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总结临床常用治疗带状疱疹的方法,提出疗效更好、适合首选的治疗办法。方法:通过治疗组与常规对照组比较,结果:发现梅花针扣刺加火罐效果最好,蜈蚣粉涂患处效果也佳。结论:这两种治疗办法简便验廉,更适合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氦氖激光照射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疗效。方法对54例带状疱疹患者行氦氖激光患处局部照射,20min/次,1次/d。结果平均治疗次数为6次,多数患者照射3次时疼痛开始减轻。结论氦氖激光照射治疗带状疱疹经济方便,简便易行,患者易于接受。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对病毒性脑膜炎合并带状疱疹患者的护理干预。方法:对患者给予全身抗病毒治疗以及患处皮肤局部用药,护理重点在预防疱疹破溃后继发感染,并注重糜烂处护理、神经痛处理以及用药监护等。结果:通过加强一般护理,规范皮肤换药,有效的对症处理和积极的心理护理,患者康复情况良好。结论:防止患处疱疹继发感染,加强病因治疗,做好健康教育和心理护理是促进病人康复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4.
王豪 《家庭医学》2005,(13):29-29
治疗带状疱疹 六神丸主药系蟾酥,有解毒、消肿、止痛、癣秽浊的功效。现代发现有很强的抗炎和抗病毒作用。据报道,有人用六神丸治疗带状疱疹患者18例,每次内服8~10粒,每日3次;同时取六神丸40-60粒温开水溶化后外涂患处,用药5-7天即可痊愈。亦可将六神丸以米醋研化后,外涂搽患处皮肤,每日3次,至痊愈止。用本药治疗带状疱疹,未见局部遗留神经痛或色素沉着,也无任何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5.
治疗带状疱疹六神丸主药系蟾酥,有解毒、消肿、止痛、癖秽浊的功效。现代发现有很强的抗炎和抗病毒作用。据报道,有人用六神丸治疗带状疱疹患者18例,每次内服8- 110粒,每日3次;同时取六神丸40-60 粒温开水溶化后外涂患处,用药5-7 天即可痊愈。亦可将六神丸以米醋研化后,外涂搽患处皮肤,每日3次,  相似文献   

6.
带状疱疹在我国的发病率有逐年增高的趋势,而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也逐渐增多。患处皮肤剧烈疼痛,难以忍受,迅速止痛较为棘手。我部从1998年1月~2004年12月,共收治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48例,采用带状疱疹周边针灸划痕、针刺(简称针灸划刺法)、埋线及神经阻滞的治疗方法,均能在6  相似文献   

7.
带状疱疹在我国的发病率有逐年增高的趋势,而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也逐渐增多.患处皮肤剧烈疼痛,难以忍受,迅速止痛较为棘手.我部从1998年1月~2004年12月,共收治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48例,采用带状疱疹周边针灸划痕、针刺(简称针灸划刺法)、埋线及神经阻滞的治疗方法,均能在60h之内收到止痛效果.  相似文献   

8.
带状疱疹主要是病毒感染引起,其没有规定的发病部位,常见于眼部、腰部以及背部,患者在发病过程中会存在大面积疱疹,由于水疱会沿着神经走向呈现出带状分布,因而得名。儿童如果感染了带状疱疹通常表现为水痘,成年人感染后则会出现带状疱疹。这类病毒能够通过皮肤黏膜、呼吸道进入人体。患者在治疗期间要注重日常护理工作,注重患处的护理,不能穿紧身衣,避免对患处产生摩擦作用,最为重要的是患者要合理用药,遵医嘱的前提下分清不同药物的禁忌与用药方法。  相似文献   

9.
孟克 《现代保健》2010,(27):8-9
目的观察理疗配合外用药物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疗效。方法把来笔者所在医院皮肤科就诊的72例带状疱疹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36例,采用常规药物治疗,口服病毒灵、维生素B1、消炎痛,外涂阿昔洛韦软膏,10d为1个疗程;治疗组36例采用理疗配合云南白药软膏,用棉签涂抹于患处,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4.44%,对照组总有效率75%,治疗组与对照组的治愈情况、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物理疗法配合外用药物治疗带状疱疹治愈率高,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
一、王不留行治疗带状疱疹 带状疱疹俗称“转腰龙”,是由病毒引起的一种常见皮肤病。中医称此为“缠腰火丹”。主要症状是身体一侧腰肋部出现“条带状”群集的丘疹或小水疱,痛如火燎。笔者应用中药王不留行治疗带状疱疹52例,全部治愈。 方法:取王不留行适量(各地药店有售),放铁锅内炒爆,炒至爆出白花,研成细粉,用鸡蛋清调成糊状,外敷患处,厚约0.5厘米左右,盖上纱布,固定。每日换药2次。  相似文献   

11.
胡丽春 《工企医刊》2004,17(3):65-66
带状疱疹是由病毒引起的急性疱疹性皮肤病.本病常突然发生。常伴有神经痛和局部淋巴结肿痛,经治疗给予消炎止痛药,抗病毒药患处局部外用和护理,收到较好的效果,现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2.
尚桃英 《药物与人》2014,(10):156-157
目的:研究与讨论带状疱疹临床治疗方法与治疗效果。方法:以2012年7月至2014年3月间,马龙县人民医院共收治的i73例带状疱疹患者为研究对象,系统研究了带状疱疹的临床诊治效果。结果:173例带状疱疹患者经过医务人员认真的治疗和耐心的护理,痊愈109例,显效47例,有效17例,显效率为90.2%,有效率为100%。结论:带状疱疹经过临床药物治疗以及医务人员的护理,有效缓解了患者的痛苦,缩短了病程,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3.
带状疱疹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急性疱疹性皮肤病,好发于肋间神经、颈神经和三叉神经的分布区,其临床特点是自觉患处皮肤灼热或神经痛,皮损为红班上出现集簇的粟粒至绿豆大小的水泡,各群皮疹间皮肤正常;皮损沿单侧皮神经呈带状分布,一般不超过体表正中线,病程2-3周。笔者自1999年3月2004年6月联合应用西米替丁与病毒灵治疗带状疱疹39例,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4.
唐铁梅 《中国保健》2009,(21):931-932
目的:观察龙胆泻肝汤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3例带状疱疹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3例和对照组48例,治疗组采用龙胆泻肝汤口服治疗,对照组行单纯西药治疗,两组均以4w为1个疗程。结果:治疗组有效率92.45%,对照组有效率54.17%。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龙胆泻肝汤治疗带状疱疹疗效好。  相似文献   

15.
孔建珍 《家庭保健》2013,(11):36-36
我右胯出了一小片一小片红肿颗粒,被诊断为带状疱疹。大夫开了阿昔洛韦口服片剂和外用乳膏,一周毫无效果。别人告诉我一个偏方:取红皮地瓜或白皮地瓜适量洗净,研成豆渣状,将渣汁放在瓷皿内,以文火煎成半熟糊状,冷却至适宜温度时。直接敷患处或摊在纱布上贴在患处,用绷带包扎固定,每天更换1—2次直到痊愈。  相似文献   

16.
通过近三年在门诊对带状疱疹患者的诊治,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带状疱疹的疗效。结论:在西医治疗基础之上,同时采用中医辩证施治的方法治疗带状疱疹,疗效显著,能预防和减少后遗神经痛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治带状疱疹取紫金锭10~20粒,研为细末,用清水适量调匀成稀糊状,外敷患处。每天2次,连敷5~7天。可清热解毒,消肿止痛。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应用综合方法治疗带状疱疹的疗效。方法:选择90例I〉60岁的带状疱疹病例,随机分为综合治疗组46例和局部治疗组44例。综合治疗组采用局部及全身疗法,局部治疗组仅采用单纯局部治疗。结果:综合治疗组的疱疹结痂时间、疼痛缓解程度明显优于局部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全身抗病毒、营养神经以及局部治疗的综合方法治疗带状疱疹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详细了解带状疱疹继发医院感染病原学特点及复方黄柏液联合红光对其预后的价值。方法选择2013年8月-2016年2月在医院进行治疗的带状疱疹患者1620例,感染患者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联合治疗组、对照1组和对照2组,采集患者的血清标本对其进行病原菌特点和耐药性分析,对照1组使用浸泡过复方黄柏液的无菌纱布湿敷患处;对照2组使用红光对创面进行照射15min;联合治疗组先用浸泡过复方黄柏液的无菌纱布湿敷患处,取下纱布,再进行红光照射,治疗10d后对其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 1 620例带状疱疹患者医院感染147例,感染率为9.07%,共检测出病原菌143株,主要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占29.35%,革兰阳性菌占67.59%,真菌占1.40%;革兰阴性菌对庆大霉素、阿米卡星及美罗培南的耐药率80.00%;革兰阴性菌对红霉素、青霉素及万古霉素的耐药率70.00%;治疗10d后联合治疗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5.92%,对照1组和对照2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69.39%和63.27%;联合治疗组优于对照1、2组(P0.05),而武氏Ridit结果显示,联合治疗组、对照1组及对照2组的平均R值分别为0.6342、0.4234和0.4015,提示联合治疗组疗效更好,对照1组与对照2组总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带状疱疹继发医院感染患者依据其病原菌感染和药敏结果采取合理措施,是降低带状疱疹继发感染和减少耐药株产生的关键,同时采用复方黄柏液联合红光治疗优于单用复方黄柏液或红光治疗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秦元麟 《现代保健》2012,(17):110-111
目的:探讨中药治疗带状疱疹患者的效果。方法:采取中药复方加减并冰硫地痢酊外涂的治疗方法,对笔者所在医院收住的45例带状疱疹患者进行治疗。结果:采用中药复方加减并冰硫地痢酊外涂的治疗方法治疗带状疱疹患者45例,其中显效31例,有效12例,无效2例,患者总有效率为95.56%。结论:中药复方加减并冰硫地痢酊外涂对于带状疱疹的治疗效果较好,并能够减少患者后遗性神经疼痛症状,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