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8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8篇
综合类   11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秦晓东  吕天润  李翔  范卫民 《中国骨伤》2014,27(12):1019-1023
目的:比较治疗髋臼骨折的髂腹股沟下入路和髂腹股沟入路的解剖学差别,并探讨髂腹股沟下入路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男女新鲜尸体标本7具,同一标本做左右两侧对比研究,左侧采用髂腹股沟入路,右侧采用髂腹股沟下入路,切口内侧均自耻骨联合上方2 cm开始横行,切口外侧沿髂骨嵴至髂前上棘后外5 cm处,对比测量切口第1窗暴露的长径、横径和髂腰肌游离度.并随访观察2010年5月至2012年8月采用单一髂腹股沟下入路治疗的15例髋臼骨折患者的手术疗效,其中男12例,女3例;年龄20~65岁,平均40.6岁,采用Matta标准进行疗效评价.结果:髂腹股沟下入路在切口第1窗暴露长径、横径和髂腰肌游离度均优于髂腹股沟入路(P<0.01).临床观察15例髋臼骨折患者,根据Mata复位标准,10例获得解剖复位,5例复位满意;所有患者X线片结果为优.结论:相比经典的髂腹股沟入路,髂腹股沟下入路可显著扩大第1窗口的暴露范围,同时手术步骤简单.此入路是暴露髋臼前柱、前内侧壁和髋关节前方的理想手术入路.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过伸型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1月—2017年12月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治疗的12例过伸型胫骨平台骨折。其中男性4例,女性8例;年龄24~65岁,平均53.6岁;致伤原因均为道路交通伤。患者采用屈曲位复位,植骨后使用内外侧钢板固定。观察患者术后平台后倾角、美国特种外科医院膝关节功能评分(HSS评分)、关节屈曲度以及并发症情况。结果术后X线片显示均获得解剖复位。术后均无膝关节反曲,患者均得到随访6~18个月,平均9.7个月。骨折愈合时间8~12周,平均10.0周。所有患者术后测量后倾角5°~9°(平均7.9°),术后半年5°~10°(平均7.7°)。HSS评分90~98分(平均93.6分)。术后半年关节屈曲度120°~145°(平均131°),伸直均为0°。术后无一例发生钢板及螺钉断裂现象。结论通过恢复正常后倾角及关节面平整,充分植骨及锁定钢板固定治疗过伸型胫骨平台骨折,效果良好,值得临床推荐。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徒手牵引侧卧位与仰卧位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固定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方法将58例采用PFNA固定治疗的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根据手术体位不同分为侧卧位组(31例)和仰卧位组(27例)。比较两组患者大转子顶端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复位质量、住院时间、开始负重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及髋关节Harris评分。结果 58例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9~24个月。与仰卧位组相比,侧卧位组大转子顶端切口短、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两组患者复位质量、住院时间、开始负重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及髋关节Harri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徒手牵引侧卧位行PFNA固定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较仰卧位切口短、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近红外光谱(NIRS)分析法在鉴别周围神经运动束和感觉束的可行性.方法 采集离体Beagle犬面神经的颞支、颧支、颊支、下颌缘支(均为运动神经)和颈丛皮神经(感觉神经)的漫反射近红外光谱,通过聚类分析法进行归类鉴别.结果 面神经和颈丛皮神经的一、二阶导数光谱较为相近,不能直观进行鉴别;经聚类分析可以将两者归为两类,达到直观鉴别的目的,准确率90.0%.结论 运动神经束和感觉神经束可以经NLRS技术结合聚类分析法快速区分.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喙锁韧带解剖重建与锁骨钩钢板治疗锁骨远端Neer Ⅱb型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9月至2019年6月在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骨科接受手术治疗的64例锁骨远端Neer Ⅱb型骨折患者资料,男35例,女29例;年龄19~68岁,平均50.7岁。所有患者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2组:重建组30例(采用喙...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肘关节恐怖三联征的治疗策略及手术要点?方法:2006年1月~2009年1月共收治肘关节恐怖三联征患者5例,男4例,女1例;平均年龄32岁(18~46岁)?首先急诊将肘关节脱位进行手法复位和石膏临时固定,再择期行手术治疗?3例单纯采用外侧入路,2例采用外侧加内侧入路?手术中经肘关节外侧入路,若肘关节不稳,再作内侧切口修复肘内侧副韧带?若肘关节仍然不稳定,有肱尺关节的脱位趋势,可用克氏针将其固定?所有患者平均随访时间10个月(4~25个月),随访时采用MEPS (Mayo Elbow Performance Score)评分对患者的肘关节功能进行评价?结果:本组中,3例为优,1例为可和1例为差?所有患者在末次随访时,受伤的肘关节均无明显疼痛及不稳定?结论:可先经肘关节外侧入路修复损伤的相关结构;若有肘关节的不稳,再作内侧切口修复肘内侧副韧带,有时可能需要用克氏针固定肱尺关节来稳定肘关节?同时强调重建关节囊和内?外侧副韧带及屈伸肌起点等结构的连续性,对恢复肘关节的稳定性同样重要?  相似文献   
8.
吕天润  刘军  曹晓建  陈骐  李素芹 《中国临床康复》2005,9(29):214-216,i0002
背景:神经生长因子在体外、体内稳定性差,容易导致其失去生物活性。目的:观察注射用脂质体包裹的神经生长因子在不同条件下储存的稳定性。设计:以脂质体包裹的神经生长因子为观察对象的对照实验。单位: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外科。材料:实验于2002—07/2004—03在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中心实验室完成。将纯化得到的小鼠颌下腺的神经生长因子用脂质体包裹后分别制成冻干剂型,按照以下4组条件分组:①4℃放置。②室温放置。③40℃放置。④40℃+饱和湿度放置。方法:①采用无血清鸡胚背根神经节法测定体外神经生长因子活性。取8日龄鸡胚背根神经节接种于涂有多聚赖氨酸的24孔培养板上,分别加入含有不同浓度的待测样品的Dulbeeeo’s的改良的Eagle’s培养基,阴性对照加入相同体积的Dulbeeeo’s的改良的Eagle's培养基,阳性对照加入含有不同浓度神经生长因子的Dulbeeeo’s的改良的Eagle’s培养基,在37℃,50mL/L二氧化碳,饱和湿度的培养箱中培养24h,在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神经纤维的生长情况。②模拟体内环境下测定神经生长因子生物稳定性:分别取神经生长因子冻干脂质体和神经生长因子阳性对照品加入0.5mL小鼠血浆,将上述血浆样品和空白血浆于0.5,1,2,3,4,6h加入Dulbeeeo's的改良的Eagle’s培养基2.5mL混合均匀。生物学活性判断标准:根据背根神经节神经纤维的生长长度和密度将其分为4种情况:①无突起生长为“-”为阴性对照。②少量突起生长“+”。⑧突起较长较密据其程度判为“++”或“+++”。,④突起生长最长最密为“++++”。统计学分析由南京医科大学统计学教研室采用系统分组(嵌套)设计资料行方差分析。主要结局观察:采用无血清鸡胚背根神经节法测定:①10,30,60,90d体外神经生长因子的活性。②0,0.5,1,2,3,4,6h体内神经生长因子的活性。结果:①神经生长因子脂质体冻干粉针体外生物稳定性的长期实验结果:在4℃、室温条件下放置10~90d生物活性稳定(+++);在40℃条件下放置10~60d生物活性稳定(+++),放置90d生物活性轻微下降(++);在40℃+饱和湿度条件下放置10d生物活性稳定(+++),放置30-60d生物活性轻微下降(++),放置90d生物活性降低(+)。②模拟体内环境下神经生长因子脂质体冻干粉针生物稳定性的实验结果:在0,0.5,1,2,3h生物活性稳定(++++或+++),在4,6h生物活性轻微下降(++)。结论:脂质体包裹的神经生长因子是稳定的,较高的温度和湿度不利于储存。神经生长因子冻干脂质体在不同贮存条件下的生物学稳定性均优于神经生长因子脂质体混悬液。  相似文献   
9.
半腱肌腱股薄肌腱在重建前交叉韧带中的运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用无内固定物的半腱肌腱股薄肌腱重建前交叉韧带的临床运用和效果。方法: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自2002年12月至2004年6月对33例前交叉韧带损伤的患者进行了无内固定物的半腱肌腱股薄肌腱重建前交叉韧带术,其中13例移植肌腱采用二股半腱肌腱和二股股薄肌腱,另20例仅为二股半腱肌腱,术前和术后进行Lachman试验评估膝关节的稳定性,用Lysholm评分方法评定膝关节功能。结果:术前Lachman试验均为阳性,术后29例为阴性,4例为阳性。术前Lysholm评分为36 ̄57分,术后Lysholm评分为71 ̄96分。结论:无内固定物的半腱肌腱股薄肌腱重建前交叉韧带为生物固定,固定可靠,费用少,短期效果好,中长期效果有待观察。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脂质体对神经生长因子(NGF)包裹后促进其通过血脑屏障(BBB)的作用.方法:将99mTc-NGF用脂质体包裹后,按照以下条件处理:将包裹含有4.0mCi 99mTc-NGF的脂质体A注射至新西兰兔体内,利用SPECT分析其在脑部分布的百分数,对照组以相同放射剂量的99mTc-NGF、99mTc-NGF-普通脂质体B处理用来考察脑组织靶向性;同时以0.05 mg/kg剂量将NGF脂质体A、单纯NGF、空白脂质体、生理盐水分别注入新西兰兔体内,利用ELISA法于30、60、90、120 min测定脑脊液中NGF的浓度.结果:自制注射用脂质体A组包裹的99mTc-NGF经SPECT显像,其在脑部的放射性计数较高,而99mTc-NGF组几乎全部从泌尿系统代谢、99mTc-NGF-普通脂质体B组基本被网状内皮系统吞噬后沉积于肝脏;ELISA检测证明脂质体包裹的NGF能够部分通过血脑屏障.结论:此自制NGF-脂质体A具有一定的脑组织靶向性,能够携带NGF通过BBB.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