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1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5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2.
目的 探讨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ardiac resynchronization therapy with pacemaker function / defibrillation function,CRT-P /D) 在射血分数降低的心力衰竭患者中发生超反应的预测因素及不良事件的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分析我科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59例因心力衰竭采用CRT-P /D治疗并随访12个月以上的患者,采集一般临床资料、心电图、心脏超声、不良事件发生等临床数据.以术后12个月左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 升高幅度分3组: 超反应组(幅度≥ 15%,14例),中度反应组(5%≤幅度< 15%, 23例),轻度/无反应组(幅度< 5%, 22例) .采用方差分析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CRT-P /D治疗发生超反应的独立预测因素.采用Kaplan-Meier法进行预后分析,COX回归模型明确影响预后的危险因素.结果 超反应组术前心房颤动比例、右房内径(right atrial diameter,RA) 明显低于中度反应组及轻度/无反应组(P<0. 05),双心室起搏比例明显高于中度反应组及轻度/无反应组(P<0. 01) .多因素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病程< 1. 5年(OR = 17. 54, 95%CI = 1. 41 ~ 216. 96,P = 0. 02) 、RA<35 mm(OR = 23. 70, 95%CI = 1. 60 ~ 349. 32,P = 0. 02) 、双心室起搏比例> 96%(OR = 36. 35, 95%CI = 12. 17 ~ 609. 03,P = 0. 01) 是术后发生超反应的独立预测因素.预后分析显示无事件(心衰再住院、恶性心律失常、全因死亡) 生存率超反应组高于中度反应组及轻度/无反应组(Log Rank: P<0. 01),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对于复合不良事件的发生,心房颤动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因素(P<0. 05,HR = 2. 35, 95%CI = 1. 067 ~ 5. 19) .结论 对于CRT-P /D治疗射血分数降低的心力衰竭患者,病程< 1. 5年、RA<35 mm,双心室起搏比率> 96%是发生超反应的重要预测因素,心房颤动是影响术后不良事件发生的独立因素.  相似文献   
3.
目的 对比药物治疗与导管消融对心房颤动(房颤)患者左心房结构、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2012年1月至2013年6月在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心血管内科住院的200例未行导管消融的房颤患者,年龄17~83(56.27±12.98)岁,病程2~68(14.12±11.25)个月.其中72例接受药物治疗(A组),128例接受三维电解剖标测系统(Carto)指导下消融治疗(B组),随访3、6个月后对两组患者的左心房结构、功能及生活质量进行比较.结果 经过3个月的随访,A组有69例完成随访,21例维持窦性心律(窦律)(30.4%).B组有127例完成随访,108例患者维持窦律(85.0%).独立样本t检验提示:A组的左心室收缩末期左心房最大容积指数(LAVImax)与左心室舒张末期左心房最小容积指数(LAVImin)增大,左心房射血分数(LAEF)减小;B组的LAVImax与LAVImin减小,LAEF增加.A组与B组的一般健康与生活质量明显提高,但B组提高的幅度明显高于A组,3个月后两组的一般健康与生活质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组与B组的心理健康评分均明显增加(P<0.01),但两组提高的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经过6个月的随访,A组的LAVImax、LAVImin较3个月前明显增大,LAEF明显减少(P<0.05),但B组的LAVImax,LAVImin较3个月前略有缩小,LAEF略有增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组的一般健康与生活质量、心理健康评分较3个月前明显降低(P<0.05),但B组的一般健康与生活质量、心理健康评分与3个月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导管消融在改善房颤患者的左心房大小、功能及提高生活质量方面优于药物治疗.  相似文献   
4.
蒋周芩  舒茂琴 《重庆医学》2013,(29):3569-3571
心房颤动(房颤)是临床上最常见且治疗费用昂贵的慢性心律失常,是缺血性脑卒中的一项重要的独立危险因素。非瓣膜病性房颤患者脑卒中的年发生率为4.5%,而既往有脑卒中或一过性缺血事件发作者年复发率大于12%,是房颤患者死亡的最主要原因[1]。华法林虽然能降低房颤患者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率,但它需要频繁监测凝血酶原时间(PT)、调整剂量,并受到药物食物等的影响,使其在临床工作中仅50%左右患者能真正获益[2]。随着直接Xa因子抑制剂(利伐沙班,阿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CARTOSound引导下射频消融对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连续入选2019年6-12月在本院心血管内科就诊的经超声心动图证实存在收缩期二尖瓣前叶前向运动(systolic anterior motion,SAM)现象的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患者,就其临床特征、消融策略及消融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消融效果不同分为反应组和非反应组,分析影响消融效果的因素.结果 共入选11例,其中男性3例,女性8例,年龄44~77(58.36±10.82)岁,病史6个月至2年,患者经消融后腔内即刻静息跨左心室流出道压力阶差(20.00±31.12 mmHg vs 57.09±33.44 mmHg,P=0.01)及早搏刺激后跨左心室流出道压力阶差(24.09±19.34mmHg vs 139.60±44.52mmHg,P<0.01)均明显下降,随访3个月后心脏超声提示室间隔厚度(18.15±92.84 rmm)较术前无明显差异(19.50±2.67mm,P=0.35),跨左心室流出道压力阶差较术前有所下降,但无统计学差异(71.09±31.40 mmHgvs 52.38±35.76 mmHg,P=0.28),术后6个月随访结果相似,但患者NYHA明显改善(1.64±0.15 vs2.36±0.20,P<0.01).与非反应组(5例)比较,反应组(6例)患者有室间隔厚度更薄、左心室直径更小、BNP更低的趋势.结论 CARTOsound引导下射频消融治疗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患者可改善心功能,短期内可缓解左心室流出道梗阻.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室间隔射频消融术(PIMSRA)治疗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HOCM)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2019年6~8月于我院心血管内科行PIMSRA的7例HOCM患者的临床资料,回顾分析该治疗方法的手术要点、术后管理重点和随访结果。结果7例患者手术均获成功,术中、术后未出现严重并发症,术后左心室流出道压力阶差下降明显,超声显示二尖瓣前叶收缩期前向运动现象明显减轻。出院后15 d、2个月、3个月随访,7例患者生存良好,疾病症状均缓解,心功能分级均有改善。结论PIMSRA治疗HOCM安全可靠,术后即刻可降低左室流出道压力阶差,改善患者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7.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