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篇
  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15篇
神经病学   1篇
外科学   12篇
综合类   16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7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4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7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探讨胸腹腔镜联合Ivor-Lewis食管癌根治术的可行性、安全性及近期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0月—2013年6月安徽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胸外科行胸腹腔镜联合Ivor-Lewis食管癌根治术146例(腔镜组)以及开放右胸上腹两切口食管癌根治术168例(开放组)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扫数目、术后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与开放组相比,腔镜组的出血量少[(181.8±60.7)mL vs (205.7 ± 105.9)mL, t=-2.396],术后住院时间短[(11.5±5.5) d vs (13.0±7.4)d, t=-2.023],术后呼吸系统并发症发生率较低[8.2%(12/146) vs 22.0%(37/168),χ2=11.30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而手术时间、淋巴结清扫数目、循环和消化系统并发症发生率、二次手术率、近期总复发率及总生存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胸腹腔镜联合Ivor-Lewis食管癌根治术在技术上是安全可行的,且具有术中出血量少、术后肺部感染发生率低和住院时间短等优势;但其远期疗效需进一步随访观察。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上腔静脉综合征(SVCS)的手术方法,总结外科诊治经验。方法手术治疗13例上腔静脉综合征患者,其中肺癌6例,恶性纵隔肿瘤6例,SVCS狭窄1例。11例采用人工血管置换上腔静脉或补片扩大;2例采用人工血管转流。结果全组患者无手术死亡,术后上腔静脉梗阻症状均明显改善。1例术后人造血管血栓形成,经溶栓治疗后痊愈。全组患者术后存活时间为6~30个月。结论上腔静脉综合征采用原发病灶切除加人造血管置换手术治疗能够在短期内显著缓解临床症状,提高生存质量,效果确切。  相似文献   
3.
老年人食管癌和肺癌术前术后免疫状态的检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了解老年肿瘤患者术前、术后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功能状态。方法对26例食管癌和肺癌患者采集术前1天术后第1天、第8天外周血标本,测定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功能状态。结果患者外周血体液免疫指标值术前、术后与正常值比较无明显变化,而外周血细胞免疫CD3+、CD4+、CD3+CD4+/CD3+CD8+值术后明显回升,CD3+、CD8+明显下降,与术前比较均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老年肿瘤患者手术前后体液免疫无明显变化,手术后细胞免疫明显恢复。手术切除恶性肿瘤对患者细胞免疫恢复起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4.
右胸及上腹两切口在食管中段癌手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两切口术式行食管中段癌切除的优点和近期疗效及两种不同手术顺序的比较。方法对139例食管中段癌采用右胸后外侧加上腹正中两切口术式观察其优点及术后并发症情况,并进行两种不同手术顺序(开胸与开腹的先后)的比较。结果全组1例死亡0.7%(1/139),无切缘肿瘤细胞阳性、吻合口瘘及乳糜胸发生。结论食管中段癌采用右胸及上腹两切口术式具有切除率高、手术操作方便、术后并发症少及手术安全等特点。  相似文献   
5.
目的 总结我院八年来对中心型局部晚期肺癌侵犯心脏及大血管外科治疗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总结 1994~ 2 0 0 2年 3 4例中心型肺癌采取扩大切除范围 ,其中肺切除合并上腔静脉部分切除 5例 ;肺切除合并左心房部分切除 8例 ;肺切除合并肺动脉成形术 2 1例。结果 本组无手术死亡 ,术后严重并发症 1例 ,占 2 9.4% ;术后 1、3、5年生存率分别为 76.0 %、5 1.4%、2 0 .8%。结论 对中心型肺癌采取扩大切除范围 ,给术后综合治疗提供了机全 ,明显提高了患者的生存率。  相似文献   
6.
中心型肺癌侵及心脏大血管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总结我院八年来对中心型局部晚期肺癌侵犯心脏及大血管外科治疗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总结1994~2002年34例中心型肺癌采取扩大切除范围,其中肺切除合并上腔静脉部分切除5例;肺切除合并左心房部分切除8例;肺切除合并肺动脉成形术21例.结果本组无手术死亡,术后严重并发症1例,占29.4%;术后1、3、5年生存率分别为76.0%、51.4%、20.8%.结论对中心型肺癌采取扩大切除范围,给术后综合治疗提供了机全,明显提高了患者的生存率.  相似文献   
7.
肺癌肉瘤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肺癌肉瘤的临床病理特点、组织来源、诊断及治疗.方法收集近8年来收治的8例肺癌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合文献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8例肺癌肉瘤光镜下表现为既含癌又含肉瘤两种成分的复杂性肿瘤,临床上与原发性支气管肺癌无特征的区别,只有通过组织病理结合免疫组化标记才能明确肺癌肉瘤的各种成分的表达.结论肺癌肉瘤与原发性支气管肺癌在临床表现以及各种辅助检查上易混淆,且预后差.首选治疗为手术切除.  相似文献   
8.
肺炎性假瘤及球形肺结核细胞增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肺炎性假瘤及球形肺结核是否存在细胞增殖异常。方法用流式细胞仪对9例患者(其中5例肺炎性假瘤、4例球形肺结核病)痰液细胞DNA含量进行分析,并与痰细胞学检查、手术及经皮肺活检组织P53、PCNA、Ki67免疫组化分析结果作比较。结果以最后病理诊断为标准,肺炎性假瘤及球形肺结核患者异倍体检出率分别为40%(2/5)与50%(2/4),其相应的病变组织切片PCNA、Ki67免疫组化染色也阳性,但P53免疫组化染色阴性。结论部分炎性假瘤及结核球存在细胞增殖异常。痰细胞DNA含量分析是发现增殖异常的有效辅助方法,可能有利于肺癌的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激素替代联合心理疏导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9例改良Kupperman评分在20分以上的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随机分成2组,观察组采用戊酸雌二醇和黄体酮周期序贯疗法同时心理疏导治疗,对照组仅进行戊酸雌二醇和黄体酮周期序贯疗法治疗,治疗前后血雌二醇(E2)、尿促卵泡素(FSH)、黄体生成素(LH)、血脂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的变化,以及患者与家庭及社会关系的改变。结果两组患者激素水平及血脂均有明显改善,但组间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与家庭和社会关系改善情况也好于对照组。结论激素替代联合心理疏导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整体疗效好于单纯激素替代治疗。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电视胸腔镜下单孔胸交感神经链切断术治疗原发性手汗症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2009年4月至2011年12月,80例原发性手汗症患者在胸腔镜下单孔操作,分别行T2~T5不同节段交感神经链切断术,术中持续监测双手掌温以判断手术疗效,随访症状缓解情况、有无复发以及代偿性出汗情况。结果全组病例手术均获成功,平均手术时间为(49.8±4.2)min,术后患者手掌多汗症状消失,双手转为干燥温暖状,双手掌皮肤温度均较术前显著升高(P<0.05),无严重并发症发生。77例患者随访1~32月,平均16.8月。1例单手手汗复发,已再次手术治愈。发生代偿性多汗38例(47.5%),其中中度出汗2例,轻度出汗36例。行单纯T3、T4或联合T3+T4胸交感神经链切断者代偿性多汗发生率为42.6%(29/68);余节段切断者代偿性多汗发生率为75.0%(9/12)。结论胸腔镜下单孔胸交感神经链切断术治疗手汗症具有操作简单、安全有效、创伤小等特点,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