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0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10篇
临床医学   21篇
内科学   173篇
神经病学   2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73篇
预防医学   18篇
药学   13篇
中国医学   3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23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27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3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据《Hepatology》2019年12月报道】题:台湾急性甲型肝炎暴发期间HIV阳性个体中的戊型肝炎病毒感染流行率(作者Lin KY等)甲型肝炎病毒(HAV)和戊型肝炎病毒(HEV)具有相似的粪口传播途径。在2015年-2017年全球男男性接触者中发生性传播急性甲型肝炎期间,来自台湾大学医学院Lin等调查了HIV阳性患者中性传播的可能性以及HEV感染的相关发病率。  相似文献   
3.
正【据Journal of Hepatology 2020年7月报道】题:接受纳武单抗治疗的晚期肝细胞癌患者炎症生物标志物与临床转归的相关性(作者Sangro B等)程序性死亡因子-1(PD-1)抑制剂纳武单抗治疗晚期肝细胞癌患者具有持久的疗效,较高的安全性,且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的生存期。该研究回顾性分析了接受纳武单抗治疗的肝细胞癌患者的免疫生物学特征以及生物标志物和临床转归之间可能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4.
为了解感染丙型肝炎病素(HCV)后的(HCVRNA)含量与丙型肝炎病情轻重,预后,治疗反应的关系,采用竞争性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CRT-PCR)的方法,对9例感染了HCV患者的血清进行了HCVRNA的定量检测。结果:6.6×103拷贝1毫升占88.9%,6.6×104拷贝/毫升占11.1%。结果提示:急慢性丙型肝炎及无症状HCV感染者体内均含有较高的病毒滴度,且滴度低预后好,抗病毒疗效好。  相似文献   
5.
6.
正人体适宜的酸碱度由动脉血pH表示,正常值为7.35~7.45,变动范围很窄,维持体液酸碱度相对稳定的过程称为酸碱平衡,机体酸碱平衡机能对细胞和器官正常功能的维持非常重要。除肾脏和肺脏外,肝脏也被认为是调节酸碱平衡的重要器官,肝功能障碍的患者常表现为复杂的酸碱失衡,其中呼吸性碱中毒在慢性肝病中最为常见,代偿期肝病患者体内存在几  相似文献   
7.
正【据《Liver Int》2018年3月报道】题:美国男性和女性血清睾酮水平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相关(作者Yim JY等)睾酮可诱发个体罹患心血管和代谢疾病,但其作用在男性和女性之间不同。来自首尔大学的Yim等研究了美国成人血清总睾酮水平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之间的关系,对2011年-2012年全国健康和营养调查参与者的数据进行了横断面分析,剔除了大量饮酒和患有病毒性肝炎的受试者。研究采用血清总睾酮的最高  相似文献   
8.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在全球的发病率不断上升,在美国等发达国家是导致慢性肝病的主要原因,将来也可能会是中国最常见的慢性肝病。NAFLD多发生于肥胖人群,然而瘦型NAFLD在全世界也很常见。总结了最近瘦型NAFLD相关的研究,并阐述该病发病机制主要包括以下途径:单核苷酸多态性改变是导致瘦人发生NAFLD的易患因素之一;由于肠道菌群改变以及骨骼肌萎缩使机体易发生多种代谢异常,如高血脂、高血尿酸、胰岛素抵抗以及铁代谢异常,代谢异常亦可促进NAFLD的发生;此外,不健康的饮食习惯以及生活方式,易使脂肪在体内蓄积,增加肝脏负荷。这些因素的共同作用最终导致了NAFLD的发生。然而,确切的发病机制仍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9.
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病毒基因型和亚型分布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33,自引:4,他引:33  
目的研究不同类型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者中HBV基因型和亚型分布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基因型和亚型特异性引物聚合酶链反应法(PCR),对北京、长春、汉川,深圳,清远和南京等6个城市445份HBV感染者血清进行基因型及亚型分型,其中急性肝炎7例,无症状携带者36例,慢性乙型肝炎352例,肝硬化28例,肝细胞癌22例。通过对PCR产物测序确定其基因型,以验证该法的准确性。结果445份血清中,239例(53.7%)为C型,其中13例(5.4%)为C1亚型,135例(56.5%)为C2亚型,91例(38.1%)为非C1/C2亚型;145例(32.6%)B型,其中100例(69.0%)为Ba亚型,25例(17.2%)为Bj亚型,20例(13.8%)为非Ba/Bj亚型;61例(13.7%)为B型与C型混合感染,其中6例(9.8%)为Ba与C1亚型混合感染,3例(4.9%)为Bj与C1亚型混合感染,15例(24.6%)为Ba与C2亚型混合感染,8例(13.1%)为Bj与C2型混合感染,11例(18.0%)为Ba与非C1/C2亚型混合感染,7例(11.5%)为Bj与非C1/C2亚型混合感染,2例(3.3%)为非Ba/Bj亚型与C1亚型混合感染,3例(4.9%)为非Ba/Bj亚型与C2亚型混合感染,6例(9.8%)为非Ba/BJ亚型与非C1/C2亚型混合感染。未检测到其他基因型及亚型。在不同类型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中,B型,C型、B与C型混合感染及亚型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肝硬化和肝细胞癌患者中C型所占比例较高(分别为78.6%和86.4%),无症状携带者中B型所占比例较高(72.2%)。但不同性别患者中,HBV基因型和亚型分布无差异。在HBeAg阳性和阴性感染者中,HBV基因型和亚型分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该6个城市HBV感染者中,以B2和C2亚型占优势,C基因型可能与肝硬化和肝细胞癌的发生有关。  相似文献   
10.
聚乙二醇化干扰素--抗丙型肝炎病毒的最佳选择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近年来聚乙二醇化干扰素α(PEG-IFNα)的研制成功使慢性丙型、乙型病毒性肝炎的治疗效果有了进一步的提高,并有可能提高慢性骨髓性白血病、实体瘤和多发性硬化症的治疗效果;因其每周给药一次,而称为长效干扰素。当前国际上已公认PEG-IFNα与利巴韦林联合疗法为抗丙型肝炎病毒的最佳选择[1,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