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25篇
外科学   25篇
综合类   4篇
眼科学   1篇
  2023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6 毫秒
1.
目的总结分析阜外医院Rastelli手术的近中期结果。方法2010年5月至2017年3月阜外医院完成71例Rastelli手术治疗大动脉转位(TGA)或者右心室双出口(DORV)合并室间隔缺损(VSD)和肺动脉狭窄患儿,男48例,女23例;手术时年龄(4.7±2.7)岁,其中10例完全型大动脉转位;27例DORV,34例矫正型TGA(CTGA)。30例有手术史,其中Blalock-Taussig分流13例,双向Glenn手术17例。31例同时扩大室间隔缺损。外管道使用同种带瓣管道9例,牛颈静脉管道56例,自制Gore-Tex外管道6例;管道直径(17.9±3.3)mm。结果本组主动脉阻断(132.0±71.1)min,体外循环(209.0±83.4)min。机械通气时间(102.6±81.7)h。术后住院(13.6±12.8)天。早期死亡1例(1.4%)。早期并发症12例(16.9%),其中因Ⅲ度房室传导阻滞安装永久起搏器4例,心包积液开窗3例,延迟关胸3例,二次开胸2例。术后随访4个月~6.8年。1、5年生存率分别为97.2%,97.2%;1、5年免除右心室流出道狭窄(RVOTO)率分别为98.6%,84.1%;1、5年免除干预率分别为98.6%,90.0%。随访期间置换外管道1例,介入球囊扩张7例10次。所有患儿最后一次随访均未见左心室流出道狭窄,左心室到主动脉压差(10.5±8.8)mmHg。结论Rastelli手术适用于部分DORV、CTGA、TGA合并VSD和严重的肺动脉狭窄或肺动脉闭锁患儿,早期死亡比例低,中期效果好,但是远期常需要再手术,尤其是置换外管道。  相似文献   
2.
目的介绍一种治疗心脏位置异常的复杂矫正型大动脉转位(cTGA)的新方法。方法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心血管病医院2011年采用"一个半心室修复"治疗心脏位置异常的cTGA患者1例,男,5岁1个月。检索PubMed、维普医药信息资源系统、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等文献数据库,复习采用"一个半心室修复"治疗cTGA的相关文献。结果我院1例患者术后恢复良好,无明显手术相关并发症,术后第11 d痊愈出院。出院时心脏超声心动图提示:肺静脉-左心房及下腔静脉转流通畅,双侧上腔静脉-肺动脉连接通畅,心室-大动脉连接正常,心室流出道通畅,心室水平分流消失。共检索3篇文献报道采用"一个半心室修复"策略治疗cTGA,其中仅有1篇文献报道了对心脏位置异常的复杂cTGA采用一个半心室修复,平均随访59.2个月,一个半心室修复延长了右心室-肺动脉外管道的使用寿命,减少了肺静脉梗阻和心律失常、改善了心功能。结论对心脏位置异常的复杂cTGA患者,一个半心室修复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策略。  相似文献   
3.
以分子生物学手段来治疗组织缺血的方式被称为“治疗性血管生成”或“分子搭桥”,使用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 (VEGF)基因治疗下肢或心肌缺血的治疗效果仍存在争议 ,我们在慢性心肌缺血模型基础上对VEGF基因的疗效进行了评价 ,为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材料与方法  雄性小型猪 ,体重 (2 7 0± 3 2 )kg。全麻后左开胸于冠状动脉左回旋支近端套入慢性缩窄环 (内径 2 75mm ,ResearchInstrumentSW公司产品)。 4周后进行冠状动脉造影、心肌灌注单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 (MPSPECT)和负荷超声心动图评价 ,符合慢性缺血标准的动物进入以后实验…  相似文献   
4.
1995年7月对文县主要进行抽样免疫学监测,用尼龙管取血作ELISA共检测529人血清,阳性率34%(18/529),311岁儿童占941%(17/18),OD值平均109。6例有黑热病史的患者中仅1例为阳性。利什曼素皮试阳性率233%(130/559),男女之比为10∶124,<12岁各年龄组阳性率均较高,>12岁全部阴性。皮试和ELISA并作的397人中,3例(31%)均为阳性。经髂骨穿刺共检查家犬47只,其中1只为阳性(21%),将该犬骨髓液接种于金仓地鼠腹腔内,6个月后处死并检取小块肝、脾组织分别接种于2支3N培养基中,一周后培养结果阳性。对捕捉的白蛉进行解剖鉴定,结果是中华白蛉100只(占943%)、歌乐山司蛉5只、鳞喙司蛉1只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分期双调转解剖矫治术治疗先天性左心室退化矫正型大动脉转位(CCTGA)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5月至2011年5月北京阜外心血管病医院14例左心室退化CCTGA患儿经手术治疗的临床资料,男8例,女6例;年龄2.5~72.0(34.4-24.0)个月;体重5.1~23.0(12.7±4.9)kg。术前经超声心动图、心血管造影或心导管检查确诊。主要合并畸形:三尖瓣关闭不全13例,限制型室间隔缺损10例,房间隔缺损或卵圆孔未闭7例,动脉导管未闭4例,肺动脉瓣轻度狭窄4例,Ⅲ度房室传导阻滞1例。在全身麻醉下完成一期左心室训练术,在体外循环下完成二期心房大动脉双调转术,平均间隔时间0.67~34.0(10.23±9.47)个月。结果一期左心室训练术后无住院死亡,随访结束时形态左心室舒张期末内径(mLVEDd)及形态左心室(mLV)后壁厚度均较术前显著增加(P〈0.05),室间隔位置较术前略向形态学有心室侧(mRV)移位,三尖瓣关闭不会(TR)较术前减轻,跨肺动脉环缩带压差显著增加(P〈0.05),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无显著变化;形态左心室压力与形态右心室压力比值(PmLV/PmRV)显著增大(P〈0.05)。二期心房大动脉双调转术住院死亡2例,死亡率14.3%(2/14);死亡原因:严重心律失常、循环衰竭、猝死。术后早期并发症:肺部感染6例,房性心律失常2例,胸腔积液2例,气胸、膈肌麻痹行膈肌折叠术、气道出血、主动脉瓣轻度关闭不全、腹膜透析、体外膜肺氧合辅助、二次气管内插管各l例。生存患者均痊愈出院。术后随访12例,随访时间2~8年。随访期间死亡1例,死亡率8.33%(1/12),死亡原因:严重心律失常、循环衰竭。心功能I级8例,Ⅱ级3例。主要晚期并发症:左心功能不全3例,主动脉瓣中度关闭不全3例,二尖瓣中度关闭不全1例。结论分期双凋转解剖矫治术治疗左心室退化CCTGA早期临床疗效满意,中远期疗效尚需进一步随访观察,但术后左心功能不良和新出现的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应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6.
目的 评估先天性心脏病再次手术患者外周插管建立体外循环方式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2020年在阜外医院接受再次手术的先天性心脏病患者的围手术期资料,根据插管方式将患者分为正中开胸插管建立体外循环组(正中开胸插管组)和外周插管建立体外循环组(外周插管组),评价两组患者的手术预后。结果 共纳入80例患者,其中正中开胸插管组43例,外周插管组37例。正中开胸插管组年龄18(14,32)岁,其中男21例、女22例;外周插管组年龄16(10,27)岁,其中男18例、女19例。外周插管组转机时间201(164,230)min,显著长于正中开胸插管组143(97,188)min(P<0.001)。外周插管组停机后乳酸值显著高于正中开胸插管组[2(1,2)mmol/L vs. 1(1,1)mmol/L,P=0.002]。外周插管组体外循环期间白蛋白使用量显著高于正中开胸插管组[10(0,20)g vs. 0(0,0)g,P=0.004]。两组患者术后红细胞使用量无显著差异[0(0,2)U vs.0(0,0)U,P=0.117]。两组患者机械通气时间[14(11,19)h vs...  相似文献   
7.
ECMO用于治疗晚期心脏病人和心肺支持初步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应用体外膜肺氧合(extra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ation,ECMO)治疗晚期心脏病人和心脏术后心肺辅助的经验。方法总结2004年12月~2006年9月应用ECMO治疗的40例病例,病种包括先心病、冠心病、瓣膜病、主动脉疾病、肺动脉栓塞、心脏移植术后。结果辅助循环时间0.25~33天,成功脱离ECMO27例(67.5%),脱离EC-MO后恢复出院为50%,主要并发症包括:出血、感染、栓塞等。结论ECMO是治疗晚期心脏病人和心脏术后病人心肺功能障碍的有效治疗方法,但应正确掌握其应用指征。  相似文献   
8.
冠心病病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生物学特征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确立胸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离和培养的方法 ,评价其生物学特征。方法 骨髓取自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冠心病病人胸骨切口 ,用Percoll液分离骨髓MSCs,体外培养扩增 ,观察细胞生长特性 ,流式细胞仪检测骨髓MSCs表型特征、细胞周期。结果 贴壁的骨髓MSCs多数呈梭形。骨髓MSCs能连续传 15代以上 ,但是第 5代以后或老年病人的细胞增殖速度减慢。骨髓MSCs的表型特征为CD2 9、CD4 4阳性 ,CD34、CD4 5阴性。多数骨髓MSCs在细胞周期的G0 /G1期。结论 冠心病病人手术时从胸骨切口取骨髓并分离培养骨髓MSCs的方法可行 ,骨髓MSCs具有较好的增殖更新潜能 ,是细胞心肌成形术中理想的细胞来源。  相似文献   
9.
国内在冠心病治疗的实验研究方面大多采用急性缺血的心脏模型 ,这与临床上大多数冠心病所造成慢性心肌缺血的状况相去甚远。我们使用Ameroid慢性缩窄环制成慢性缺血心脏模型 ,并对这一模型进行评价。一、材料和方法雄性小型猪 2 0头 ,体重 ( 2 7.0±3 .2 )kg。全麻后气管插管。左第 4肋间前外切口 ,游离左回旋支近端 ,套入慢性缩窄环 (Ameroidconstrictor ,内径 2 .75mm ,美国ResearchInstrumentSW公司制作 )。放置缩窄环后 4周 ,麻醉状态下进行冠状动脉造影、心肌灌注单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 (MPSPECT )和负荷超声心动图检查。MPS…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Ebstein畸形的再次手术策略及中远期结果。方法回顾性分析阜外医院2002年7月至2017年7月因三尖瓣反流行再次三尖瓣手术的23例Ebstein畸形患者的临床资料(同期手术共421例),其中男9例(39.1%)、女14例(60.9%),中位年龄28.0(19.0,45.0)岁。结果8例(34.8%)患者行瓣膜再修复,15例(65.2%)行瓣膜置换。入组患者中,2012年之前的瓣膜修复率16.7%,2012年采用Cone重建技术后,瓣膜修复率54.5%(P=0.089)。瓣膜修复组中,采用Danielson或Carpentier技术成形3例(37.5%),Cone重建5例(62.5%)。无手术死亡,早期并发症3例(37.5%)。中位随访时间6.9(3.0~15.1)年,无不良事件。瓣膜置换组中,7例(46.7%)行机械瓣置换,8例(53.3%)行生物瓣置换。无手术死亡,早期并发症3例(20.0%)。中位随访时间6.5(2.5~15.3)年,死亡1例(6.3%),远期并发症4例(26.7%)。结论Ebstein畸形再发三尖瓣关闭不全的二次手术近、远期生存状况良好,再手术率低。Cone重建技术增加了瓣膜二次修复成功的可能性,降低了瓣膜置换的几率。三尖瓣置换术仍是可选的替代方法,生物瓣较机械瓣可能是更好的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