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3篇
综合类   4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5篇
中国医学   2篇
  2019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2篇
  2006年   5篇
  196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2.
目的探讨复方嗜酸乳杆菌联合曲美布汀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128例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随机分成复方嗜酸乳杆菌联合曲美布汀组(A组,44例)、复方嗜酸乳杆菌组(B组,42例)和曲美布汀组(c组,42例),A组给予复方嗜酸乳杆菌,1g/次,3次/d,餐后口服;曲美布汀,100mg/次,3O:/a;B组给予复方嗜酸乳杆菌,1g/次,3次/d,餐后口服;12组给予曲美布汀口服,100mg/次,3Oz/d;4周为1个疗程。观察比较三组治疗前、治疗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4周后,A组总有效率93.2%明显高于B组的71.4%和C组的78.6%()(2=4.87、4.01,均P〈0.05),C组和B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复方嗜酸乳杆菌联合曲美布汀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临床疗效较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倍剂泮托拉唑联合多潘立酮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倍剂泮托拉唑联合多潘立酮治疗胃食管反流病(GERD)的临床疗效。方法 210例GERD病人随机分为三组:A组为倍剂泮托拉唑联合多潘立酮、B组为常规剂量泮托拉唑联合多潘立酮、C组为常规剂量泮托拉唑,各组均为70例。治疗4周后,评价各组临床症状缓解情况和内镜下的表现。结果 治疗4周后A组、B组、C组的症状缓解总有效率分别为92.85%、74.28%、70.00%(均为P〈0.05);治疗4周后内镜下病变改善率分别为88.57%、72.85%、51.42%(均为P〈0.05);A组轻、中、重度病例临床症状缓解总有效率分别为95.65%、93.33%、88.24%;B组为91.30%、73.33%、52,94%;C组为87.00%、70.00%、47,06%。轻度GERD患者三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中度、重度患者A组与B组、A组与C组治疗总有效率相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应用倍剂泮托拉唑联合多潘立酮治疗胃食管反流病,可使患者症状迅速改善,病变治愈率高,对中、重度GERD疗效显著。无不良反应,可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总结老年人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的临床诊治特点,以提高对老年人重症急性胰腺炎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近5年来收治25例老年(60~84岁)SAP患者的例临床资料,并与同期30例非老年人(22—59岁)对照组SAP患者资料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老年SAP患者以胆石症为主要病因,多伴其他慢性疾病,老年患者各种临床症状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老年组APACHEⅡ(24、48h)和Ranson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老年患者的局部并发症和多器官功能障碍(衰竭)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病死率和死亡原因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结论我国老年SAP病因以胆源性为主,临床症状无特异性,伴发疾病多,并发症和多器官功能障碍(衰竭)发生率较高。老年人急性胰腺炎仍以内科非手术综合治疗为主。  相似文献   
5.
加替沙星与左氧氟沙星治疗急性下呼吸道感染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探讨加替沙星与左氧氟沙星治疗急性下呼吸道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将在我院治疗的下呼吸道感染患者6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左氧氟沙星治疗,观察组给予加替沙星治疗。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咳嗽咳痰、发热、胸痛及胸片阴影人数均较治疗前明显减少(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咳嗽咳痰、发热、胸痛及胸片阴影改善情况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细菌清除率为96.88%,对照组为90.63%,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愈率为90.63%,对照组为68.75%,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未见明显的药物不良反应。结论:加替沙星在治疗下呼吸道感染中治愈率较左氧氟沙星更高,副作用少,值得应用。  相似文献   
6.
洛赛克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消化性溃疡并出血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洛赛克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消化性溃疡所致的上消化道出血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选择幽门螺杆菌(HP)阳性的消化性溃疡并出血患者136例,洛赛克治疗组78例,其中胃溃疡(GU)30例,十二指肠球部溃疡(DU)48例;西米替丁对照组58例,其中胃溃疡(GU)20例,十二指肠球部溃疡(DU)38例.治疗方法:治疗组用洛赛克80mg加入生理盐水100ml中静滴,每12h1次,出血停止后改为口服洛赛克20mg,每日2次.对照组用西米替丁800mg加入生理盐水100ml中静滴,1日2次,出血停止后改为口服西米替丁400mg,1日3次.两组治疗同时均口服阿莫西林1.0g,1日2次,克拉霉素0.5g,1日2次.1周后单用洛赛克20mg,每日1次;西米替丁400mg,1日3次.疗程4周,4用后复查胃镜及HP.结果 治疗后3天内洛赛克组有66例止血(84.61%),西米替丁组有35例止血(60.34%); 5天内止血洛赛克组有10例(12.82%),西米替丁组有11例(18.97%);止血显效率洛赛克组为84.61%,西米替丁组为60.34%,总有效率洛赛克组为97.44%,西米替丁组为79.31%,两组疗效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溃疡愈合总有效率分别为92.31%、58.62%,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疗法对HP根除率分别为98.72%、60.34%,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末发现有毒副反应.结论 洛赛克是治疗消化性溃疡出血疗效显著而又安全的药物.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嗜酸细胞性胃肠炎(EG)的临床特点、治疗预后及误诊情况.方法 回顾性分析8例EG患者的病史、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内镜表现、误诊及治疗情况.结果 本组EG患者黏膜型7例,浆膜型1倒.黏膜型以腹痛、恶心、呕吐、腹泻为主要症状;浆膜型以腹痛、腹胀、腹水为主要表现,可伴恶心、呕吐和低热等.外周血中嗜酸细胞计数及百分比明显增高.腹水为渗出液,可见嗜酸细胞.EG的内镜检查表现没有特异性,多为黏膜片状糜烂、浅溃疡、散在充血斑或出血点,活检提示病变部位受累黏膜有大量嗜酸性粒细胞浸润.激素治疗迅速缓解症状,并使嗜酸细胞恢复正常.症状虽可反复发作,激素远期疗效也甚好.结论 EG患者临床和内镜表现复杂多样,缺乏特异性,极易误诊.外周血嗜酸细胞、腹水嗜酸细胞,尤其是胃肠黏膜组织中嗜酸细胞增多是诊断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目的 通过测定55例肾脏疾病患者和26例正常人的血清中的胱抑素C、肌酐、尿素、尿酸水平,探讨血清胱抑素C、肌酐、尿素、尿酸水平变化在肾功能损伤中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 收集55例肾脏疾病患者和26例正常人群的血清标本,对两组的胱抑素C、肌酐、尿素、尿酸水平进行比较.胱抑素C采用免疫比浊法测定,肌酐采用肌酐酶法测定,尿素采用尿素酶法测定,尿酸采用尿酸酶法测定.结果 肾脏疾病患者血清胱抑素C、肌酐、尿素、尿酸水平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其t值依次为13.07、4.85、5.36、3.4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说明高水平的胱抑素C、肌酐、尿素、尿酸与肾功能损伤的程度呈正相关.结论 肾功能发生损害时,胱抑素C水平变化较血肌酐、尿素、尿酸水平变化早,更显著,可作为中早期肾功能损伤的诊断指标.血肌酐、尿素、尿酸水平可作为中后期肾功能损伤的诊断指标.  相似文献   
9.
目的 通过测定55例肾脏疾病患者和26例正常人的血清中的胱抑素C、肌酐、尿素、尿酸水平,探讨血清胱抑素C、肌酐、尿素、尿酸水平变化在肾功能损伤中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 收集55例肾脏疾病患者和26例正常人群的血清标本,对两组的胱抑素C、肌酐、尿素、尿酸水平进行比较.胱抑素C采用免疫比浊法测定,肌酐采用肌酐酶法测定,尿素采用尿素酶法测定,尿酸采用尿酸酶法测定.结果 肾脏疾病患者血清胱抑素C、肌酐、尿素、尿酸水平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其t值依次为13.07、4.85、5.36、3.4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说明高水平的胱抑素C、肌酐、尿素、尿酸与肾功能损伤的程度呈正相关.结论 肾功能发生损害时,胱抑素C水平变化较血肌酐、尿素、尿酸水平变化早,更显著,可作为中早期肾功能损伤的诊断指标.血肌酐、尿素、尿酸水平可作为中后期肾功能损伤的诊断指标.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雷贝拉唑联合氟哌噻吨美利曲辛治疗慢性胃炎的临床效果。方法:本研究纳入研究对象来自本院自2017年7月至2019年7月收治的慢性胃炎患者88例,将"随机数字表法"作为分组原则,分对照组(44例,雷贝拉唑与铝碳酸镁联合治疗)、研究组(44例,雷贝拉唑与氟哌噻吨美利曲辛联合治疗),两组治疗周期均为4周,比较临床疗效、胃肠道症状积分、不良反应发生率、复发率、SF-36评分。结果:研究组临床总有效率显著比对照组高,研究组治疗后胃肠道症状积分显著比对照组低,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复发率显著比对照组低,研究组治疗后SF-36评分显著比对照组高,P0.05。结论:雷贝拉唑与氟哌噻吨美利曲辛联合可有效改善慢性胃炎患者腹胀、反酸、恶心呕吐等症状,且不良反应较少,病情不易复发,效果显著,极大的改善了患者生存质量,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