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6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22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50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18篇
预防医学   4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1篇
  4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患者男,64岁。于1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右侧大腿肿物,近1年来肿物不断增大,伴肢体肿胀感,遂于2017年10月来本院就诊。患者自发病以来精神可,饮食、睡眠、大小便可,体重无明显变化。入院查体:患者一般情况可,发育正常,右大腿内侧触及巨大肿物,直径约16cm,质韧,活动度可。实验室检查血清碱性磷酸酶(AKP):226U/L。  相似文献   
2.
3.
目的探讨团注追踪法64层螺旋CT增强扫描技术在主动脉成像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39例拟诊为主动脉病变的患者采用团注追踪法CT增强扫描。以3.5~4ml/s速率分别注射100ml非离子型对比剂和40~50ml生理盐水。计算夹层组和非夹层组主动脉平均强化值的均数和标准差,并进行统计学比较。将两组的图像质量按优、良、差和失败进行分级并行比较。结果非夹层组与夹层组真腔的主动脉平均强化值比较,差异在统计学上无显著性意义(P>0.05);与夹层组假腔的主动脉平均强化值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夹层组真、假腔主动脉平均强化值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两组图像质量比较,差异在统计学上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64层螺旋CT团注追踪法主动脉成像能够满足临床诊断主动脉疾病的需要,扫描延迟时间的选择、监测平面的设定以及后续生理盐水的使用,是主动脉CTA检查成功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医院全成本核算模式下医疗设备质量检测工作的改进思路。方法:以将医疗设备质量检测有效纳入全成本核算体系为目标,分析改进重点。结果:从绩效管理、成本控制、人员激励、信息化建设等方面改进医疗设备质量检测工作,以适应未来成本核算的需要。结论:实施全成本核算是未来发展的客观要求,有助于推进设备质量检测工作的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
四肢软组织脂肪肉瘤的MRI与病理对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四肢软组织不同病理类型脂肪肉瘤的MRI表现。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经病理证实的四肢脂肪肉瘤患者的MRI资料,并与病理结果对照。结果2例分化良好型由>75%的脂肪信号和非脂肪成分组成,后者表现为(2mm的间隔和结节,呈长T1、长T2信号。5例黏液型中2例主体呈等/长T1、长T2信号,内见间隔和斑片状脂肪信号区;3例呈以长T1、长T2信号为主的混杂信号,仅1例内见斑片状脂肪信号,部分伴有坏死、出血、轻度骨皮质破坏和腹股沟淋巴结转移。1例去分化型呈以稍长T1、长T2信号为主的混杂信号,内见结节状脂肪信号,伴邻近肌肉水肿和轻度骨皮质破坏。4例多形型呈以长T1、长T2信号为主的混杂信号,几乎无脂肪,部分伴坏死、出血、邻近肌肉水肿和骨质破坏。行增强扫描的2例黏液型呈明显不均匀强化。结论根据脂肪肉瘤的MRI表现可以推测肿瘤的组织学分化程度,为临床提供准确、可靠的信息。  相似文献   
6.
距骨骨软骨损伤(OLT)常见于曾有踝关节创伤史的病人,对本病的准确评价有助于治疗方法的选择。MRI可检出OLT并对其进行分级,是目前评价OLT的最佳无创检查手段。就OLT的MRI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颈静脉球瘤的影像学表现及其诊断价值。方法 8例颈静脉球瘤均经病理证实,均行MRI平扫,其中,6例行MRI增强扫描,MRA和MRV检查各2例,CT平扫2例,分析其影像学表现。结果 CT显示肿瘤密度均匀,周围骨质呈侵蚀性破坏;MRI肿瘤呈等T1长T2信号,“盐-胡椒”征为颈静脉球瘤特征性表现;MRA显示肿瘤区畸形血管及供血动脉,MRV显示静脉窦受压变细。结论 CT对显示骨性结构改变有明显优势,MRI,MRA和MRV对显示病变特征、诊断和鉴别诊断有明显意义。  相似文献   
8.
枕大孔前后缘深度MRI测量在颅底凹陷症诊断中的价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用MRI测量并探讨枕大孔前缘深度(thedepthoftheanteriorlipoftheforamenmagnum,简称FMAD)和枕大孔后缘深度(thedepthoftheposteriorlipoftheforamenmagnum,简称FMPD),为诊断颅底凹陷症提供依据。方法在正中矢状面自旋回波(SE)T1WI图像上,测量320名正常人和36名颅底凹陷症患者FMAD和FMPD,并计算FMAD与FMPD之比值。将对照组性别、年龄之间及对照组与异常组之间各指标进行比较。结果(1)对照组0~9岁FMA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10岁以后各年龄组FMAD男性大于女性(t值分别为554、658、592、713、632、514和448,P值均<005);对照组同性别0~9岁FMAD小于10岁以后各年龄组(男性F值分别为366、445、632、408、578、713和599,P值均<005;女性F值分别为388、575、678、675、596、698和708,P值均<005),而10岁以后各年龄组间无显著年龄差异;异常组FMAD95%可信区间为2593~2727mm,对照组为3453~3532mm,两者无交叉。(2)对照组FMPD性别和年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异常组FMPD95%可信区间为3317~3563mm,对照组为3283~3364mm,两者交叉。(3)对照组FMAD/FMPD性别和年龄差异亦均无统计学意义;异常组该比值95%可信区间为072~080,对照组为105~108,两者无交叉。结论(1)颅底凹陷症患者FMAD及FMAD/FMPD均明显小于正常人,FMAD<27mm或FMAD/  相似文献   
9.
骨髓炎与恶性骨肿瘤软组织改变的影像比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软组织影像改变对骨髓炎和恶性骨肿瘤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通过回顾性分析。对57例骨髓炎和70例恶性骨肿瘤患者软组织异常CT和MRI征象进行界定、观察、记录和统计学比较。结果57例骨髓炎患者中,CT检查54例,MR检查14例。CT检查的54例中,软组织肿胀52例(Ⅰ度19例、Ⅱ度16例、Ⅲ度17例),脓肿样囊腔6例,软组织肿块5例,软组织内气体、脂液平面和窦道各1例。MR检查的14例骨髓炎中,软组织肿胀14例(Ⅰ度2例、Ⅱ度6例、Ⅲ度6例),脓肿样囊腔(扩散加权成像均呈明显高信号)3例,软组织肿块和脂液平面各1例。70例恶性骨肿瘤患者中,CT检查54例,MR检查49例。CT检查的54例中,软组织肿胀44例(Ⅰ度29例、Ⅱ度12例、Ⅲ度3例),软组织肿块49例,软组织肿块边缘残留骨壳或壳样钙化16例,软组织肿块内肿瘤骨或瘤软骨钙化25例。MR检查的49例恶性骨肿瘤中,软组织肿胀46例(Ⅰ度21例、Ⅱ度17例、Ⅲ度8例),软组织肿块43例。骨髓炎组和恶性骨肿瘤组CT图像显示的软组织肿胀程度(Uc=4.1066,P〈0.01)以及脓肿样囊腔(X^2=4.4118,P〈0.05)、肿块(X^2=71.7037,P〈0.01)、肿块边缘残留骨壳或壳样钙化(X^2=18.7826,P〈0.01)和肿块内肿瘤骨或瘤软骨钙化(X^2=32.5301,P〈0.01)出现比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MR图像所示的软组织肿胀程度(Uc=2.5997,P〈0.01)以及脓肿样囊腔(四格表确切概率P=0.0092)和肿块(X^2=29.8757,P〈0.01)出现比例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软组织肿胀程度和软组织肿块对骨髓炎和恶性骨肿瘤鉴别具有一定价值。软组织肿块边缘残留骨壳或壳样钙化以及软组织肿块内肿瘤骨或瘤软骨钙化是恶性骨肿瘤的特异性征象。脓肿样囊腔、软组织内气体、脂液征和窦道是骨髓炎的可靠征象。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