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篇
  免费   4篇
临床医学   5篇
神经病学   12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17篇
综合类   10篇
  2019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正1病例资料女,39岁,因突发意识障碍2 h入院。入院体格检查:神志昏迷,GCS评分6分;左侧瞳孔散大,直径约5 mm;右侧瞳孔直径约2 mm;双侧瞳孔对光反射皆消失;四肢肌张力偏高,右侧病理征阳性。急诊头部CT示左侧颞顶叶及侧脑室后角出血(图1A)。急行开颅探查、脑内血肿清除术、去骨瓣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交通性颅脑外伤的流行病学特征,为该病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对上海市宝山区中西医结合医院与上海市第三人民医院神经外科2009~2014年所收治5295例交通性颅脑外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统计受伤患者的性别、年龄、文化程度、致伤因素、转归等。结果交通事故仍是目前我区颅脑损伤的主要致伤因素;受伤人群中以骑乘电瓶车者所占比例最多;随着执法力度的加大,交通事故所致颅脑损伤的比例有所降低。结论交通事故仍是目前我地区颅脑损伤的主要致伤因素。加强交通工具管理及提升人群安全意识对减少交通事故发生、降低致死致残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慢病毒载体介导入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hBDNF)和绿色荧光蛋白(GFP)基因转染大鼠神经干细胞(NSCs)后hBDNF的表达及其生物学特性的变化.方法 构建hBDNF和GFP基因共表达的慢病毒载体并转染NSCs(hBDNF-GFP-NSCs组),同时设GFP转染NSCs组(GFP-NSCs组)和未转染的NSCs组(NSCs组).应用RT-PCR和Western blot法分别检测3组细胞中hBDNFmRNA和蛋白的表达:ELISA检测hBDNF-GFP-NSCs组细胞转染前后培养液中hBDNF含量的变化:使用上述3组细胞的上清液培养背根神经节(DRG)与NSCs,观察DRG的生长情况并应用流式细胞法检测NSCs分化为神经元的比例.结果 RT-PCR、Western blot结果显示转染后7 d hBDNF-GFP-NSCs组hBDNF mRNA和蛋白的表达均明显强于GFp-NSCs组和NSCs组;EUSA检测显示hBDNF-GFP转染NSCs后上清中hBDNF含量增加,第5天分泌达最高峰,与转染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使用hBDNF-GFP-NSCs组上清液培养DRG和NSCs,4 d后DRG很快伸出突起,流式细胞法检测显示NSCs分化为神经元的比例高于其他两组.结论 NSCs可作为基因转染载体,被hBDNF-GFP基因重组慢病毒转染后仍可保持原有生物学特性,并稳定表达和分泌有生物学活性的hBDNF和GFP.  相似文献   
4.
目的 体外分离、培养、鉴定绿色荧光蛋白(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GFP)转基因胚胎大鼠神经干细胞,研究其体外活性与生物学性状,为在体分化示踪研究奠定基础。方法 采用机械分离,无血清传代培养法从GFP胚胎大鼠海马获得神经干细胞,免疫荧光和免疫细胞化学法染色进行体外神经干细胞性质和分化活性鉴定,并利用流式细胞计数法行纯度检测。结果 成功从GFP胎鼠海马获得神经干细胞,体外生长情况与活性良好,能分化成神经元和胶质细胞;体外连续传代3次后绝大部分细胞Nestin表达阳性,且分化后细胞的GFP表达不受影响。结论 GFP胚胎大鼠来源神经干细胞具有普通胎鼠NSCs相同的自我更新和多向分化潜能,且能稳定表达GFP,因此它可以成为示踪神经干细胞研究的有效工具细胞。  相似文献   
5.
目前对神经干细胞的研究大多集中在诱导分化与移植领域,使用慢病毒载体,同时进行人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hBDNF)和绿色荧光蛋白(GFP)基因转染的研究报道尚少.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SDF-1)对神经干细胞(NSCs)迁移的影响.方法 由胚胎大鼠脑组织获取NSCs并进行传代培养和分化鉴定,使用流式细胞术检测NSCs纯度及SDF-1特异性受体CXCR4的表达情况,之后利用Blind-Well小室体外迁移体系观察不同浓度的SDF-1(0 ng/L、1 ng/mL、10 ng/mL、50 ng/mL、100 ng/mL、500 ng/mL和1000 ng/mL)对NSCs迁移数量的影响,并使用μ-载片观察SDF-1对NSCs迁移距离的影响.结果成功分离培养得到了能够在体外不断分裂增殖、具有多向分化潜能的NSCs,连续传3代后绝大部分细胞nestin表达阳性,nestin和CXCR4的共表达率达到80%左右.细胞趋化实验结果表明,SDF-1对NSCs有较强的趋化作用,随着SDF-1浓度的升高,发生迁移的细胞数量也随之增加,并于SDF-1浓度为500ng/mL时达到最高峰[(256.79±38.27)个细胞/每高倍视野].在μ-载片细胞生长通道两侧的SDF-1浓度梯度(500ng/mL→0ng/mL)作用下,由细胞克隆球迁出的细胞呈不对称分布,通常有更多的迁出细胞分布于趋化因子浓度较高的一侧,且该侧细胞的最大迁移距离也比对侧远.结论 SDF-1与其特异性受体CXCR4相巨作用能够诱导NSCs发生靶向性迁移.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单/双侧慢性硬膜下血肿(chronic subdural hematoma,CSDH)病人临床特点和影像学差异,探讨双侧CSDH的治疗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57例CSDH病人的临床资料,根据影像学结果将病人分为单侧CSDH组和双侧CSDH组。比较2组病人的临床特点、影像学表现以及复发率差异。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将双侧CSDH病人分为双侧手术组和单侧手术组,研究2种手术方式对双侧CSDH病人复发率的影响。结果2组病人肌力下降、头晕头痛、语言障碍、癫痫、意识障碍、颅脑损伤、使用抗凝/抗血小板药物和复发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侧CSDH组术前CT中线移位平均距离高于双侧CSDH组,血肿厚度单侧低于双侧(P < 0.01)。双侧CSDH病人中行双侧钻孔引流术病人的平均最大血肿厚度高于单侧手术病人(P < 0.05);双侧手术治疗组中线移位平均距离、复发率与单侧手术治疗病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双侧CSDH具有不同的影像学特点,部分双侧CSDH病人可以通过一侧钻孔引流获得治愈。  相似文献   
8.
组织-细胞共培养诱导神经干细胞定向分化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大鼠上丘组织-神经干细胞(NSCs)共培养对细胞分化的影响.方法 采用无血清选择培养的方法获得上丘源NSCs,单细胞克隆传代培养并进行形态学观察.使用组织-细胞共培养系统将不同年龄大鼠上丘组织与NSCs共培养,观察NSCs分化过程.对分化细胞进行鉴定,并与NSCs的自然分化过程进行比较.结果 从胚鼠上丘中获得的细胞呈球形悬浮生长,可形成单细胞克隆,具有多向分化能力,经免疫荧光鉴定证实为NSCs.新生大鼠上丘组织与NSCs共培养可以促进NSCs的分化,并诱导分化出Thy1.1阳性的视网膜神经节细胞,阳性细胞比率为19.97%(273/1094).而神NSCs的自然分化或与成年大鼠上丘组织共培养后均未发现Thy1.1阳性细胞.结论 从胚胎大鼠上丘可以分离培养出NSCs,与新生大鼠的上丘组织共培养可以诱导NSCs分化为视网膜神经节细胞.  相似文献   
9.
目的 构建共表达小鼠Wnt3a(mWnt3a)与绿色荧光蛋白(GFP)慢病毒载体,感染神经干细胞(NSCs),观察mWnt3a在NSCs中的表达.方法 利用同源重组技术将mWnt3a基因插入慢病毒载体pLVX-IRES-ZsGreenl.构建pLVX-Wnt3a-IRES-Zs-Greenl慢病毒重组质粒,通过瞬时转染法包装出病毒上清,感染NSCs,设为Wnt3a-NSCs组;同时设GFP感染NSCs组(GFP-NSCs组)和未感染NSCs组(NSCs组)作为对照.免疫荧光染色法对Wnt3a-NSCs组NSCs进行nestin鉴定;Real-Time PCR检测各组细胞mWnt3a mRNA的表达;Western blotting检测各组细胞mWnt3a、β-catenin蛋白的表达.结果 经限制性内切酶检测、基因测序和绿色荧光观察证实成功构建了携带mWnt3a基因的重组慢病毒,且慢病毒滴度达3×108TU/mL.Wnt3a-NSCs组NSCs在荧光显微镜下证实有绿色荧光,且nestin表达阳性.Real-Time PCR和Western blotting结果显示感染后7d,Wnt3a-NSCs组mWnt3a mRNA和蛋白以及β-catenin蛋白均明显高于GFP-NSCs组和NSCs组(P<0.01).结论 成功构建了表达mWnt3a基因的慢病毒载体,在体外培养条件下可以成功转染NSCs.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弥漫性轴索损伤(diffuse axonal injury,DAI)大鼠脑组织微结构损伤的空间分布特征,定量评估易损区轴索损伤的程度.方法使用7.0 T MRI对DAI组(20只)和假损伤对照组(15只)大鼠进行扫描,合成弥散张量成像(diffusion tensor imaging,DTI)参数图并计算各易损区的参数值.免疫组化染色检测各易损区β-APP的表达情况,使用IPP软件定量评估轴索损伤的严重程度.结果与对照组大鼠比较,DAI大鼠部分各向异性(fractional anisotropy,FA)、轴向弥散系数(axial diffusivity,AD)图可见胼胝体局部信号缺损或减低;脑干、胼胝体FA值和AD值显著性降低(P<0.05);各易损区免疫组化染色的累积吸光度(IOD)值均显著性增高(P<0.01),最高为脑干(P<0.05);各易损区标化后FA、AD、表观弥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与IOD呈负相关关系(P<0.05).结论 DTI能够检测DAI易损区微结构的非可视病变,活体、定量地早期评估轴索损伤程度.
Abstract: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spatiotempor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micro-structural injury in a rat model of diffuse axonal injury (DAI) and quantitatively assess the axonal injury severity in the vulnerable areas. Methods The 7.0 T MRI was performed in rats in DAI group (n =20) and control group ( n = 15 ) to synthesize the diffusion tensor imaging ( DTI) parameter map and calculate the parameter value of the vulnerable areas. Immunohistochemistry was used to detect β-APP expression in the vulnerable areas and the IPP software to quantitatively assess the axonal injury severity. Results 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group, FA and AD maps showed local signal defection or reduction in the corpus callosum and their values decreased significantly in the brain stem and corpus callosum in the DAI group (P <0.01 ). The integrated optical density (IOD) value of the vulnerable areas in the DAI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 P < 0. 01 ) , with the highest level in the brain stem (P<0.05). The normalized FA, AD and ADC in the vulnerable areas were correlated negatively with the IOD (P < 0.05). Conclusion DTI can detect invisible micro-structural injury in the vulnerable areas and quantitatively assess the axonal injury severity in vivo in the early stag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