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篇
耳鼻咽喉   2篇
儿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3篇
综合类   9篇
中国医学   5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1篇
  2006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7 毫秒
1.
本文主要从"气血与脏腑的双向辨证关系""气血对疾病发展的双向影响"以及"通过气血双向调节增加临床疗效"3个层次,对熊大经教授"气血双向调节理论"防治过敏性鼻炎的诊疗理念及临床经验进行了多方位介绍。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鼻窦炎口服液治疗儿童急性鼻-鼻窦炎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采用多中心、随机、双盲、对照的临床研究方法,于2016年9月至2019年2月纳入国内17个中心480例病例,其中试验组和对照组各240例,试验组给予常规治疗+鼻窦炎口服液,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安慰剂,对药物疗效和安全性进行评价。结果 试验组主要症状消失时间为5d低于对照组7d(P<0.01),鼻内镜检查客观量化评分(P<0.01)与中医证候积分(P<0.01)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中医证候总有效率试验组(P<0.01)明显高于对照组;试验组主要症状复发率与VAS评分数值都低于对照组,但两组间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试验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与药物相关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与对照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鼻窦炎口服液治疗儿童急性鼻-鼻窦炎效果显著,安全性好,值得儿科临床用药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在治疗合并2型糖尿病的突发性耳聋患者时,于静脉用药基础上增加鼓室注射布地奈德混悬液,探讨此方式与口服强的松方式治疗这类患者后所获得恢复听力的差别。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且合并2型糖尿病的突发性耳聋患者84例(87耳),分为A组(口服强的松组)及B组(布地奈德混悬液鼓室注射组)各42例,在相同静脉用药及控制血糖的基础上,分别行口服强的松或鼓室注射布地奈德混悬液。结果将纯音听力改善程度分为痊愈、显效、有效、无效4个等级作为疗效判定标准,进行单向有序分类资料的秩和检验,Mann-Whitney U检验的结果显示,Z=-3.274,P=0.001,两组间的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布地奈德混悬液鼓室注射组疗效更好。同时对两组患者血糖测定的异常次数行χ2检验,chi-square检验的结果显示,χ2=214.482,P<0.001,组间血糖控制情况差异也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鼓室用药造成患者血糖波动的情况较少。结论在相同静脉用药及控制血糖的基础上,鼓室注射布地奈德混悬液治疗合并2型糖尿病突发性耳聋患者,疗效优于口服强的松,且更有利于调整、控制患者的血糖水平。  相似文献   
4.
鼻鼽作为现代中医耳鼻喉科的常见疾病之一,关于其文献可考的治疗历史已有上千年。"鼽"的释义,现代医学多解释为"鼻流清涕";对于其病因病机的认识,则以虚证为主。然而追溯其沿革,发现唐宋以前,并无"鼻鼽"作为单独病名的记载,各代医家对其释义及病因病机认识亦不尽相同。为探其究竟,遂决定查阅古籍,追本溯源,以释疑解惑。  相似文献   
5.
鼻中隔矫正术治疗重度鼻中隔偏曲并发鼻出血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我科于2003年2月至2005年6月对16例重度鼻中隔偏曲并发鼻出血患者一期行鼻中隔矫正术治疗取得满意疗效。现总结如下。1资料与方法16例患者中,男性12例,女性4例。年龄22~61岁,平均42岁。右侧鼻出血11例,左侧5例。此次鼻出血病史最长2周,最短半天,平均4.5 d。总失血量最大1 000 m  相似文献   
6.
目的 评价下鼻甲割治法治疗变应性鼻炎(AR)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7年8月至2020年1月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耳鼻喉科行下鼻甲割治法治疗的A R患者3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AS)、鼻眼结膜相关生活质量问卷调查量表(RQLQ)及下鼻甲肿胀程度评分为疗效评价指标;以出血、感染及粘连为安全性评价指标,分别对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1、4、8、12周的疗效及安全性进行比较.结果 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不同时间点患者的RQLQ积分及鼻阻VAS评分呈下降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VAS总分、下鼻甲大小评分及喷嚏、流涕、鼻痒VAS评分在治疗后1、4、8、12周4个时间点分别与治疗前相比,以及治疗后1、4、8周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8周与12周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安全性评价方面,2例治疗后24 h内少量出血,3例在治疗1周后出现黏膜水肿及粘连,处理后均得到恢复,安全性较高.结论 下鼻甲割治法治疗AR临床疗效确切,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鼻丘、下鼻甲划痕术治疗变应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AR)的机制.方法 对24例持续性AR患者行鼻丘、下鼻甲划痕手术治疗,并于手术前、手术后4周取其下鼻甲鼻黏膜组织各1块,行HE染色、甲苯胺蓝染色及P物质(substance P,SP)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鼻黏膜组织的组织形态及以嗜酸性粒细胞浸润为主的炎症病变情况;肥大细胞(MCs)浸润及脱颗粒情况,并计算MCs活化分数;SP免疫组化积分光密度值(IOD )的测定情况.结果 HE染色:手术后以嗜酸性粒细胞浸润为主的炎症病变程度较手术前有一定改善;SP免疫组化积分光密度值测定:手术前后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MCs情况:手术前后MCs浸润数量、脱颗粒情况及活化百分数经两两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前后SP积分光密度值变化与MCs活化分数变化经相关性检验,存在相关关系(R=0.594).结论 鼻丘、下鼻甲划痕通过阻断鼻腔黏膜表面C类阳性感觉神经纤维,进而抑制SP的表达水平,降低其对MCs脱颗粒反应的协同作用,减少炎性介质的释放,进而缓解鼻腔黏膜变应性炎症,改善患者的鼻部症状,且SP含量的变化可在一定程度影响MCs的活化比例.  相似文献   
8.
目的 系统评价变应原特异性免疫治疗在变应性鼻炎伴哮喘治疗中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治疗提供循证依据。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Cochrane Library、EMBASE、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网等数据库,收集公开发表的所有关于变应原特异性免疫治疗治疗变应性鼻炎伴哮喘的随机对照试验,文献检索起止时间从建库至2022年4月30日。按纳入标准筛选文献并对纳入文献进行严格质量评价后提取资料,应用Rev Man 5.4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16篇随机对照研究,共计1904例患者。变应原特异性免疫治疗1130例,常规药物治疗774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在儿童鼻炎症状评分(RR=-1.75,95%CI:-2.45~-1.05,P<0.001)、成人鼻炎症状评分(RR=-2.35,95%CI:-3.82~-0.88,P=0.002)、儿童哮喘症状评分(RR=-1.35,95%CI:-1.68~-1.01,P<0.001)、成人哮喘症状评分(RR=-1.22,95%CI:-1.34~-1.10,P<0.001)、患儿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实测值占预计值百分率(FEV1%)(RR=0.42,95%CI:0.32~0.52,P<0.001)、患儿用力肺活量(forced vital capacity, FVC)方面,变应原特异性免疫治疗组与常规药物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RR=0.30,95%CI:0.20~0.39,P<0.001)。两组血清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 IL-4)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R=-4.70,95%CI:-9.98~0.57,P=0.08)。结论 变应原特异性免疫治疗在变应性鼻炎伴哮喘治疗中的临床疗效优于常规药物治疗。但考虑到本研究纳入文献质量普遍较低,未来仍需进行更高质量的随机对照试验深入研究,进一步证实特异性免疫治疗在变应性鼻炎伴哮喘治疗中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9.
李家容  戚思国  蒋路云 《四川医学》2011,32(12):1902-1904
目的探讨鼻NK/T细胞淋巴瘤的临床及组织病理学特征。方法对20例鼻腔NK/T细胞淋巴瘤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其临床特点及组织病理学特征。结果患者早期主要临床症状表现为单侧鼻塞及脓血涕;晚期表现为鼻腔恶臭、坏死及发热。经鼻内镜检查,早期粘膜肿胀,分泌物增多;晚期粘膜坏死覆脓痂,质脆伴异味。CT显示13例肿瘤居于鼻腔前部,6例居于鼻中隔;14例病变累及上颌窦,3例累及筛窦,5例同时累及上颌窦与筛窦。病理学免疫组化染色表达NK相适抗原和T细胞分化抗原。结论本病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CT检查有利于确定病变范围及临床分期,取材活检及免疫组织化学检查是确诊鼻NK/T细胞淋巴瘤的主要依据。  相似文献   
10.
周立  蒋路云  李涛  谢艳 《新医学》2013,44(2):145-146
鼻窦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MFH)是临床较为罕见疾病.该文报道1例左上颌窦MFH患者的诊治经过.该患者在外院被诊断为“慢性鼻窦炎”,入院后经对其临床特征、影像学表现、病理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确诊为左上颌窦MFH,患者接受手术治疗后随访6个月未见复发.该例提示,对于患有单侧鼻窦炎的中老年患者,宜早行CT或MRI检查.怀疑为肿瘤者应及时取病理组织行免疫组织化学诊断,确诊后及早行根治性手术是该病治疗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