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2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2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3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摘要】 目的 探讨健胃愈疡片联合三联疗法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5年2月~2017年2月我院接诊的90例反流性食管炎患者,通过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在基础治疗上,对照组给予三联疗法(奥美拉唑+甲硝唑+阿莫西林)治疗,观察组联合健胃愈疡片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4周。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清胃泌素(GAS)、一氧化氮(NO)、生长激素释放多肽(Ghrelin)、瘦素(Leptin)和中医证候积分的变化,并比较治疗后粘膜愈合率及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后,两组血清GAS、Ghrelin较治疗前均显著升高,血清NO、Leptin显著降低(P<005),观察组血清GAS、Ghrelin明显高于对照组,血清NO、Leptin明显比对照组低(P<005);治疗后,两组烧心、反酸、胸痛症状积分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P<005),观察组烧心、反酸、胸痛症状积分均明显比对照组低(P<005);观察组粘膜愈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健胃愈疡片联合三联疗法治疗反流性食管炎效果显著,可有效促进食管粘膜愈合、缓解临床症状,促进临床疗效提高,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胃食管反流病是临床常见病和多发病,随着病理生理研究的深入及治疗用药的发展,过去的10余年,在诊治方面取得了很多成果。但非糜烂性反流病、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质子泵抑制剂耐药、疾病症状重叠、食道外症状的治疗方法比较局限、效果欠佳。中医药治疗胃食管反流病有大量的临床实践,表现出良好的疗效优势。由中华中医药学会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承办的“第十二期临床优势病种系列青年沙龙(胃食管反流病)”邀请18位中西医权威消化专家围绕“胃食管反流病临床诊疗难点和中医优势探讨”进行了研讨,就现代医学诊治成果与贡献、症状改善和维持、疾病症状重叠问题的应对、抑酸剂的减停和撤药、食管外症状治疗等焦点问题进行深入讨论,中西医交流、优势互补,梳理现代医学诊疗的难点,明确中医药干预的定位和优势,为临床和科研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腹腔镜胃底折叠术治疗合并焦虑和(或)抑郁的胃食管反流病( GERD)的疗效。方法收集2012年3月至9月以消化道症状为主的胃食管反流病患者86例,根据焦虑和抑郁自评量表( SAS/SDS)将患者分为两组:A组为单纯GERD组,B组为合并焦虑和(或)抑郁的GERD患者。所有患者均行腹腔镜下胃底折叠术( LF)治疗,术后6个月对患者进行电话随访,分析比较两组反流症状缓解以及B组患者精神心理改善情况。使用SPSS 18.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同一患者术前术后数据采用配对t检验;组间正态数据采用t检验,非正态数据采用秩和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术后6个月,A组和B组GERD症状评分分别显著下降了(89.6±19.7)%和(68.3±27.8)%(ta =9.97, Pa <0.001;tb=5.47, Pb <0.001),A组症状缓解率更显著(P=0.019)。B组SAS评分由(52.78±4.83)显著降至(40.59±9.69)(t=7.12, P<0.001);SDS评分由(57.70±6.29)显著降至(39.57±5.62)(t=8.74, P<0.001)。结论手术治疗对于合并或不合并精神症状的两组患者的反流症状均有效,同时还可改善部分患者的焦虑和抑郁评分;明显的焦虑和抑郁可以负面影响手术效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胃食管反流病鼻部症状的表现及食管微量射频治疗的疗效。 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4月至2007年7月,就诊于解放军第二炮兵总医院胃食管反流病科并行食管微量射频治疗的370例胃食管反流病(GERD)患者临床资料,对治疗前后鼻部症状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370例GERD患者中,有120例(32.4%)伴有鼻部症状,包括流清涕、打喷嚏、鼻塞、打鼾、鼻滴后流及其他症状;治疗后,不同鼻部症状评分均低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70例(59.9%)治疗有效,不同鼻部症状显效率19.6%~29.2%,缓解率27.8%~50.0%,无效率25.0%~52.2%。 结论GERD可以引起鼻部症状,食管微量射频治疗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以呼吸道症状为主的胃食管反流病(gastroesopHageal reflux of diesase,GERD)的Stretta射频治疗效果及其机制。方法选择2008年8月至2009年4月于我中心就诊的接受射频治疗的以呼吸道症状为主的胃食管反流病患者100例,分别于治疗后半年、两年进行随访,半年后复查,并行统计分析。结果治疗半年后随访98例,呼吸道症状评分从治疗前的7.7±2.4降至3.7±2.2(P<0.01);症状基本消失者达28.7%,明显缓解者42.6%,部分缓解者22.9%,基本无效5.8%;满意度评分:非常满意41.1%,满意33.3%,一般18.4%,不满7.2%。复查治疗半年后56例,pH≤4所占总监测时间从治疗前18.4%±6.9%下降至9.2%±3.7%(P<0.01),pH≤4的反流次数从74.2±12.1降至48.3±7.4(P<0.01);DeMeester评分从28.8±8.2降为15.8±5.2(P<0.01);下食管括约肌压力由9.8±2.3mmHg提高至10.5±2.1mmHg(P>0.05);呼气峰值流速从178.1±21.1L/min升高至298±31.9L/min(P<0.01)。治疗后两年随访92例,症状评分为4.1±2.2(P<0.01);症状基本消失24.7%,明显缓解40.2%,部分缓解者28.3%,基本无效6.8%;满意度评分:非常满意38.2%,满意31.3%,一般21.3%,不满9.2%。结论胃镜下Stretta射频治疗是治疗以呼吸道症状为主的胃食管反流病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胃食管反流病(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GERD)是指胃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入食管引起烧心等症状,可引起反流性食管炎(reflux esophagitis,RE),以及咽喉、气道等食管临近的组织损害。我科对反流性食管炎分别进行雷贝拉唑肠溶片和磷酸铝凝胶联合用药与单用雷贝拉唑肠溶片治疗,对比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食管高分辨率测压(high resolution manometry,HRM)对比胃食管反流病(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GERD)患者腹腔镜下Nissen胃底折叠术(laparoscopic Nissen fundoplication,LNF)前后食管动力学的改变情况,探讨手术的抗反流原理。 方法选取2014年6月至2016年7月,火箭军总医院73例连续住院的GERD患者,LNF术前1周内行包括HRM在内一系列术前评估,术后GERD症状明显缓解且吞咽困难等并发症已经消失时复查HRM。对手术前后2次HRM的9个食管动力学参数进行对比分析,并按术前是否存在食管裂孔疝进一步分组分析。 结果术后患者食管长度平均延长了(0.43±1.72)cm,腹腔内下食管括约肌长度平均延长了(1.20± 0.94)cm,术后患者下食管括约肌静息压平均增加了(5.99±7.79)mmHg(1 mmHg=0.133 kPa),综合松弛压平均增加了(3.41±5.43)mmHg;远端收缩分数平均增加了(157.26±596.01)mmHg·s·cm,远端收缩延迟时间平均增加了(0.93±2.30)s;上述6个动力学参数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4,<0.01,<0.01,<0.01,0.03,<0.01)。而术后下食管括约肌长度、食管上括约肌压力和收缩前沿速度与术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3,0.43,0.73)。食管长度、下食管括约肌长度和远端收缩分数在食管裂孔疝患者中较无食管裂孔疝患者改善更为显著(P<0.01,<0.01,<0.01)。 结论LNF主要通过延长腹腔内食管长度,增强下食管括约压力,增强食管的廓清功能,从而到达有效的抗反流作用。其中合并食管裂孔疝的患者较无食管裂孔疝患者术后上述食管动力学改善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防粘连复合补片在腹腔镜食管裂孔疝修补术中的应用。方法 :2009年9月至2013年11月,对本院120例食管裂孔疝病人应用防粘连复合补片行腹腔镜裂孔疝修补术。结果:手术均成功,平均手术时间(72±22)(42~130)min。平均术中出血量(12±14)(0~50)m L,无输血。术后平均住院时间为(3.5±1.6)(2~7)d。术后随访6~48个月,33%的病人呼吸道症状完全消失,59%的病人不同程度缓解。满意度达93%。解剖学复发6例,其中症状复发2例,无补片并发症发生。结论: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防粘连复合补片在腹腔镜食管裂孔疝修补术中的应用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pH联合阻抗监测(multiple channel intraluminal pH-impedance reflux monitoring,MII-pH)相对于单纯pH监测在胃食管反流病(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GERD)评估中的优点,及胃食管反流病患者反流事件的特征。方法 纳入2015-06至2017-06火箭军特色医学中心胃食管反流病中心首次行MII-pH监测的成年GERD患者,分析MII-pH监测的pH通道和阻抗通道的各主要反流指标的阳性率,以及各反流指标之间的统计学关系。结果 共纳入GERD患者1780例,男889例,女891例,年龄(51.6±12.9)岁,有反酸、烧心、嗳气、胸痛、咳嗽、哮喘和咽部异物感等症状的患者分别为1026、1045、462、258、448、370、540例。pH通道的阳性率为26.3%,其中DeMeester积分的阳性率为25.4%,酸反流时间百分比的阳性率为25.4%。阻抗通道监测的阳性率为69.0%,其中反流总次数的阳性率为21.5%,液体酸反流和非酸反流次数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01),液体酸反流和气体反流次数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01);食团暴露时间百分比的阳性率为40.3%;症状相关性的阳性率为53.0%。MII-pH监测的总阳性率为71.3%。阻抗通道和pH通道的酸反流次数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01)和相关性(r=0.904>0.9,P<0.001)。反流总量阳性率和症状相关性阳性率的McNemar卡方检验P<0.001,Kappa=0.15;pH通道阳性率和症状相关性阳性率的McNemar卡方检验P<0.001,Kappa=0.120。结论 MII-pH监测与单纯pH监测相比对酸反流事件的检出一致性非常高,并且更为敏感。MII-pH监测通过阻抗通道对非酸反流和气体反流的检测可显著提高GERD的检出率,并通过症状相关性分析可进一步提高GERD乃至反流高敏感(食管和气道)的检出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短松Nissen和Toupet胃底折叠术治疗胃食管反流病(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GERD)合并重度食管炎的疗效。方法 GERD合并重度食管炎病人80例,随机分为短松Nissen胃底折叠术组40例,Toupet胃底折叠术组40例,评价和比较术前及术后两组病人的GERD症状评分、食管炎分级、抗反流用药、手术满意度和并发症。结果 Nissen组和Toupet组平均随访时间分别为(3.9±1.1)年和(4.3±1.1)年。Nissen组术后消化道症状评分为(5.5±3.1)分、呼吸道症状评分为(13.0±4.6),术前分别为(16.7±3.5)分和(14.8±7.2)分;Toupet组术后消化道症状评分为(4.9±2.7)分、呼吸道症状评分(4.3±4.1)分,术前分别为(16.6±4.3)分和(12.6±7.0)分,两组术后与术前比较均明显下降(P0.05)。两组病人术后食管炎愈合情况、质子泵抑制剂减药和停药情况以及疗效满意率均明显改善且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术后早期不同程度吞咽困难发生率分别为52.5%和47.5%,长期吞咽困难发生率分别为12.5%和15.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病人的复发率分别为2.5%和5.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论是短松Nissen胃底折叠术(360~°全周折叠)还是Toupet胃底折叠术(270~°部分折叠),对于GERD合并重度食管炎病人的治疗均有相似的良好疗效和安全性,并发症和复发率可接受。两种术式均可以作为GERD合并重度食管炎病人抗反流手术的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