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10篇
内科学   11篇
神经病学   1篇
综合类   20篇
预防医学   16篇
药学   7篇
中国医学   10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探讨小剂量FP方案经腔静脉持续滴注疗法在肿瘤化疗中的应用价值,我们将1998年12月至2001年12月收治的60例Ⅲ~Ⅳ期肿瘤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进行对比研究,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高血压病非对称性室间隔增厚与对称性左室肥厚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47例高血压病非对称性室间隔增厚(AST)与对称性左室肥厚(SLVH)患者的左室结构参数和心功能的变化进行观察.结果表明,两组病人左室舒张末期容积及射血分数无明显差异,合并左室扩大的发生率无明显差异;室间隔厚度与左室后壁厚度无明显相关.提示高血压病AST与SLVH在发展过程中以及在发病机理上无密切的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啶(dexmedetomidine,DEX)在急性冠脉综合征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08-09~2012-06该院确诊并采用PCI术治疗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99例,依据数字随机法分为DEX组(33例)、丙泊酚组(33例)和对照组(33例)。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输注;丙泊酚组术前给予常规丙泊酚(1~2 mg/kg)麻醉诱导治疗;DEX组给予DEX(0.5μg/kg)麻醉诱导治疗。对所有患者采用高效相色谱分析法测定血浆中肾上腺素(E)、去甲肾上腺素(NE)水平,应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浆中血栓素B2(TXB2)、6-酮-前列腺素F1α(6-Keto-PGF1α)水平和应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进行疼痛评分,统计分析三组患者麻醉前后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和血浆中E、NE、TXB2、6-KetoPGF1α水平、疼痛情况。结果 DEX组患者注射DEX后T2、T3、T4各时点HR均明显低于丙泊酚组,丙泊酚组患者T2、T3、T4各时点HR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EX组患者注射DEX后T2、T3、T4各时点MAP均明显低于丙泊酚组,丙泊酚组患者T2、T3、T4各时点MAP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EX组患者注射DEX后血浆中E、NE、TXB2水平明显低于丙泊酚组,丙泊酚组患者血浆中E、NE、TXB2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DEX组血浆中6-Keto-PGF1α水平高于丙泊酚组而VAS评分低于丙泊酚组,丙泊酚组患者血浆中6-Keto-PGF1α水平高于对照组而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PCI术麻醉诱导期间应用DEX有利于维持围手术期血流动力学平衡、抑制围手术期机体应激反应,减轻患者的疼痛感,值得临床作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4.
分析101例下壁心肌梗死的体表心电图特征及冠状动脉造影显示相关梗死血管的特点,探讨二者之间的变化规律,不仅有助于广大医务工作者能够利用心电图判断下壁心肌梗死相关血管,而且对下壁心肌梗死的临床治疗也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5.
为观察联用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和β受体阻滞剂对扩张型心肌病的心脏结构及心功能的影响,本院及北京阜外心血管病医院采用以上两药治疗扩张型心肌病80例,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观察对象:系我院5年中及北京阜外心血管病医院3年中收治的符合诊断标准的扩张型心肌病80例(男51例,女29例),年龄18~76岁(平均42±9.8岁)入选时心功能按NYHA分级标准为Ⅰ级31例,Ⅱ级33例,Ⅲ级16例。  相似文献   
6.
现将经心电图证实的心肌梗塞113例在基层医院抢救体会报告如下: 一、资料:男71例,女42例。113例中,有高血压病史者43例。梗塞部位:前间壁52例,下壁34例,前壁14例,后壁7例,高侧壁6例。死亡9例。二、体会:1、要早期诊断急性心梗,必须密切  相似文献   
7.
8.
急性心肌梗塞合并传导阻滞55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彩霞  李玉忠 《临床荟萃》1998,13(7):333-334
1 资料与方法近6年住院明确诊断的急性心肌梗塞患者172例.其中男138例.女性31例.平均年龄60±4岁统计学处理采用X~2 检验。  相似文献   
9.
本实验通过对66名不同胎龄新生儿,40名患感染性疾病新生儿血清20种游离氨基酸和前白蛋白的测定。实验表明:小于胎龄儿血中PA和部分FAA较适于胎龄儿、大于胎龄儿显著降低;感染组新生儿血清中部分FAA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A二组间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吸入全麻复合胸段硬膜外阻滞与静-吸复合麻醉于开胸手术的临床效应与术后止痛效果.[方法]随机选择开胸手术60例,美国麻醉学会(ASA)分级2~3级,年龄35~60岁病人,采用吸入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麻醉(E组)30例;全麻诱导前先行T8~9或T7~8间隙硬膜外穿刺置管,证明无误入脊髓腔后注入15 g/L利多卡因3-5 mL;对照组(C组)采用静吸复合麻醉30例.两组全麻诱导相同.观察手术期及麻醉恢复期间血压、脉博等心血管反应,苏醒拔管及术后镇痛的效应.[结果]E组术中血压、心率比C组明显低(P< 0.05);术毕苏醒早期拔管率,躁动发生率及术后镇痛效果,两组有明显差异(P<0.05;P< 0.01).[结论]吸入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麻醉的围术期心血管反应小,术后早期拔管事高,术后镇痛效果优于静-吸复合麻醉,具有安全,实用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