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5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32篇
基础医学   13篇
临床医学   27篇
内科学   15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5篇
外科学   71篇
综合类   55篇
预防医学   9篇
药学   16篇
中国医学   3篇
肿瘤学   9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6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5篇
  199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血液高凝状态指标纤维蛋白原(FIB)、CD62p、蛋白C(PC)、D-二聚体(D-D)以及血液流变学的变化及与病情的关系。方法 检测35例AMI患者、28例胸痛非AMI患者以及30例正常对照者的FIB、CD62p、PC、D-D以及全血粘度和红细胞聚集指数(RAgI)水平,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AMI组患者FIB、CD62p、D-D、全血粘度及nAgI水平显著高于胸痛非AMI组和正常对照组;死亡组FIB、D-D及CD62p水平显著高于急性期组,恢复期组显著低于急性期组;恢复期组FIB、D-D、CD62p和血流变指标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除PC外,发病时间〉6h组、CD62p升高组及PC降低组的其余指标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组,而FIB升高组各指标均高于CD62p升高组及PC降低组;以上各组中,PC水平升降均与FIB、D-D、CD62p以及RAgI水平呈显著相反的变化。在各种判断组合中,D-D以及CD62p+PC+FIB组合阳性率最高(100%),其次为包括CD62p和PC的所有组合(91.5%)。D-D、CD62p、FIB以及RAgI相互之间均呈显著正相关,它们与PC呈显著负相关。结论 高凝状态与AMI之间相互关联;活化血小板、低PC及高FIB血症是导致AMI患者体内高凝状态更加重要的因素;D-D在判断AMI患者病情、疗效及预后上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硫酸镁常规热湿敷与24 h内冷湿敷、24~48 h后热湿敷治疗甘露醇外渗的效果。方法将2010年10月至2013年10月收治的58例甘露醇外渗患者分为观察组(26例)和对照组(32例)。观察组患者24 h内用50%硫酸镁冷湿敷,24~48 h后用50%硫酸镁热湿敷;对照组患者24 h内常规不做处理,24~48 h后给予50%硫酸镁热湿敷。结果观察组甘露醇外渗局部灼热、肿胀的消退时间较对照组短,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24 h内用50%硫酸镁冷湿敷,24~48 h后用50%硫酸镁热湿敷,能明显缩短甘露醇外渗患者的痊愈时间,有效减轻患者痛苦。  相似文献   
3.
电视胸腔镜手术在肺外周型小结节病变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4,他引:1  
肺外周型小结节是影像诊断学上对肺内单发、最大直径小于3cm的类圆形密度增高影像的总称,不伴有肺不张和肺门淋巴结肿大,是常见的放射学病灶之一。  相似文献   
4.
目的 评价不同时间点洗胃(gastric lavage,GL)清除猪胃内百草枯(paraquat,PQ)的效果,以及对血浆PQ浓度的影响.方法 将17头健康雌性家猪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PQ组(n=6)、PQ+1 h GL组(n=6)、PQ+6 h GL组(n=5).所有动物按60 mg/kg经胃管注入40% PQ原液,PQ+1 h GL组和PQ+6 h GL组分别在1h和6h经胃管给予20 L温水单次洗胃,监测生命体征及血药浓度并持续观察24h,LC-MS法测量血浆及HPLC法测量胃洗出液中的百草枯浓度.结果 PQ组、PQ+6 h GL组和PQ +1 h GL组的24 h存活率分别为66.7%、80%、100%;血PQ峰浓度(μg/mL)分别为(5.12±3.38)、(3.99 ± 1.24)、(1.96±1.83);PQ+1hGL组和PQ+6 hGL组洗出液的PQ含量占总摄入量的(24.46±6.49)%vs.(30.72±9.86)% (P>0.05);前10 L和后10 L的洗出液中PQ的清除比例:PQ+1 h GL组为(20.44±5.59)%vs.(4.02±1.82)%(P<0.01),PQ+6 h GL组为(26.17±7.19)%vs.(7.03±4.29)%(P<0.01).结论 1h和6h洗胃均能有效清除PQ,减少24h病死率;尽早洗胃(1 h)能更明显降低血浆PQ峰浓度;洗胃液在后1/2体积(后10 L洗出液)时清除百草枯的能力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不同时段、剂量腹腔注射百草枯(PQ)对于小鼠肺损伤及肺纤维化诱导效果的区别,以期建立更为合适、操作简便且结果稳定的肺损伤和/或肺纤维化动物模型.方法 8~10周龄雄性C57BL/6J小鼠,分别采取腹腔注射单次给药(40 mg/kg、50 mg/kg、60 mg/kg),连续给药(10 mg/kg、12.5 mg/kg、15 mg/kg),以及间断给药(20 mg/kg、22.5 mg/kg、25 mg/kg)的方法,同组随机(随机数字法)匹配生理盐水对照组.分别于末次给药后1周、2周处死小鼠.监测小鼠一般情况,体质量状况及病死率.收获日检测肺功能指标;肺泡支气管灌洗液(BALF)细胞计数及分类;羟脯氨酸浓度;以及组织病理学分析.结果 单次或间断腹腔注射不同剂量PQ,均可诱导部分小鼠发生急性肺损伤,早期观察时间点的炎症表现随剂量增高而加重;晚期观察点少量存活小鼠可发生肺间质纤维化.病理切片见损伤部位主要集中在背后段、外周及胸膜下.但以上两组给药方式早期均有较高病死率,故晚期肺纤维化致病率较低.小剂量PQ连续给药法在各时间点诱导C57BL/6J小鼠的肺部病变缺乏显著意义.结论 单次大剂量或间断中等剂量腹腔注射作为PQ全身性给药的方法之一,可以成功诱导出早期小鼠急性肺损伤,但研究终点肺纤维化的致病率较低.PQ小剂量连续给药法致C57BL/6J鼠系肺损伤及肺纤维化的效果不明显.  相似文献   
6.
主动脉正常内膜及粥样斑块中载脂蛋白(a)的沉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动脉正常内膜及粥样斑块中载脂蛋白(a)的沉积蒋雷,李洛生,李健斋(卫生部北京老年医学研究所北京医院,100730)脂蛋白(a)是心、脑血管疾病重要的危险因素。应用组织化学方法可发现脂蛋白(a)在动脉粥样斑块中沉积。为探讨脂蛋(a)早发动脉粥样硬化发...  相似文献   
7.
患者男,54岁.反复咯血3个月入院.入院时患者反复痰中带血,血鲜红色,5~10 ml/d,无胸痛、发热、咳脓痰、呼吸困难等症状.查体:肺部叩诊左右对称无浊音,气管居中,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湿啰音.血型B.血红蛋白125 g/L,红细胞计数3.89×1012/L,白细胞计数9.7×109/L(中性粒细胞0.63、淋巴细胞0.34),血小板计数1 91×109/L;凝血功能、血生化检查无异常.  相似文献   
8.
脉管炎是周围动脉血管慢性闭塞性炎症 ,主要累及下肢中小动脉和静脉。因肢体缺血 ,造成下肢疼痛 ,肢端溃疡和坏死。我院自 1990年以来采用股动脉穿刺给药法治疗脉管炎患者 60例收到较好的疗效 ,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①治疗组 :脉管炎患者其中男 50例 ,女 10例 ,年龄 2 8岁至 65岁 ;平均年龄 4 5岁 ;②对照组 :脉管炎患者其中男 52例 ,女 8例 ;年龄 32岁至 60岁 ,平均 4 2岁。1 .2 治疗方法 :治疗和对照组患者均在治疗前作血、尿、便、心电图、彩超、血小板及出凝血时间检验。两组在同服用活血化瘀通络中药的同时 ;①治疗…  相似文献   
9.
肺、食管手术中的细菌调查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 了解肺、食管手术中可能受到的各种内源性、外源性细菌污染 ,以利更好地控制手术后感染。方法 对 44 9例肺、食管择期手术患者的食管腔或支气管腔以及手术室空气、手术人员手作细菌学检查。 结果 肺、食管手术后感染发病率为 7.8% ,术后感染是肺、食管手术重要的并发症。食管手术患者食管腔内含有大量细菌 ,如甲型链球菌、肠道杆菌、绿脓杆菌等 ,而支气管腔内细菌较少 ,以甲型链球菌为主。手术室空气中主要致病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 ,手术人员洗手后手上主要细菌为表皮葡萄球菌。 结论 与支气管腔相比 ,食管腔中所含的大量细菌可能严重污染手术野 ,成为食管手术后感染重要的内源性细菌。  相似文献   
10.
病儿 女,15岁.发现左全肺不张2年,原因不明,未治.2006年11月入院.查体:气管左侧移位,左侧胸廓塌陷,左肺呼吸音消失.纤维支气管镜检查见左主支气管近上叶口水平球形新生物完全阻塞管腔,肿瘤可上下活动,表面光滑,桔红色,蒂附于上叶支气管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