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3篇
儿科学   6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3篇
神经病学   2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5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分析全自动荧光免疫分析仪(GSP分析仪)检测新生儿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缺乏症的性能。方法:应用GSP分析仪检测国家卫生健康委临床检验中心室间质量评价质控品和G6PD试剂盒(荧光分析法)的低、高质控品,计算准确度和精密度。采用GSP分析仪和半自动荧光免疫分析仪(1420分析仪)同步检测2622例新生儿筛查标本和41例确诊患儿的标本,分析检测结果的相关性和一致性;采用GSP分析仪和1420分析仪检测漂浮和未漂浮标本各78例,比较检测结果差异;采用1420分析仪和GSP分析仪分别检测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1?100?384名新生儿筛查标本及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855?856名新生儿筛查标本,比较两种仪器的筛查效能。对目前使用的切值(26?U/dL)的合理性进行评估,并通过百分位数法,以第99.1百分位建立GSP分析仪筛查G6PD缺乏症的新切值。结果:GSP分析仪检测5个不同浓度室间质控品的检测值与靶值的相对偏倚为0.71%~4.23%,检测G6PD测定试剂盒质控品的批内精密度为4.34%~4.91%,批间精密度为0.85%~2.12%,总变异系数为5.44%~5.72%,均符合实验要求。GSP分析仪和1420分析仪检测的G6PD活性存在明显的正相关(r=0.740,P<0.01),均能筛查出41例确诊患儿,筛查的一致性较好(Kappa=0.945)。1420分析仪检测漂浮干血斑中的G6PD活性明显低于未漂浮干血斑中的G6PD活性(P<0.05),而GSP分析仪检测漂浮和未漂浮干血斑中的G6PD活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GSP分析仪和1420分析仪筛查G6PD缺乏症的敏感度均为100.00%,且特异度均在99.80%以上。与1420分析仪比较,GSP分析仪筛查G6PD缺乏症的阳性预测值、初筛阳性率和诊断率均上升,假阳性率下降(均P<0.01)。根据人群第99.1百分位建立新切值,男性为26.1?U/dL,女性为29.1?U/dL。结论:GSP分析仪检测性能良好,筛查效率高,更有利于疾病的检出,可用于临床新生儿G6PD缺乏症的大规模筛查。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5- 羟色胺转运体( 5 -HTT)基因启动子区多态性与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及其相关症状的关系。方法 抽取1 39例ADHD患儿及1 1 5名正常对照,用Achenbach儿童行为调查表(CBCL)来评定患者的临床症状;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结合银染技术,检测ADHD患者和对照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的频率。结果 患者组5- HTT启动子区多态性( 5- HTTLPR)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的频率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 >0. 0 5) ;但发现S/S基因型个体社会退缩、躯体主诉两行为分量表评分高,S/S基因型个体与S/L +L/L基因型个体间社会退缩、躯体主诉两分量表分有显著性差异(P <0 . 0 5)。结论 本研究结果不支持5- HTTL- PR与ADHD存在关联,但ADHD的某些内化性症状与5 -HTTLPR可能存在关联。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酪氨酸血症(HT)在中国南方人群中的流行、分布、基因谱特征和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11月至2018年11月以酪氨酸/琥珀酰丙酮增高为关键指标,经串联质谱筛查检出并结合基因检测诊断为HT的新生儿的资料。结果: 共2 188 784名新生儿接受筛查,酪氨酸、琥珀酰丙酮正常范围(0.5%~95.5%)分别为34.5~280.0 μmol/L、0.16~2.58 μmol/L。诊断HT 3例,患病率为1:729 595。其中HTⅠ型(FAH基因c.455G>A纯合变异)、Ⅱ型(TAT基因c.890G>T及c.408+1G>A复合杂合变异)、Ⅲ型(HPD基因c.257T>C纯合变异)各1例,后两者为新发突变。HT筛查阳性预测值为3.4%。Ⅰ型患儿初筛酪氨酸666.9 μmol/L,琥珀酰丙酮3.87 μmol/L,伴胆汁淤积,肝酶、乳酸轻度增高,虽经特殊奶粉(去除酪氨酸、苯丙氨酸)治疗,2月龄时仍死于家中;Ⅱ型患儿初筛酪氨酸625.6 μmol/L,琥珀酰丙酮正常,经特殊奶粉治疗,酪氨酸控制在正常范围,随访至7个月,体格、行为发育正常,未见眼、皮肤病变;Ⅲ型患儿初筛酪氨酸1035.3 μmol/L,琥珀酰丙酮正常,不规则应用特殊奶粉治疗,随访至29个月,酪氨酸在532.1~1060.3 μmol/L波动,体格发育、智力发育正常。结论: HT在中国南方人群中罕见,三型在人群中均有分布,基因谱分散。Ⅰ型患儿建议早期联合尼替西农治疗,否则预后可能不良;Ⅱ型患儿如早期采取特殊饮食治疗,一般预后良好;Ⅲ型患儿的预后有待进一步积累资料后确定。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新生儿及母源性原发性肉碱缺乏症(PCD)临床筛查、诊断、治疗及基因型,为PCD的临床诊治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串联质谱法(MS/MS)对2009年1月1日—2018年12月31日在浙江省医疗机构出生后3 d的新生儿足跟血进行多种遗传代谢病筛查。游离肉碱(C0)低于本实验室切值的可疑患儿及其母亲同时召回确诊。结果 共筛查3 040 815例新生儿,血C0低于正常参考值(切值<10μmol/L)者4 459例,确诊PCD 患儿121例(其中男55例,女66例);发病率为1/25 131。对确诊后随访资料完整的111例患儿分析显示:初筛C0值为(5.94±2.01)μmol/L、召回复查C0值为(5.70±1.99)μmol/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05,P>0.05)。左卡尼汀初始剂量为40~200mg/(kg·d),维持剂量时C0的水平为(24.94±10.26)μmol/L,显著高于治疗前C0水平(t=20.728,P<0.001)。母源性PCD 64例,发病率为1/47 513,C0平均为(3.31±1.79)μmol/L。111例PCD患儿共检出SLC22A5基因上42种变异,其中以c.1400C>G (p.S467C) 突变最为常见,约占33.33%(74/222);其次为c.51C>G(p.F17L)占14.73 %。93.75%的母源性PCD患者母亲进行基因检测(60/64),c.1400C>G (p.S467C) 突变约占35.83%(43/120)。除2例患儿不明原因死亡外,其他PCD患儿生长发育正常。结论 PCD可通过新生儿疾病筛查早期发现,但需排除母源性肉碱缺乏症。基因检测可明确诊断,SLC22A5 c.1400C>G (p.S467C) 变异是浙江省PCD患者最常见的突变类型。左卡尼汀治疗有效,但需要长期规范治疗与随访。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甘露聚糖结合凝集素(MBL)基因多态性及血浆蛋白水平与儿童巨细胞病毒(HCMV)感染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07年3~11月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诊断为HCMV感染的患儿作为HCMV感染组,选择同期行健康体检的儿童作为对照组。对两组行MBL基因检测和分型,并对HCMV感染组进行随访,分别测定其急性期和恢复期血浆MBL蛋白水平。分别比较两组基因变异频率和血浆MBL蛋白水平。结果HCMV感染组纳入104例,对照组纳入105例;HCMV感染组有50例患儿进行随访,HCMV感染组MBL基因启动子区-550位点的L型变异频率明显高于对照组(56.7% vs 34.3%, P=0.001),野生单体基因型HYPA的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47.6% vs 62.8%, P=0.002),完整基因型中高水平表达基因型(YA/YA)的频率低于对照组(41.3% vs 60.0%, P=0.007),而低水平表达基因型(YA/XA, YA/YB, XA/XA)的频率高于对照组(52.9% vs 29.5%, P=0.001)。HCMV感染组急性期和恢复期血浆MBL蛋白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19和0.000)。HCMV感染组急性期血浆MBL蛋白水平高于恢复期(P=0.000)。结论MBL基因多态性导致的血浆MBL蛋白水平低下与儿童HCMV感染相关,提示MBL可能对儿童HCMV感染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浙江地区新生儿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lucose-6-phosphate dehydrogenase,G6PD)缺乏症的基因突变特点,探讨其遗传多样性。方法 以2015年3月至2017年9月在浙江地区出生、经浙江省新生儿遗传代谢筛查中心G6PD缺乏症筛查发现的2242例患儿为对象,收集其新生儿筛查的G6PD活性值与剩余干滤纸血斑,并提取其血斑的基因组DNA。采用MassARRAY技术检测35个G6PD突变位点。采用SPSS 22.0软件统计分析基因型与G6PD活性的关系,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2163例检出突变,总检出率为96.47%,其中男性为96.51%(1995/2067),女性为96%(168/175)。共检出21种突变位点,44种变异基因型,其中男性半合子19型,女性杂合子14型,女性纯合子3型,女性复合杂合8型。95.93%的G6PD突变位于12、9、2、5外显子,其中c.1376G>T、c.1388G>A、c.1024C>T、c.95A>G、c.871G>A、c.392G>T占92.96%。c.1376G>T、c.1388G>A、c.1024C>T、c.95A>G四种基因型的G6PD活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1)。结论 浙江地区G6PD缺乏症存在基因突变热点,c.1024 C>T的突变频率具有明显地域特征,MassARRAY技术检测特定G6PD突变位点可推荐为G6PD缺乏症的二级筛查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7.
采用时间分辨荧光免疫方法检测新生儿足底滤纸干血斑中17α-羟孕酮的浓度,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浙江省新生儿17α-羟孕酮共1 719 510例,有出生体重、孕周、性别、孕次、采血时日龄的阳性检测结果,共7254例(宁波地区除外、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确诊病人69例除外),经非参数Mann-Whitney U检验、Kruskal-Wallis检验及Spearman秩相关对17α-羟孕酮的阳性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采用百分位数浓度表示。经检验,17α-羟孕酮呈偏态分布,不服从正态分布用四分位数表示。经非参数检验,不同体重、孕周、采血日龄、孕次的阳性样本17α-羟孕酮浓度值各水平组内均存在显著差异:极低出生体重儿和低出生体重儿浓度值显著高于正常出生体重和巨大儿;极早产儿和早产儿显著高于足月儿和过期产儿;0-2天和3-7天采血的浓度值显著低于7天采血的样本;单次妊娠17-α-OHP阳性浓度值高于多次妊娠。不同性别浓度值水平组间差异不显著。在平时的筛查工作中我们应重视除孕周、出生体重外的采血日龄这项检测影响因素,减少假阳性的筛查量,以降低实验室的检测成本。  相似文献   
8.
目的 建立用甲基化敏感性限制性内切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methylation-sensitiverestriction enzymes-based quantitative PCR,MSRE-qPCR)分析FMR1基因CpG岛甲基化程度的方法,并探讨其对脆性X综合征的诊断价值.方法 以常规PCR初筛存在FMR1基因5′(CGG)n异常扩增的30例智力低下男童和20名母亲作为研究对象,用Eag Ⅰ酶消化DNA样品,针对FMR1基因CpG岛设计引物,定量PCR扩增Eag Ⅰ酶切前、后DNA,用2-△△Ct法计算CpG岛甲基化程度;以Southern印迹杂交确诊的3例患儿和正常体检男、女各30例DNA样品为质控样本,从而建立优化的MSRE-qPCR方法.结果 确立了正常甲基化、部分异常甲基化、全甲基化的区间值,并明确30例常规PCR初筛异常患儿中3例存在部分甲基化,27例为全甲基化,其中3例经Southern印迹杂交验证;13例母亲处于正常甲基化,7例存在异常甲基化.结论 MSRE-qPCR可以对FMR1基因CpG岛的甲基化程度进行快速可靠分析,为脆性X综合征的分子诊断提供新的策略.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宫颈癌及癌前病变中凋亡抑制因子Survivin的表达及高危型HPV的感染情况,探讨两者在宫颈癌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研究对象为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Ⅰ级2 3例、CINⅡ~Ⅲ级2 2例及宫颈癌31例,另取10例正常宫颈作对照。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Sur vivin的表达;以touch downPCR技术检测高危型HPV(HPV16 ,18,31,33,5 8等)的感染率。结果:①从正常宫颈→CIN→宫颈癌,Survivin及高危型HPV表达均逐渐增强(P <0 .0 5 )。②低分化宫颈癌Survivin阳性表达显著高于高、中分化宫颈癌(P <0 .0 5 ) ,而与年龄、临床分期及组织学分型无关(P >0 .0 5 ) ;高危型HPV感染与宫颈癌年龄、临床分期、组织学分级及组织学分型均无关(P>0 .0 5 )。③Survivin与高危型HPV在宫颈癌中的表达呈正相关(P <0 .0 5 )。结论:Survivin表达及高危型HPV感染可能与宫颈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两者在宫颈癌的发病机制中可能起着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新生儿疾病筛查干滤纸血片(dried blood spots)制备环境中显著影响实验结果的理化因素。方法研究组1:收集正常标本60例、阳性标本120例,于对照条件及10种特定环境下制备干滤纸血片。研究组2:另收集正常标本30例、阳性标本80例,于对照条件及7种甲醛浓度环境下制备干滤纸血片。用荧光法或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法检测标本中苯丙氨酸(Phe)、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促甲状腺激素(TSH)、17α-羟孕酮(17α-OHP)水平。用SPSS 22.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10种环境下制备的干滤纸血片Phe检测结果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甲醛敏感阈为4.62~6.95 ppm/18 h;37℃烘箱、潮湿、紫外线照射、新装修环境、乙醇、冰醋酸、甲醛等环境下制备的干滤纸血片G6PD检测结果低于对照组(P0.05),甲醛敏感阈为0.30~0.38 ppm/4 h及0.21~0.24 ppm/18 h;潮湿、紫外线照射、甲醛环境下制备的干滤纸血片TSH检测结果低于对照组(P0.05),甲醛敏感阈为0.32~0.52 ppm/4 h及0.38~0.45 ppm/18 h;潮湿、紫外线照射、甲醛环境下制备的干滤纸血片17α-OHP检测结果低于对照组(P0.05),甲醛敏感阈为4.37~4.62 ppm/4 h及0.38~0.45 ppm/18 h。冷风快速吹干与2~8℃冷库环境下制备干滤纸血片4项检测结果与对照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干滤纸血片制备环境的理化因素与新生儿疾病筛查的准确性密切相关,甲醛、乙醇、冰醋酸、紫外线照射、高温、潮湿及装修污染等是干滤纸血片制备环境的必要管控因素;冷风快速吹干与2~8℃冷库过夜可作为新生儿筛查干滤纸血片制备的备选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