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14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综合类   4篇
预防医学   1篇
中国医学   20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综合康复干预对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疗效的影响。 方法将108例脑卒中后抑郁患者分为对照组、运动治疗组及综合康复组,均给予神经内科常规药物及早期抗抑郁药物(氟西汀20 mg/d)治疗,其中运动治疗组还给予运动疗法,综合康复组则进行综合康复治疗。分别于治疗前、后采用Hamilton抑郁量表、改良爱丁堡-斯堪的那维亚评分量表(MESSS)、简易精神状态评定量表(MMSE)和Barthel指数对患者抑郁程度、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认知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ADL)能力进行评定。 结果经8周治疗后,发现综合康复组患者在抑郁、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认知功能及ADL能力方面的改善幅度均明显优于运动治疗组及对照组(均P<0.01)。 结论综合康复干预有助于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的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虚拟情景互动训练结合作业疗法对脑卒中患者上肢运动功能、日常生活活动(ADL)能力及生存质量的影响。 方法选取脑卒中后上肢运动功能障碍患者7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6例。2组患者均接受常规康复训练和作业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增加虚拟情景互动训练。治疗前及治疗8周后(治疗后),采用Fugl-Meyer量表(FMA)、改良Barthel指数(MBI)及健康调查简易量表(SF-36)对2组患者的上肢功能、ADL能力及生存质量进行评定。 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FMA、MBI及SF-36评分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rt;0.05)。治疗后,2组患者FMA、MBI及SF-36评分均较组内治疗前有所提高(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观察组FMA评分[(56.63±11.57)分]、MBI评分[(75.6±12.2)分]及SF-36评分[(83.5±12.4)分]明显高于对照组FMA评分[(42.32±10.43)分]、MBI评分[(65.1±11.8)分]及SF-36评分[(68.3±10.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相关性分析后,发现脑卒中患者上肢运动功能改善与ADL能力(r=0.882,P<0.01)和生存质量(r=0.715,P<0.05)改善之间存在明显相关性。 结论虚拟情景互动训练结合作业疗法有助于脑卒中患者上肢运动功能恢复,对其ADL能力和生存质量有一定的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滋水涵木"针刺结合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后上肢功能恢复的临床疗效。方法:84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3例和对照组41例。治疗组在常规康复训练基础上加用"滋水涵木"针刺治疗,对照组仅予以常规康复训练,观察两组治疗前、后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上肢部分(FMA-UE)、改良Ashworth量表(MAS)、运动诱发电位(MEP)、改良Barthel指数(MBI)及临床疗效各项评分变化。结果:治疗4周后,两组FAM-UE评分、MEP波幅和MBI指数与治疗前比较明显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1),且治疗组提高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两组改良MAS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1),且治疗组下降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治疗4周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1%(39/41),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6.9%(30/39),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滋水涵木"针刺结合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后上肢运动功能障碍有一定疗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在口服利鲁唑片基础上,观察雷火灸对肌萎缩侧索硬化(ALS)患者呼吸功能的影响。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予口服利鲁唑片,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雷火灸。治疗前后,评定ALS功能评定量表修订版(ALSFRS-R)、ALS评估问卷(ALSAQ-40),测定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量(FEV1)的肺通气功能指标及最大吸气压(MIP)、最大呼气压(MEP)的呼吸肌力指标,测定血清脂联素(APN)、补体因子D(CFD)水平。结果治疗后,对照组ALSFRS-R、ALSAQ-40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ALSFRS-R、ALSAQ-40较治疗前均明显升高(P<0.05),且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FVC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占预计值百分比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观察组FVC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占预计值百分比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MIP占预计值百分比、MEP占预计值百分比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观察组MIP占预计值百分比、MEP占预计值百分比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血清APN水平明显升高(P<0.05),血清CFD水平降低(P<0.05),且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口服利鲁唑片基础上加用雷火灸可改善ALS患者的神经功能及生活质量,延缓肺通气功能及呼吸肌力的减退,这可能与其调节患者血清APN、CFD水平相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提高带状疱疹的治愈率,缩短治疗过程,减轻患者的疼痛。方法:使用艾灸直接灸患处,皮下注射胸腺肽ɑ1,口服弥可保,辩证施护,辨证施膳。结果:2周左右痊愈,患处皮肤肤色基本恢复正常。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带状疱疹效果较理想,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6.
正枕大神经痛以一侧或双侧后枕部或包含项部的针刺样、刀割样或烧灼样疼痛为主要临床表现。目前确切病因不明,可因反复发作颈椎病、骨关节炎、上呼吸道感染等因素所致。临床上笔者采用电针配合放血疗法治疗枕大神经痛40例,取得满意疗效。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电针对高脂饮食诱导的胰岛素抵抗肥胖大鼠肠道菌群结构和功能以及体重、进食量、胰岛素敏感性的影响,探讨电针改善胰岛素抵抗肥胖的机制。[方法]48只健康Wistar雄性大鼠,随机挑选8只喂以普通饲料作为正常组,其余40只喂以高脂饲料建立胰岛素抵抗肥胖模型。8周后,造模成功的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电针组和假电针组,每组8只。电针组取穴:"丰隆""中脘""关元""足(后)三里"。假电针组给予穴旁5 mm处浅针刺,夹持电极,不通电。每次10 min,隔日一次,共治疗8周。分别在治疗前及治疗2、4、6、8周后测量所有大鼠的体重和24 h进食量;治疗结束后以高胰岛素-正葡萄糖钳夹术测定所有大鼠的胰岛素敏感性[用葡萄糖输注速率(GIR)表示];用ELISA法测定血清胰岛素水平;用宏基因组学检测技术检测肠道菌群的分布和特定菌群、代谢功能。[结果]治疗后,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大鼠的24 h进食量、体重和血清胰岛素均显著升高(P<0.01),而GIR显著降低(P<0.01),模型组大鼠肠道拟杆菌门丰度明显减少、厚壁菌门丰度明显升高;且模型组大鼠的肠道菌群在一般功能预测、碳水化合物的转运与代谢、氨基酸的转运与代谢、能量的产生与转化、脂质的转运与代谢COG蛋白功能聚类均降低;与模型组和假电针组相比,电针组大鼠的24 h进食量、体重和血清胰岛素均显著降低(P<0.01),而GIR显著升高(P<0.01),拟杆菌门丰度有升高趋势,厚壁菌门丰度有降低趋势;电针组以上功能COG蛋白功能聚类均有上升趋势。属水平heatmap显示肠道菌群结构和丰度比较,电针组与正常组肠道菌群有相似性,模型组和假电针组肠道菌群也有相似性,但与电针组与正常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OG聚类heatmap比较,电针组和正常组有相似性,模型组和假电针组也有相似性,但与电针组与正常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电针可以有效调控胰岛素抵抗肥胖大鼠肠道菌群的结构和功能,可能是电针改善胰岛素抵抗肥胖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8.
中医时间医学目前最早记载于《黄帝内经》,书中时间医学相关论述丰富,深入探讨人与自然相统一的时间理论,为中医时间医学的发展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脑卒中后睡眠—觉醒障碍是临床常见病,基于中医时间医学的基础,文章从脑卒中发病节律、昼夜变化节律以及营卫运行节律方面探讨脑卒中和睡眠相关时间节律,从而加强对脑卒中后睡眠—觉醒障碍的认识,并提出相关诊疗思路,以期为临床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电针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大鼠血清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的影响。方法:采用大脑中动脉线栓法制备中脑动脉闭塞(MCAO)缺血再灌注模型,应用免疫浊度法观察脑缺血再灌注不同时相及电针对大鼠血清vWF影响。结果:脑缺血再灌注后,血清vWF随时相增高(模型组与正常组、假手术组比较P<0.01);电针可显著降低血清vWF的表达(电针组与模型组比较P<0.01)。结论:早期针刺治疗可能通过下调血清vWF而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产生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悬吊运动对腰段脊髓损伤患者平衡功能的疗效。方法 :将2014年6月—2015年9月在湖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康复医学科门诊和住院部接受康复治疗的35例腰段脊髓损伤术后患者随机分为悬吊运动组(17例)和常规康复治疗组(18例),其中悬吊运动组接受常规神经营养治疗、常规康复治疗和悬吊运动治疗,常规康复治疗组接受常规神经营养治疗和常规康复治疗,2组均治疗12周。采用计时起立行走测试(timed up and go test,TUG)和Berg平衡量表对2组患者接受康复治疗前以及康复治疗第4、8和12周的平衡功能进行评估,比较2组治疗前后以及2组之间平衡功能的变化。结果 :悬吊运动组与常规康复治疗组患者在康复治疗第8和12周的TUG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1),第4、8和12周的Berg平衡量表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1)。康复治疗第8和12周,悬吊运动组TUG评分较常规康复治疗组显著降低(P<0.05);康复治疗第12周,悬吊运动组Berg平衡量表评分较常规康复治疗组显著升高(P<0.01)。结论 :悬吊运动联合常规康复治疗可有效改善腰段脊髓损伤患者的平衡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