行经导管动脉灌注化疗和栓塞术配合中医药治疗,对照组30例单行经导管动脉灌注化疗和栓塞术。结果治疗组客观有效率及临床获益率均优于对照组(26.7%vs 10.0%,73.3%vs 60.0%,均为P〈0.05)。治疗组中位生存时间长于对照组(25.4月vs 19.0月,P〈0.05)。2组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动脉化疗和栓塞配合中药治疗中晚期胃癌、食管癌肝转移能有效地延长患者的生存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分析术中^125Ⅰ粒子植入与高能电子线放射治疗晚期胰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手术不能切除的晚期胰腺癌用^125Ⅰ放射性粒子术中植入组织间内照射(A组)10例,用高能电子线术中照射(B组)50例。比较两组治疗后的生存情况及止痛有效率。结果:中位生存期A组4.6个月,B组6.5个月。6个月、12个月生存率A组分别为40%、10%,B组为62%、52%(P〈0.01)。止痛有效率A组为60%,B组为80%(P〈0.05)。结论:术中^125Ⅰ粒子植入的治疗效果不如高能电子线放射治疗的主要原因是术中直视下的放射性粒子盲插种植入技术精确度不高。按照治疗计划精确完成放射性粒子的空间分布是提高术中^125Ⅰ粒子植入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大肝癌有效切除合理手术方式和合理治疗方法。方法:通过对80例大肝癌患者术前多项因素综合判定肝储备能力,将患者分为4组,Ⅰ组为可切除组,行逆行肝切除结合置泵栓塞化疗等综合治疗;Ⅱ组为可切除组,于项目之前完成的常规肝切除结合置泵栓塞化疗等综合治疗;Ⅲ组为不能切除组,采用开腹射频消融结合置泵栓塞化疗等综合治疗;Ⅳ组为不愿开腹手术,行介入栓塞化疗等综合治疗。每组20例患者。结果:Ⅰ组1年内生存15例,死亡5例,1年生存率75%;3年内生存8例,死亡12例,3年生存率40%。Ⅱ组1年内生存13例,死亡7例,1年生存率65%;3年内生存4例,死亡16例,3年生存率20%。Ⅲ组1年内生存8例,死亡12例,1年生存率40%;3年内无生存病例。Ⅳ组1年内生存仅2例,死亡18例,1年生存率10%;3年内无生存病例。结论:(1)逆行肝切除术等综合治疗大肝癌较常规手术明显降低术后并发症,提高生存率。(2)对于不能切除的大肝癌,射频消融结合置泵栓塞化疗等综合治疗大肝癌较其他综合治疗方法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cT引导下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PVP)联合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技术与传统放疗局部治疗对脊柱转移瘤的疗效。方法将我院2011年2月一2012年10月收治的69例脊柱转移性肿瘤患者分为两组,A组36例采用PVP联合125I粒子植入治疗,B组33例接受传统放射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的局部反应、疼痛缓解及治疗部位椎体塌陷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均按既定计划完成治疗,治疗后3个月完全缓解(CR)、部分缓解(PR)、疾病稳定(SD)、疾病进展(PD),A组分别为O%、88.9%、11.1%、O%,B组为0%、60.6%、21.2%、18.2%,两组临床获益率分别为100%和81.8%;术后1d、1月、3月的疼痛缓解率A组分别为88.9%、87.7%、95.9%,B组为O%、27-3%、54.5%;A组治疗部位椎体塌陷加重或发生新的压缩性骨折的比率较B组明显降低(2.8%和30.3%,P〈0.05)。A组1例骨水泥渗漏至硬膜囊附近,2例骨水泥沿进针路径渗漏至软组织内,随访中均未见明显临床症状;B组部分患者出现恶心、呕吐等胃肠道症状。结论CT引导下PVP联合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技术治疗脊柱转移瘤疗效确切。与传统放疗相比,在疼痛的缓解、预防椎体塌陷及压缩件骨析等肯而右明显优蛰.县一种安伞可靠的局部微创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不能切除的中晚期肝癌的综合治疗方法。方法:中晚期肝癌42例随机分为A、B两组,A组20例为对照组,行肝动脉,门静脉双插管碘油栓塞化疗;B组22例为观察组,行肝动脉,门静脉双插管+瘤体内无水乙醇注射术。结果:1,2,3年的生存率A组为35.0%,20.0%,0,B组为72.7%,54.5%,13.6%,两组差异有显著性。结论:中晚期肝癌的局部治疗和栓塞化疗有机结合有效地延长患者生存期,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5.
黄河澄  刘庆深 《吉林医学》2006,27(3):246-247
目的:比较超分割放疗合并化疗与常规放疗治疗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和毒副反应。方法:70例经病理证实的ⅢA~ⅢB期患者(排除恶性胸腔积液),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先行EP-CP方案化疗1疗程,再行超分割放疗,放疗剂量:超分割放疗1.1Gy/次,2次/d,总剂量66~70.4Gy/60 ̄62Fx/(6~6.5w)。对照组采用60Co常规放疗,放疗剂量:60~64Gy/30~32Fx/(6~6.5w)。结果:治疗组、对照组有效率分别是74.2%(26/35),48.5%(17/35),P<0.05,1年存活率分别是60.0%(21/35),48.6%(17/35),P>0.05,3年存活率分别是31.4%(11/35),14.4%(4/35),P<0.05。两组骨髓抑制,消化道反应,放射性肺炎毒副反应相似。结论:化疗结合超分割放疗治疗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能提高疗效,延长生存期,患者耐受性好。  相似文献   

16.
甘氨双唑钠对鼻咽癌放疗增敏的有效性及安全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研究甘氨双唑钠(CMNa)对鼻咽癌的放射增敏作用以及副作用。方法将62例确诊为鼻咽癌的患者随机分为增敏组和对照组,每组31例。增敏组:将甘氨双唑钠800mg/m2的剂量,30min内静脉滴注后于1~3h内行常规放疗,每周3次,连续用药至放疗结束,共21次。对照组:6MV X线常规外照射,鼻咽癌原发灶DT 68~70Gy/7周,颈转移灶DT64~66Gy/6.5~7周。计算肿瘤部分缓解(PR)剂量和完全缓解(CR)剂量,并观察副作用。结果鼻咽癌原发灶和颈转移灶达CR时放射增敏比(SER)分别为1.32和1.31。增敏组和对照组鼻咽癌原发灶CR分别为90.32%(28/31)、67.74%(21/31),P<0.05;颈淋巴结转移灶CR分别为80.65%(25/31)、58.07%(18/31),P<0.05。增敏组达到PR和CR的剂量低于对照组(P<0.01),两组患者的主要副作用为粘膜、皮肤反应,但差异无显著性。结论甘氨双唑钠可以增加鼻咽癌原发灶及颈淋巴结转移灶的放疗敏感性,提高鼻咽癌近期疗效,无严重不良反应,能否降低放疗总剂量仍需进一步临床观察。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单纯经皮胆道支架置入术与联合125Ⅰ粒子腔内置入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的临床疗效差异。方法选择失去根治性手术机会或不愿行手术治疗的恶性梗阻性黄疸病人137例,施行经皮胆道支架置入术,据是否置入125Ⅰ粒子分为观察组(75例)和对照组(62例),分析2组病人治疗前后肿瘤大小、肝功能、支架通畅情况及生存时间等的差异。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病人术后3月肿瘤最大径和最小径均明显减小,肝功能各指标水平也明显改善(P < 0.01)。比较2组术后9、12、15个月支架通畅率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 < 0.01)。观察组1年生存率为72.0%,对照组1年生存率为3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结论经皮胆道支架联合125Ⅰ粒子腔内置入治疗在抑制肿瘤生长、改善肝功能、延长支架通畅及病人生存时间方面显著优于单纯经皮胆道支架置入术。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研究经皮微波消融(microwave ablation,MWA)同步肝动脉化疗栓塞(trans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治疗胃肠胰神经内分泌肿瘤(gastroenteropancreatic neuroendocrine neoplasms,GEP NENs)肝转移的安全有效性以及预后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2016年接受经皮MWA同步TACE治疗的19例GEP-NENs伴肝转移患者。根据mRECIST标准评估客观疗效,利用SPSS 21.0软件统计分析患者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 ,OS)、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ion free survival ,PFS)及相关预后影响因素。结果  所有患者均可评价疗效:完全缓解(complete remission,CR) 1例(5%),局部缓解(partial remission,PR) 3例(16%),疾病进展(progressive disease,PD) 7例(37%),疾病稳定(stable disease,SD) 8例(42%),有效率(response rate,RR)为21%,疾病控制率(disease control rate,DCR)为63%。全组患者的中位PFS和中位OS分别为25和34个月,1年、3年生存率分别为95%、84%。单因素生存分析发现,血清CA199,肝转移灶病理WHO分级以及肝转移灶肿瘤负荷是患者生存预后的主要风险因素,其中肝转移灶WHO分级达到G3往往提示患者中位OS较差(P<0.05),而肝转移灶肿瘤负荷与中位PFS呈负相关性(P<0.05)。此外,经皮MWA同步TACE治疗GEP NETs后,CgA水平较术前明显降低,且大部分降至正常水平(P<0.05)。结论  经皮MWA同步TACE是治疗GEP-NENs肝转移的安全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9.
石刚  李敬东  陶涛  严德辉 《重庆医学》2011,40(2):137-138,140
目的探讨Pringle′s法联合选择性肝静脉阻断技术在肝切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005年1月至2009年9月92例肝肿瘤手术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92例患者分为A、B两组,A组43例应用Pringle′s法联合选择性肝静脉阻断技术行肝切除,B组49例行常规Pringle′s法阻断入肝血流行肝切除,观察术中出血量、术后肝功能的变化及术后并发症。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并恢复出院,A组与B组相比,术中出血量明显减少,术后肝功能恢复快,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P<0.05)。结论与常规Pringle′s法肝叶切除术比较,Pringle′s法联合选择性肝静脉阻断技术可明显减少术中出血,且术后肝功能损害程度较轻,并发症少,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125 I粒子植入联合动脉灌注化疗药物治疗晚期胸腺癌的近期评价。方法分析35例经病理细胞学证实Ⅲ~Ⅳ胸腺癌患者,根据治疗手段不同,分为两组:A组18例,采用125 I粒子植入联合动脉灌注化疗(NP方案);B组17例,采用动脉灌注化疗治疗。结果两组肿瘤局部控制率(RR)分别为66.7%和47.1%,疾病控制率(DCR)分别为83.3%和64.7%,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B 组治疗后肿瘤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QOL)升高值分别为(12.22±4.67)、(6.12±1.1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B 组治疗后 Karnofsky 功能状态评分(Karnofsky,KPS)提高率分别为66.7%、4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125I粒子植入联合动脉灌注化疗治疗晚期胸腺癌的近期疗效显著,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