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篇
  免费   6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4篇
皮肤病学   1篇
综合类   3篇
预防医学   23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以常见慢性病糖尿病为载体建立起有社区特色的内科学教育体系,来强化和提高社区全科医生在内分泌代谢病等慢性病方面的诊治水平,提高糖尿病患者的治疗达标率。  方法  2018年2月—2019年1月,针对社区全科医师实际需求,上海市虹口区2家三级甲等医院内分泌代谢科医师作为导师对辖区内8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有社区特色的内科学教育,通过内分泌代谢科专科医师面向社区全科医师进行理论授课;学以致用,导师对糖尿病防治骨干全科医师进行临床带教;年度培训考核,患者满意度调查,建立教育体系,分析成效;区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公共卫生与妇幼保健科”协同社区分管部门进行院际协调、工作监督,以确保工作顺利开展。  结果  1年期间12位内分泌专科医师共进行了96场讲座,培训社区医护约3 000余人次。8家社区“糖尿病专病门诊”从“无”到“有”,其中9位导师分别与各社区糖尿病防治骨干全科医师对接共同坐诊,受到患者好评,患者的建议聚焦在希望增加专病门诊次数,频率由1次/月增加至1次/1~2周,以及提高向三甲医院的转诊效率。参加理论授课的220位社区全科医师全部考核通过(85.01±3.86)分,其中参加临床带教的16名糖尿病防治骨干全科医师成绩优异(87.25±3.72)分。  结论  建立有社区特色的内科学教育体系,尤其对糖尿病防治骨干全科医师的培养,明显提高了社区对糖尿病及其并发症、合并症的规范化诊疗水平,有较高社区使用价值。将进一步提升带教内涵及质量,完善考勤、考核机制。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上海市虹口区流动人口艾滋病相关知识、态度、行为现况,为探索流动人口艾滋病防治模式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多阶段整群抽样的方法,对虹口区3个街道内的集贸市场、建筑工地和流动人口聚居的小区共1942名流动人员进行现场问卷调查。结果被调查对象以20—49岁中青年为主,占82.9%,艾滋病相关知识评分平均为(34.77±3.52)分(满分44)、态度评分平均为(12.11±2.32)分(满分19分)、行为评分平均为(5.50±0.95)分(满分7分)。文化程度越高,艾滋病相关知识、态度、行为等评分得分越高,其中知识得分为(小学及以下33.26±3.54分,初中34.63±3.23分,高中及以上36.56±3.39分),态度得分为(小学及以下13.77±2.27分,初中14.79±2.39分,高中及以上15.62±2.38分),行为得分为(小学及以下5.40±0.90分,初中5.51±0.93分,高中及以上5.58±1.03分)。结论上海市虹口区流动人口艾滋病相关知识、态度、行为水平仍较低,应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3.
上海市虹口区2006—2009年传染病网络直报质量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于晓楠  汤显  王斌 《上海预防医学》2010,22(11):547-549
[目的]评价上海市虹口区法定传染病网络直报的质量动态,为完善传染病网络直报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国家疾病监测系统导出网报个案的质量评价指标进行分析。[结果]上海市虹口区2006—2009年法定报告传染病网络直报及时率和审核及时率逐年提高,2009年报告及时率达99.94%,审核及时率达100.00%,报告和审核时间较2006年明显缩短,但网络直报个案完整性指标偏低。[结论]2006—2009年虹口区传染病网络直报工作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在网络直报质量方面仍存在不足,网络直报管理需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上海市中心城区小型娱乐场所商业性性工作者艾滋病相关知识和行为学特征以及HIV/梅毒感染状况,为制定有效的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方法,通过社区外展方式,经知情同意后对虹口区285名小型娱乐场所商业性性工作者开展面对面问卷调查,抽取血液进行HIV和梅毒实验室检测,使用SPSS13.0进行资料统计分析。结果本组样本平均年龄(30.8±6.7)岁;来自于21个省(市)、自治区,其中浙江(36.1%)、江苏(13.0%)和湖南(7.7%)占前三位;文化程度低;69.1%已婚;28.8%有经济负债。艾滋病知识总知晓率为56.8%,艾滋病传播途径答对率72.6%~90.5%,艾滋病预防措施知识答对率49.8%~67.4%。最常获得健康知识的来源:电视67.7%、医生49.8%、朋友35.1%等,最喜爱的获取性病/艾滋病知识的途径:广播电视73.3%、报纸杂志60.7%和咨询医生55.4%等。过去一年内,62.8%的调查对象曾主动去医院健康检查,7.0%自觉有感染艾滋病的危险,12.3%曾检测过HIV。50.5%的调查对象初次性行为发生在19~21岁。28.4%的调查对象性行为时每次使用安全套。最近一次性行为安全套使用率为44.2%。1人(0.4%)承认曾吸食毒品。HIV感染率为0.4%,梅毒感染率为4.2%,无混合感染。结论本调查研究表明,该人群存在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多种危险因素,导致艾滋病性病传播的社会危害更严重,亟需根据场所和人群特点开展有针对性的,多形式的健康教育和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5.
上海市虹口区流动人口传染病疫情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流动人口传染病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对策,为流动人口传染病预防控制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通过疫情资料分析,了解上海市虹口区流动人口传染病流行特征;通过问卷调查、访谈、文件归纳等方法,分析虹口区流动人口传染病管理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结果 虹口区外来流动人口传染病发病率从2002年836.30/10万下降至2007年167.92/10万,年平均发病率为355.60/10万,高于户籍人口214.09/10万(x2=656.54,P<0.01).流动人口对传染病防治知识知晓率低于户籍人口(P<0.01).当前流动人口传染病管理的环节上存在缺陷.结论 虹口区流动人口传染病疫情总体呈下降趋势,但流动人口对传染病防治知识的知晓率较低,防控形势依然严峻.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上海市虹口区1956-2014年急性病毒性肝炎流行特征.方法 对1956-2014年急性病毒性肝炎发病资料进行描述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1956-2014年上海市虹口区急性病毒性肝炎发病率呈波动下降趋势.病毒性肝炎的分型监测逐渐完善,未分型肝炎的比例逐年下降.乙型肝炎的比例最大,其次为戊型肝炎.20~49岁的青壮年是急性病毒性肝炎发病的主要人群.职业分布以工人、干部职员和离退人员为主.结论 上海市虹口区病毒性肝炎防治工作取得的显著成效.急性病毒性肝炎发病率大幅降低,但今后病毒性肝炎防治工作仍是传染病防治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7.
梅毒是由梅毒螺旋体引起的一种慢性性传染病,可引起神经、心血管等多系统损害,甚至威胁生命。自2006年开始,虹口区梅毒报告发病例数一直位列全区法定报告传染病的第1位。为了了解虹口区报告梅毒病例的特征,探讨梅毒发病上升的原因,为深入开展性病防治工作和正确制定防治对策提供依据,对2005—2010年虹口区的梅毒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上海市虹口区淋病疫情的特点和趋势进行分析,为制定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虹口区2005—2011年的历史淋病疫情数据,进行描述性和分析性研究。结果 2005—2011年虹口区淋病累计报告2,316例,报告病例数和发病率总体均呈逐年下降趋势。报告淋病病例中,20~40岁占61.23%,历年报告男女患者比例为7.64︰1,发病职业主要为工人、干部职员、商业服务者、民工和离退休人员。结论应继续加强淋病监测力度,同时加强卫生知识宣传,提高大众的淋病防治意识,进一步控制淋病传播的危害。  相似文献   
9.
目的提出注意力门(AG)和空洞空间金字塔池化(ASPP)UNet模型(AA-UNet),观察其提取肝脏高频超声图像中肝包膜并用于评估肝硬化的价值。方法纳入47例肝硬化患者及20例非肝脏疾病患者,于肝脏高频声像图中手工标注肝包膜作为标签图像;将AG及ASPP加入UNet,以之提取声像图中的肝包膜;最后加入视觉几何组(VGG)16全连接层和Softmax分类器,评估有无肝硬化及其程度,即正常及轻度、中度肝硬化。采用AA-UNet提取58例颈动脉斑块患者提取颈动脉高频超声声像图中动脉壁,以验证AA-UNet的鲁棒性。结果AA-UNet提取的肝脏高频超声声像图中的肝包膜与标签图像相似,其交并比、精确率及F分数均大于DeepLabv3+、UNet、UNet+AG及UNet+ASPP提取结果,且用于提取颈动脉高频超声声像图中的动脉壁的效果亦较佳。AA-UNet用于评估肝脏高频超声声像图中正常及轻、中度肝硬化的准确率分别为90.00%、81.67%及78.33%。结论AA-UNet用于提取肝脏高频超声声像图中的肝包膜及评估轻度肝硬化的效果较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构建医院传染病信息报告监测系统,并对效果进行评价。方法在医院信息系统(HIS)的基础上,通过计算机信息技术对医院各系统进行整合开发,实现传染病监测和报告的信息化、自动化。结果该系统提高了传染病报告的工作效率和质量,提高了监测的敏感性。结论医院传染病报告监测系统提高了医院的传染病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