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3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2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5篇
中国医学   3篇
  2018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 毫秒
1.
田炯  李秀秀  赵杰  周芹  王慧萍  陈江华 《浙江医学》2018,40(14):1567-1569,1573
目的探讨尿液可溶性巨噬细胞生物标志物CD163(sCD163)对IgA肾病(IgAN)临床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原发性IgAN患者78例,均行肾脏穿刺病理检查,检测尿液sCD163水平。根据病理检查肾小球中新月体的百分比将患者分为C0组(无新月体形成)、C1组(新月体百分比<25%)、C2组(新月体百分比≥25%),比较3组患者尿液sCD163水平;分析尿液sCD163水平与肾脏穿刺时的平均动脉压(MAP)、尿蛋白肌酐比、血肌酐、估算的肾小球滤过率(eGFR)及肾小球新月体百分比的相关性;以尿液sCD163水平<1.03为尿液sCD163低水平组,尿液sCD163水平≥1.03为尿液sCD163高水平组,比较两组患者临床预后情况。结果C2组患者尿液sCD163水平高于C0、C1组患者(5.67±7.49vs0.69±0.76、0.57±0.67,均P<0.05)。尿液sCD163水平与尿蛋白肌酐比、血肌酐、肾小球新月体百分比呈正相关(r=0.787、0.271、0.217,均P<0.05),与eGFR呈负相关(r=-0.299,P<0.05)。尿液sCD163高水平组患者的肾脏生存率低于低水平组患者(84.35%vs98.18%,P<0.05)。结论尿液sCD163可作为预测IgAN临床预后的一项无创性生物标志物。IgAN患者高尿液sCD163提示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2.
免疫表型分析在急性白血病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应用流式细胞术免疫荧光标记对急性白血病(AL)进行免疫表型分析可弥补FAB分型的不足,对AL的分型诊断有很大意义。提出免疫表型分析在急性白血病的预后判断中有一定价值,但尚不能成为独立的判断依据。另外,它在监测微小残余白血病和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方面也有重要意义。本文就上述三方面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利湿行瘀、益气养阴立法组成的肾纤康汤对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MsPGN)患者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_1(TGF-β_1)的抑制作用。方法:选择MsPGN患者60例,随机分成肾炎对照组、苯那普利组及肾纤康组,并观察治疗前后各组血清TGF-β_1变化。结果:苯那普利组与肾纤康组治疗后血清TGF-β_1水平均显著下凋(P<0.01),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与肾炎对照组比较差异非常显著(P<0.01)。结论:肾纤康汤可能具有抗TGF-β_1作用,对延缓肾损害有利。  相似文献   
4.
陈江华  田炯 《浙江医学》2010,32(8):1136-1138,1169
据统计,我国的慢性肾脏病发病率大约占总人口的10%~13%,其中IgA肾病是最常见的原发性肾小球肾炎。IgA肾病的分布有明显的地域特征,在亚洲和太平洋地区是最常见的原发性肾小球疾病,占肾活检患者的30%~40%,在欧洲占20%,而在北美仅占10%。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吗替麦考酚酯(MMF)联合低剂量糖皮质激素方案治疗HBsAg阳性的成人微小病变性肾病综合征的疗效及安全性。 方法 前瞻性地选择HBsAg阳性、HBeAg 阴性及血清 HBV-DNA <1000 拷贝/ml的成人微小病变性肾病综合征患者30例,分成激素组(16例)及MMF组(14例)。激素组接受常规激素治疗方案(泼尼松片,1 mg&#8226;kg-1&#8226;d-1);MMF组接受低剂量激素(泼尼松片,0.5 mg&#8226;kg-1&#8226;d-1)联合MMF 1.0~2.0 g/d。 结果 激素组和MMF组乙肝病毒激活发生比例分别为62.5%及35.7%,其中接受拉米呋定治疗分别为43.8%及21.4%;谷丙转氨酶升高发生比例分别为50.0%及28.6%。激素组及MMF组的完全缓解比例分别为11/14和10/12,两组复发比例分别为6/11和4/10。 结论 与常规激素治疗方案比较,MMF联合低剂量糖皮质激素方案能同样有效地治疗HBsAg阳性的成人微小病变性肾病综合征,并在减少乙肝病毒激活方面可能显示一定优势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神经激肽对乙酰甲胆碱(MC)气道反应性的作用.方法:观察非肽类NK1受体拮抗剂SR140333对镇静大鼠的MC气道反应性和离体气管条的收缩反应.结果:SR140333抑制MC气雾(10-1000μmol/m3)引起的呼吸频率增快,抑制MC气雾(1mmol/m3)反应的ID50为49(14-172μg·kg-1);SR1403331μmol·L-1对乙酰甲胆碱引起的气管平滑肌收缩无抑制作用.阿托品可阻断MC的在体和离体反应.结论:内源性速激肽参与在体MC气道反应,至少部分由NK1受体介导.  相似文献   
7.
为观察速激肽NK1受体拮抗剂SR140333对抗原攻击引起的致敏大鼠气道高反应性的影响,测定了致敏大鼠在抗原攻击前后的基础呼吸频率,对MCh的反应性及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的白细胞数量。实验结果显示,致敏大鼠吸入OA后6h基础呼吸频率增加,并显著增加乙酰甲胆碱(MCh)的反应性、MCh的-logPC30值和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的白细胞数量。ip速激肽NK1受体拮抗剂SR140333(01mg·kg-1)或地塞米松(05mg·kg-1),可明显抑制上述反应,小剂量SR140333(001mg·kg-1)仅有部分抑制作用。结果提示抗原攻击可引起致敏大鼠气道高反应性和气道炎症,速激肽NK1受体拮抗剂可抑制这些反应  相似文献   
8.
为观察速激肽NK-1受体拮抗剂SR-140333对抗原攻击引起的致敏大鼠气道高反应性的影响,测定了致敏大鼠在抗原攻击前后的基础呼吸频率,对MCh的反应性及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的白细胞数量。实验结果显示,致敏大鼠吸入OA后6h基础呼吸频率增加,并显著增加乙酰甲胆碱(MCh)的反应性、MCh的-logPC30值和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的白细胞数量。ip速激肽NK-1受体拮抗剂SR-140333(0.1mg·kg-1)或地塞米松(0.5mg·kg-1),可明显抑制上述反应,小剂量SR-140333(0.01mg·kg-1)仅有部分抑制作用。结果提示抗原攻击可引起致敏大鼠气道高反应性和气道炎症,速激肽NK-1受体拮抗剂可抑制这些反应。  相似文献   
9.
铁剂对缺铁孕妇和新生儿干预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 : 研究孕妇缺铁导致新生儿缺铁的发病情况和补充铁剂的干预作用。方法 :  44例孕妇分为对照组和铁剂组 ,孕中期开始分别服用安慰剂或铁剂。分别测定孕妇在服药前、服药后及新生儿的各项铁指标 :血清铁 (serum iron,SI)、总铁结合力 (total iron binding capacity,TIBC) ,转铁蛋白饱和度 (transferrin saturation,TS) ;血清铁蛋白 (serum ferritin,SF)。血红蛋白(Hb)值为临床资料。结果 : 对照组新生儿 Hb、SI、TS、SF平均值均低于铁剂组新生儿 ;对照组新生儿贫血发病率和贮铁不足率达 80 %、54.5% ,明显高于铁剂组。除母血 SF与新生儿 SI以外 ,孕妇与新生儿的 SI、TS、SF之间呈不同程度的显著正相关。孕末期铁剂组孕妇缺铁性贫血人数明显少于对照组 ;对照组孕妇孕末期 Hb、SI、TS、SF较孕中期进一步降低或维持原来的低水平 ,而铁剂组孕妇孕末期 Hb、SI、TS较孕中期有增加 ,SF未进一步降低。结论 : 孕妇与新生儿的铁营养状况密切相关 ,孕妇缺铁会导致新生儿缺铁。补充铁剂能减少孕妇及其新生儿缺铁  相似文献   
10.
肾移植受者术前血清可溶性CD30水平对急性排斥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研究术前血清可溶性CD30(sCD30)水平对肾移植受者术后6个月内急性排斥及排斥类型的预测作用。方法 共纳入自1998年12月至2003年8月在本中心行同种异体肾移植手术且存有术前血标本的707例受者。 回顾性总结该组受者术后6个月内急性排斥的发生情况及其它临床资料,同时选取健康对照40例。用sCD30 ELISA 试剂盒复孔检测肾移植受者术前和健康对照血清sCD30水平。根据术前sCD30水平将肾移植受者分为低sCD30组、中间sCD30组和高sCD30组。结果 肾移植组术前sCD30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血管性、细胞性排斥及临界改变的发生率随着sCD30水平的升高而升高(P均 < 0.05),但低、中、高sCD30 3组急性排斥逆转率却分别为100%、90.6%和78.6%,低sCD30组、中间sCD30组与高sCD30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 < 0.05)。血管性排斥、细胞性排斥、临界改变和临床排斥的sCD30水平[(198.95±76.09)、(165.89±44.56)、(172.94±74.22)和(161.23±64.87) U/ml]和未排斥组[(133.76±61.95) U/ml]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 < 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sCD30、群体反应性抗体(PRA)阳性和巨细胞病毒(CMV)抗原阳性均为急性排斥的危险因素,优势比分别为2.683、2.384和2.065结论 术前高sCD30水平预示术后急性排斥发生率的增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