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2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6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2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34篇
药学   8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4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和分析兔基质诱导软骨细胞移植修复早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效果。方法:选用30只新西兰大白兔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兔基质诱导软骨细胞移植的方法,对照组采用髓芯减压的方法进行治疗。对照组兔子钻孔后植入空白明胶海绵,观察组钻孔后植入复合有兔基质软骨细胞的明胶海绵,采用X线观察及组织学观察,并分析两组实验兔结果。结果:观察组患者骨密度值和毛细血管数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空骨馅窝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兔基质诱导软骨细胞移植对早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具有良好的修复作用,能够改善兔子的病情,使兔子逐渐恢复健康,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背景:利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多方向分化潜能,选择合适的生物材料和适当的生长因子联合应用,可达到修复组织缺损的目的。 目的:观察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生长特点及其在诱导条件下的成骨能力。设计:单一样本实验。 单位:右江民族医学院组织胚胎学教研室、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 材料:实验于2004—06在右江民族医学院组织胚胎学教研室完成。新西兰大白兔,雄性,体质量2.0-2.5kg。 方法:抽取兔骨髓组织,梯度离心后,保留贴壁细胞传代,稳定传代后改用诱导成骨培养液(50mL/L胎牛血清的Dulbecco改良培养基含10mmol/L β-甘油磷酸钠,10nmol/L地塞米松,50mg/L维生素C)进行培养,隔日换培养液1次。通过倒置显微镜观察、碱性磷酸酶染色、骨连接素、骨桥素免疫细胞化学染色等方法观测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成骨特性。 主要观察指标: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形态学观察。②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成骨特性。 结果: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形态学观察:原代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七八天即可长满,并可稳定传代,传代细胞五六天即可传代。②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成骨特性:碱性磷酸酶免疫组化染色可见胞浆中出现大量棕褐色颗粒,对照染色细胞胞浆未见着色;骨连接素、骨桥素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可见胞核染成淡蓝色,胞浆内出现大量的棕黄色颗粒,呈明显强阳性,对照染色中胞浆内没有出现黄色颗粒。 结论: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用地塞米松.维生素C和β-甘油磷酸钠培养液联合诱导培养后,符合成骨细胞的形态特征和生物学特性,具有成骨活性,可在短期内为体外构建组织工程化骨提供白体种子细胞。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髂骨钉联合椎弓根钉内固定同期病灶清除,自体髂骨植骨融合治疗腰骶椎结核的手术方法和疗效进行探讨。方法采用后路髂骨钉联合腰椎椎弓根钉内固定,腰骶椎结核病灶清除自体髂骨椎间植骨手术治疗腰骶椎结核患者12例。结果术口一期愈合,术后4星期可佩带护腰支具下床活动,8个月以上随诊X线片显示植骨均骨性融合。结论采用后路髂骨钉联合椎弓根钉内固定,加同期病灶清除自体髂骨植骨融合治疗腰骶椎结核是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重建后柱棘上韧带复合体在胸腰椎骨折治疗中的疗效.方法 单一节段胸腰椎爆裂骨折治疗中重建后柱棘上韧带复合体60例(A组),同期胸腰椎爆裂骨折治疗行切除后柱棘上韧带复合体50例(B组),比较A、B组手术前、后下腰痛功能量表(FRS)评分和改良日本骨科学会(M-JOA)下腰痛评分.结果 手术前M-JOA下腰痛评分:A组平均23.83分(19~30分),B组平均21.68分(17~30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M-JOA下腰痛评分:A组平均9.05分(8~12分),B组平均11.95分(9~14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手术前下腰痛FRS评分:A组平均28.85分,B组平均26.56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FRS评分:A组平均68.22分(46~84分),B组平均46.87分(39~65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胸腰椎骨折治疗中重建后柱棘上韧带复合体,有利于术后胸腰椎功能恢复和临床症状改善.  相似文献   
5.
脊柱结核植骨融合时间与术后血沉多样性的相关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背景与目的:临床实践中观察到脊柱结核患者行结核病灶清除、植骨、加或不加钢板内固定术后患者的血沉变化与植骨块骨性融合时间有一定的联系,分析脊柱结核患者术后血沉多样性和植骨融合时间的相关性。 方法:检索Pubmed数据库和CNKI 数据库1997-01/2007-12相关文章,以了解脊柱结核患者植骨块骨融合时间与血沉的关系。同时收集2007-01/2008-12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脊柱骨病外科收治的脊柱结核患者60例进行临床验证。患者男28例,女22例,年龄27~66岁,平均44岁,均行结核病灶清除、自体髂骨植骨、加或不加钢板内固定术,并经病理证实。患者术后1,7,14 d晨间空腹血沉检查,按血沉平均值分4组:轻度增快、中度增快、高度增快组和极度增快组。术后12,16,24周行X射线或CT检查及复查血沉,记录植骨块骨性融合情况并记录融合时间,对4组脊柱结核患者术后血沉多样性和植骨块骨性融合时间进行差异性和相关性分析。 结果:检索结果证明,血沉是非特异性指标,许多因素均可引起血沉升高。临床验证表明,脊柱结核患者轻度增快组16例,中度增快组20例,高度增快组13例,极度增快组11例;骨性愈合时间:≤ 12周8例,≤16周34例,≤24周18例。4组植骨块骨性融合时间差异性分析显示,χ2=10.814, P= 0.013,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相关系数为r=0.414,P= 0.001。 结论:术后血沉多样性与脊柱结核术后植骨块骨性融合时间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总结骶骨肿瘤术后伤口相关并发症类型及相应危险因素,探讨骶骨肿瘤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为降低骶骨肿瘤手术并发症的发生率提供依据。方法:对1997年8月至2008年6月进行手术切除的302例骶骨肿瘤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总结骶骨肿瘤术后常见并发症的类型、相关危险因素及相应处理措施。结果:骶骨肿瘤患者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为切口不愈合、切口感染、脑脊液漏及内脏损伤及术后大出血。切口局部发生延迟愈合的46例,占15.2%。切口感染31例,占10.3%,内脏损伤12例,占4.0%。术后伤口不愈合、术后伤口感染及内脏损伤的主要危险因素包括肿瘤直径>10cm、二次手术及放疗。术后11例患者出现大出血,其中7例患者经介入治疗病情稳定,2例患者伤口加压包扎,加快输血,病情稳定,2例患者术后出现多脏器功能衰竭而死亡。1例患者术后出现多发内脏转移及骨转移死亡。结论:充分了解骶骨肿瘤患者的手术风险因素有助于判断术后的情况,术前积极的防范及术后有效的预防及处理可以降低手术的风险。  相似文献   
7.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诱导为成骨细胞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生长特点及诱导条件下的成骨能力。方法抽取兔骨髓组织,梯度离心后,保留贴壁细胞传代,稳定传代后改用含地塞米松、β-甘油磷酸钠和维生素C的诱导培养液,通过倒置显微镜观察,碱性磷酸酶染色,骨连接素、骨桥素免疫细胞化学染色等方法进行观测。结果原代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7~8d左右即可长满,并可稳定传代,传代细胞5~6d即可传代。诱导培养细胞碱性磷酸酶染色,骨连接素、骨桥素免疫细胞化学染色阳性。结论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经合理的体外诱导培养后,符合成骨细胞的形态特征和生物学特性,可为体外构建组织工程化骨提供自体种子细胞。  相似文献   
8.
钻孔减压术后骨内高压兔骨内压和骨髓血液流变学变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背景:临床上许多骨科疾病与骨内压异常增高有关,如股骨头缺血性坏死、骨性关节炎等,采用经皮骨穿刺等方法,可降低骨内压,使临床症状立即缓解。分析钻孔减压术后骨内压和骨髓血液流变学改变可进一步认识骨内压的发生和发展。目的:观察钻孔减压术后骨内高压兔骨内压和骨髓血流流变学变化。设计:随机对照实验。单位: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骨科。材料:实验于2005—03/12在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骨科完成。30只新西兰纯种大白兔,雌雄不拘,体质量(2.16&;#177;0.35)kg,由广西医科大学实验动物中心提供。方法:①动物分组及造模:30只兔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2组:模型组和实验组,每组各15只。两组兔制作成右胫骨上端骨内高压模型,实验组行胫骨上端钻孔减压术。②胫骨上端骨内压测量:动物麻醉后,将测压针在右胫骨结节上方约0.5cm内侧平坦面刺入骨髓腔内,采用BL-410生物机能实验系统于减压术前及术后第2天测量2组骨内压。③骨髓内血液流变学测量:实验组于钻孔减压术前和术后第2天,抽取骨髓血,采用血液仪R80(椎板式)Version5.0测量血液流变学数值。主要观察指标:右胫骨上端钻孔减压术前后骨内压测量值和骨髓血液流变学数值。结果:30只兔均进入结果分析。①骨内压测量结果:实验组右胫骨上端钻孔减压术后骨内压值明显低于模型组(P〈0.01),接近正常值非固定侧骨内压值(2.50&;#177;0.39)kPa,实验组钻孔减压术后骨内压值明显低于钻孔减压术前(P〈0.01)。②骨髓内血液流变学测量结果:实验组钻孔减压术后胫骨上端骨髓内全血黏度值、血浆黏度值、全血低切还原度、红细胞刚性指数、全血高切相对黏度、全血低切相对黏度、红细胞变形指数和红细胞聚集指数低于钻孔减压术前(P〈0.05或0.01),而钻孔减压术前后骨髓内红细胞沉降率和红细胞压积变化不明显(P〉0.05)。结论:右胫骨上端钻孔减压术可明显降低骨内压,稀释骨髓内血液,降低血液黏度。  相似文献   
9.
腰椎管狭窄症是导致腰腿痛的常见原因之一。对其发病原因、诊断标准、治疗方法特别是手术方式的意见目前尚不十分一致。我院自 1993年 1月~ 2 0 0 2年 2月共施行手术治疗本病 82例。笔者发现手术中的以下几个问题值得加以探讨 :①骨质疏松与腰椎管狭窄 ;②老年人腰椎管狭窄的手术方式 ;③多平面狭窄的手术范围。现对此提出肤浅的见解 ,以供同道们参考。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本组 82例中男 38例 ,女 44例 ;年龄 42~ 71岁 ,平均 5 4.2岁。其中 42岁~ 12例 ,5 0岁~ 45例 ,6 0岁~ 2 5例 ,病程 6~ 2 9年 ,均为体力劳动者。1.2 临…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评价渐进性腰背肌功能锻炼对骨质疏松(OP)骨密度、腰背痛的改善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老年性OP患者86例,分为实验组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用乐力钙内服加用芬必得止痛,实验组在此基础上采用渐进性的腰背肌功能锻炼.两组患者均于治疗前及治疗后1、3、6个月分别测量骨密度、腰背痛评分,进行疗效测评.结果 实验组患者腰部疼痛明显缓解,骨量增加,骨密度改善,优良率为79%,无效率7%.对照组患者腰部疼痛缓解,骨量增加,骨密度改善,优良率55%,无效率14%.实验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渐进性腰背肌功能锻炼不仅有缓解骨丢失及增加骨密度作用,还可缓解患者腰背痛症状,能有效改善OP患者临床症状,是治疗OP腰背疼痛的安全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