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内科学   6篇
综合类   3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Mac-2结合蛋白(M2BP)是存在于胞浆、组织液和血浆中的一类糖蛋白,可由多种组织器官分泌。Mac-2结合蛋白糖基化异构体(M2BPGi)由肝星状细胞合成,简述了M2BPGi在慢性肝病中的研究现状,发现血清M2BPGi水平有助于提高肝脏病变诊断、监测的特异度和敏感度,较其他无创方法具有一定的优势,有望成为肝脏病变诊断的新型生物学标志物。  相似文献   
2.
正【据《Hepatology》2018年6月报道】题:外源异生物质被鉴定为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的潜在环境触发因子(作者Probert PM等)大多数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PBC)患者均有线粒体蛋白的抗体,其上有硫辛酸共轭结合位点的,该通路可诱发PBC发生。来自英国的Probert等鉴定了一种存在于垃圾场所周围土壤中的人造化学物质,代谢产物为与硫辛酸具有相似的结构,能够替代线粒体蛋白质中的硫辛酸,可能是PBC的环境诱发因素。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吉林省成年居民血压水平、高血压患病率及分布特征,为制定有针对性高血压防制策略提供依据。方法:于2012年在吉林省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18~79岁成年居民20 473人,对调查对象进行体检和面对面问卷调查获取高血压患病信息,电子血压计测量血压,样本数据通过复杂加权后统计分析以估计全省血压水平及高血压患病率。结果:经复杂加权后,吉林省成年居民收缩压为(128.1±20.2)mmHg,舒张压为(78.4±11.6)mmHg;高血压患病率为30.5%(95%CI:29.7%~31.2%),高血压患病率随年龄增长逐渐增高,男性(34.4%,95%CI:33.3%~35.6%)高于女性(26.3%,95%CI:25.3%~27.2%),东部地区(33.2%,95%CI:31.4%~35.1%)和西部地区(32.4%,95%CI:30.5%~34.3%)高于中部地区(29.0%,95%CI:28.1%~29.9%),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城镇(30.4%,95%CI:29.3%~31.4%)与农村(30.6%,95%CI:29.6%~31.7%)成年居民高血压患病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2012年吉林省成年居民高血压患病率高于以往调查,且存在年龄、性别和地区间差异,提示高血压的防制应结合其流行病学特征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  相似文献   
4.
肝癌有诸多分类,其中肝内胆管癌和肝细胞合并胆管癌由于在组织学上显示有不同程度的胆管上皮细胞分化,被定义为有胆管表型的肝癌(LCB),不论有无慢性肝炎的情况下,LCB 是位列第二位易发生的肝癌,且较肝细胞癌更具有侵袭性且预后差。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不同病因、不同疾病阶段的肝病患者血清铜蓝蛋白水平。方法选取吉林大学第一医院肝胆胰内科2012年1月-2018年1月住院的共1077例肝病患者,分析不同肝病患者的血清铜蓝蛋白水平。应用Kruskal-Wallis H检验比较不同肝功能状态的病毒相关性肝病患者的铜蓝蛋白水平,应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方法评估铜蓝蛋白与其他指标之间的相关性。结果在肝豆状核变性组,97.6%(41/42)的患者血清铜蓝蛋白水平低于0.2 g/L,其中88.1%(37/42)低于0.10 g/L。不同肝功能状态的病毒相关性肝病患者血清铜蓝蛋白水平差异显著,其中慢性病毒性肝炎、重症病毒性肝炎以及病毒性肝炎肝硬化患者的血清铜蓝蛋白水平均低于急性病毒性肝炎和病毒相关性肝癌患者(P值分别为0.005、0.001、0.001、0.027、0.001、0.001)。在非肝豆状核变性肝病组,24.3%(251/1035)的患者铜蓝蛋白低于0.2 g/L,0.2%低于0.1 g/L。非肝豆状核变性肝病患者的血清铜蓝蛋白与白蛋白、前白蛋白呈正相关,与凝血酶原时间呈负相关(r值分别为0.068、0.091和-0.297,P值均0.05)。结论铜蓝蛋白在肝豆状核变性中通常显著下降,在其他肝病中也可能略有下降。对于这些患者,应注意鉴别铜蓝蛋白下降是疾病本身肝细胞损伤所致,还是确实存在肝豆状核变性。  相似文献   
6.
正【据《Clin Infect Dis》2015年10月报道】题:中国东北地区HBV和HCV感染的流行情况及肝炎防治效果(作者Zhang Q等)为了调查中国东北地区HBV和HCV感染的流行情况及肝炎防治效果,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Zhang等对健康体检人员进行问卷调查和肝炎相关的实验室检测,并分析研究对象的一般人口学资料以及HBV、HCV的血清检测结果。研究结果显示,在227  相似文献   
7.
8.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与PLA2G4C基因第一外显子区域小卫星多态性的关系,揭示DNA序列多态性在精神分裂症发病机制中的重要作用。方法:以中国北方汉族无血
缘关系的91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及81名健康人作为研究对象,采用PCR产物直接测序法检测PLA2G4C基因第一外显子区域小卫星多态性。采用拟合优度χ2检验统计分
析PLA2G4C基因第一外显子区域小卫星多态性在不同分组中的分布情况,探讨PLA2G4C基因第一外显子区域小卫星多态性与精神分裂症的关系。结果:PLA2G4C基因第一外显子区域存在27bp的重复序列(小卫星),经测序呈现1×27 bp、2×27 bp和3×27 bp 3种多态性;该小卫星多态性在病例组和对照组中等位基因分布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病例组与对照组中,纯合型(等位基因的拷贝数一致)基因型分布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杂合型(等位基因的拷贝数不一致)基因型分布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LA2G4C基因第一外显子区域存在小卫星多态性,该小卫星多态性可能与精神分裂症无
关联。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干扰素α2b(INF-α2b)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慢性丙型肝炎(CHC)患者肝功能变化的特点,探讨不同病毒学应答模式与肝功能的关系。 方法: 选取CHC患者264例,给予INF-α2b 500万U,隔日1次皮下注射;利巴韦林15mg·kg-1,每日1次口服,疗程48周。检测不同时间点(基线,治疗12、24、48和72周)患者HCVRNA定量和肝功能等指标。根据转归情况,将患者分为持续病毒学应答(SVR)组、治疗中反弹组、复发组和无应答组,比较4组患者治疗前后肝功能的变化及与应答的关系。 结果: 264例患者中171例(64.8%)获得SVR,37例(14.0%)治疗中反弹,47例(17.8%)复发,9例(3.4%)无应答。与治疗中反弹组比较,基线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水平轻度升高的患者较ALT正常的患者易获得SVR(P<0.05)。经抗病毒治疗,4组患者血清ALT和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均下降,且12周时下降最明显,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中反弹组患者在48周时ALT和AST回升,复发组患者停药后24周时ALT和AST回升,直至停药后24周SVR组患者的ALT和AST可维持稳定。与治疗中反弹组比较,SVR组患者在12周时ALT和AST下降更明显,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抗病毒治疗过程中,无应答组患者血清ALT和AST水平始终高于SVR组、复发组和治疗中反弹组 (P<0.05)。与治疗前比较,SVR组患者在12周时总胆红素(TBIL)和直接胆红素(DBIL)水平较其他时间点明显下降(P<0.05),直至停药后24周可以维持稳定。在治疗24周时,无应答组患者血清TBIL、DBIL水平明显高于SVR组和治疗中反弹组患者(P<0.05)。 结论: CHC患者基线ALT水平可能与病毒学应答有关。CHC患者抗病毒治疗后肝功能改善,尤其SVR患者改善更明显,随着病毒的复发或反弹,转氨酶会再次升高。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