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1篇
综合类   2篇
中国医学   8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聂皎  李青 《光明中医》2014,29(1):155-156
<正>防己黄芪汤出自《金匮要略》,首见于《痉湿病》脉证治篇。原文说:"风湿脉浮,身重汗出恶风者,防己黄芪汤主之。"由防己、黄芪、白术、炙甘草4味药组成,用法中加入了生姜、大枣,药味精简,配伍严谨,益气固表与祛风行水并行,标本兼顾,体现了消补兼施之法。笔者以本方辨证加减治疗内科杂症,疗效满意,兹举例如下。1腰椎间盘突出症高某,男,84岁,因"反复腰痛4年余,再发加重1周"入院。入院诊断为:①腰椎退行性骨关节病,并L4  相似文献   
2.
陶鹏飞  雷素云  杨欣平  黄石珍  聂皎 《医学综述》2011,17(16):2515-2517
目的探讨以中枢神经系统症状为首发表现的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的临床特征及预后,提高临床医师对这部分患者的诊断识别能力,防止临床漏诊和误诊。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2010年云南省传染病专科医院感染科收治的500例艾滋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80例患者以中枢神经系统表现为首发症状。结果 80例患者中AIDS痴呆综合征5例,结核性脑膜炎15例(包括结核性脑膜脑炎),隐球菌脑膜炎30例,弓形虫脑病20例,脑梗死4例,巨细胞病毒神经根炎3例,进行性多灶性白质脑病3例。所有病例出现中枢神经系统表现后行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检测阳性,诊断为艾滋病。结论以中枢神经系统症状为首发症状的AIDS患者病情复杂,预后差,病死率高,早期诊断及治疗可以使患者病死率下降。  相似文献   
3.
脑卒中后抑郁( post - stroke depression,PSD) 是脑卒中后最为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同时也是影响疾病恢复的一大重要阻碍因素,故脑血管疾病恢复期或后遗症期阶段的防预防治是近年来的热点和难点。目前,PSD的具体发病机制尚不明确,且尚无明确的PSD的诊断标准。现检索查阅相关文献,并进行整理总结,本文从中医角度对卒中后抑郁的病因病机进行辩证分型分析,阐述经验方、中药外用、针灸、推拿、心理疏导等多种治疗手段对于PSD的治疗效果,并为今后的治疗及研究方向作出展望。  相似文献   
4.
聂皎  李青  李娜 《医学理论与实践》2011,24(20):2441-2442
目的:观察抗抑郁治疗对合并抑郁症状的老年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治疗前、后心功能及近期预后的影响。方法:将71例慢性心力衰伴抑郁状态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在常规抗心衰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氟西汀及安慰剂治疗6周,并分析其治疗前、后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的抑郁指数、心功能、6个月内再入院率的差异。结果:老年心衰患者抑郁障碍的患病率为42.5%;治疗6周后,治疗组SDS评分抑郁指数、6个月内再入院率低于对照组;而左心室射血分数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抗抑郁治疗可以改善合并抑郁障碍的老年心衰患者的心功能及近期预后。  相似文献   
5.
现代医学认为抑郁症是一种情感性精神障碍,临床上以显著而持久的情绪低落为特征,并有思维迟缓和精神运动性抑制等相应的思维和行为改变,严重时可出现自杀观念及行为.古代医学虽然没有明确的抑郁症的名称,但对本病的描述,多散见于古代医家对郁证、百合病、癫证、脏躁、梅核气以及奔豚等疾病的记载之中.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百合地黄汤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并抑郁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2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3例给予百合地黄汤治疗,对照组29例采用西药赛乐特治疗.共治疗8周.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进行疗效评定.结果:第8周末,2组临床疗效、总评分、睡眠障碍、躯体症状因子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百合地黄汤对慢性心力衰竭合并抑郁症疗效肯定,能有效缓解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7.
“肝藏血,血舍魂”是中医的传统理论,笔者通过对其“肝藏魂”理论的再认识,为中医临床研究及治疗精神情志类疾病提出新的观点及方法. 1 理论渊源 “肝藏魂”理论源于《内经》,历代医家都对其有所阐述。 1.1 肝《说文解字》卷四、肉部言:“肝木藏也,从肉干聲”。  相似文献   
8.
溃疡性结肠炎是慢性非特异性肠道炎症性疾病的一种。发病机制尚不明确,其主要临床症状为反复发作的腹泻、黏液脓血便及腹痛。其病程较长,呈慢性,缓解和发作交替,少数症状持续存在并且逐渐加重,西医多采用糖皮质激素,氨基水杨酸制剂以及免疫抑制剂等进行治疗,但为追求更佳疗效,近年来不少研究学者将研究焦点转向中医治疗,并发现了中医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有独特的优势,通过搜集文献资料从中医病因病机、辨证分型、内外治法等方面总结近年中医对溃疡型结肠炎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9.
李青教授为第三批全国优秀中医人才,云南省名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从事中医临床、教学、科研工作 30 年,特别擅用经方.升降散为治暑良方,出自明代张鹤腾的《伤暑全书》,清代杨栗山对其发挥,载于《伤寒瘟疫条辨》中治疗瘟疫.升降散由白僵蚕、蝉蜕、姜黄、川大黄、蜂蜜、米酒组成,用治"表里三焦大热",即温热弥漫表里内外之证,宣郁清热、调节表里上下及三焦气机升降[1].配伍精当、药简效宏,广泛用于内科杂病,现就几个典型病例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0.
综述了近年来中医药对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急性发作期的病因病机、辨证论治的研究进展,并对中医药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急性发作期的治疗提出建议与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