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食管癌切除术后食管胃吻合口瘘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食管癌术后吻合口瘘发生的原因 ,并分析手工吻合和器械吻合在食管癌切除术后食管胃吻合口瘘中的临床差异。方法 回顾分析 1994年 1月~ 2 0 0 1年 3月 5 89例食管癌根治性切除病例 ,并按手工吻合和器械吻合两种不同吻合方式分组比较。结果  5 89例病例中 ,手工吻合组术后发生吻合口瘘 15例 (6 .5 % ) ,器械吻合组术后发生吻合口瘘 2 3例 (6 .4 % ) ,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但器械吻合组手术时间为 (14 5± 16 )分钟 ,手工吻合组为 (170± 2 2 )分钟 ,有极显著性差异 (P <0 .0 1)。吻合口瘘组血浆白蛋白为 (36 .9± 7.1) g/L ,无吻合口瘘组为 (38.7± 7.2 ) g/L ,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结论 器械吻合方便、快捷 ,明显地缩短了手术操作时间 ,但并未能降低吻合口瘘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2.
本院自1976年至1988年共行食管癌切除1362例,术后发生食管胃吻合口瘘74例,致大动脉瘘6例,6例中胸内吻合口瘘5例,颈部吻合口瘘1例。发现吻合口瘘至出血时间13天至107天不等。认为术后吻合口瘘的感染物质及消化液对大动脉的侵蚀,是导致大动脉瘘的主要原因;引流不畅为其促进因素,并对诊断及防治措施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3.
颈部食管胃吻合口瘘的诊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食管癌颈部食管胃吻合口瘘的诊治。方法:回顾分析本院2004年3月~2007年3月共行胸上中段食管癌切除术颈部食管胃吻合术101例,发生吻合口瘘11例的临床资料。结果:101例食管癌切除术颈部食管胃吻合术共发生11例颈部吻合口瘘,发生率10.9%,经治疗后全部治愈。结论:胃肠道维持营养,伤口敞开引流是治疗颈部食管胃吻合口瘘的主要方法。  相似文献   

4.
1990年 7月~ 2 0 0 0年 3月 ,我院共完成食管癌、贲门癌切除 5 88例。现将作者预防吻合口瘘的术前、术中技巧及术后的一些注意事项总结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本组共 5 88例 ,其中男 382例 ,女 2 0 6例 ,男女比为 1 8∶1。年龄 4 8~ 78岁。1 2 方法 :本组采集的病例 ,所行手术均行手吻的方法。2 结果术后出现吻合口瘘率为 1 5 % ,尤其 1998年至今 ,无一例吻合口瘘发生。3 讨论3 1 术前准备 :食管癌和贲门癌患者 ,由于进食困难 ,营养状态更差 ,部分患者有较严重的贫血及低蛋白血症 ,此类患者如匆忙手术 ,术后出现吻合…  相似文献   

5.
食管胃吻合口瘘仍是食管贲门癌切除术后较为严重的并发症,是手术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有专家报道20世纪80年代以前吻合口瘘发生率为5%-10%,胸内吻合口瘘的死亡率高达50%左右。随着手术方式的不断改进,90年代以后吻合口瘘的发生率也随之下降至2%左右。我们自1986年12月~2007年6月近21年完成556例食管贲门癌食管胃胸内吻合手术,共发生食管胃吻合口瘘17例,现将治疗体会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男381例,女175例,共556例。年龄25~78岁,平均63.5岁。食管癌467例,其中食管中段癌189例,下段癌278例。贲门癌89例。所有病例术前均经上消化道钡餐检查,大部分病人有纤维内镜检查结果。其中根治性切除术445  相似文献   

6.
李良彬  李法荫 《重庆医学》1995,24(4):222-224
食管癌切除术后并发食管胃大血管瘘是少见而极为严重的并发症,约占食管癌切除术的0.4~2.4%。我院自1973~1993年间共行食管癌切除术652例,术后发生食管胃大血管瘘5例(0.8%)。本文报告其诊治经过并结合文献讨论其发生原因、治疗和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7.
1990年7月~2000年3月,我院共完成食管癌、贲门癌切除588例.现将作者预防吻合口瘘的术前、术中技巧及术后的一些注意事项总结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组共588例,其中男382例,女206例,男女比为1.8:1.年龄48~78岁. 1.2方法:本组采集的病例,所行手术均行手吻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食管胃吻合术后吻合瘘11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程端  喻驰龙 《当代医师》1997,2(7):21-21
  相似文献   

9.
1994年 2月— 2 0 0 2年 10月 ,我们采用多种保守方法治疗食管胃吻合口瘘 8例 ,效果满意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8例患者均为男性 ;年龄 5 3~ 75岁 ,平均6 7.2岁 ,均为食管癌切除食管胃左胸内吻合患者。其中弓上吻合 2例 ,弓下吻合 6例 ;吻合口瘘发生于术后 2~ 11d。诊断根据临床表现和胸腔引流管引出咖啡色液体及口服美蓝溶液后胸腔引流管引出或胸腔穿刺抽出蓝色脓液。1.2. 治疗方法 除 2例患者行单纯胸腔冲洗治疗外 ,其他 6例患者均在X线电视监视下行镍钛热记忆合金带膜支架置入术。如果位置适当 ,带膜支架置入术…  相似文献   

10.
李凤琴  郭伟 《中原医刊》1998,25(4):31-32
预防食管胃吻合口瘘的临床体会李凤琴郭伟王会娟陈文仲照奎河南省驻马店地区人民医院(463000)食管、贲门癌切除后,食管胃吻合方法在不断改进,但食管胃吻合口瘘仍是术后严重的并发症。我科自1979年1月至1996年12月行手术治疗食管、贲门癌1296例,...  相似文献   

11.
颈胸骨部分劈开径路治疗上胸段食管癌的几个问题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总结颈胸骨劈开径切除上胸段食管癌的经验,并探讨上段食管癌手术切口选择,淋巴结清扫及术后并发症的防治等问题。方法:左胸锁孔突肌前缘及部分胸骨劈开切口,显露食管并游离肿瘤,经腹游离胃,胸段食管内翻拔脱,胃经食管床送至颈部与食管吻合。结果:76例切除69例(90.7%),并发颈部吻合口瘘12例,声嘶5例,切口感染2例,全组无术后死亡。结论;颈胸骨劈开径路对上胸段食管癌切除显露好,切除率高,术后并发症少,可作为上段食管癌手术径路的选择。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电视胸腔镜( VATS)食管癌切除术及手辅助电视胸腔镜( HVATS)食管癌切除术的方法及效果。方法:对51例食管中段癌患者予以VATS食管癌切除术,均行食管胃颈部吻合。其中15例在全胸腔镜下经右胸游离食管,经腹游离胃并制成管状胃,提至颈部与食管吻合;36例先经腹游离胃并制成管状胃,辅助手经腹部切口右肋弓下腹膜外进入右胸托肺及协助VATS游离食管,将胃提至颈部吻合。结果:VATS手术时间平均为200 min,HVATS手术时间平均为160 min。手术和术后恢复均顺利,无吻合口狭窄。1例HVAST手术者术后发生颈部吻合口瘘,颈部伤口敞开换药后痊愈。无围手术期死亡。结论:VATS食管癌切除术能达到常规开胸手术相同的手术效果,特别是HVATS食管癌切除术具有手术时间短、创伤小、并发症少、恢复快等优点。  相似文献   

13.
食管癌患者相对5年生存率在过去的30年中得到了提高,这可能与手术技术提高、系统放化疗方案改进以及综合治疗不断被接受等因素有关。手术治疗目前仍然是食管癌主要治疗方案的组成部分。食管癌的多种手术方案可以归为经胸入路、经膈肌入路手术两类,主要矛盾在于经胸手术手术切除更广泛,与并发症和死亡率较少的经膈手术相比是否能达到更好的预后。先前已有大量关于这些争议的验证,结论是这两种手术的任一种方案都没有证实优于另一种,在经验丰富的术者操作下患者均取得了良好的短期效果。有关文献还提示,术者经验以及医院食管癌手术管理经验是手术并发症及死亡率重要影响因素,前者可能超过了不同手术方案的选择所产生的影响。经胸、经膈肌两种手术方案的手术结果相似。  相似文献   

14.
食管癌术前的螺旋CT征象与手术切除率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对食管癌患者术前应用胸部螺旋CT检查以判断食管肿瘤与周围组织关系,并对判断食管癌手术切除率的方法和标准进行研究.方法该院自1995年3月~2003年5月对所有食管癌患者均采用术前胸部螺旋CT平扫加增强,根据CT影象学征象并结合术中肉眼所见及手术切除情况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术前根据食管癌胸部螺旋CT征象将患者分为A组(食管病变与周围重要组织之间有脂肪垫存在)、B组(脂肪垫消失长度在2 cm以下)、C组(脂肪垫消失长度大于2 cm)三组;手术切除率为A组根治率100.0%,B组根治率84.5%,C组根治率17.8%.结论食管癌术前应用胸部螺旋CT检查并对肿瘤与周围重要组织关系进行定性及定量分析较之传统的单纯以长度作为能否切除的标准更符合实际需要,对指导手术有很大的意义,明显降低了开胸探查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究食管癌根治术患者术前血清microRNA-27a(miR-27a)、microRNA-203a-3p(miR-203a-3p)表达及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6年3月—2017年3月在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一附属医院行食管癌根治术的123例食管癌患者作为研究组。另取同期该院健康体检人群64例作为对照组。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研究组术前和对照组体检时血清miR-27a、miR-203a-3p的表达。分析食管癌患者血清miR-27a、miR-203a-3p相对表达量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血清miR-27a、miR-203a-3p表达与患者预后的关系。单因素及多因素Cox回归分析食管癌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 研究组血清miR-27a、miR-203a-3p相对表达量高于对照组(P <0.05)。肿瘤分期Ⅲ期、分化程度低分化、有淋巴结转移食管癌患者根治术前血清miR-27a、miR-203a-3p相对表达量高于肿瘤分期Ⅰ、Ⅱ期、分化程度高中分化、无淋巴结转移患者(P <0.05)。不同年龄、性别及肿瘤位置食管癌患者根治术...  相似文献   

16.
王世有 《中国民康医学》2011,(19):2387-2388
目的:观察食管大部切除、食管-胃胸内吻合术治疗食管中下段癌60例的临床疗效,并加以分析。方法:将60例患者行食管大部切除、食管-胃胸内吻合术,对患者围手术期的并发症情况进行观察。结果:全组患者围术期总并发症发生率为13.3%,全组无吻合口瘘、吻合口狭窄、乳糜胸及切缘阳性等情况发生。结论:食管大部切除、食管-胃胸内吻合术治疗食管中下段癌的临床疗效满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陶平  吴建军 《重庆医学》2011,40(12):1185-1186
目的探讨经颈、胸骨上段劈开径路手术治疗胸上段食管癌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了本科手术治疗胸上段食管癌21例患者,应用纵劈上胸骨径路的方法,暴露并予以切除病变的食管,中、下段食管内翻拔脱,胃经食管床提至颈部与食管残端吻合。结果 21例均顺利完成手术,无手术死亡病例。术后发生吻合口瘘1例,肺部感染1例,喉返神经损伤2例。结论颈胸骨劈开径路手术治疗食管上段癌效果满意。该术式具有避免开胸、创伤小,对患者心肺功能影响较小,显露满意,操作方便的优点,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管状胃在食管癌根治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食管癌患者8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40例,均行食管癌根治术加消化道重建术,对照组采用全胃代替食管重建消化道,研究组采用管状胃代替食管重建消化道,观察两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术后吻合口瘘、反流性食管炎、肺部感染等总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但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管状胃代替食管重建消化道在食管癌根治术中的应用效果好,手术时间较短,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19.
翟刚 《右江医学》2012,40(1):4-7
目的观察腹腔镜辅助下微创治疗结直肠癌的疗效及其并发症,以探讨腹腔镜治疗结直肠癌的可行性。方法选择2006年1月~2009年12月在本科住院的63例结直肠癌患者,按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两组,观察组33例,在腹腔镜辅助下行微创结直肠癌根治术;对照组30例,行传统开腹结直肠癌根治术。对比两组的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早期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①两组均顺利完成手术,观察组切口长度明显短于对照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P均<0.01。②观察组肛门排气时间、早期下床活动时间、尿管留置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1)。③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病理类型及术后随访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辅助下微创治疗结直肠癌疗效可靠,创伤小,术中出血少,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是一种治疗结直肠癌的先进技术,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0.
食管癌切除术中卢戈氏液染色判断食管切缘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才  章五一 《中原医刊》2006,33(15):28-29
目的评估食管癌切除术中卢戈氏液染色判断食管切缘有否残留癌的临床意义。方法食管癌切除术中,用卢戈氏液染色,观察切除食管切缘粘膜之染色结果,对比病理检查之结果;并结合文献资料,进行分析。结果18例中,2例食管切缘粘膜卢戈氏液染色阴性,病理检查食管切缘癌浸润1例,食管切缘部分上皮高度不典型增生1例;16例食管切缘粘膜卢戈氏液染色阳性,病理检查食管切缘均未见癌。结论食管切缘卢戈氏液染色判断有否残留癌,其方法简便直观,快速实用,且准确率较高,可作为食管癌切除术中一种常规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