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9篇
神经病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1篇
药学   3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脊椎动物细胞的脂代谢平衡受到一类重要的膜结合转录因子家族-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sterol regulatory elementbinding proteins,SREBPs)的调控。SREBPs直接激活胆固醇、脂肪酸、甘油三酯合成和摄取的相关基因达30个以上。  相似文献   
2.
1型糖尿病(T1DM)是遗传与环境因素共同作用所致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为预防和延缓T1DM高危人群自身免疫性胰岛炎的发生,阻止新发T1DM残存胰岛β细胞进一步遭受免疫破坏,T1DM的免疫防治有了较大进展.根据干预实施时机的不同,分为一级、二级和三级预防.主要通过饮食干预、自身抗原疫苗接种及单克隆抗体治疗等措施诱导自身免疫耐受,改善免疫调节,减少胰岛β细胞凋亡.许多临床研究对T1DM的免疫干预进行了探索,并进行了谷氨酸脱羧酶(GAD)疫苗、抗CD3单克隆抗体、DiaPep277等药物的临床研究,为T1DM的防治提供了新启示.  相似文献   
3.
肢端肥大症是以生长激素(GH)分泌异常增多为特征的内分泌疾病,而过度分泌的GH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可对全身多个器官和系统产生广泛影响。肢端肥大症常起病隐匿、进展缓慢、临床症状复杂多样,其诊断和治疗有待进一步规范。2021年2月Pituitary发表了《垂体协会肢端肥大症诊治指南更新》,本文立足于最新的循证医学证据,对该指南提及的包括肢端肥大症的临床表现、流行病学情况、手术治疗的影响因素、患者的生活质量、药物治疗进展与更新、放射治疗为主的几个方面进行了解读,并着重介绍了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批准的新型疗法的优势与局限性,以期能够提高广大全科医生及专科医师对于肢端肥大症的理解,更好地指导规范化诊疗,改善肢端肥大症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4.
43例百草枯中毒临床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李建薇  余廷龙  严冰  李洁 《华西医学》2001,16(4):469-469
百草枯 (Paraquat,简称PQ)又名克芜踪 ,是一种使用广泛的农用除草剂 ,对人畜有剧毒 ,引起多器官系统损害。由于缺乏特效解毒剂 ,口服后死亡率高。本文总结了本院自 1995年 1月至 1999年 5月收治的PQ中毒病人 43例 ,现分析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43例病人均系口服中毒 ,其中 4例为误服 ,其余因企图自杀而服用。男 2 0例 ,女 2 3例 ,平均年龄31± 9 6 7岁 (17~ 5 0岁 )。口服 2 0 %PQ浓缩液 32例 (15ml以下 8例 ,15~10 0ml18例 ,10 0ml以上 6例 ) ;口服 5 %PQ稀释液 11例 (6 0ml以下 8例 ,6 0ml以…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短期积极胰岛素治疗控制高血糖前后 2型糖尿病病人内源性胰岛素 (Ins)水平和血清一氧化氮 (NO)水平的动态变化。方法  2型糖尿病无并发症者 2 0例 ,均为口服降糖药治疗 ,空腹血糖 >10 m mol/ L者。短期积极给与三餐前皮下注射胰岛素治疗 ,高血糖控制前后均作 OGTT及 Ins释放试验并测血清 NO水平。结果  1治疗后空腹血糖水平和 OGTT血糖曲线下面积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 ,分别为 (7.4 2± 1.71) m mol/ L vs(13.10± 2 .5 0 ) mm ol/ L,P=0 .0 0 0和 (4 5 .5 9± 2 1.34) mm ol/ (L· h) vs(6 1.10± 9.2 2 ) mm ol/ (L· h) ,P=0 .0 0 3;2治疗后空腹 Ins水平和 Ins曲线下面积较治疗前显著升高 ,分别为 (16 .0 3± 3.33) m U/ L vs(11.73±1.89) m U/ L,P=0 .0 0 0 ,和 (98.82± 33.2 2 ) m U/ (L· h) vs(5 7.83± 11.6 2 ) m U/ (L· h) ,P=0 .0 0 0 ;3治疗后血清 NO水平较治疗前显著升高 ,为 (12 6 .6 1± 75 .0 5 ) μmol/ L vs. (6 2 .0 7± 34.4 1) μmol/ L,P=0 .0 0 0。结论 葡萄糖毒性是抑制 2型糖尿病病人胰岛分泌功能和抑制 NO生成的环节之一 ,短期积极有效胰岛素控制高血糖有利于2型糖尿病病人胰岛分泌功能和 NO水平的恢复  相似文献   
6.
7.
近年的研究发现餐后甘油三酯代谢障碍是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本文就餐后甘油三酯代谢障碍致冠心病的机制、餐后甘油三酯代谢障碍对冠心病的预测价值及餐后高脂血症的治疗等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肢端肥大症合并甲状腺结节的相关危险因素。  方法  回顾性分析四川大学华西医院2009年5月至2018年1月,患肢端肥大症且进行了甲状腺彩超检查的患者。应用多重线性回归分析影响甲状腺体积和甲状腺结节大小的因素,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肢端肥大症患者合并甲状腺结节的相关危险因素。  结果  在240例肢端肥大症患者中,仅70例(29.17%)完成了甲状腺彩超检查。这70例中,合并甲状腺结节组56例,平均年龄(48.48±12.73)岁,女性37例,男性19例,中位病程8.0年;未合并甲状腺结节组14例,平均年龄(40.97±12.34)岁,女性7例,男性7例,中位病程3.0年,病程短于合并甲状腺结节组(P<0.05),年龄、性别比在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回归分析表明,病程越长的肢端肥大症患者合并甲状腺结节的风险越高[比值比1.306,95%可信区间(1.010,1.688),P=0.035]。生长激素随机值与甲状腺体积呈线性相关(P<0.05)。未发现性别、年龄、生长激素水平等与肢端肥大症患者合并甲状腺结节相关。  结论  肢端肥大症病程长是合并甲状腺结节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重组人胰岛素、吡格列酮、那格列奈和瑞格列奈4种药物对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清铁蛋白水平的影响。方法58例T2DM患者分为4组,分别接受4种药物84 d的治疗。治疗前、后测定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A1 c(HbA1 c)及血清铁蛋白。结果重组人胰岛素组、吡格列酮组和瑞格列奈组的FBG和HbA1 c均有明显下降(P<0.05),其中重组人胰岛素组的HbA1 c下降值大于其他两组(P<0.05)。重组人胰岛素组及瑞格列奈组的血清铁蛋白水平有显著性下降(P<0.05及P<0.01,吡格列酮组下降接近统计学水平(P=0.052)。那格列奈组的FBG、HbA1 c和血清铁蛋白水平均有下降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分别对4组的FBG和HbA1 c与血清铁蛋白水平变化进行相关性分析,未发现明显的相关性(P>0.05)。结论重组人胰岛素、瑞格列奈治疗T2DM患者84 d,降低了血清铁蛋白水平,未发现血清铁蛋白水平的下降与血糖水平的下降相关。  相似文献   
10.
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25例2型糖尿病患者和25例健康对照者空腹血清游离脂肪酸(FFA)的主要成分,并比较吡格列酮治疗前、治疗后3个月和1年FFA各成分水平的改变,发现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中月桂酸、豆蔻酸和硬脂酸的水平比对照组明显升高,吡格列酮治疗可以降低2型糖尿病患者上述脂肪酸的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