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篇
  免费   5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2篇
特种医学   2篇
综合类   8篇
预防医学   13篇
药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分析深圳市2015—2020年放射工作人员上岗前职业健康检查染色体畸变率与微核率的水平及其分布特征,为加强放射工作人员辐射防护和职业健康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选取2015—2020年在深圳市职业病防治院接受上岗前职业健康检查的2 777名放射工作人员开展横断面研究,其中男性2 210名、女性567名,年龄17~69(27.6±6.8)岁,将受检者按年龄分为5组:17~20岁、21~30岁、31~40岁、41~50岁、51~69岁。采用全血微量培养法制备受检者的淋巴细胞微核和染色体,应用全自动染色体扫描分析系统对每名受检者的100个淋巴细胞染色体中期分裂相进行分析,统计双着丝粒体、着丝粒环和无着丝粒体等染色体畸变类型,比较不同年龄组以及同年龄组不同性别受检者染色体畸变情况和微核情况的差异。计量资料的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染色体畸变和微核的分布服从泊松分布,采用非参数检验,2组间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多组间比较采用Kruskal-Wallis秩和检验。受检者年龄与染色体畸变率、微核率的相关性分析采用Spearman秩相关分析。 结果 2 777名受检者的染色体畸变(双着丝粒体+着丝粒环+无着丝粒体)率为(0.072±0.005)%、双着丝粒体+着丝粒环畸变率为(0.016±0.002)%、染色体畸变细胞率为(0.068±0.005)%、微核率为(0.43±0.01)‰、微核细胞率为(0.40±0.01)‰、淋巴细胞转化率为(85.07±3.16)%。各年龄组间染色体畸变率、双着丝粒体+着丝粒环畸变率、染色体畸变细胞率以及各年龄组不同性别受检者的染色体畸变率、染色体畸变细胞率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1.193、0.931、0.691,Z=?0.929~?0.059,均P>0.05)。与17~20岁年龄组相比,其余各年龄组受检者的微核率、微核细胞率均较高,淋巴细胞转化率均较低,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6.981~?2.510,F=4.922~52.860,均P<0.05);受检者的微核率和微核细胞率均与年龄呈正相关(r=0.166、0.168,均P<0.001),而淋巴细胞转化率与年龄呈负相关(r=?0.197,P<0.001);21~30岁年龄组、31~40岁年龄组女性受检者的微核率、微核细胞率以及17~20岁年龄组、21~30岁年龄组女性受检者的淋巴细胞转化率均显著高于同年龄组的男性受检者,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4.826~?3.516,F=6.947、14.563,均P<0.01)。 结论 深圳市2015—2020年放射工作人员上岗前职业健康检查染色体畸变率与微核率均未超过国内文献报道的健康人群的本底水平范围,但有随年龄增大而升高的趋势,需加强放射工作人员的辐射防护与职业健康管理。  相似文献   
2.
目的建立TaqMan探针实时荧光定量RT-PCR方法,测定登革热病毒(DV)及DV病毒的RNA拷贝数。方法利用TaqMan探针,建立实时荧光定量RT-PCR方法,通过对登革热病毒RNA定量外标准品的定量分析,优化反应体系,检测TaqMan探针实时荧光定量RT-PCR方法的灵敏度、特异性和重复性。结果该方法检测灵敏度可达1×103copies/mL,特异性及重复性良好,对同一样品进行5次重复检测,其循环阈值的平均标准偏差为0.792。结论TaqMan探针实时荧光定量RT-PCR法特异性、敏感性高,稳定性好,可用于定量测定登革热病毒及DVRNA载量。  相似文献   
3.
中国大陆和台湾地区抗-HCV阳性人群ALT活性对比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全世界有1亿7千万人感染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Cvirus,HCV),占世界人口的3%~5%。大多数感染者临床为无症状的慢性感染,严重危害人类的生命健康,已引起全球研究领域的广泛重视。迄今,在中国HCV感染者约4100万,达总人口的3.2%。近年来中国部分地区静脉吸毒和非法供血的一时猖獗和性开放,HCV感染呈增长趋势。为探究大陆和台湾地区抗-HCV阳性人群抗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活性是否存在差异性,利用流行病学方法,对出入境人员抗-HCV和ALT两者检测并进行结果分析。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终止染铅对铅中毒小鼠各项生物学指标的影响。 方法 将4~6周龄清结级雄性昆明种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染铅15 d A组、染铅30 d B组、染铅15 d排铅15 d C组,染铅途径为自由饮用经酸化处理的1.0 g/L三水合乙酸铅水溶液。限制小鼠日粮,分别在15 d和30 d检测小鼠血铅、骨铅及锌原卟啉水平。 结果 在各时间节点,各组小鼠体质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结束后,各组锌原卟啉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小鼠血铅水平为(435.73 ±89.46)μg/L,B组为(445.82 ±138.49)μg/L,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均显著高于经排铅的C组血铅水平(149.34 ±27.66)μg/L。A组小鼠骨铅水平为(71.34 ±18.72)μg/g,B组小鼠持续染铅30 d后,骨铅上升至(114.72 ±31.52)μg/g,经排铅的C组骨铅水平为(80.63 ±21.39)μg/g,后者与A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和A、C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 持续30 d染铅未导致小鼠血铅进一步升高。血铅是铅中毒小鼠脱离铅暴露环境的敏感指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全自动酶联免疫分析系统微板速率法检测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的方法评价和临床应用。方法参照国际临床化学联合会(IFCC)的推荐方法,结合分析系统建立微板速率法,通过方法学试验,评价其线性、批内和批间重复性;比较823例体检者血清标本采用微板速率法与常规生化分析仪法检测ALT的结果,并评价方法的临床应用。结果微板速率法检测ALT,在活性303U/L以下具有良好的线性;批内和批间变异系数均小于1/5TEa,其检测结果与常规生化分析仪的相关性良好。结论全自动酶联免疫分析系统微板速率法检测ALT,为大批量标本同时检测ALT和ELISA项目提供了很好的选择,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应用pET表达系统原核表达红色荧光蛋白变种mCherry,分析重组mCherry表达与荧光变化的关系,为其纯化及作为原核报告系统应用提供依据.方法 根据GenBank中收录的mCherry氨基酸序列合成其编码基因,构建pET-mCherry表达质粒,转化入大肠埃希菌BL21 (DE3)表达宿主.在不同诱导时间点,考察菌株荧光强度、mCherry表达量、培养上清液mCherry泄漏情况.诱导10h后提取重组mCherry,利用荧光强度估算提取收率,并通过凝胶电泳分析提取液的蛋白纯度.结果 成功构建pET-mCherry表达载体,并在BL21(DE3)中得到高效诱导表达.荧光检出滞后于mCherry的表达,随诱导时间延长重组mCherry不断泄漏至培养液中.初步提取的重组mCherry纯度达到95%以上.结论 应用pET表达系统可高效表达mCherry,过表达mCherry可泄漏至胞外,方便其纯化.mCherry作为原核报告系统应用时,合理的诱导时间可能是关键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7.
医学实验室生物安全的硬件建设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自2003年SARS在国际范围内流行后,生物安全建设已成为医学实验室发展不可缺少的生命线。国家标准GB19489—2004《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要求》制定出来后,对国内实验室的生物安全建设起了重要的指导作用,国内医学实验室的生物安全建设已全面开展。实验室硬件建设是实验室生物安全建设的基础,为此,对实验室生物危害评估及主要硬件设备的建设作一介绍。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乙肝病毒感染者体内血清标志物与乙肝病毒脱氧核糖核酸(HBV—DNA)和转氨酶的相互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HBV血清标志物,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HBV—DNA,采用速率法测定血清内的转氨酶。结果随着病毒复制水平的增加,“大三阳”的检出率具有逐渐增加的趋势,而“小三阳”的检出率具有逐渐减少的趋势;“大三阳”与患者体内血清转氨酶异常检出率显著高于“小三阳”;在“小三阳”中,当HBV—DNA大于10^5时,转氨酶异常者的检出率显著增加,而“大三阳”中没有观察到该结果。结论“大、小三阳”可作为HBV复制和疾病进展评估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9.
目的 优化一种甲型H1N1流感的双重荧光PCR快速筛查方法.方法 根据WHO推荐的甲型H1N1流感检测方案合成、标记引物和探针.通过改进反应条件与参数,优化了甲型H1N1流感的双重荧光PCR检测方法.结果 该方法敏感度高,特异性强,重复性好.应用该方法检测患者实际样品,结果与WHO推荐方法的检测结果一致;应用该法可在4 h内完成对样品中甲型H1N1流感的检验.结论 本研究优化的甲型H1N1流感的双重荧光PCR快速筛查方法可用于甲型H1N1流感的诊断.  相似文献   
10.
目的优化一种甲型H1N1流感的双重荧光PCR快速筛查方法。方法根据WHO推荐的甲型H1N1流感检测方案合成、标记引物和探针。通过改进反应条件与参数.优化了甲型H1N1流感的双重荧光PCR检测方法。结果该方法敏感度高,特异性强,重复性好。应用该方法检测患者实际样品,结果与WHO推荐方法的检测结果一致;应用该法可在4h内完成对样品中甲型H1N1流感的检验。结论本研究优化的甲型H1N1流感的双重荧光PCR快速筛查方法可用于甲型H1N1流感的诊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