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8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2篇
儿科学   62篇
妇产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5篇
临床医学   15篇
内科学   15篇
皮肤病学   142篇
特种医学   4篇
综合类   30篇
预防医学   6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13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23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2篇
  197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皮肤癣菌的药的敏感试验新方法。方法:建立反向扩散法,将抗真菌药物伊曲康唑稀释成不同浓度加入固体培养基中,用定量取材器从沙保罗琼脂上切取须癣毛癣菌和犬小孢子菌的菌落,种子药物培养基中,并采用抑制率行回归分析。结果:药的培养基药物浓度越高,受试菌株生长菌落越小。接种标本的大小与菌落直径的大小呈正相关。接种标本取靠近菌落中央或边缘部位,对菌落大小基本没有影响。结论:反向扩散法具有可靠、迅速和重复性较好等特点。  相似文献   
2.
葡萄状维朗那霉致皮肤暗色丝孢霉病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暗色丝孢霉病是由多种暗色孢科真菌感染引起的真菌性皮肤病.由葡萄状维朗那霉引起的暗色丝孢霉病少见,文中报道1例葡萄状维朗那霉所致的皮肤暗色丝孢霉病.方法 取患者皮损进行真菌镜检、培养及组织病理检查,并对分离菌种行rDNA ITS测序鉴定.结果 显微镜下见大量有隔分枝的菌丝,棕褐色,侧面及末端可见分生孢子,分生孢子呈直线型,偶见分枝,壁光滑.培养见大量毛绒状暗色菌落.皮损组织病理显示慢性肉芽肿性炎,组织中可见有隔的分枝或不分枝的褐色菌丝.PAS和吉姆萨染色阳性.分子测序鉴定为葡萄状维朗那霉.确诊后伊曲康唑加热疗等综合治疗取得良好效果.结论 该病例致病菌为葡萄状维朗那霉,选用伊曲康唑加热疗治疗有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促性腺素释放激素类似物 (GnRHa)曲普瑞林 (达菲林 )治疗女孩特发性中枢性性早熟 (ICPP)的作用。方法 在多个中心 (6所医院 )采用曲普瑞林治疗 2 8例ICPP女童 6个月 (4例 )和12个月 (2 4例 ) ,观察乳房及其他第二性征和生长速率变化 ,观察治疗前后B超子宫、卵巢、X线片骨龄(BA)、血清E2 、LHRH激发试验 ,部分病人随访GH激发试验及血清IGF Ⅰ变化。用国际统一标准Greulich Pyle图谱方法评估骨龄 ,Bayley Pinneau方法预测成人终身高。结果 经治疗乳房、子宫、卵巢容积均缩小 ,LHRH激发试验显示LH、FSH峰值显著降低 ,骨龄成熟延缓 ,BA/CA(生活年龄 )比值随疗程而下降。治疗 6个月、12个月按BA的身高标准差分值 (HtSDSBA)从治疗前 -1.46± 0 .16分别增加至 -1.3 0± 0 .15和 -1.0 2± 0 .17(P <0 .0 0 1)。按CA的身高标准差分值 (HtSDSCA)亦随疗程下降 ,治疗前、治疗后6个月、12个月分别为 1.0 5± 0 .2 0、0 .99± 0 .18和 0 .95± 0 .2 0 (P <0 .0 0 1)。预测成人终身高 ,治疗前为(153 .8± 1.1)cm ,治疗后 6个月、12个月各为 (155.0± 1.1)cm和 (157.0± 1.2 )cm。结论 曲普瑞林治疗ICPP可有效抑制性腺轴及性征发育 ,延缓BA成熟和改善预测成人终身高  相似文献   
4.
患者,女,46岁。因右上臂红斑伴瘙痒1年就诊。根据其临床症状和体征,受累组织器官中真菌的分离培养,组织病理学特征以及分子生物学鉴定技术,该病例诊断为淡紫拟青霉皮肤感染。体外药敏试验显示对特比萘芬敏感,采用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联合口服特比萘芬治疗取得较为满意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5.
毛囊虫皮炎、疥疮及虱病等均为皮肤科常见的寄生虫感染病,前两者主要侵犯皮肤,后者主要侵犯头发、阴毛和腋毛。我们发现并诊治眼睑部位的阴虱、毛囊虫感染的2例患者,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国产特殊奶方治疗36例苯丙酮尿症患儿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36例经新生儿苯丙酮尿症(PKU)筛查阳性患儿在生后2个月内开始治疗,18例先由进口低苯丙氨酸奶方治疗后转用国产奶方治疗;另18例全程用国产"苯酮安"奶方治疗。结果显示国产奶方治疗后4天左右血苯丙氨酸(phe)浓度降至600μmol/L以下;于4.7±2.4岁(0.5~10岁)随访时,他们的体格发育正常,53.3%智商正常,提示国产奶方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7.
这是卫生部委托江苏省皮肤病防治研究所举办的十一省、区头癣防治学习班在开门办学中举办的一次临床病例讨论会,除原学习班的同志都参加外,还邀请江苏省泰县桥头公社西沙大队赤脚医生李俊亮同志和原江苏省邗江县施桥公社横东大队赤脚医生沈永年同志等参加,这里将讨论结果,摘登如下:  相似文献   
8.
患者男,35岁,全身出现泛发红斑、斑块、结节伴瘙痒8年。皮肤科检查:头面部及躯干四肢大片丘疹、红斑、浸润性斑块及结节,部分皮损边界清,伴少量鳞屑、结痂、萎缩性瘢痕,双眼睑肿胀,右耳廓已破坏消失,左耳廓变形,头发、眉毛、睫毛稀疏脱落,指(趾)甲甲板均肥厚、变形、断裂。真菌学检查:取皮损处皮屑直接镜检示分枝分隔菌丝阳性,真菌培养鉴定为红色毛癣菌生长。皮损组织病理检查:表皮角化过度,棘层增生肥厚,真皮浅中层可见上皮样细胞团块,伴淋巴细胞、浆细胞为主的炎细胞浸润,散在嗜酸粒细胞及多核巨噬细胞。PAS和银染色均可见真皮浅中层散在分布分枝分隔菌丝。诊断为播散性皮肤红色毛癣菌肉芽肿。伊曲康唑治疗3个月后皮损消退,留有色素沉着及萎缩性瘢痕,真菌直接镜检及培养均示阴性,服药期间未见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念珠菌在卡泊芬净、米卡芬净低浓度时被抑制、高浓度时出现菌落生长的“矛盾现象”的动态变化.方法 在体外药敏实验中,采用CLSI公布的M-27A方案微量稀释法分别测定85株念珠菌对卡泊芬净、米卡芬净产生“矛盾现象”的发生率.连续观察7d.结果 48 h,白念珠菌、光滑念珠菌、近平滑念珠菌、热带念珠菌、都柏林念珠菌及其他念珠菌种产生“矛盾现象”的发生率在卡泊芬净组分别为90.0%、20.0%、41.7%、37.5%、33.3%、28.6%,各菌出现该现象的起始/终点药物浓度分别为4/16、8/32、8/32、2/8、2/8、8/32 μg/ml;48 h后,仅近平滑念珠菌、光滑念珠菌和其他念珠菌种该现象发生率仍升高.48 h,在米卡芬净组仅白念珠菌、热带念珠菌、都柏林念珠菌产生“矛盾现象”,发生率分别为5.0%、25.0%、33.3%,各菌出现该现象的起始/终点药物浓度分别为4/16、4/32、1/8 μg/ml;72 h,光滑念珠菌出现该现象.结论 “矛盾现象”的产生及出现的时间存在念珠菌种间差异性和棘白菌素类药物特异性.卡泊芬净出现“矛盾现象”的发生率高于米卡芬净.各菌株对卡泊芬净、米卡芬净产生“矛盾现象”的发生率与MIC的高低无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10.
儿童卵巢囊肿与性早熟关系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儿童卵巢囊肿与性早熟的关系。方法分析新华医院1994~2004 10年来2~12岁20例儿童卵巢囊肿合并性早熟。其中手术的病人12例,内科保守治疗8例。结果12例手术病人中有5例伴假性早熟表现,内科保守病人中8例均有假性早熟的表现。1例确诊为甲状腺功能低下,1例囊肿消失1年后转为真性早熟。1例2年后复发再次出现囊肿。结论卵巢囊肿可诱发儿童假性早熟。个别病例可能转为真性早熟。甲状腺功能低下病人特别是原发性甲低未经治疗易合并卵巢囊肿及性早熟。药物治疗可以缓解病情,使囊肿消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