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6篇
  免费   8篇
基础医学   5篇
临床医学   15篇
内科学   3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39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6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6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通过细胞融合方法将P170抗原负载树突细胞(DC),探讨能否有效诱导P170蛋白特异的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应答。方法通过贴壁黏附获得外周血单核细胞,用GM-CSF+ IL-4诱导培养DC,并以TNF-α促进DC成熟,于第7天收获DC,然后分3组:①DC与耐药细胞系K562/MDR细胞融合以负载P170抗原;②DC与K562/MDR细胞共培养;③单独DC培养。通过流式细胞术(FCM)检测PE-P170/FITC-HLA-ABC抗体双标细胞来评估融合率。将3组细胞分别与T细胞共同孵育5 d,通过MTT法比较各组T细胞对P170+靶细胞K562/MDR及HL-60/VCR的杀伤活性。结果采用PEG-DMSO诱导的DC与K562/MDR细胞的融合效率为(22.39±2.55)%,融合细胞同时表达DC表型和P170分子,HLA-ABC和P170双阳性表达率为(26.90±3.63)%,明显高于共培养组的(4.52±1.77)%,融合细胞能激活T淋巴细胞,显示出对P170+靶细胞产生抗原特异细胞毒作用,效靶比为25:1时,对K562/MDR细胞的杀伤率为(65.75±4.65)%,明显高于共培养组[(22.15±2.40)%]。结论K562/MDR与DC融合能够诱导P170蛋白特异的CTL应答,可用于多药耐药白血病的免疫治疗。  相似文献   
2.
杨艳迪  陆滢  叶佩佩 《浙江医学》2020,42(6):587-590,593
目的观察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患者应用聚乙二醇化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PEG-rhG-CSF)预防化疗后中性粒细胞缺乏的效果及经济效益。方法回顾性分析80例DLBCL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首次化疗后即使用PEG-rhG-CSF的患者33例(初级预防组),后续化疗后使用PEG-rhG-CSF的患者21例(次级预防组),未预防性使用PEG-rhG-CSF的患者26例(对照组)。比较3组患者4个化疗周期后中性粒细胞缺乏发生率、发热性中性粒细胞减少(FN)发生率、化疗及时率、完全缓解(CR)率以及住院时长和费用,同时观察PEG-rhG-CSF所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1)初级预防组、次级预防组、对照组化疗后中性粒细胞缺乏发生率分别为6.06%、19.05%、42.31%,初级预防组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余两两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2)初级预防组、次级预防组、对照组的FN发生率分别为6.06%、9.52%、30.77%,初级预防组较对照组降低(P<0.05),余两两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3)初级预防组的化疗及时率(93.94%)明显高于对照组(57.6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次级预防组(80.95%)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3组化疗后CR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5)初级预防组患者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均少于对照组(P<0.05),次级预防组与对照组比较、初级预防组与次级预防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6)与PEG-rhG-CSF相关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不高,为5.56%。结论在DLBCL患者化疗中预防性使用PEG-rhG-CSF,能够有效降低化疗后中性粒细胞缺乏、FN发生率,确保化疗及时进行,且具有成本效益。  相似文献   
3.
<正>感染是恶性血液病患者化疗后最常见并发症之一,也是导致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1]。恶性血液病患者由于其疾病本身特点及多种化疗药物的应用,大多存在不同程度免疫功能缺陷及造血功能的异常。多数患者化疗后进入粒缺期,由于粒缺期长,正常黏膜屏障被破坏,免疫抑制剂、糖皮质激素及广谱抗菌药的长期应用等因素,病原菌侵入血液引发败血症的机会增加。我们对我院2011年12月—2013年5月70例恶性血液病患者化疗后致败血症的临床特点进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老年非霍奇金淋巴瘤(NHL)患者的医院内感染情况。方法对126例次住院老年NHL患者中发生医院感染的51例次患者进行回顾分析,并与同期非老年组进行比较。结果老年组发生医院感染率为40.5%,高于同期非老年组的12.6%(P〈0.05)。感染部位以呼吸道为主;病原菌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占43.7%;革兰阳性菌占34.4%;真菌占21.9%。外周血白细胞、化疗疗程、住院天数都是影响院内感染发生的重要因素。结论老年NHL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率高,应引起重视,加强防护。  相似文献   
5.
患者女,23岁.因反复面部红斑、指端疼痛发黑5年于2005年8月22日入院.5年前因发热、口腔溃疡、面部红斑、指端疼痛、紫绀就诊于外院,因抗双链DNA(dsDNA)抗体阳性,抗Sm抗体阳性及抗n-RNA抗体阳性诊断为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予泼尼松45 mg/d加磷酸氯喹治疗,泼尼松逐渐减量至20 mg/d时面部红斑、指端疼痛发黑反复,后加用环磷酰胺(CTX)治疗,但出现明显的骨髓抑制,1年前出现左髋关节疼痛,经CT检查确诊为左股骨头无菌性坏死.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外周血中性粒细胞CD64指数在恶性血液病患者感染性发热和非感染性发热中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收集2012-07-2013-07血液科住院的恶性血液病合并发热患者98例,其中感染性发热组(包括细菌感染、真菌感染及混合感染,除外病毒感染)65例、非感染性发热组(包括肿瘤性发热、药物热等)33例,对照组30例为同时期住院的非恶性血液病患者.流式细胞仪检测所有受试者外周血中性粒细胞CD64指数的水平.结果 感染性发热组中性粒细胞CD64指数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升高(3.24±0.42vs 1.09±0.41,P< 0.05),也较非感染性发热组(1.58±0.59)明显升高(P<0.05);与对照组相比,非感染性发热组中性粒细胞CD64指数水平则无明显升高(1.58±0.59 vs 1.09±0.41,P>0.05).经过有效治疗2周后,感染性发热组中性粒细胞CD64指数(1.11±0.72)明显下降,与治疗前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而非感染性发热组中性粒细胞CD64指数(1.10±0.28)无明显下降,与治疗前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中性粒细胞CD64指数在恶性血液病患者感染性发热和非感染性发热的鉴别中具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7.
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为一种浆细胞异常增生的血液系统恶性肿瘤.目前,MM的治疗主要采用化疗,然而多系统损害的各种症状、化疗的不良反应等常使患者发生一系列的心理反应,从而影响治疗及愈后.我们对我院收治的59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心理状况进行调查,并对32例患者除化疗外进行心理支持和健康教育,观察其对患者不良心理状态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Wilms’肿瘤基因 (WT1)是与儿童Wilms’肿瘤相关的—种肿瘤抑制基因。然而 ,野生型WT1基因在淋系和髓系起源的白血病细胞中高度表达 ,WT1mRNA可作为监测白血病微小残留病(MRD)和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MDS)疾病进展的一种肿瘤标志。推测在白血病中WT1基因起癌基因功能。WT1基因产物作为有效的肿瘤抗原能诱导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 (CTL)发挥抗肿瘤效应。1 WT1基因参与儿童肾肿瘤Wilms’瘤形成 ,位于染色体 11P13的WT1等位基因失活而导致肿瘤发生。在原来的发现中 ,WT1被认为是一种抑癌基因。WT1基因编码锌指转录因子〔1〕,抑制生长…  相似文献   
9.
WT1基因在急性髓细胞白血病患者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陆滢  金洁  徐伟来 《浙江医学》2004,26(7):481-482,486
目的探讨WT1基因在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患者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治疗和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的方法,检测59例AML患者WT1基因的表达.结果 AML患者WT1基因的表达阳性率初发者(73.2%)与复发患者(75.0%)无差异,但均高于缓解患者(10.0%).WT1基因表达阳性患者的首次化疗缓解率(45%)低于WT1基因表达阴性患者(78%);首次化疗缓解率WT1基因相对表达量≥1的患者(22.2%)低于表达量<1的患者(57.1%).结论 WT1基因可能是AML患者的癌基因,与疾病的预后有一定关系,动态监测WTl基因的表达有助于临床判断预后和疗效.  相似文献   
10.
陆滢 《现代实用医学》2004,16(10):625-627
Wilms’肿瘤基因(WT1)是与儿童Wilms’肿瘤相关的一种肿瘤抑制基因。然而,野生型WT1基因在淋系和髓系起源的白血病细胞中高度表达,WT1 mRNA可作为监测白血病微小残留病(MRD)和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疾病进展的一种肿瘤标志。推测在白血病中WT1基因起癌基因功能。WT1基因产物作为有效的肿瘤抗原能诱导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发挥抗肿瘤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