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篇
  免费   4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外科学   9篇
综合类   18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2篇
肿瘤学   4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5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1998年   1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老年人食管癌和肺癌术前术后免疫状态的检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了解老年肿瘤患者术前、术后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功能状态。方法对26例食管癌和肺癌患者采集术前1天术后第1天、第8天外周血标本,测定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功能状态。结果患者外周血体液免疫指标值术前、术后与正常值比较无明显变化,而外周血细胞免疫CD3+、CD4+、CD3+CD4+/CD3+CD8+值术后明显回升,CD3+、CD8+明显下降,与术前比较均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老年肿瘤患者手术前后体液免疫无明显变化,手术后细胞免疫明显恢复。手术切除恶性肿瘤对患者细胞免疫恢复起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食管切除术后食管胃吻合口(胸胃)气管瘘的诊治。方法:2008年6月~2010年10月间我们共手术治疗451例中段食管癌患者,对其中出现食管胃吻合口气管瘘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食管切除术后食管胃吻合口气管瘘的发生率为1.77%(8/451),其发生与食管胃吻合口或胸胃瘘后纵隔感染腐蚀气管膜部相关。8例患者中3例行手术治疗,均治愈;5例行保守治疗(引流、抗感染及营养支持),1例死亡,4例治愈,死亡率为0.22%(1/451)。结论:通过降低食管切除术后吻合口(胸胃)瘘的发生及减少术中气管膜部损伤可预防吻合口气管瘘的发生。针对不同病情选择恰当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N1站淋巴结检出数目与pT1~3N0M0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选择2013年1月至2015年3月在安徽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接受肺癌根治术的pT1~3N0M0 NSCLC患者337例, 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的分析确定以N1站淋巴结检出数目预测pT1~3N0M0 NSCLC患者5年生存的最佳界值, 根据最佳界值分组, 分析N1站淋巴结检出数目与pT1~3N0M0 NSCLC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结果 337例患者共检出N1站淋巴结1 321枚, 每例患者平均3.9枚。中位生存时间为42.0个月, 1、3、5年生存率分别为82.2%、57.1%和24.9%。ROC曲线分析显示, 以N1站淋巴结检出数目预测pT1~3N0M0 NSCLC患者5年生存的最佳界值4.5枚, 取整数后, 以N1站淋巴结检出数目为5枚作为界值, 将患者分为检出淋巴结<5枚组(212例)和检出淋巴结≥5枚组(125例)。检出淋巴结≥5枚组接受辅助化疗的患者比例为19.2%, 高于检出淋巴结<5枚组(9.0%, P=0.007), 两组患者其他临...  相似文献   
4.
重庆市人群甲状腺功能亢进发病情况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调查全民食盐加碘是否影响甲亢发病升高。方法抽取碘盐覆盖率较高的永川区1个乡和碘盐覆盖率较低的涪陵区2个乡,以回顾性调查方法调查1990-2008年逐年甲亢发病情况;收集历年碘盐监测资料;采集成人尿液检测碘含量;FT3、FT4升高,TSH降低,有甲亢临床表现者诊断为甲亢;趋势检验(F)、t检验和χ2检验作统计学分析。结果 1997-2008年碘盐覆盖率,永川区为93.8%~100.0%;涪陵2005年及其以前为22.5%~72.78%,2006-2008年为86.55%~97.22%。尿碘中位数永川为271.43μg/L,显著高于涪陵的130.68μg/L(P〈0.05)。共发现甲亢病例234例,食用碘盐前(1990-1996)年均甲亢发病率永川为5.92/10万,涪陵为4.55/10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食用碘盐后(1997-2008)年均甲亢发病率永川为40.51/10万,显著高于涪陵的12.19/10万(P〈0.01),食用碘盐后两地的发病率显著上升(P〈0.05)。患甲亢相对危险度永川为6.84,涪陵为2.68。病例中女性多于男性,发病年龄最小12岁,最大82岁,症状为多食、多饮、体重下降、心悸、眼球突出、多汗和甲状腺肿。结论全民食用碘盐后甲亢发病率升高,存在碘过量,应降低食盐加碘浓度。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电视胸腔镜下单孔胸交感神经链切断术治疗原发性手汗症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2009年4月至2011年12月,80例原发性手汗症患者在胸腔镜下单孔操作,分别行T2~T5不同节段交感神经链切断术,术中持续监测双手掌温以判断手术疗效,随访症状缓解情况、有无复发以及代偿性出汗情况。结果全组病例手术均获成功,平均手术时间为(49.8±4.2)min,术后患者手掌多汗症状消失,双手转为干燥温暖状,双手掌皮肤温度均较术前显著升高(P<0.05),无严重并发症发生。77例患者随访1~32月,平均16.8月。1例单手手汗复发,已再次手术治愈。发生代偿性多汗38例(47.5%),其中中度出汗2例,轻度出汗36例。行单纯T3、T4或联合T3+T4胸交感神经链切断者代偿性多汗发生率为42.6%(29/68);余节段切断者代偿性多汗发生率为75.0%(9/12)。结论胸腔镜下单孔胸交感神经链切断术治疗手汗症具有操作简单、安全有效、创伤小等特点,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胸中段食管癌胸腹二野淋巴结转移规律及其清扫方法,指导临床淋巴结清扫的范围。方法:对95例胸中段食管癌采用右胸及上腹正中两切口术式为基础进行胸腹二野淋巴结清扫,并对淋巴结转移规律进行分析。结果:95例胸中段食管患者淋巴结转移度为20.4% ,肿瘤浸润深度和分化程度对淋巴结转移率的影响具有统计学意义。胸中段食管癌既有向上到右颈气管旁、双侧喉返神经链旁、食管旁、癌肿旁、隆突下淋巴结转移,也有向下至贲门旁、胃左动脉旁、胃小弯网膜等处淋巴结转移,呈现双向转移趋势。结论:胸中段食管癌患者淋巴结转移与肿瘤浸润深度及分化程度明显相关。具有胸腹二野淋巴结转移的倾向,右颈气管旁及双侧喉返神经链是淋巴结转移重要区域,右胸及上腹两切口术式更方便胸中段食管癌切除和胸腹二野淋巴结的清扫,并且以此为基础经右胸顶对右颈气管旁及双侧喉返神经链淋巴结清扫也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7.
我院自2011年3~12月率先实施电视胸腔镜辅助(VATS)经右胸食管癌根治术并行胸内吻合60例,效果良好,现总结其经验。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肿瘤直径>5 cm的周围型肺癌行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手术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7月~2012年4月全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治疗周围型肺癌145例,其中肿瘤最大直径>5 cm 21例。胸腔镜手术通过3个切口完成:观察孔位于腋中线第7或第8肋间;主操作切口位于腋前线第4或第5肋间,长3~4 cm;另一辅助操作孔位于肩胛下角线第8或第9肋间。镜下各肺叶切除操作顺序与传统开胸肺叶切除基本相同,一般采用解剖性肺叶切除法,即分别处理肺动静脉和支气管。肺叶切除后常规行肺门及系统性纵隔淋巴结清扫术,左侧清扫5~9组淋巴结,右侧清扫2、4、7~9组淋巴结。结果手术时间(145.0±35.5)min(90~200 min),术中出血量(250.0±80.4)ml(150~400 ml),术后胸引管留置时间(6.8±2.1)d(2~8 d),术后第3天疼痛评分(5.3±1.2)分(2~7分)。共清扫淋巴结115组,共349枚,(16.6±4.3)枚,转移淋巴结26组,阳性率22.6%。术后声音嘶哑1例,未予特殊处理,术后6个月随访未见明显好转;乳糜胸1例,经保守治疗无效开胸行胸导管结扎术后治愈。无围手术期死亡。21例随访1~24个月,平均13.5月,其中>12个月8例,1例术后4个月发生同侧肺内转移,1例术后6个月死亡,术后病理分期均为Ⅲb期,为大细胞神经内分泌癌,余19例均健在,生活质量良好。结论全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治疗直径>5 cm的周围型肺癌可行,且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Nuss手术治疗漏斗胸的临床效果。方法:2008年4月~2010年10月采用胸腔镜辅助下微创Nuss矫治术治疗漏斗胸35例,男29例,女6例,平均年龄(12.23±5.7)岁,其中15~24岁15例。结果:35例均顺利完成手术,畸形均达到满意矫正。手术时间60~120 min,出血量3~15 ml,手术后住院时间5~9 d。无心包心脏损伤发生。1例切口感染钢板外露,经换药痊愈;1例切口医用胶粘合切口裂开重新缝合愈合;1例术后7个月出现钢板反应,换药至今未愈;3例术后出现气胸(2例少量未处理痊愈,1例抽气痊愈);1例双钢板植入患者1个月后复查,下钢板轻度移位。全组均获长期随访。结论:Nuss手术矫治小儿先天性漏斗胸安全有效,具有损伤小,恢复快及改善外观的优点。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淋巴结清扫数目对无淋巴结转移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预后的影响。   方法   回顾性分析305例无淋巴结转移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临床病理资料。   结果   全组患者中位生存期和5年生存率分别为60.0个月和47.1%。T分期、淋巴结清扫数目和清扫站数是影响本组患者预后的独立预后因素。相同T分期患者生存率随淋巴结清扫数目增加而增高(P < 0.05)。T1~T2的患者中,清扫0~11枚淋巴结的患者比清扫更多数目的各组患者预后差(P <0.05)。T3的患者中,清扫0~16枚淋巴结的患者比清扫更多数目的患者预后差(P <0.05)。淋巴结清扫数目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无显著相关性(P>0.05)。   结论   淋巴结清扫数目是无淋巴结转移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预后的独立预后因素。术中应清扫足够数目的淋巴结,进而提高患者生存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