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3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35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6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59篇
综合类   62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5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人工膝关节置换术(TKA)后引流管夹闭4h和不夹闭对患者术后出血量的影响。方法TKA患者60例均分为A、B两组。A组术后夹闭引流管4h后开放,B组术后不夹闭引流管。比较两组术后引流量、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A组术后24‐h引流量较B组少[(512.4±253.5)mlvs.(873.4±301.5)ml](P<0.05);A组术后接受输血治疗患者的比例低于B组(46.7%vs.90.0%)(P<0.05)。在未输血的患者中,A组术后血红蛋白的下降值低于B组[(15.5±7.2)g/Lvs.(21.8±10.3)g/L](P<0.05)。两组患者术后发生切口红肿、发热及康复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TKA术后夹闭引流管4h能有效减少患者术后出血量,不增加患者术后感染及功能恢复的风险。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伴腰椎退变性后凸畸形患者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时如何更合理地安放髋臼假体的前倾角。方法:纳入2017年12月至2019年10月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122例,均伴腰椎退变性后凸畸形,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61例。试验组男25例,女36例;年龄中位数67.0岁;病程中位数46.0个月;术中根据骨盆前平面支架,按不同类型,设置安装髋臼前倾角的功能性骨盆平面。对照组男27例,女34例;年龄中位数67.0岁;病程中位数42.0个月;对照组以传统的方法设定前倾角。术后随访3个月,记录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统计3个月内感染脱位发生,记录手术前和术后3个月Harris评分,测量术后3个月患者站立位功能性前倾角。结果:试验组和对照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18,0.381);术后3个月内两组均无感染;对照组1例髋关节脱位,试验组无脱位。手术前后Harri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个月后复查骨盆站立位X线片示:髋臼假体功能性前倾角在安全区外的患者数量试验组比对照组少(P=0.048);并且试验组在15°~20°范围内更集中(P<0.001)。。结论:伴有腰椎退变性后凸畸形的人工髋关节置换,根据术前对患者的评估分类,可以借助骨盆前平面参考支架,获得更佳的髋臼假体功能性前倾角。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激活α7烟碱型乙酰胆碱受体(α7 nicotinic acetylcholine receptor,α7?nAChR)对小鼠骨关节炎(osteoarthritis,OA)软骨细胞凋亡的作用及机制。方法:通过关节腔内注射碘乙酸钠(monosodium iodoacetate,MIA)建立小鼠OA模型。模型小鼠随机分成MIA单独给药组、0.5 mg/kg烟碱(nicotine,Nic)治疗组、1 mg/kg Nic治疗组和Nic +α7?nAChR特异性拮抗剂甲基牛扁碱(methyllycaconitine,MLA)治疗组,对照组小鼠则注射等体积的生理盐水。模型制备后7、14、21 d应用Von Frey纤维丝评价小鼠疼痛行为指标机械缩足反射潜伏期;第21天时处死小鼠,取膝关节标本进行甲苯胺蓝和番红固绿染色,评估膝关节软骨破坏情况并进行关节软骨退变评分;应用原位末端转移酶标技术(terminal deoxynucleotidyl transferase dUTP Nick end labelling,TUNEL)分析关节软骨细胞的凋亡水平;应用免疫印迹法检测凋亡相关蛋白Bcl?2、Bax、cleaved caspase?9和caspase?9的表达。结果:模型制备后21 d,MIA组小鼠机械缩足反射潜伏期阈值显著下降至(0.28 ± 0.02)g,关节软骨退变评分和蛋白聚糖损失评分分别升高至(5.33 ± 1.19)分和(2.33 ± 0.27)分,关节软骨细胞凋亡率升高至(31.83 ± 3.89)%。而1 mg/kg Nic能显著减轻MIA引起的小鼠膝关节疼痛行为(P < 0.05),降低MIA诱导的软骨退变(P < 0.05)和关节软骨细胞凋亡坏死(P < 0.05)。进一步机制研究发现,MIA可明显降低Bcl?2的表达,增加Bax和cleaved caspase?9的表达,而Nic治疗组能逆转MIA诱导的软骨细胞凋亡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显著升高Bcl?2的表达,降低Bax的表达和cleaved caspase?9/caspase?9的比率(P < 0.05),上述这些Nic的作用均能被MLA消除。结论:激活α7?nAChR能抑制关节软骨细胞的凋亡,对OA模型小鼠的软骨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其抗凋亡机制可能与线粒体凋亡途径有关。  相似文献   
4.
秦晓东  吕天润  李翔  范卫民 《中国骨伤》2014,27(12):1019-1023
目的:比较治疗髋臼骨折的髂腹股沟下入路和髂腹股沟入路的解剖学差别,并探讨髂腹股沟下入路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男女新鲜尸体标本7具,同一标本做左右两侧对比研究,左侧采用髂腹股沟入路,右侧采用髂腹股沟下入路,切口内侧均自耻骨联合上方2 cm开始横行,切口外侧沿髂骨嵴至髂前上棘后外5 cm处,对比测量切口第1窗暴露的长径、横径和髂腰肌游离度.并随访观察2010年5月至2012年8月采用单一髂腹股沟下入路治疗的15例髋臼骨折患者的手术疗效,其中男12例,女3例;年龄20~65岁,平均40.6岁,采用Matta标准进行疗效评价.结果:髂腹股沟下入路在切口第1窗暴露长径、横径和髂腰肌游离度均优于髂腹股沟入路(P<0.01).临床观察15例髋臼骨折患者,根据Mata复位标准,10例获得解剖复位,5例复位满意;所有患者X线片结果为优.结论:相比经典的髂腹股沟入路,髂腹股沟下入路可显著扩大第1窗口的暴露范围,同时手术步骤简单.此入路是暴露髋臼前柱、前内侧壁和髋关节前方的理想手术入路.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金属对金属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早期血清金属离子的变化及其对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2008年1月至2010年12月期间在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受Durom大直径金属对金属人工全髋关节置换的32例(32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Durom组),在同期接受金属对超高分子聚乙烯(Trilogy)人工全髋关节置换的患者中,根据患者年龄、性别、体重指数等选取与Durom组相匹配的32例作为Trilogy组,相同方法选取32位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末次随访时,采用ICP-MS法检测患者血清钴、铬离子浓度,并通过检测外周血中血清C3、C4、IgA、IgG、IgM含量评估体液免疫的变化,检测T细胞亚群数量及Th细胞分泌功能评估细胞免疫功能的改变.结果 Durom组和Trilogy组所有患者均完成随访.Durom组平均随访时间为24.9个月(15~34个月),Trilogy组平均随访时间为25.53个月(15~48个月).末次随访时Durom组血清钴离子和铬离子浓度明显升高,分别为Trilogy组的4.33倍和1.95倍,Trilogy组和对照组血清钴离子和铬离子浓度无差异.Durom组与Trilogy组、对照组相比,血清C3、C4、IgA、IgG、IgM无明显差异.Durom组T细胞总数、CD4+和CD8+细胞数明显低于Trilogy组和对照组.对三组血清中的IFN-γ和IL-4进行检测,Durom组的IFN-γ明显高于Trilogy组和对照组,Trilogy组和对照组的IFN-γ无差异;三组的IL-4含量无明显差异.结论 金属对金属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早期患者血清钴离子、铬离子浓度明显升高,对细胞免疫功能有一定程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7.
 目的 比较同期双膝关节置换术与分期双膝关节置换术的术后死亡率.评价同期与分期双膝关节置换术的安全性。方法 参照 Cochrane 协作网(cochrane musculoskeletal group) 建议的检索策略.计算机检索 PubMed (1990至 2010年)、OVID MEDLINE (1990至 2010年) 和 Cochrane 图书馆查找有关同期双膝关节置换术与分期双膝关节置换术术后并发症的临床研究。英文检索词包括: bilateral total knee arthroplasty、staged total knee arthroplasty、total knee arthroplasty 等。由两名评价者独立选择实验.提取有效数据.采用 Stata 10.0软件进行 Meta分析。结果 最终纳入6篇文献。同期双膝关节置换术组死亡率[OR=2.925, 95% CI (2.352, 3.638)] 、30天死亡率[OR=5.078, 95% CI (2.192, 11.763)] 及高龄患者(年龄>70岁)死亡率[OR=4.087, 95% CI (1.947, 8.582)] 与分期双膝关节置换术组相比.均明显增高。结论 现有的有限证据表明.同期双膝关节置换术术后死亡率高于分期双膝关节置换术。对于术前存在高风险(如高龄)的患者.宜考虑采用分期双膝关节置换术.慎重选择同期双膝关节置换术.并应充分评估手术风险.积极预防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受纳入文献数量和质量的限制. Meta分析结果尚有待于高质量的大样本随机对照试验以予证实。  相似文献   
8.
32例国产人工髋关节翻修手术的临床体会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目的:探讨国产人工髋关节翻修原因。方法:回顾总结32例人工髋关节翻修中发现的问题,分析翻修原因。结果:32例中术前诊断松动16例,脱位4例,深部感染2例,白磨通3例,断柄2例,髋周及股部疼痛4例,股骨柄穿通皮质1例。26例取出假体顺利,6部部分骨长入珍珠面而取出假体困难。25例作全髋置换翻修,4例臼怀松动或位置不良致脱位仅翻修髋臼,1例股骨柄穿通皮质更换双动头,2例因深部感染严重而作单纯假体取出、清创术。全组病例经6个月-5年随访,Harris评分术前平均43分,术后平均81分,平均增加38分。结论:目前翻修病例仍以国产人工关节为主。翻修原因主要是:人工关节质量因素和手术技术因素。造成假体过早松动或种种其它并发症,最终失败。提示国产人工关节质量需改进,需相应配套器械,手术操作技术有待提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软骨细胞和骨髓间质干细胞(bone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SCs)混合培养对构建组织工程软骨的影响,并确定两者的最佳比例.方法 体外分离培养兔(1月龄)关节软骨细胞和BMSCs,按不同比例(软骨细胞和BMSCs的浓度比为:4:1、2:1、1:1、1:2、1:4及单纯软骨细胞)混合培养一代.以4×107/ml的细胞终浓度接种40μl于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poly(lactic-co-glycolic acid),PLGA:4mm×4mm×2mm),静态培养2 d,然后移至周期性压力场(压力0~200 kPa,频率:0.1 Hz,时间:8 h/d)培养3周.收获组织工程软骨行大体观察,组织切片,定量检测糖胺聚糖(glyeosaminoglycans,GAGs)含量、DNA含量及Ⅱ型胶原染色面积.结果 软骨细胞和BMSCs混合培养组与单纯软骨细胞组相比,体积较大,表面光滑,有弹性,有光泽.组织学检查显示混合培养组结构致密,细胞外基质分布更均匀,其中软骨细胞和BMSCs的浓度比为2:1组可见软骨陷窝.混合培养组的Ⅱ型胶原染色面积、GAGs含量、DNA含量高于单纯软骨细胞组,其中软骨细胞和BMSCs的浓度比为2:1组含量最高,与其他比例混合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软骨细胞和BMSCs混合培养能提高组织工程软骨的质量,其中以软骨细胞和BMSCs的浓度比为2:1最佳.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环锯在骨骼病变活检与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2007~2009年采用环锯法取病变骨组织23例,其中四肢骨19例,髂骨4例,借助术中透视机定位,并用环锯通过皮肤小切口建立工作通道,钻开病变处骨质,取出病变组织送检.结果 患者全部活检成功并得到明确病理诊断,23例中,骨脓肿2例,骨肉瘤6例,软骨肉瘤2例,转移性骨肿瘤5例,非骨化性纤维瘤2例,骨纤维异样增殖症2例,骨样骨瘤2例,软骨母细胞瘤2例.无病理性骨折等并发症发生.结论 环锯法通道活检术具有类似开放活检获取成形病变组织块的优点,活检阳性率、病检确诊率高,值得在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