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8篇
外科学   6篇
综合类   5篇
预防医学   1篇
中国医学   8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目的:研究电针足三里穴对致死性失血性休克延迟补液大鼠生存率和脏器功能指标的影响,探讨其对液体复苏疗法的替代作用.方法:36只SD雄性大鼠,体重(270±20)g,按全血容量的45%放血制成致死性失血性休克模型.随机分为3组:即刻补液组、非经非穴+延迟补液组和足三里+延迟补液组,每组12只.即刻补液组于失血后10 min...  相似文献   
3.
4.
目的:观察电针"足三里"穴对大鼠肠缺血再灌注炎性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48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假伤组、模型组、电针组和假针组,每组12只,后3组以阻断肠系膜上动脉45min后再灌注的方法建立肠缺血再灌注大鼠模型。电针组于再灌注前30min施电针(2.5mA,2Hz/100Hz,0.5h)"足三里"穴治疗,假针组于相同时间内轻轻点刺体表双非经穴点(腹白线旁2cm,约平剑突下5cm水平),假伤组和模型组不予干预治疗。各组于再灌注1h、3h观察肠组织病理损伤程度,检测肠组织含水率、肠组织二胺氧化酶(DAO)活性及肠黏膜血流量(IMBF)的变化。结果:再灌注1h、3h,电针组肠组织病理损伤程度比模型组均明显减轻,肠组织含水率[(74.00±2.11)%、(78.78±0.80)%]比模型组[(80.69±1.66)%、(83.17±2.08)%]显著降低(均P<0.01);肠组织DAO活性[(68.83±4.31)U/L、(47.84±5.57)U/L]和IMBF[(152±5.8)PU、(139.8±6.1)PU]与模型组[(32.86±4.72)U/L、(17.01±2.96)U/L]、[(124.7±8.3)PU、(89.4±13.2)PU]相比均明显升高(均P<0.01);假针组肠组织病理、含水率、DAO活性及IM-BF则均与模型组无显著差异(均P>0.05)。结论:电针不仅能减轻大鼠肠缺血再灌注炎性损伤,还能增加肠组织供血,并能保护由此受损的肠功能。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电针“足三里”对失血性休克延迟补液大鼠肝组织血流量、含水率以及血浆谷丙转氨酶(ALT)的作用,为电针足三里治疗失血性休克提供依据.方法:取40只SD雄性大鼠按全血容量的40%放血制成失血性休克模型,再随机分为4组,模型对照组(NT),立即补液组(IFR),电针足三里延迟补液组(EA/DFR)和电针非经穴延迟补液组(SEA/DFR),每组10只.NT组造模后不做任何治疗处理;IFR组于失血后10 min即行补液;EA/DFR组于失血后10 min电针“足三里”穴,SEA/DFR组于失血后10 min电针非经穴部位,其他操作同EA/DFR组,两组均失血后3h实施延迟补液.测定失血前及失血后3h、12 h的肝组织血流量、ALT含量及失血后12h的肝组织含水率.结果:失血后IFR组和EA/DFR组各指标与NT组比较均有显著改善(均P<0.05),而SEA/DFR组与NT组间各指标无显著差异.失血后3h,IFR组的肝组织血流量显著高于NT组、EA/DFR组及SEA/DFR组(均P<0.05),血浆ALT显著低于NT组、EA/DFR组及SEA/DFR组(均P<0.05),EA/DFR组血浆ALT水平显著低于NT组、SEA/DFR组(均P<0.05),而肝组织血流量与SEA/DFR组比较无显著差别(P>0.05).失血后12 h,EA/DFR组和IFR组血浆ALT水平和肝组织含水率均显著低于NT组、SEA/DFR组(均P<0.05),肝组织血流量均显著高于NT组、SEA/DFR组(均P<0.05);而IFR组的血浆ALT显著低于EA/DFR组(P<0.05),肝组织血流量显著高于EA/DFR组(P<0.05).结论:电针“足三里”穴对失血性休克延迟补液大鼠肝组织缺血性损伤具有一定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利用超声引导下针刀联合富血小板血浆(PRP)注射技术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KOA),并通过客观步态分析来评估患者的步行活动能力,以期实现KOA精准、科学、有效的综合治疗手段.方法:72例KOA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6例,观察组为超声引导下针刀联合关节腔内注射PRP治疗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的关节腔内注射透明...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针刀联合自体富血小板血浆治疗跟痛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6月至2017年10月解放军总医院第六医学中心康复科医学门诊收治的跟痛症患者68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4例,观察组予以针刀联合自体富血小板血浆治疗,对照组予以针刀治疗,治疗1次/周,连续治疗2次。记录2组患者治疗前与治疗后1个月、3个月、6个月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和美国足踝外科协会后足功能评分(American Orthopaedic Foot and Ankle Society,AOFAS),对2组患者治疗前后患足的疼痛和功能进行评估,并计算临床治疗有效率。结果:2组患者在治疗后各个时间点,治疗前后组内比较VAS评分明显下降(P 0. 05); AOFAS后足功能评分显著上升,治疗前后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在治疗后3个月、6个月时VAS评分低于对照组,AOFAS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后6个月2组痊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针刀联合自体富血小板血浆治疗跟痛症,与单纯使用针刀治疗比较,具有缓解疼痛彻底、疗效持久、不易复发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针刀联合富血小板血浆(PRP)注射疗法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KOA)的临床疗效,并评估其对患者步行过程中膝关节活动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6月至2021年12月解放军总医院第六医学中心收治KOA患者65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部分随机对照方式将患者分为对照组(n=33)和观察组(n=32)。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膝关节腔内注射玻璃酸钠注射液和膝关节周围痛点封闭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针刀松解膝关节周围痛点,后给予膝关节腔内注射PRP及膝关节周围痛点注射PRP治疗,分别记录观察组和对照组2组患者在治疗前、治疗后1个月和3个月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国际膝关节功能评定Lequesne指数和步行过程中患侧膝关节屈曲角度变化。结果:治疗后1个月和3个月,观察组和对照组的VAS评分、Lequesne指数均显著低于治疗前(均P<001),观察组的VAS评分分别低于对照组(P<005,P<001),观察组的Lequesne评分同样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1)。治疗后3个月,观察组在步行过程中的患侧膝关节最大屈曲角度(ROMmax)大于对照组(P<001),步行过程中患侧膝关节最小屈曲角度(ROMmin)小于对照组(P<001)。结论:针刀联合PRP注射疗法可以有效缓解KOA疼痛症状,改善膝关节功能,并且能够积极影响步行过程中的膝关节活动度变化。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姿势矫正镜配合护理监督在中枢性面瘫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0月-2018年3月的脑卒中后中枢性面瘫56例,随机分组,每组28例。对照组给予针灸治疗+面肌运动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运用姿势矫正镜配合护理监督。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面神经功能和情绪反应。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9.29%,高于对照组71.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面神经功能House-Brackmann分级量表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均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姿势矫正镜配合护理监督有利于中枢性面瘫患者面神经功能的康复,有效缓解焦虑、抑郁等情绪,改善心理状态,并提高了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超声引导下针刺联合功能康复治疗运动训练引起的鹅足滑囊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纳入康复医学科门诊2019年5月至2020年5月收治的运动训练所致膝关节鹅足滑囊炎患者50例,分为观察组(25例)和对照组(25例),其中观察组患者采用超声引导下针刺联合功能康复治疗,对照组采用盲法穿刺局部封闭联合功能康复治疗。采用视觉模拟量表(VAS)评价患者治疗前后疼痛情况,采用国际通用膝关节评分(Lysholm评分)量表评价膝关节功能,采用生活质量测定量表(QOL)评估生活质量,通过超声影像及远红外线热成像观察治疗前后病变区域炎症反应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及VAS、Lysholm、QOL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后两组VA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均<0.05),Lysholm、QOL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P均<0.05)。治疗后观察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Lysholm和QOL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均<0.05)。治疗后声像图可见观察组病变区血流信号明显减少或消失,远红外线热成像显示胫骨内髁处体表温度恢复正常。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24/25),高于对照组的68%(17/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运动训练所致鹅足滑囊炎患者,超声引导下针刺联合功能康复治疗能有效减轻患者疼痛、促进膝关节功能恢复,且临床可行性、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