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7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5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2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16 毫秒
1.
目的:观察丹参酮ⅡA 磺酸钠(tanshinone ⅡA sodium sulfonate,TSS)对雄性(SD)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ischemia/reperfusion,I /R)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结扎大鼠冠状动脉左前降支30 min,结扎的心肌组织颜色变灰标志着结扎成功,再灌注24 h 建立缺血-再灌注模型,将存活的 SD 大鼠随机(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Sham 组,n =10)、缺血-再灌注组(I /R 组,n =10)、TSS 低剂量组(TSS-L 组,n =10)、TSS 中剂量组(TSS-M组,n =9)、TSS 高剂量组(TSS-H 组,n =9)。MAP 心脏功能分析系统检测血流动力学指标,TTC 染色法检测大鼠心肌梗死面积,Western blot 法检测心肌 Bcl-2、Bax、Caspase-3、Lc3B/Lc3A、Beclin-1及高迁移率蛋白 B1(high-mobility group box1,HMGB1)的表达。多组间比较采用 ANOVA 分析,多组间两两比较采用 LSD-t 检验,以 P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I /R 组较 Sham 组心功能舒缩参数明显降低,TSS 预处理使其显著升高(P <0.05),但 DAP、Pmin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TSS 预处理组心肌梗死百分比显著低于 I /R 组(P <0.05)。与 Sham 组相比,I /R 组显著增加了 Caspase-3表达(P <0.01);TSS 预处理组能够明显下调 Caspase-3蛋白表达(P <0.01)。I /R组 Bax 表达亦明显升高(P <0.01),TSS 能够抑制 Bax 蛋白表达(P <0.01)。I /R 组降低了 Bcl-2蛋白的表达水平(P <0.05),不同剂量的 TSS 预处理均使 Bcl-2表达水平升高(P <0.01)。I /R 组Bcl-2/Bax 较 Sham 组比值降低(P <0.05);TSS 预处理使其明显升高(P <0.05)。自噬相关蛋白Beclin-1与 Lc3B/Lc3A 有相似的变化趋势,I /R 组 Beclin-1蛋白及 Lc3B/Lc3A 水平低于 Sham 组(P<0.05),TSS 预处理能够上调 Beclin-1表达与 Lc3B/Lc3A 比值(P <0.05)。与 Sham 组比较HMGB1表达明显增高(P <0.05),TSS 预处理组较 I /R 组减少了 HMGB1的表达(P <0.01)。结论丹参酮ⅡA 磺酸钠对 SD 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与抑制细胞凋亡,激活细胞自噬有关。  相似文献   
2.
髓系细胞触发受体-1(triggering receptor expressed on myeloid cell-1,TREM-1)是近年来发现的一种新型炎症激发受体[1],在炎症反应的触发和放大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目前关于TREM-1的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脓毒血症、呼吸机相关肺炎以及肺炎诊断方面,由于TREM-1能在这些炎症反应的早期诊断上提供重要价值,因此日益引起关注.本文拟对TREM-1在以上炎症反应疾病中的诊断价值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影响ICU心搏骤停患者心肺复苏后自主循环恢复(ROSC)的相关因素.方法 按照心肺复苏Utstein模式,收集ICU心搏骤停并进行心肺复苏抢救的病例157例,分为ROSC组(n=43)和自主循环未恢复组(non-ROSC组,n=114).分析可能影响ROSC的相关因素.结果 157例心肺复苏患者中有43例(27.4%)ROSC成功,ROSC组的年龄低于non-ROSC组[(59.7±15.2)岁 vs.(64.8±12.4)岁,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原发病为脑源性疾病不利于患者ROSC(OR=4.255,P=0.031),而原发病为心源性疾病(OR=0.133,P=0.009)、可除颤心律(OR=0.292,P=0.001)、心肺复苏持续时间≤15 min(OR=0.062,P=0.000)、肾上腺素使用剂量≤5 mg(OR=0.561,P=0.014)是影响ROSC的有利因素.结论 原发病、首次监测心律、心肺复苏持续时间和肾上腺素使用剂量是影响ICU心搏骤停患者心肺复苏后ROSC的因素.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依达拉奉和甘露醇治疗大面积脑梗死患者时肾功能的变化。方法将49例大面积脑梗死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给以甘露醇脱水等脑梗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依达拉奉30mg加入250ml生理盐水静脉滴注,bid,连用14d,期间观察肾功能变化。结果两组在观察期内急性肾损伤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依达拉奉与甘露醇联合应用时并未增加肾功能损伤。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昆山“8·2”特大烧伤合并吸入性损伤患者病原菌构成及耐药性分析?方法:对 2014年8~10月,在昆山“8·2”事故中同期入住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苏州市立医院重症医学科21例特大烧伤合并吸入性损伤患者不同时期标本(包括创面分泌物?深静脉导管?血液?呼吸道标本等)的病原菌及耐药性进行分析,并分析重症医学科以往患者病原菌构成?结果:共检出554株病原菌,其中烧伤早期细菌73株,烧伤后期481株,均是以革兰阴性菌为主(77.98%),依次为黏质沙雷菌(22.02%)?肺炎克雷伯菌(17.69%)?鲍曼不动杆菌(11.19%)?铜绿假单胞菌(10.11%)?真菌(7.76%)?重症医学科常见病原菌依次为铜绿假单胞菌(32.24%)?黏质沙雷菌(29.91%)?肺炎克雷伯菌(15.42%)?黏质沙雷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对替加环素和阿米卡星有着较好的抗菌活性,铜绿假单胞菌对头孢他啶?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阿米卡星较为敏感,鲍曼不动杆菌耐药率非常高?结论:特大烧伤合并吸入性损伤患者病原菌耐药率较高,有效监控病原菌能够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6.
目的回顾性分析利奈唑胺和万古霉素在治疗急性肾损伤患者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分析苏州市立医院ICU2008年—2010年期间感染MRSA同时存在急性肾损伤(AKI)的危重患者44例,分别接受利奈唑胺和万古霉素治疗,分析其临床疗效和治疗过程中的安全性。结果利奈唑胺组临床有效率为80.0%,细菌清除率为80.0%,万古霉素组临床有效率为45.8%,细菌清除率为41.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因不良反应而停药的发生率两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利奈唑胺组的死亡率(25.0%)低于万古霉素组(33.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急性肾损伤的患者MRSA感染利奈唑胺治疗的临床疗效优于万古霉素。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影响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早期预后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苏州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脑外科2007~2009年收治的152例颅内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分别对年龄、高血压、意识障碍史、Hunt-Hess分级、改良Fisher分级等23项危险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并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单因素分析显示,Hunt-Hess分级、改良Fisher分级、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急性生理及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EⅡ)、简化急性生理学评分(SAPSⅡ)、脑血管痉挛、意识障碍史、高血压、年龄、白细胞计数、超敏C反应蛋白与预后有显著相关性(P<0.01或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改良Fisher分级[OR=19.51,95%可信区间(CI)1.84~206.73,P=0.014]、APACHEⅡ评分[OR=17.34,95%CI 2.53~119.06,P=0.004]、脑血管痉挛[OR=27.84,95%CI 2.17~357.19,P=0.001]进入回归方程.结论 改良Fisher分级、APACHEⅡ评分、脑血管痉挛是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早期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我院综合性重症监护病房患者下呼吸道标本中肠球菌流行现状及耐药分析,为临床治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我院综合性重症监护病房2006年11月-2008年11月下呼吸道标本中274株革兰阳性菌中的54株肠球菌,应用Kirby—Bauer琼脂稀释法和VITEK系统鉴定进行药敏分析。结果274株阳性菌中主要是MRSA172株(62.77%),肠球菌54株(19.71%),其中粪肠球菌38株和屎肠球茵16株。屎肠球菌对青霉素、氨苄青霉素、左氧氟沙星、环丙沙星、万古霉素、四环素、庆大霉素、链霉素、奎奴普丁/达福普丁的耐药率明显高于粪肠球菌,粪肠球菌中有6株对万古霉素耐药,对利奈唑胺均未发现耐药株。结论重视肠球菌的动态监测及药敏分析,以科学指导临床工作。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vWF)与ADAMTS13在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aneurysmal subarachnoid hemorrhage,aSAH)中的动态变化及意义.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将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外科2010年4月至2011年4月收治的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29例,分成迟发性脑缺血组(DCI组)和非迟发性脑缺血组(无DCI组)、脑血管痉挛组(CVS组)和无痉挛组(无CVS组)、预后良好组和预后不良组,并引入正常健康体检者20例作为对照组.所有入选患者均行CT、DSA和(或)CTA确诊为颅内动脉瘤破裂致蛛网膜下腔出血.排除标准:(1)入院时发病已超过72 h或即将死亡患者;(2)在外院已接受手术、介入或内科保守治疗患者;(3)正在使用抗血小板药物如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或其他抗凝药物如华法林等;(4)有血液系统疾病、肝肾功能不全、近期有感染性疾病、孕期患者.分别在SAH后第1天、第4天、第10天收集静脉血,使用ELISA方法检测vWF抗原和ADAMTS13活性,观察其动态变化,TCD检测大脑中动脉的血流速度(VMCA),出院时行GOS预后评分.使用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并行t检验,多组比较采用方差分析.以P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血浆vWF水平在DCI组、CVS组及预后不良组第1天、第4天、第10天3个时间点均高于健康对照组,DCI组与无DCI组相比在第1天、第4天时间点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第4天、第10天,CVS组与无CVS组,预后良好组与预后不良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DCI组与预后不良组在T1时间点血浆ADAMTS13活性显著下降;而在是否发生CVS患者之间血浆ADAMTS13活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早期血浆vWF水平升高、ADAMTS13活性下降与DCI发生有关,并日早期ADAMTS13活件下降与预后相关.  相似文献   
10.
输血导致的传染性疾病一直倍受人们的关注,使输血相关的传染性疾病得以控制。而非传染性疾病目前正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输血相关性急性肺损伤(Transfusion-related acute lung injury, TRALI)正是其中典型并发症之一。TRALI是指输入血液或血液制品6d,时内而引发以呼吸系统损伤症状为主的临床综合症。全血分离血小板(WB-PLTS)是导致TRALI的最常见病因,其次是新鲜冰冻血浆(FFP)、压缩红细胞(PRBC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