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6篇
  免费   8篇
基础医学   5篇
临床医学   12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55篇
预防医学   9篇
药学   7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5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8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4 毫秒
1.
目的:探讨肿瘤组织中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表达与可切除胃癌预后的相关性。方法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和万方数据库,在2013年7月前公开发表的HER-2表达和可切除胃癌预后关系的临床试验文献。应用State12.0软件进行Meta分析,采用Newcastle-Ottawa Scale量表对入选文献进行质量评价。结果9篇文献共4787例患者纳入研究,入选文献质量评分均6分以上。Meta分析结果显示,各研究间无明显异质性(P=0.347),HER-2表达不是影响可切除胃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HR=1.16,95% CI:0.97~1.38,P=0.114)。结论 HER-2阳性表达可能不是影响可切除胃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
<正>周围有很多朋友经常问我:我这样的情况属于心理科的诊治范围不?是否需要到心理科看病呢?是否所有有心理问题的人都需到心理科看病?儿童可以来吗?睡不着觉的可以来吗?为此,我做了一些总结,希望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第一种情况也是最常见的情况是心情不好,高兴不起来,啥也不爱干,心烦气躁,容易发脾气、生闷气,晚上睡  相似文献   
3.
[摘要]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在乳腺良性结节微波消融术中及术后疗效评估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对30例患者43个乳腺良性结节行超声引导下微波消融治疗,术前采用二维超声和超声造影测定病灶位置、数目、体积,观察结节内的血流分布及强度,确定需消融范围,微波消融术后即刻行静脉超声造影检查,观察结节内造影剂增强情况,并根据增强体积将病灶分为1.5~3.5 cm3 、>3.5~5 cm3和 >5 cm3 3组,计算各组病灶消融率,评估消融效果,对消融不彻底的残存病灶行补充治疗。术后1、6、12 个月采用二维超声和超声造影对患者进行随访,观察结节内有无造影剂灌注,测定结节体积及体积缩小率,进行消融术后的疗效评估。 结果消融术前二维超声和超声造影在全部 43 个乳腺结节内部及边缘均检出血流信号;微波消融结束后15 min,增强体积为1.5~3.5 cm3 、>3.5~5 cm3 和>5 cm3 3组病灶的消融率分别为97.45%、89.99%、67.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超声造影显示8个结节边缘仍有少量不规则的造影剂灌注的残余组织,一次消融成功率为81.4%,针对存在的消融不完全区域行补充消融治疗。微波消融前、术后1、 6、12 个月乳腺结节体积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1、 6、12 个月体积缩小率分别为44.1%、58.5%、7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消融术后1、 6、12 个月临床疗效和总有效率(72.09%、93.02%、1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超声造影在微波消融术前更能精准确定病灶位置及血流分布,术后对消融效果进行准确评价,以便对消融不完全区域及时行补充治疗,术后随访能及时准确发现残余病灶有无复发,达到乳腺结节完全消融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重性抑郁障碍患者五羟色胺转运体(5-HTT)基因第2内含子区可变数目串联重复序列多态性(5-HTTVNTR)与抗抑郁治疗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的相关性.方法:研究对象为重性抑郁障碍患者82例,给予抗抑郁药物氟西汀治疗,采用HAMD抑郁量表及TESS副作用量表评定疗效及不良反应.利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检测5-HTT基因VNTR多态性,进行基因型分析.结果:药物治疗有效组和无效组之间5-HTTVNTR等位基因频率和基因型无统计学差异;有副作用组和无副作用组之间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5-HTTVNTR基因多态性可能是重性抑郁障碍患者氟西汀药物治疗副作用(恶心)的遗传影响因子.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脓毒症患者血浆蛋白C(PC)活性和D-二聚体(D-dimer)浓度变化水平及二者联合对脓毒症与脓毒性休克患者病情评估的预测价值。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选择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急诊医学科2017年1月~2018年2月收治的200例重症感染患者。根据脓毒症sepsis 3.0 诊断标准将所有患者分为脓毒症组(157例)和非脓毒症组(43例),并进一步将脓毒症患者分为脓毒性休克组(63例)和一般脓毒症组(94例)。抽取外周血检测PC活性和D-dimer两种生物标志物,评估不同组别PC活性和D-dimer浓度差异;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二者与脓毒症的相关性;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探讨PC活性联合D-dimer对脓毒症和脓毒性休克患者病情评估的预测能力。结果:与非脓毒症组比较,脓毒症和脓毒性休克组患者血浆PC活性均显著降低(P<0.001),而D-dimer水平在两组患者血浆中均显著升高(P<0.001)。经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PC活性与D-dimer均为预测脓毒症及脓毒性休克患者病情的独立实验室指标(P<0.05)。PC活性用于评估脓毒症患者时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776,将PC活性与D-dimer联合使用评估脓毒症时的AUC为0.791,高于单独使用时的AUC(分别为0.776与0.666)。PC活性用于评估脓毒性休克时的AUC为0.757,PC活性与D-dimer联合使用评估脓毒性休克时的AUC为0.789,大于二者单独使用时的AUC(分别为0.757与0.679)。结论:PC活性和D-dimer测定对脓毒症与脓毒性休克患者病情评估有较强的预测能力,且PC活性与D-dimer联合使用能进一步提高对脓毒症与脓毒性休克患者病情评估的预测能力。  相似文献   
6.
护理专业应用MES进行毕业考试的成绩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枫 《医学教育》1999,(1):28-30
1997年北京国家医学考试中心推出了帅等医学教育题库系统》(MES),现在很多学校正在逐步应用。那么MES能否客观地测量出目标教学中学生获得的知识,并具有应用及综合分析能力,能否客观准确地反映出学生的学绩水平,经MES考试所得到的学生成绩与该生以往的...  相似文献   
7.
<正>食管胃结合部腺癌(AEG)是指肿瘤中心处于食管胃结合部(EGJ)上下50mm范围以内并且侵犯EGJ的腺癌。根据Siewert分型分为:Ⅰ型,肿瘤中心位于EGJ上方10~50 mm,且肿瘤侵犯EGJ;Ⅱ型,肿瘤中心位于EGJ上方10 mm至下方20 mm,且肿瘤侵犯EGJ;Ⅲ型,肿瘤中心位于EGJ下方20~50 mm,  相似文献   
8.
目的 应用快速三维显微成像技术研究小鼠脑血管分布特征及与临近神经细胞的空间关系。方法 采用荧光蛋白标记血管内皮细胞的成年Tie2-Cre::Ai9杂交转基因小鼠(C57BL/6),经心脏灌注4%多聚甲醛获取完整脑组织,组织透明化处理,并对全脑神经细胞进行染色。应用快速三维成像系统(VISoR)以1×1×3.5μm3体素分辨率获取小鼠全脑血管和神经细胞的显微图像,将二维图像序列重建为三维全脑图像。选取皮质、海马及丘脑中部分区域进行分割、提取血管,分析其形态特征;自动化识别神经细胞,量化分析神经细胞与最邻近血管距离的分布特征。结果 成功采集了小鼠全脑血管与神经细胞分布的三维图像。通过高分辨率脑图谱提供了C57BL/6小鼠复杂的血管网络全脑视图。分析显示在海马中,血管的分叉点密度以及血管的体积分数均小于皮层和丘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尼氏染色剂对神经细胞的染色显示了在不同脑区中,血管和神经细胞的分布存在差异。在不同脑区的感兴趣区域中,统计了神经细胞到血管之间的距离,结果有统计学差异。结论 采用快速三维显微成像技术可以对小鼠全脑血管与神经细胞进行三维成像。通过对区域血管神...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对首发、未用药的重性抑郁障碍患者进行3.0T磁共振扫描,寻找重性抑郁障碍患者大脑灰质体积的异常改变,探讨大脑结构异常在重性抑郁障碍患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及其病理生理学意义。方法应用基于体素的形态学测定法,对35例首发、未用药的重性抑郁障碍患者和35例正常对照者的3.0T三维脑结构磁共振图像进行全脑灰质体积的分析,对两组研究对象灰质体积差异进行比较。结果对全脑灰质体积研究结果表明,与正常对照组相比,重性抑郁障碍患者右侧额叶中央前回、左侧颞叶颞下回、右侧顶叶中央后回、左侧顶叶中央旁小叶和左侧后扣带回灰质体积显著降低(均P<0.05)。结论首次发病、未经治疗的重性抑郁障碍患者存在额叶、顶叶、颞叶、扣带回等多个部位灰质体积减小。提示重性抑郁障碍的发病机制可能涉及多个脑区,不同脑区之间神经环路的异常可能在重性抑郁障碍的发病机制中起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10.
吴枫  孔令韬  汤艳清 《中国全科医学》2012,15(12):1375-1377
目的探讨氟西汀与噻奈普汀对慢性应激模型大鼠海马蛋白激酶C(PKC)表达的影响。方法将60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抑郁模型组、氟西汀组、噻奈普汀组和正常对照组,各15只。模型组、氟西汀组和噻奈普汀组大鼠给予21 d的应激刺激,此期间正常对照组正常饲养,刺激期间氟西汀组每天灌胃氟西汀(10 mg/kg),噻奈普汀组每天灌胃噻奈普汀(50 mg/kg),模型组和正常对照组大鼠每天灌胃等体积的0.9%氯化钠注射液。行为学检测应用开场法和液体消耗实验。采用Western-blotting法检测各组大鼠海马PKC的表达情况。结果应激后,模型组大鼠水平穿越格数、竖立次数、修饰次数、糖水消耗百分比均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氟西汀组水平穿越格数、竖立次数、修饰次数和糖水消耗百分比均显著高于模型组(P<0.05);噻奈普汀组糖水消耗百分比显著高于模型组(P<0.05)。在Western-blotting法检测中,模型组大鼠海马PKC的表达水平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氟西汀组大鼠海马PKC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模型组(P<0.01),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噻奈普汀组大鼠海马PKC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模型组(P<0.01),但仍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结论氟西汀可以逆转慢性应激抑郁模型大鼠海马中PKC表达的降低;噻奈普汀可以部分逆转慢性应激抑郁模型大鼠海马中PKC表达的降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