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1篇
神经病学   12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1篇
预防医学   1篇
  2018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4篇
  2007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患者女性,37岁,汉族,于2007年首次无诱因出现肢体抽搐,意识丧失,持续约2~3 min后自行缓解,当地医院行"脑电图"检查后以"癫痫"给予药物治疗。此后患者仍有发作,临床形式多样。发作频率每年4~6次不等。近1个月,患者发作极频繁,并出现癫痫持续状态1次,为进一步诊治于2017年5月24日来我院。入院查体:神清语利,对答切题,智力正常,头部毛发及皮肤无异常。12对颅神经检查无异常,四肢肌力、  相似文献   
2.
目的应用患侧大脑半球多脑叶离断术治疗该侧半球性病变导致的难治性癫痫,目的是对保留病变半球基本功能的癫痫患者提出一个有效而实用的术式。方法①大脑半球多脑叶离断术的创新:对患侧大脑半球我们分步骤离断额叶,颞叶、和顶枕叶与丘脑、基底节的联系;通过侧脑室额角和枕角离断胼胝体前后部,只保留中央前后回皮层及其与丘脑、基底节和内囊的联系;通过外侧裂切除岛叶皮层;通过颞角切除海马杏仁核。②利用这一术式我们治疗了5例大脑半球病变引发的难治性癫痫患者。结果该术式在5例患者成功实施。结果证实,该手术创伤小,并发症少,术后病人没有任何加重对侧肢体功能障碍的并发症,癫痫得到有效控制。随访13~20个月,Engel I级3例;II级2例。结论大脑半球多脑叶离断术,是对那些保留运动、感觉和语言功能的半球性病变所致的难治性癫痫患者有效、可靠的治疗选择。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颅脑术后继发的难治性癫痫的术前评估方法及适应证选择,总结二次开颅手术切除致痫灶的经验,以提高颅脑术后继发癫痫的治疗效果.方法 2005年1月-2012年5月行手术治疗的颅脑术后继发癫痫患者25例,术前认真评估,仔细询问病史,并行视频脑电图(V-EEG)检查,每位患者均接受发作期和发作间期脑电图检查,或颅内埋置硬膜下电极.根据脑电图、MRI、CT平扫及加强扫描确定癫痫病灶.手术按原颅脑手术切口入路,切开硬脑膜,充分显露脑瘢痕区,采用皮层电极详细探测致痫灶棘波区的位置及范围,在显微镜下一并切除脑组织瘢痕和致痫灶,切除后再次采用皮层电极监测,直到脑电节律正常为止.结果 25例手术均顺利,无死亡病例,无严重手术并发症.术后随访6个月~7年,发作控制Engle Ⅰ级18例,EngleⅡ级5例,EngleⅢ级2例;18例(72%)无发作,其中9例已停药.结论 颅脑术后继发癫痫药物治疗效果欠佳,二次开颅手术可取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4.
背景:导电聚合物的合成较具灵活性,通过改变合成条件,可以使导电聚合物表现出不同的、更适宜的表面特性。 目的:观察导电聚合物聚吡咯/聚苯乙烯硫酸酯的生物相容性以及对体外神经细胞轴突生长的刺激效应。 方法:应用电化学聚合聚吡咯/聚苯乙烯硫酸酯膜片,检测导电膜片的电化学指标;然后通过体外电刺激,分4组:电刺激组、无点刺激组、空白对照组和溶液对照组观察聚吡咯/聚苯乙烯硫酸酯对嗜铬细胞瘤细胞轴突生长的生物效应;制备聚吡咯/聚苯乙烯硫酸酯-聚乳酸-聚羟基乙酸共聚物膜片,并移植到大鼠体内,观察膜片的短期和长期炎性反应,评价其组织相容性。 结果与结论:体外细胞培养图像显示,在未接受电刺激条件下,对照组和聚吡咯/聚苯乙烯硫酸酯膜上嗜铬细胞瘤细胞贴附、分化情况相似。通过聚吡咯/聚苯乙烯硫酸酯膜基质进行电刺激实验定性观察,聚吡咯/聚苯乙烯硫酸酯膜上的细胞如处在电流环境中则可使神经轴突延伸的更长,而未接受电刺激的神经轴突长度明显短于前者。此外,接受电刺激组的细胞的铺展形态明显要好于对照组,但均未见任何细胞毒性反应。体内实验现实该膜片没有诱导出明显的炎性反应。提示,聚吡咯/聚苯乙烯硫酸酯是一种组织相容性较好的材料。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颈椎管扩大成形术后椎管扩大程度及开口大小与疗效的关系. 方法对于脊髓型颈椎病、颈椎后纵韧带骨化、发育性颈椎管狭窄等患者共72例行单开门颈椎管扩大成形术,其中58例获得随访,手术前、后均行CT扫描测量颈椎管矢状径,术后平均随访时间35.9个月. 结果 JOA评分优良率79.3%.术后疗效随C3~7椎管平均矢状径增加而改善,当椎管平均矢状径增加至80%左右时疗效最佳,继续增加椎管平均矢状径疗效无明显改善.结论颈后入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并非开口间距越大疗效越好,当开口大小超过一定范围,术后症状改善不再明显,并发症增加.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索PET/ CT 在癫(癎)外科评估中的作用,更好地利用PET/ CT 以提高癫(癎)外科的治疗水平.方法 总结分析已经进行手术治疗的难治性局灶性癫(癎)46 例.所有病例在术前都经PET/ CT 检查(发作间期),并随访6 ~24 个月.结果 颞叶癫(癎)24 例PET/ CT 阳性,与头皮EEG 结果、MRI 及颅内电极检查结果有高度的一致性;24 例均行颞前叶海马切除术,结果Engel I-II 级者22 例.非颞叶癫(癎)22 例,行致(癎)皮层切除术,15 例达Engel Ⅰ-Ⅱ级.结论 对于颞叶癫(癎)PET/ CT 检查能协助判断侧别.对于非颞叶癫(癎),它可以帮助确定癫(癎)源的范围,指导颅内电极的植入.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非手术因素对颞叶癫病人手术治疗的影响及应对策略。方法对10个月门诊筛查的67例颞叶癫病人进行问卷式调查,针对颞叶癫病人手术治疗的非手术因素进行调查分析。结果癫病史2~26年,平均8.3年,非正规治疗史43例(64.1%)。其他医院诊断为颞叶癫仅24例(35.8%)。知道手术可治疗癫32例(47.8%),其中由医生告知可行外科手术11例(16.4%),通过媒体和病友介绍21例(31.3%)。不愿接受手术治疗20例(30.0%),其中因经济原因13例,害怕手术7例。结论病人及基层医师对颞叶癫及其正确治疗的认识不够是造成病人延误治疗的主要因素,病人心理因素和经济拮据也是重要原因。加强癫科普宣传,特别是推广《癫诊疗指南》有助于解决这些问题。  相似文献   
8.
背景:导电聚合物的合成较具灵活性,通过改变合成条件,可以使导电聚合物表现出不同的、更适宜的表面特性.目的:观察导电聚合物聚吡咯/聚苯乙烯硫酸酯的生物相容性以及对体外神经细胞轴突生长的刺激效应.方法:应用电化学聚合聚吡略,聚苯乙烯硫酸酯膜片,检测导电膜片的电化学指标;然后通过体外电刺激,分4组:电刺激组、无点刺激组、空白对照组和溶液对照组观察聚毗咯僳苯乙烯硫酸酯对嗜铬细胞瘤细胞轴突生长的生物效应;制备聚吡咯/聚苯乙烯硫酸酯-聚乳酸-聚羟基乙酸共聚物膜片,并移植到大鼠体内,观察膜片的短期和长期炎性反应,评价其组织相容性.结果与结论:体外细胞培养图像显示,在未接受电刺激条件下,对照组和聚吡咯,聚苯乙烯硫酸酯膜上嗜铬细胞瘤细胞贴附、分化情况相似.通过聚吡咯,聚苯乙烯硫酸酯膜基质进行电刺激实验定性观察,聚吡咯/聚苯乙烯硫酸酯膜上的细胞如处在电流环境中则可使神经轴突延伸的更长,而未接受电刺激的神经轴突长度明显短于前者.此外,接受电刺激组的细胞的铺展形态明显要好于对照组,但均未见任何细胞毒性反应.体内实验现实该膜片没有诱导出明显的炎性反应.提示,聚吡咯/聚苯乙烯硫酸酯是一种组织相容性较好的材料.  相似文献   
9.
目的 介绍一种新的治疗半球性病变引起的难治性癫(痫)的手术方法,并就该于术方法和适应证进行讨论.方法 应用新的大脑半球多脑叶离断术.分步骤离断额叶,颞叶和顶枕叶与丘脑、基底节的联系,通过侧脑室额角和枕角离断胼胝体前后部,只保留中央前后回皮层及其与丘脑、基底节和内囊的联系,治疗一例半球性病变引发的成年难治性癫(痫)患者....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颞叶癫痫患者颞叶切除术后出现视觉障碍的原因,改进手术方法,以进一步提高手术疗效,减少术后视觉障碍并发症的发生。方法通过熟悉与视觉相关的颞叶解剖,改进治疗颞叶癫痫患者前颞叶切除术的技术。①针对滑车神经和动眼神经损伤所致的复视,在切除颞叶内侧结构时,在软膜内切除,避免双极电凝的热损伤。②针对视放射损伤导致的视野缺损,离断颞叶的范围距颞极不要超过3.5cm。结果 42例颞叶癫痫患者颞叶切除术后仅2例出现复视,其余没有视野缺损症状。39例随访7~26个月,癫痫发作控制达到EngelⅠ~Ⅱ级者31例(79.5%),Ⅲ~Ⅳ级8例。3例失访。结论颞叶癫痫患者颞前叶切除术后出现复视和视野缺损的主要原因是手术中滑车神经、动眼神经和视放射受损。手术中严格限制切除颞叶范围,防止视放射受损和良好的显微外科操作技巧,避免损伤动眼和滑车神经,可以有效防止术后视觉障碍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