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3篇
综合类   14篇
预防医学   4篇
眼科学   4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郭嫱  赫红丹  邴寒  于洋洋  冯卓蕾  郭续媛  王莉  王峰 《眼科》2011,20(4):244-247
目的观察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BRVO)伴行的动脉变化及其对预后的影响。设计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对象黑龙江省医院121例(124眼)BRVO患者。方法观察不同病程的BRVO患者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的影像资料,分析不同病程伴行的动脉变化对视网膜无灌注区的形成、新生血管的发生及视神经的影响。主要指标FFA图像中视网膜动脉管径及充盈时间等改变。结果早期患者64眼中,动脉管径扩张且荧光素渗漏严重者27眼(42.19%),其中19眼(70.37%)在病变晚期出现了超过7 PD的大片无灌注区,而动脉正常或受累轻微的37眼中仅7眼出现大片无灌注区(P<0.05)。所有患者中38眼(30.68%)病变晚期发生小动脉闭塞;18眼(14.52%)阻塞静脉与伴行动脉的远端出现一致性闭塞;5眼(4.03%)伴行动脉干不同程度闭塞。65眼(52.41%)出现大片毛细血管无灌注区,其中49眼(75.38%)发生视盘或视网膜新生血管,而与动脉有关的新生血管有16眼(43.24%)。结论 BRVO伴发的视网膜动脉受累(如早期患者动脉充盈延缓、管径扩张,晚期患者动脉管径缩窄、小动脉闭塞等)程度可作为早期判断有无无灌注区、识别发生新生血管高危眼以及对BRVO分型的参考指征。  相似文献   
2.
翼状胬肉俗称“攀睛”或“胬肉攀睛”,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疾病,因形状似昆虫翅膀而得名,多在睑裂斑的基础上发展而成.近地球赤道部和户外工作的人群(如渔民、农民)发病率较高,地理纬度与翼状胬肉的发病率有较大关系,具体病因不明,可能与紫外线照射、烟尘等有一定关系[1].我院于2010年11月-2011年5月,对建三江地区40岁以上2 235人进行翼状胬肉患病率调查,并根据受检者的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和工作环境进行了翼状胬肉患病率的比较分析,现将调查情况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邴寒  李淼  张继超  郭续媛 《黑龙江医学》2012,36(4):273-274,285
目的分析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central serous chorioretinopathy,CSC)的临床特征和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undus flurorescein angiography,FFA)的特征。方法对26例CSC患者的视力、初诊年龄、患病率、男女发病比例及FFA影像特征进行分析。结果本组女CSC患病率比男低(1∶4.25);≤40岁的CSC患者18眼,FFA单灶渗漏14眼(75.0%),多灶渗漏3眼(16.7%),不典型渗漏1眼(5.6%);>40岁CSC患者8眼,FFA单灶渗漏6眼(8.7%),多灶渗漏1眼(12.5%),不典型渗漏1眼(12.5%)。两组比较没有非常显著差异。结论 CSC的FFA表现单灶渗漏及墨渍、喷出型渗漏为主要特征,复发者渗漏点多靠近原发灶。患病率与性别有关,与年龄无关。  相似文献   
4.
患者男,20岁.因双眼视力下降6d于2008年9月28日来我院眼科就诊.既往有虹膜炎病史,无眼外伤及其他特殊病史,家族中无遗传眼病史.全身检查未见异常.血清离子检查正常.眼部检查:右眼视力0.4,矫正视力0.6;左眼视力0.6,矫正视力0.8.双眼屈光间质清楚.散瞳后眼底检查发现,双眼视盘边界不清,颜色红,表面毛细血管扩张,后极部视网膜皱褶.右眼视盘颞上静脉小分支旁及黄斑区中心凹鼻下方各见1个约1/4视盘直径(DD)大小边界不清的橘黄色病灶(图1A);左眼视盘颞上动脉分支旁及颞上静脉旁可见相邻的2个边界不清的约1/8 DD大小的橘黄色病灶(图1B).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检查显示,双眼视盘毛细血管扩张,边界不清,荧光渗漏,视网膜及黄斑区均未见异常荧光(图2).头部磁共振成像(MRI)检查显示,松果体囊性变.诊断:双眼视盘水肿.人院后给予20%甘露醇静脉滴注,对症应用糖皮质激素等治疗.神经外科会诊,根据影像资料和身体检查结果,认为头部MRI检查显示的松果体囊性变不会导致双眼视盘水肿.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 BRVO)中,颞侧分支静脉阻塞与黄斑分支静脉阻塞( MBRVO)眼底荧光素血管造影(FFA)的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FFA诊断为颞侧BRVO的135例患者(135眼)和98例MBRVO患者(98眼)的FFA检查结果。结果显示颞侧BRVO患者与MBRVO患者为上半支发生率高;动静脉交叉处发生率高。135例颞侧BRVO患者中,FFA显示阻塞区微血管闭塞、中心凹旁毛细血管部分破坏78例(57.8%),黄斑囊样水肿( DME )63例(46.7%),侧支循环形成13例(9.6%),视网膜新生血管16例(11.9%),视盘新生血管3例(2.2%)。98例MBRVO患者中FFA显示阻塞区毛细血管闭塞、中心凹旁毛细血管部分破坏46例(46.9%),黄斑囊样水肿14例(14.3%),侧支循环形成33例(33.7%)。结论 颞侧BRVO患者与MBRVO患者均有一定比例缺血改变,颞侧BRVO患者有视网膜及视盘新生血管生成,MBRVO患者则没有视网膜新生血管生成。中心凹旁毛细血管部分破坏及DME比例,颞侧BRVO患者均高于MBRVO患者。 MBRVO患者侧支循环形成比例高于颞侧BRVO患者。  相似文献   
6.
邴寒  金晓明  韩清 《黑龙江医学》2011,35(10):724-726
目的 研究Caspase-3在视网膜母细胞瘤(retinoblastoma,RB)中的表达,探讨两者之间的关系及其在RB中的作用.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检测24例RB石蜡包埋标本中的Caspase-3表达和两者的相关性.结果 24例RB中,分化型4例和未分化型20例.24例RB组织中,有18例Caspase-3蛋白表达...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Caspase-3和CD44v6在视网膜母细胞瘤(retinoblastoma,RB)中的表达,探讨两者之间的关系及其在RB中的作用。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检测24例RB石蜡包埋标本中的Caspase-3和CD44v6表达,以及两者的相关性。结果 24例RB中,分化型4例和未分化型20例;24例RB组织中,CD44v6表达阳性者17例,占70.8%;分化型和未分化型RB中,CD44v6的表达阳性率无显著性差异。CD44v6在视神经浸润组与视神经未浸润组RB中的表达,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24例RB组织中,有18例Caspase-3蛋白表达阳性,占75.0%。Caspase-3在分化型与未分化型组间和视神经浸润组与视神经未浸润组两组间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Caspase-3表达与RB有无视神经浸润无相关性。CD44v6与Caspase-3的表达呈显著正相关。结论 CD44v6与RB视神经浸润正相关,表达可能与RB的分化无关,Caspase-3与RB的分化无关。Caspase-3和CD44v6的表达间存在着正相关。在RB中,Caspase-3的高表达和CD44v6的高表达可能与RB的演进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联合青光眼小梁切除术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4-09~2007-06间,行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小梁切除术59眼的临床资料,观察手术后眼压、视力变化和并发症情况。结果 59眼中,0.05~0.1者2眼(3.39%);0.1~0.3者9眼(15.25%);0.3~0.5者20眼(33.40%);0.5~0.8者26眼(44.06%),其中:>1.0者2眼(3.39%);术后平均眼压稳定在(12.35±1.65)mmHg;术后出现角膜水肿7眼,虹膜反应和晶状体前膜5眼,后囊膜混浊2眼,经治疗后视力明显改善。结论青光眼白内障联合手术疗效确切,虽然存在一定的并发症,但及时处理并发症后,仍可获得满意疗效,是一种理想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9.
马艳波  石峰  徐静  宋晗  邴寒  杨硕 《医学信息》2019,(24):175-176
目的 探讨三维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技术(OCT)对开角型青光眼早期诊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5月~2019年5月黑龙江省医院收治的86例开角型青光眼患者临床资料,根据病情发展阶段不同分为A组(早期开角型青光眼,43例)、B组(中晚期开角型青光眼,43例),比较两组各部位神经节细胞复合体(GCC)、黄斑区视网膜神经纤维层(mRNFL)、黄斑区神经节细胞层+内丛状层(GCIP)、视盘周围神经纤维(pRNFL)厚度。结果 A组mRNFL、GCIP、GCC上方、下方厚度均大于B组,pRNFL上方、下方、鼻侧、颞侧厚度均大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三维OCT用于开角型青光眼的早期诊断能够较好的呈现出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变薄的范围和区域,且不同病情发展阶段的mRNFL、GCIP、GCC、pRNFL存在较大差异,能够为疾病的评估提供较为明确的依据。  相似文献   
10.
无脉络膜症( Choroideremia,CHM)由Mauther于1982年首次报告,是一类少见的X性染色体连锁隐性遗传眼底疾病.2004年2月至2011年11月我院诊断3例,现报告如下.例1患者女,年龄17岁.因“双眼视力下降1年,伴夜晚视物模糊”,于2004年2月19日来我院就诊.其母亲为本文报告病例2.其父兄均为正常.眼部检查:右眼视力0.3,左眼视力0.25,双眼视力均矫正不应;眼压右眼15 mm Hg,左眼17 mm Hg.裂隙灯显微镜检查:双眼角膜光泽、透明,前房深度正常,瞳孔直接、间接光反射灵敏,晶状体未见混浊;散瞳后眼底检查:双眼视盘界清,颜色正常,视网膜青灰色、污秽,可见视网膜散在分布斑片状及骨小体样色素沉着,透见脉络膜大血管(图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