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3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3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篇
肿瘤学   3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5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EPO(促红细胞生成素)对大鼠磨牙牙髓血运重建术后SDF-1、VEGF表达水平及疼痛的影响.方法:48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磨牙牙髓血运重建大鼠)、EPO-A组(磨牙牙髓血运重建大鼠腹腔注射250IU/Kg EPO)及EPO-B组(磨牙牙髓血运重建大鼠腹腔注射500IU/Kg EPO),采用ELISA法检测各组大鼠血清中TNF-α、IL-6及IL-1β表达,HE染色观察根管组织形态,免疫印迹检测根管组织内SDF-1、VEGF蛋白水平.将人牙髓细胞分为正常组(人牙髓细胞)、EPO组(人牙髓细胞给予EPO干预)、VEGF组(人牙髓细胞给予VEGF干预)及SDF-1组(人牙髓细胞给予SDF-1干预),采用CCK-8检测24h、48h及72h细胞相对增值率,qRT-PCR检测SDF-1、VEGF mRNA相对表达.结果:与和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血清中TNF-α、IL-6及IL-1β 水平升高(P<0.05),与模型组相比,EPO-A组及EPO-B组大鼠血清中炎性指标均降低(P<0.05),且EPO-B组低于EPO-A组(P<0.05);模型组大鼠根管组织中SDF-1及VEGF蛋白表达水平低于正常组(P<0.05),EPO-A组及EPO-B组SDF-1及VEGF蛋白表达水平高于模型组(P<0.05),EPO-B组与EPO-A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人牙髓细胞克隆至第二代时,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镜下可见,细胞生长状况良好,呈梭形或星形,细胞间排列紧密,胞浆丰富,胞浆的突起互相连接,细胞核呈卵圆形,位于细胞中央,有明显的核仁;EPO组、SDF-1组及VEGF组人牙髓细胞的在24h、48h及72h的相对增殖率均高于正常组(P<0.05);与正常组相比,EPO组、SDF-1组及VEGF组细胞中SDF-1及VEGF mRNA表达升高(P<0.05),EPO组、SDF-1组及VEGF组SDF-1及VEGF mRNA水平无意义(P>0.05),SDF-1mRNA与VEGF mR-NA呈现正向相关性(r=0.576,P=0.003).结论:促红细胞生成素能够降低大鼠磨牙牙髓血运重建术后炎症水平,缓解疼痛,并通过提高SDF-1、VEGF表达促进血管新生,参与血运重建.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微血管模式、密度以及影像学参数与涎腺腺样囊性癌预后的相关性。方法收集涎腺腺样囊性癌患者148例,免疫组化染色方法检测血管内皮细胞CD31、CD105单克隆抗体表达及检测涎腺肿瘤组织的微血管密度(MVD),比较CT灌注参数、微血管密度(MVD)参数在良恶性肿瘤之间的差异及相关性。结果 CD31在恶性肿瘤组中的表达明显高于良性肿瘤组,但两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D105在恶性肿瘤组中的表达明显高于良性肿瘤组,但两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恶性肿瘤组灌注参数BF、BV、PS值明显高于良性组,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的MTT参数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Spearman分析肿瘤各灌注各参数值与MVD的相关性,结果显示BF、PS、BV、MTT与MVD之间呈正相关性。结论 CT灌注参数可较准确地定量分析肿瘤血流灌注状态,微血管密度(MVD)、CD105可特异性标记肿瘤新生血管内皮细胞,在涎腺腺样囊性癌的预后的评价中发挥着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Omi/HtrA2在不同分型腺样囊性癌中的表达差异,并评价其对腺样囊性癌的临床意义.方法 纳入确诊为腺样囊性癌的患者100例,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检测Omi/HtrA2在不同分型腺样囊性癌中的表达;并检测腺样囊性癌转移组和非转移组患者中Omi/HtrA2表达情况.结果 Omi/HtrA2表达主要位于细胞胞质中,在腺样囊性癌组织中其阳性率为83%;腺样囊性癌低级组与高级组间表达情况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但不同分型的腺样囊性癌组织中其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Omi/HtrA2在转移组腺样囊性癌中阳性率为93.1%,在非转移组中其阳性率为46.2%,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Omi/HtrA2与腺样囊性癌的发病密切相关,可作为临床判断腺样囊性癌的辅助性指标,对临床的诊治及预后的判断具有一定的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4.
5.
目的:探讨涎腺腺样囊性癌微血管参数与肿瘤微血管模式之间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05年1月至2015年7月我院涎腺腺样囊性癌患者(SACC组)148例,正常腮腺组织(对照组)50例,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方法检测两组受检者的转录活化因子-3(STAT3)、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分析其与微血管密度(MVD)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SACC组患者的STAT3和VEGF阳性表达率分别为32.0%和40.0%,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9.0%和18.0%,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SACC组患者的STAT3、VEGF mRNA表达水平分别为(1.12±0.56)和(1.10±0.29),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0.82±0.31)和(0.72±0.26),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SACC组患者的STAT3、VEGF蛋白表达(3.23±1.99、2.56±1.86)与对照组(1.96±0.86、1.99±0.86)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STAT3及VEGF在SACC组中不同类型组织、有无淋巴结转移、TNM分期方面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STAT3与VEGF表达呈正相关(r=0.85);STAT3及VEGF蛋白表达水平与MVD差异表达具有相关性(r=0.63,0.85)。结论涎腺腺样囊性癌微血管参数STAT3与VEGF与肿瘤微血管模式MVD之间具有相关性,在调控涎腺腺样囊性癌的血管生成方面,有望作为治疗靶点。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老年根面龋患者病情特征及其影响因素。方法:纳入2020年1月-2022年5月于笔者医院口腔科门诊就医的年龄≥60岁的382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参照ICDAS-Ⅱ根面龋诊断标准评估老年根面龋患病率,收集老年根面龋疾病特征及临床资料,并根据患者是否发生根面龋分为发生组和未发生组,探讨老年根面龋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根面龋发病率为67.71%(251/382),215例根面龋发生排首位的为下颌第一前磨牙,其次为上颌第一磨牙、上颌第二前磨牙,最少为上颌切牙。其中上颌牙列根面龋最多见的是远中面,下颌牙列根面龋多见于唇颊面。牙龈退缩的平均牙数(24.25±7.09)颗、龋坏根面(1.12±0.25)个、充填根面(2.88±0.47)个、平均缺牙数(6.42±2.10)颗;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高龄(OR=1.333)、男性(OR=1.997)、保留牙数量多(OR=2.557)是老年根面龋发生的危险因素(P<0.05),刷牙频率高(OR=0.069)是老年根面龋发生的保护因素(P<0.05)。结论:老年根面龋患病率处于高水平,且以下颌第一前磨牙最常见,其中高龄、男...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涎腺腺样囊性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以及生存状况.方法 回顾性分析确诊为涎腺腺样囊性癌的200例患者临床资料,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的Logistic回归进行相关危险因素的分析,探讨影响涎腺腺样囊性癌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并运用Kaplan-Meier的生存曲线对肿瘤切除术后患者的生存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通过单因素分析:年龄、手术切缘是否干净、病理类型、神经是否受侵、临床分期是影响患者预后的因素;多因素分析:切缘阳性、病理类型为实体型、神经受侵、临床分期属于晚期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本研究患者的复发率为34.00%,远处转移率为46.00%,总死亡率为58.00%,肿瘤相关死亡率为48.00%,5年生存率为68.00%,10年生存率为56.00%.结论 切缘阳性、病理类型为实体型、神经受侵、临床分期属于晚期作为影响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影响涎腺腺样囊性癌的预后.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大鼠磨牙牙髓血运重建术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牙科显微镜下对大鼠下颌第一磨牙进行牙髓血运重建术,术后3周对磨牙组织进行HE染色分析,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和免疫组化技术检测磨牙组织中VEGF基因和蛋白的表达,评估VEGF表达在磨牙牙髓血运重建术后的表达意义。结果 牙髓血运重建术后,可见根管内有丰富的血管新生,未见明显炎症细胞浸润,在组织结构上更接近正常牙髓结构。VEGF在正常磨牙组织、根尖周炎磨牙组织和牙髓血运重建术后的磨牙组织中均有表达,牙髓血运重建术后VEGFmRNA表达明显高于正常组织和根尖周炎磨牙组织(P<0.01)。VEGF蛋白表达水平高于正常组织和根尖周炎磨牙组织。结论 牙髓血运重建术可显著促进大鼠磨牙中VEGF的表达,从而促进牙髓中血管的生成,促进牙髓组织的修复。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探索和分析张家口地区在校初中生龋齿现状以及口腔健康相关行为对该人群龋齿的影响,为开展口腔健康相关行为宣教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层多阶段的抽样方法抽取张家口市12所初中学校,对抽中学校的所有在校初中生进行口腔检查和口腔相关健康行为情况调查,采用描述分析方法对初中生龋齿患病情况进行分析,并采用单、多因素分析方法对口腔健康相关行为对龋齿患病的影响进行分析。结果本研究共对2029名在校初中生进行口腔检查及口腔健康行为调查,其中男生1123名,女生906名,年龄11~14岁;独生子女1187名,非独生子女842名;父母最高学历是高中及以下1106人,父母最高学历是中专/大专605人,父母最高学历是本科及以上有318人。共检出龋齿学生724例,龋齿患病率为35.68%,龋均为(2.48±0.77)颗,龋齿充填率为15.67%。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食用睡前甜点(OR=4.455)、每天进食甜品类食物的频率≥2次(OR=2.347)、刷牙方法不正确(OR=4.754)、有错颌畸形(OR=1.956)是初中生龋齿患病的危险因素,每天刷牙≥2次(OR=0.293)、乳牙萌发后有刷牙习惯(OR=0.262)、家长重视(OR=0.384)、对刷牙出血理解正确(OR=0.304)是初中生龋齿患病的保护因素。结论张家口地区在校初中生龋齿患病率仍然较高,不良饮食习惯、刷牙习惯、家长重视程度以及牙齿知识了解程度影响了龋齿的发生,需要家长以及社会提高对在校初中生龋齿的关注程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