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5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5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0篇
临床医学   10篇
内科学   8篇
皮肤病学   330篇
神经病学   2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18篇
预防医学   8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1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27篇
  2006年   28篇
  2005年   34篇
  2004年   36篇
  2003年   27篇
  2002年   27篇
  2001年   27篇
  2000年   2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9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评估超脉冲 CO2点阵激光治疗甲真菌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收集临床具有甲真菌病典型临床表现且真菌真接镜检阳性病例,给予超脉冲 CO2点阵激光治疗8次,根据患者年龄、病甲感染类型、甲板厚度、感染面积、甲板感染长度等进行临床甲真菌病临床评分指数(SCIO)和甲真菌病严重度指数(OSI)评估,比较治疗前、治疗结束、疗后1个月和疗后3个月的临床评分变化,计算真菌学清除率,记录观察激光治疗的不良反应。结果共入组20例甲真菌病患者共75个病甲,完成治疗及随访18例71个病甲。治疗前、治疗结束、疗后1个月及3个月 SCIO 分别为13.07±6.47、9.03±6.14、8.51±6.99、7.89±7.26,OSI 分别为21.11±11.94、13.63±12.10、14.18±13.65、13.70±13.93,疗后3个时间点真菌学清除率分别为57.75%(41/71)、59.15%(42/71)、61.97%(44/71),SCIO、OSI 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 <0.05)。其中远端侧位甲下型SCIO 和 OSI 治疗前分别为12.48±5.41和16.44±9.89,疗后3个月降至5.01±5.56和6.44±8.26;而全甲营养不良型 SCIO 和 OSI 治疗前分别为17.86±3.98和34.05±2.56,疗后3个月分别为15.88±4.10和31.00±7.28。治疗过程中偶有一过性轻微疼痛,未发生甲下出血等其他不良反应。结论超脉冲 CO2点阵激光治疗远端侧位甲下型等轻中度甲真菌病,尤其甲板侵入较浅且甲板生长速度较快时疗效可靠。超脉冲 CO2激光对真菌仅表现为直接的抑制和杀伤作用,治疗时应根据病情适当延长疗程。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白念珠菌对人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细胞系(THP-1细胞系)分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细胞内信号分子 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激活的影响。方法实时荧光定量 PCR 分析105、106 CFU/ml 灭活白念珠菌及阳性刺激物脂多糖刺激 THP-1细胞1、3、6 h 后 TNF-α mRNA 表达水平变化。40μg/L 地塞米松预先与 THP-1细胞共培养30 min 后,再用106 CFU/ml 白念珠菌、脂多糖刺激6 h 后检测TNF-α mRNA 表达水平。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白念珠菌刺激 THP-1细胞24 h 后 TNF-α分泌量。免疫印迹法分析白念珠菌体外作用 THP-1细胞30 min、1 h 后 p38MAPK 和磷酸化 p38MAPK 的水平。结果105 CFU/ml 白念珠菌、106 CFU/ml 白念珠菌、脂多糖刺激 THP-1细胞组以及空白对照组 TNF-α mRNA 表达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 =110.98,P <0.001);白念珠菌刺激1、3、6 h 之间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F =701.680,P <0.001),随培养时间延长,THP-1细胞 TNF-α mRNA 水平增高,呈时间依赖效应。106 CFU/ml 白念珠菌刺激 THP-1细胞后24 h,TNF-α蛋白水平(6385.70±533.99 ng/L)较空白对照组(147.10±0.53 ng/L)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106 CFU/ml 白念珠菌作用于 THP-1细胞30、60 min 后磷酸化 p38MAPK 蛋白水平也明显升高。40μg/L地塞米松预先与 THP-1细胞共培养30 min 后,再以106 CFU/ml 白念珠菌刺激6 h 后 TNF-α mRNA 表达水平(3.77±0.62)较未用地塞米松组(208.50±10.50)明显降低,地塞米松可阻断白念珠菌上调 TNF-α mRNA 水平。结论人 THP-1细胞体外与白念珠菌作用后激活信号分子 p38MAPK 并分泌 TNF-α,参与抗念珠菌感染固有免疫反应。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皮肤癣菌的药的敏感试验新方法。方法:建立反向扩散法,将抗真菌药物伊曲康唑稀释成不同浓度加入固体培养基中,用定量取材器从沙保罗琼脂上切取须癣毛癣菌和犬小孢子菌的菌落,种子药物培养基中,并采用抑制率行回归分析。结果:药的培养基药物浓度越高,受试菌株生长菌落越小。接种标本的大小与菌落直径的大小呈正相关。接种标本取靠近菌落中央或边缘部位,对菌落大小基本没有影响。结论:反向扩散法具有可靠、迅速和重复性较好等特点。  相似文献   
4.
目的 体外构建须癣毛癣菌的组织工程皮肤感染模型.方法 用牛Ⅰ型胶原溶液复合原代成纤维细胞培养3d后,在其表面利用气液界面培养原代角质形成细胞和黑素细胞12d得到组织工程皮肤,取新鲜的须癣毛癣菌悬液5μl对其进行感染,分别在12、24、48、72 h进行HE染色和PAS染色观察.结果 成纤维细胞复合胶原构建结构致密均匀的组织工程真皮,其上角质形成细胞和黑素细胞形成了层次清晰、结构良好的组织工程表皮.须癣毛癣菌感染该组织工程皮肤后,随时间延长,HE染色和PAS染色显示须癣毛癣菌对组织工程皮肤结构的破坏逐渐加重,至48 h,表皮破坏最明显,至72 h,组织工程皮肤的整体结构被菌丝和孢子所替代.结论 初步建立了须癣毛癣菌的组织工程皮肤感染模型.  相似文献   
5.
目的构建携带小鼠SOCS1基因沉默重组慢病毒载体,鉴定其在小鼠树突状细胞系(DC2.4)中SOCS1基因的表达并筛选稳定沉默表达SOCS1基因的小鼠树突状细胞系。方法根据小鼠SOCS1基因筛选相应靶序列,与表达载体pYr-Lvsh连接后转化感受态DH5α细胞,挑取细胞克隆进行酶切及测序鉴定,鉴定正确的载体转染293FT细胞,进行慢病毒包装及滴度测定。将包装的慢病毒PLV-musSOCS1-shRNA转染DC2.4细胞系,通过荧光显微镜、流式细胞仪及real-time PCR检测DC2.4细胞中SOCS1基因的表达,通过台盼蓝染色检测转染后细胞活性。结果表达载体pYr-Lvsh测序显示引物完全连接到载体上。将测序所得序列与引物比对,PLV-musSOCS1-sh构建成功。扩增后检测慢病毒滴度约为4×109 TU/ml。慢病毒转染24h后荧光显微镜下可见少量表达绿色荧光的DC2.4细胞,且随着时间的延长,转染成功的细胞逐渐增多,细胞内荧光强度渐次增强,48h后表达量明显增多,72h后更加明显。经流式细胞仪检测,转染48h及72h细胞绿色荧光表达率均达100%。对照组的细胞活性为(92.27±0.80)%,转染组转染后48h的细胞活性为(88.40±0.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499,P0.01);转染组转染后72h的细胞活性为(44.97±3.70)%,与对照组及48h转染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1.637和19.733,P0.01)。real-time PCR检测,转染组SOCS1基因相对表达量较空病毒载体对照组下调约75.3%(t=-10.179,P0.01)。结论构建的慢病毒PLV-musSOCS1-shRNA在DC2.4细胞中成功沉默SOCS1基因并稳定表达,成功筛选出低表达SOCS1基因的小鼠树突状细胞系,为通过SOCS1基因沉默调控DC免疫状态抗真菌感染免疫等相关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6.
银屑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发病率较高,病因复杂多样,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了,严重影响患者心身健康和生活质量.近来研究发现,真菌及真菌感染可能是银屑病发生发展过程中的影响因素之一,可以互相影响,甚至有些治疗银屑病的生物制剂会诱发真菌感染.故有必要了解熟悉念珠菌、马拉色菌及皮肤癣菌与银屑病的相互关系及鉴别诊断.就这些病原真菌与银屑病关系的相关研究新进展进行概述,以期为银屑病的学术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7.
8.
HIV的中和抗体可以与HIV病毒特异结合并且阻断病毒侵入细胞的抗体.HIV中和抗体的靶位是病毒的膜蛋白上那些与细胞受体结合和膜融合有关的区域,抗体的结合与相关蛋白的构象紧密相关,目前的相关研究为抗HIV药物和杀微生物剂的研制提供了理论基础.HIV具有逃逸中和抗体的能力.因此,为设计有效的疫苗,需要对抗原进行理性设计,以便更有效的诱导广谱中和抗体.概述HIV的侵入机制,中和抗体与侵入关键蛋白、靶点以及抗HIV疫苗研究的关系和进展.
Abstract:
Neutralizing antibodies specific for HIV can bind to the virus and inhibit HIV entry into host cells.The targets of HIV-specific neutralizing antibodies are the sites associated with receptor binding or membrane fusion on the envelop proteins of HIV.Relevant studies have provided theoretical basis for developing anti-HIV medicines and microbicides.The neutralization is sensitive to the conformation of related proteins.On the other hand, HIV has a latent ability to escape from antibodies neutralization.Therefore, the rational design of antigen to induce broad-spectrum neutralizing antibodies is necessary for the development of successful vaccines.This paper introduces HIV invasion mechanism as well as the relationship of HIV neutralizing antibodies with entry-related crucial proteins,targets and anti-HIV vaccines.  相似文献   
9.
中国致病皮肤真菌流行病学研究——1986、1996、2006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中国8大区1986、1996及2006年作全年临床所培养阳性的致病真菌作动态流行病学调查。方法:对全国8个大区2,5个省市3,4个单位所收集的1986年、1996年及2006年全年按统一方法培养出的致病真菌进行分析。结果:1986年共分离9 096株,其中皮癣菌有7 834株;1996年共收集19 009株,其中皮癣菌有9 570株;2006年共33 022株,其中皮癣菌有12 221株,共29 725株。在这每隔10年的调查分析显示:1986年1、996年度均以红色毛癣菌为首位菌,2006年则以念珠菌尤以白念珠菌为首位。总的趋势是皮癣菌逐渐减少而念珠菌和霉菌逐渐增多,1986年共分离计27个属、种;1996年共分出108个,而2006年则分离到117个属种病原真菌。结论:通过1986年1、996年、2006年前后21年每十年度调查全年结果,提示我国致病真菌时有变动。致病真菌均以红色毛癣菌居首,但其与念珠菌和霉菌的比率正逐渐降低,且在全国东、南、西、北、中八个大区之间亦互有变动,应引起足够重视。  相似文献   
10.
毛囊虫皮炎、疥疮及虱病等均为皮肤科常见的寄生虫感染病,前两者主要侵犯皮肤,后者主要侵犯头发、阴毛和腋毛。我们发现并诊治眼睑部位的阴虱、毛囊虫感染的2例患者,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